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这首诗的的观点,跟韩愈不谋而合,还透露了自己的师承

李白这首诗的的观点,跟韩愈不谋而合,还透露了自己的师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13 更新时间:2023/12/10 5:05:51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的武则天时期;韩愈出生比李白晚了60多年,在唐宪宗驾崩四年后去世。这两位大文豪一个是诗仙,一个是文章圣手,都站在文学殿堂的顶点,而他们对诗歌的看法,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李白有一首无题古风,是他晚年所作,评价了历代诗歌的优劣。开头两句是“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相信很多熟悉李白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首诗。《诗经》里有风、雅、颂三部分,李老师以大雅借指雅正的诗歌。这首诗把先秦到魏晋数百年间的诗歌批评了一番,认为其文风萎靡不振,多哀怨之语,或者徒然追求辞藻华丽而没什么内涵。

东汉末、三国之际有七个文坛风云人物,号称“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等人,李老师在他的诗里是这么点评的,“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南宋理学家朱熹看到这首诗,说李白不光会豪迈,偶尔也玩和缓。意思是这首诗娓娓而谈,评论了前朝诗歌。实际上李白的豪情无处不在,此诗中还有一句“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就说他的理想是学习孔子删削《春秋》的方法,编选古诗,发扬雅正之音,流传千古。

李白仙去几十年后,唐宪宗元和年间,韩愈给宰相郑余庆写了一首长诗,想推荐他的铁哥们、大诗人孟郊做官。其中写道“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就是说建安七子还算有才华的,到晋代、南朝,诗歌日趋没落。实际上,从东汉末到隋朝,不论写文章还是诗词,能被唐宋大文豪们称赞几句的屈指可数,也就陶渊明谢灵运等几个人而已。苏东坡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意思是从东汉到隋朝八个朝代,处在文学的衰落期。

都说李白是大天才,天才的能耐是别人学不来的。他的诗下笔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几乎不像是凡人思索得来的句子。这也是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但作诗首先是一门学问和技巧,有很多讲究,李白当然也要有学习的对象。今天热爱诗词的小伙伴们,对于李白某首诗模仿了谁,可能有所了解,但那种模仿不代表李白从中汲取了多少营养。李白真正的师承是谁,或者说他的诗风主要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这个问题,唐代以后有不少学者分析研究。北宋文人阮阅在《诗话总龟》里说,李白主要是从《诗经》里吸收的营养,而诗经中的《大雅》部分又是他主要的学习对象。因为《诗经》里的《国风》部分,属于民谣,不及大雅、小雅的平和中正。清代的文人鲁九皋著有《诗学源流考》,在近代影响力比较大,他也说李白写诗的本领得自《诗经》,但李白主要学习的是《国风》部分。这两位学者的论点依据就有李白这首古风《大雅久不作》。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看法跟前面两位又不一样,《朱子语录》里说到,李白的诗,一直学的是《昭明文选》里头的诗歌,而且对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借鉴最多。因为李白的不少古风,都直接使用了陈子昂的原句。

三位古人对李白的师承谁说的对呢?其实他们应该都说中了一个方面,李白这样的大天才,自然也是博采众家之长。《昭明文选》收录有周代到南朝七八百年间的诗歌,李白不喜欢东汉之后的,但西汉乐府及以前的诗歌,肯定有一些能入他法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有很多辞藻优美且含义深刻的佳作,想必李白也学到了其中精华。

比如《诗经·卫风·河广》篇,只有八句,短短32个字,但人家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很绝妙。“谁谓河广?曾不容刀”,黄河很宽吗?在作者眼里放不下一把刀。这首诗写的是游子在外,思恋故乡,滔滔黄河在他眼里,不过是一条水渠,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回家之路。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气势磅礴,有一句“飞流直下三千,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比喻和夸张,似乎又超过了《河广》。我想,这大概就是李白学习《诗经》的一个心得吧。

更多文章

  • 封神中武王分封的一个小国,是舜之后,建两国两朝,有个人叫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为什么葬在衡阳,王莽与赵飞燕,杨雄王莽

    在福建您要问那些本地居民姓氏,多半都会听到一句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说的是福建四个大姓,姓陈、林的占了半边天,姓黄、郑的满大街都是,总之就是蔚为著姓,不由令人想起李白的“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此四姓虽没有如此夸张,却也满布了福建全省。后来更走向海外,以至于海外华人中也以这四姓居多。本篇单说

  • 武则天是怎么想的?临终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武则天发现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治武则天吻戏,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害死姐姐,武则天临死时说出的最后十句话

