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宰相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

唐朝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宰相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02 更新时间:2024/1/19 19:03:06

唐穆宗时期,围绕着一次科举考试,唐朝官僚队伍内部发生了一次纠纷。

这次科举由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考试前,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都给钱徽写过信,嘱咐他照顾自己的亲属。等科举考试发榜之后,段文昌和李绅都十分意外,他们的亲属没有一个考中的。相反,考中的分别是宰相郑覃的弟弟郑朗、宰相裴度的儿子裴譔、中书舍人李宗闵的女婿苏巢,还有杨汝士的弟弟杨殷士。

主考官显然是没有把段文昌和李绅放在眼里,把名额给了官更大的人的子弟了,这让段文昌和李绅极为愤怒。段文昌向唐穆宗检举说:“这次科举考试中录用的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都是靠关系才考上的。”于是,唐穆宗派人向翰林学士们询问这次科举考试究竟考得怎么样。李德裕因为李宗闵曾经上书弹劾过自己的父亲,就很痛恨李宗闵,翰林学士元稹也和李宗闵有些嫌隙,所以唐穆宗在问他们的时候,李德裕、元稹和李绅都说段文昌说得对,那些人确实没有真才实学。唐穆宗听了翰林学士的话,就下诏重考,已经录用的郑朗等4人取消资格,并把主考官杨汝士、钱徽和李宗闵都贬到地方任职。

这样一来,朝廷官员因为这次科举考试有人利益受损,有人得利,矛盾激化了。李德裕与李宗闵本来关系就不合,到这时更是水火不容。为了打击对方,两个人都拉帮结派,组成自己的小团体,互相对对方进行百般攻击。古时候,官僚为自己的利益组成的小团体称为朋党,李德裕与李宗闵之间的争斗也被称为朋党之争。因为李宗闵团伙中的牛僧孺地位和李德裕不相上下,李宗闵死后团伙由牛僧孺领导,所以两个团伙之间的朋党之争又被称为“牛李党争”。

牛僧孺刚开始在朝廷担任户部侍郎,很受唐穆宗的器重。当时有一个大臣为了升官向很多人行贿,事发后他的行贿名单被朝廷得到。行贿名单上列满了朝中的大臣,其他大臣的名下都写送了多少钱,只有牛僧孺的名字下写着:“某年某日,送给牛僧孺一千万钱,牛僧孺不收。”唐穆宗看到后非常高兴,对身边人说:“我果然没有看错人。”牛僧孺因此被任命为宰相。

当时李德裕在朝廷政绩卓著,大家都认为宰相应该由李德裕来做,可牛僧孺却做了宰相。李德裕不仅没能做宰相,还被下放到地方任职,8年也没有升迁。李德裕认为是牛僧孺排挤自己,对牛僧孺怀恨在心。李宗闵趁机和牛僧孺联合,共同对付李德裕,将李德裕的同党都赶出了朝廷。

唐文宗年间,李德裕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负责在四川抵御吐蕃和南诏的入侵。李德裕去之前,四川屡次遭到南诏的侵犯,民不聊生。李德裕到四川后走遍四川的山山水水,查看地形、整顿军备、训练士卒、修建工事、囤积粮草,使四川的边防局势有了很大的改观。

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率领所部向李德裕投降,李德裕趁势占领维州(今四川里番县),并请求朝廷允许他带兵进攻吐蕃。唐文宗召集大臣共同商议李德裕的建议,其他大臣都赞同李德裕的建议,只有牛僧孺反对。牛僧孺对唐文宗说:“现在唐朝和吐蕃和好,不能背弃合约。另外,吐蕃实力强大,一旦开战,对唐朝百害而无一利。”唐文宗被牛僧孺说动,下令李德裕把维州归还给吐蕃。吐蕃在唐朝和吐蕃交界的地方以极为残忍的手段将悉怛谋等人杀害,李德裕眼睁睁看着悉怛谋等人被杀害却无能为力,对牛僧孺更加痛恨了。

后来,牛僧孺因为对反叛的藩镇姑息迁就让唐文宗十分不满,被迫辞去宰相到地方任职,李德裕被升为宰相,而李宗闵当时也在朝中担任宰相。李宗闵和李德裕在朝中各自带手下,互相排挤,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当时,河北地区有地方割据势力反叛唐朝,朝廷又有朋党之争,唐文宗很发愁,认为朋党之争比河北的反叛更难对付。唐文宗常说:“消灭河北的叛贼很容易,可想要根除朝廷中的朋党太难了。”李宗闵和李德裕斗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两人都被贬出了朝廷。李宗闵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距离长安八千里。而李德裕被贬出不久就靠行贿宦官又当上了宰相。

唐文宗死后,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更受信任,牛僧孺、李宗闵及其手下都被贬官到了边疆。不过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的厄运来了。唐宣宗向来就讨厌李德裕,上台后马上就将李德裕免职,把他贬到海南岛,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又被召回朝廷。不过李宗闵还没回到朝廷就死在了自己被贬官的地方,牛僧孺回到朝廷后很快就去世了。李德裕一直没有被调回朝廷,最后死在了海南岛。

唐朝的党争既有传统士族与庶族斗争的一面,又混杂了大官僚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争斗中两派又援引宦官作靠山,得势后便大力排挤政敌,从而演变为掌权而进行的互相倾轧,结果进一步加深了统治危机,加速了李唐王朝的灭亡。

