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们眼中的暴君隋炀帝也有他的历史贡献,比如收复西域

人们眼中的暴君隋炀帝也有他的历史贡献,比如收复西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2/8 1:20:15

隋炀帝还是晋王的时候,当时刚二十岁,带领高颎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领兵消灭南朝陈,结束自西晋灭亡后将近270年的乱世,使国家统一。

随着南北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运输河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所以隋炀帝一上台,就征民夫疏通古河道,修建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不只是繁荣了运河两岸的经济,而且还加强了南北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全国统一。不说远的贡献,就说对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主要的税收来源在南方的江淮地区,而这条运河就是运输赋税的主要通道,堪称唐朝的经济命脉。

除了这些,隋炀帝还曾平定西域,使西域广袤的土地又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西域当时有40多个国家分别被西突厥和吐谷浑所控制。

突厥原是匈奴的别部,五胡乱华后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兴起,突厥兴起于北魏末年。到了北周时为了对抗北齐,北周联合突厥将千金公主嫁于突厥可汗。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后,千金公主为了给娘家报仇,劝说突厥可汗出兵攻隋。在隋文帝的强烈打击下,突厥一分为二,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随后归附隋朝。

西突厥占据西域大片土地,实力还是很强大的。隋炀帝认为武斗不如文斗,军事进攻不如政治分化。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母亲是汉人,嫁于原西突厥泥利可汗,生了处罗。泥利可汗死后他母亲又嫁于泥利可汗之弟婆实特勤,后来与婆实特勤一起入隋,留居长安。处罗可汗一直很思念自己的母亲。隋炀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利用处罗可汗的母亲来劝降处罗可汗。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派特使崔军肃前往西突厥处罗可汗的牙帐,让他跪接诏书,归顺隋朝。可处罗可汗不同意。崔军肃就先举东突厥归顺的例子,再讲这次招降是处罗可汗的母亲苦苦哀求隋炀帝,说她的儿子一定会归顺隋朝的。可是他现在居然不同意,那么隋炀帝一定会很生气的,认为他母亲这是在说谎,这可是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而且隋炀帝还会派大军来剿灭西突厥。处罗可汗是个大孝子,听完之后态度就变了,同意招降。西突厥的问题就解决了。

吐谷浑本来是鲜卑族的一支,其首领就叫吐谷浑,是鲜卑族单于慕容涉归的庶长子。慕容涉归死后,其嫡子慕容廆即单于位,与吐谷浑兄弟不和,吐谷浑愤然出走,从东北走到西北,建立了政权,包括现在的甘肃南部、青海以及四川西北部,向西一直到柴达木盆地东边。

吐谷浑表面上和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暗中却常常作对,隋炀帝也不好发作。此时正好有一个叫铁勒的部落向隋朝示好,隋炀帝就让铁勒一起帮忙从西边攻打吐谷浑。铁勒以前经常骚扰隋朝的边境,这次为了戴罪立功,就同意出兵了。

还是大业四年,铁勒从且末(今新疆且末)攻入柴达木盆地,在吐谷浑背后来了一刀,把吐谷浑打了个措手不及,急忙向东逃窜。逃到了西平(今青海西宁),无路可逃,就向隋朝请降。隋炀帝趁机派出大将宇文述率领大军与铁勒两面夹攻,斩首吐谷浑3000多人,俘虏4000多人,其中俘获的王公大臣就有200多人。吐谷浑首领带着残兵败将向南逃去,这样吐谷浑先前控制的地区就归隋朝所有,至此吐谷浑的问题也解决了,西域又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图之下。

平定西域的第二年,隋炀帝还带着文武百官和十几万护卫大军去西域巡视,在那里了还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制造声势,以震慑吐谷浑残部。隋炀帝最后在整个青海地区和新疆东部设置了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个郡,并下令大赦天下,把罪犯变成了戍边的士卒,让他们到边疆来屯垦戍边,保卫边疆的安全。

总之,隋炀帝对隋朝还是有重大贡献的,只是后期好大喜功,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纵情享乐,不顾国家的客观条件和老百姓的死活,导致各地不断爆发起义,最后发生兵变,被宇文化及和叛军所杀。

更多文章

  • 趣谈乌纱帽:从宋朝相互伤害的「长翅帽」到清朝捐银子就可买到的「顶戴花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各时期乌纱帽,官员怕丢乌纱帽的诗词,乌纱帽真品图片

    原创文:驽愚风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乌纱帽最早原来只是民间百姓普通的便帽,而到了东晋时期,乌纱帽从此就是官员身份的象征。一、戴上“长翅帽”,来来来,相互伤害啊到了宋朝,官员的乌纱帽又有了新的装饰,就是在官帽的后面配挂两根又平又长的“翅膀”,人们俗称为“长翅帽”。这种官帽的戴起来的效果看上去