    大唐能在她之后还繁荣昌盛,有她一大部分的功劳在其中,其实看武则天被李治迎回宫中后就不难发现,在李世民之后,李家人的政治才能出众的没几个人,即使是李治也一直都躲在武则天的身后,如果不是李治在国家管理上依赖于武则天,武则天登基的可能性就会降到很低,甚至没有女皇帝这一传奇故事。可是武则天登基后,虽然贵为一

  • 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先跟董卓再嫁吕布,结局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被吕布杀了之后貂蝉到哪去了,貂蝉吕布董卓战法搭配,董卓吕布貂蝉强度如何

    《三国演义》讲到,董卓进京之后作威作福,众朝臣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恰巧在府中牡丹亭撞见了歌女貂蝉在祷告,欲报答王允为国分忧。王允立时想到了连环计,让貂蝉去离间董卓和吕布,为此给貂蝉下跪。貂蝉也慌忙跪下,表示万死不辞。王允感动,把貂蝉收做义女。演义的精彩就在这里。一个倾国倾城的美

  • 武则天和狄仁杰的真实关系:生病派给他10个御医亲自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和狄仁杰是啥关系,武则天跟狄仁杰是什么关系

    坊间曾有传说说,二人有过一段恋情。其实,细说起来,这个传言是毫无根据的。二人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接触,等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狄仁杰虽然是宰相,也已经年过花甲了。再加上朝中事务繁忙,忙得不可开交的武则天哪有心思谈情说爱啊。而武则天之所以重用狄仁杰,也不过就是看中了狄仁杰廉洁奉公的品德和

  • 此人被袁天罡看中,力荐给李世民,后代却洗劫李氏子孙17座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与袁天罡,李世民墓二十四位大臣都有谁陪葬,袁天罡给李世民说了哪五个字

    这天,袁天罡带了一个人见李世民,此人叫做温不劫,且先不说本事大小,他气量极小,李世民刚见到他非常讨厌。袁天罡极力推荐,说此人能够看透人心,用来破案再好不过。然后让温不劫表演了一下自己的才能,李世民方才接纳此人。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袁天罡此举可不但是举贤,因为他算出来这个人的后代将会对唐朝的皇陵带来

  • 刘备和诸葛亮真是“鱼水情”?刘备临死前的一个安排,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死的,诸葛亮张飞刘备阵容,诸葛亮和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两人由此开启的君臣关系,已经成为了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刘备在获得孔明后,也大发感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关于两人的“鱼水情”,《三国演义》更是大加渲染,甚至描述成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考虑让诸葛亮来担任蜀汉的国君。显然,这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两人真

  • 李隆基对杨玉环是真爱吗?马嵬坡揭露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隆基和杨玉环是怎么认识的,李隆基杨玉环真实历史,唐朝皇帝李隆基与杨玉环

    听到这一消息,众人无不错愕!怎么回事?贵妃不是皇帝的小心肝吗?为什么要下此狠手,看来这两位也是塑料爱情啊!有人要为李隆基喊冤了,在马嵬坡事件的整个始末,皇帝都是无辜的。那时的李隆基虽有皇帝之名,但早已失去了皇帝之实。士兵哗变,皇帝的权威大大下降,还有可能性命不保。牺牲贵妃保全皇帝的性命,基于二人的深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了多少遗产?跟和珅比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诸葛亮死后有多少财产,纪晓岚和珅斗嘴完整

    结果显示,刘备确实值得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一生,而诸葛亮不仅在刘备有生之年尽力辅佐,当刘备死后,更是毫无怨言地辅佐下一任帝王刘禅,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里的阿斗,可见刘禅虽然当了蜀汉的皇帝,但是却没有什么才能,蜀国的一应事务还是由诸葛亮来主持,可是诸葛亮也会变老,也有去世的一天。诸葛亮去世会给刘禅留

  • 东晋的士族门阀很多,为什么是琅琊王氏与司马家“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何评价士族门阀制度,琅琊王氏是顶级门阀吗,魏晋门阀士族

    汉末三国是士族逐渐发展为门阀并成为社会主导阶层的时代,西晋就是依靠士族门阀建立的。不过晋武帝司马炎明白士族门阀的强大对皇权是重大威胁。司马炎也实行了一些制衡士族门阀的制度,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就是分封宗室为藩王,加强藩王的权力来制衡士族门阀。然而士族门阀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地方上控制经济、教育和选官权,

  • 刘备真身墓在哪?郭沫若曾提到了一个地方,不是成都,而是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取西川完整版,刘备真正的墓出土了吗,刘备

    蜀汉章武三年四月癸巳(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带着无尽的遗憾,病死永安宫(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灵柩运回成都,八月葬惠陵。这是《三国志》的记载,提到了刘备墓地具体所在,如今的成都武侯祠。一千多年来,关于刘备墓地具体位置,争议不断。刘备是四月二十四日病死,五月灵柩就运到了成都,显然不可能。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