更多文章

  • 颜真卿“硬刚”反贼李希烈,让对方窝里反,可惜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奉诏劝降安史之乱时,河北各郡县纷纷向安禄山投降,只有颜真卿率先起兵反抗安禄山。当时唐玄宗李隆基以为河北各郡县都投降了,得知颜真卿起兵的消息,非常高兴。李隆基感慨地说:“我从没有见过颜真卿,没想到他竟能这样。”在安史之乱中,因为效忠唐朝,颜真卿家族被叛军杀害的达数十人,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从此以后,

  •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义渠国是什么来头?为何一夕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芈太后诱杀义渠,秦军大战义渠,秦国义渠是现在的哪里

    怀着好奇心我去看了《大秦帝国之纵横》,这一看,便不可自拔。无论是剧情、服饰、场景,还是人物对话都更有历史感,更让人代入其中,这部剧是难得的历史题材剧佳作。剧中反复有一个国家的出现,那便是义渠国。早在孙俪主演的《芈月传》里就有义渠国王的身影,甚至在剧中大秦的宣太后和义渠王还有一段旷世之恋。那么,义渠国

  • 李白这首诗的的观点,跟韩愈不谋而合,还透露了自己的师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愈跟李白,春雪古诗韩愈七言绝句,李白的一生与行路难的关系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的武则天时期;韩愈出生比李白晚了60多年,在唐宪宗驾崩四年后去世。这两位大文豪一个是诗仙,一个是文章圣手,都站在文学殿堂的顶点,而他们对诗歌的看法,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李白有一首无题古风,是他晚年所作,评价了历代诗歌的优劣。开头两句是“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 封神中武王分封的一个小国,是舜之后,建两国两朝,有个人叫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为什么葬在衡阳,王莽与赵飞燕,杨雄王莽

    在福建您要问那些本地居民姓氏,多半都会听到一句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说的是福建四个大姓,姓陈、林的占了半边天,姓黄、郑的满大街都是,总之就是蔚为著姓,不由令人想起李白的“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此四姓虽没有如此夸张,却也满布了福建全省。后来更走向海外,以至于海外华人中也以这四姓居多。本篇单说

  • 武则天是怎么想的?临终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武则天发现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治武则天吻戏,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害死姐姐,武则天临死时说出的最后十句话

    大唐能在她之后还繁荣昌盛,有她一大部分的功劳在其中,其实看武则天被李治迎回宫中后就不难发现,在李世民之后,李家人的政治才能出众的没几个人,即使是李治也一直都躲在武则天的身后,如果不是李治在国家管理上依赖于武则天,武则天登基的可能性就会降到很低,甚至没有女皇帝这一传奇故事。可是武则天登基后,虽然贵为一

  • 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先跟董卓再嫁吕布,结局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被吕布杀了之后貂蝉到哪去了,貂蝉吕布董卓战法搭配,董卓吕布貂蝉强度如何

    《三国演义》讲到,董卓进京之后作威作福,众朝臣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恰巧在府中牡丹亭撞见了歌女貂蝉在祷告,欲报答王允为国分忧。王允立时想到了连环计,让貂蝉去离间董卓和吕布,为此给貂蝉下跪。貂蝉也慌忙跪下,表示万死不辞。王允感动,把貂蝉收做义女。演义的精彩就在这里。一个倾国倾城的美

  • 武则天和狄仁杰的真实关系:生病派给他10个御医亲自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和狄仁杰是啥关系,武则天跟狄仁杰是什么关系

    坊间曾有传说说,二人有过一段恋情。其实,细说起来,这个传言是毫无根据的。二人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接触,等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狄仁杰虽然是宰相,也已经年过花甲了。再加上朝中事务繁忙,忙得不可开交的武则天哪有心思谈情说爱啊。而武则天之所以重用狄仁杰,也不过就是看中了狄仁杰廉洁奉公的品德和

  • 此人被袁天罡看中,力荐给李世民,后代却洗劫李氏子孙17座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与袁天罡,李世民墓二十四位大臣都有谁陪葬,袁天罡给李世民说了哪五个字

    这天,袁天罡带了一个人见李世民,此人叫做温不劫,且先不说本事大小,他气量极小,李世民刚见到他非常讨厌。袁天罡极力推荐,说此人能够看透人心,用来破案再好不过。然后让温不劫表演了一下自己的才能,李世民方才接纳此人。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袁天罡此举可不但是举贤,因为他算出来这个人的后代将会对唐朝的皇陵带来

  • 刘备和诸葛亮真是“鱼水情”?刘备临死前的一个安排,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死的,诸葛亮张飞刘备阵容,诸葛亮和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两人由此开启的君臣关系,已经成为了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刘备在获得孔明后,也大发感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关于两人的“鱼水情”,《三国演义》更是大加渲染,甚至描述成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考虑让诸葛亮来担任蜀汉的国君。显然,这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两人真

  • 李隆基对杨玉环是真爱吗?马嵬坡揭露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隆基和杨玉环是怎么认识的,李隆基杨玉环真实历史,唐朝皇帝李隆基与杨玉环

    听到这一消息,众人无不错愕!怎么回事?贵妃不是皇帝的小心肝吗?为什么要下此狠手,看来这两位也是塑料爱情啊!有人要为李隆基喊冤了,在马嵬坡事件的整个始末,皇帝都是无辜的。那时的李隆基虽有皇帝之名,但早已失去了皇帝之实。士兵哗变,皇帝的权威大大下降,还有可能性命不保。牺牲贵妃保全皇帝的性命,基于二人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