  • 俄罗斯版的“武则天”:踏着沙皇丈夫的尸体上位,终成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电影一代艳后武则天纯音乐

    她令世人惊叹的不止包括史书记下的丰功伟绩,以及地图上俄罗斯版块辽阔的疆域,更为璀璨夺目的,是她的灵魂。作为一个普鲁士没落贵族家庭的小公主,还是索菲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家庭中并没有尊贵地位,也很少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宠爱。好在母亲为了面子,在教育上面并未亏待索菲娅,也让索菲娅没有因为落魄和地位不高而妄自

  • 童年感受爱重要吗,唐玄宗杀三子,将亲子关鹰狗坊,竟是因为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日杀三子的唐玄宗事后后悔不,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时多大了,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

    我觉得唐玄宗的亲情淡薄与他童年有关,毕竟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篇文章我们曾经说过,唐玄宗狠心到一日赐死三个儿子,只为加强皇权。古人都说“虎毒不食子”虽然自古无情最是帝皇家,可要知道汉武帝因“巫蛊之祸”误会儿子谋反,也未曾想过要杀儿子;而唐太宗因为儿子李承乾真的谋反,也最多将他废为庶人。毕

  • 刘伯温为何如此“精通”朱元璋心思?刘伯温:“看看我的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为何厚葬刘伯温,刘伯温老师对刘伯温的评价,刘伯温投奔朱元璋

    当野心家胡惟庸拉拢刘伯温不成,便反目成仇,急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借助刘伯温家乡一地大做文章,说此地有“王气之象”,刘伯温占此风水宝地,必定是有意图谋反之心。对于此没来由的诬陷,一般人必定会一笑了之,亦或是上个奏折辩解一番。但刘伯温听闻后,立马赶赴京城面见朱元璋,当面请罪。瞧瞧,纯属诬告,刘伯温何罪之有

  • 沈万三作为明朝江南的首富,他最终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首富沈万三的一生,明朝沈万三富可敌国吗,明朝的沈万三富可敌国吗

    沈万三的原名叫沈富,字仲荣,在取名方面上他父亲老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沈富俗名取名万三,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之意,所以在民间多称他为沈万三。“富者谓之万户”,沈富在“万户”中排在第三等,所以我们把沈万三称为“万户三秀”,简称沈万三,这一来二去外号就撒播了开来,他的真名反而没人记得了。从小就表现出经商

  • 杜甫生活有多潦倒?他这首诗最辛酸,却有句话傲视天下,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被称作有宋三百年第一人,是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境界。那么唐代最胸怀天下的大文人自然非诗圣杜甫莫属。杜甫虽然一生潦倒,却无时无刻不在悲天悯人。读他的《三吏》《三别》,便是铁石心肠恐怕也要悚然动容。杜诗通俗易懂,绵密细致,情深意切又很接地气,与李白的飘然出尘之至迥然不同。两人生前携手同游

  • 宋军与蒙军合力攻灭金朝后,宋朝是如何对待金朝皇室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126年,金朝军队分兵两路,西路则由完颜宗翰率领,东路则由完颜宗望率领,开始了第二次伐宋战争。9月5日至12月17日,完颜宗翰先后攻克威胜军、隆德府、渡盟津、宋西京、永安军、郑州、泽州等。东路完颜宗望则攻下临河县、大名县、德清军、开德府、怀州。12月17日,两军会军于北宋都城汴京城下,汴京情况

  • 明代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为什么失败?300年后考古实物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民谣里所说的,就是关于传说中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这个关于沉宝传说,绝不是捕风捉影,自清朝咸丰开始到后来的袁世凯,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杨森,都曾经委派专人不遗余力的搜寻过,最后无果而终,又给传说中的宝藏增添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2015年,四川省眉山区

  • 这些唐朝诗人才华横溢,却德行低劣,网友:真是没想到还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古诗,印象特备深刻,那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诗人宋之问也因为这句诗而遭到人们的唾弃。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来找他,告诉宋之问自己得了一妙句,宋之问一听也深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可是作为舅舅的宋之问无论

  • 朱棣的雄心与郑和宝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和朱棣大明风华,郑和下西洋夏元吉与朱棣争吵,郑和下西洋朱棣病死

    有这么一个传奇故事,公元140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的船队由三艘帆船组成,目的地是印度,作为第一个开辟东方航线的欧洲人,达·伽马向当地居民夸耀了自己的船,然后急不可耐地提出了贸易要求,看着葡萄牙人拿出的小玩意儿-玻璃珠子、铃铛、珊瑚项链、洗脸盆——非洲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