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中武王分封的一个小国,是舜之后,建两国两朝,有个人叫王莽

封神中武王分封的一个小国,是舜之后,建两国两朝,有个人叫王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3/12/18 20:45:01

在福建您要问那些本地居民姓氏,多半都会听到一句话:

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说的是福建四个大姓,姓陈、林的占了半边天,姓黄、郑的满大街都是,总之就是蔚为著姓,不由令人想起李白的“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此四姓虽没有如此夸张,却也满布了福建全省。后来更走向海外,以至于海外华人中也以这四姓居多。

本篇单说陈姓。

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就在《封神》终章。武王分封列国诸侯,分别是亲王、功臣、帝王后裔,共封七十二国,原著录其最著者二十八国,其中一国名陈:

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实赖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侯,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皞(hào)之墟,即今之陈县是也。

这就是陈姓的起点。同时,也是胡、田、王以及五个奇怪的姓氏第一~第八等姓的起点。

周武王

一、陈胡公满

解释一下《封神》中那段话。

帝舜即舜禹中的大舜,他未即天子位时,居住的地方叫妫汭(guīruì)。

《史记·五帝本纪》有“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和“舜居妫汭”之句,二女就是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尧把她们嫁给舜,一起住在妫水河湾,因为古人称山水隈曲为汭,故称沩汭。后来舜受禅后,都城也定在沩水经过的蒲坂,离此不远。这个地方公认为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之南的历山脚下,就是舜躬耕于历山之处。

娥皇女英

武王伐纣鼎革,有道之君需建立德行,“天子建德,立有德以为诸侯”,在亲王、功臣之外,对五帝后裔也分别封以诸侯。这时舜帝的32世孙阏父(亦称遏父)正在周朝效力,因为制陶技艺极为精湛,深得武王信任,得以担任陶正之职,就是专门管理陶工及制陶事宜的官员。遏父的儿子叫满,武王对他表现出了相当的欣赏,把长女大姬(可以理解成长公主)许配给他,《礼记》说武王克殷之后,还没下车就封满为陈侯,让他奉舜帝之祀,传祧香火。

太皞之墟四字,太皞指伏羲,亦称太昊;墟指大丘、行宫、故城、废址。这个地方被认为是在明朝的陈县,今天的河南淮阳。

西周封侯建国,讲究个“胙之土而命之氏”,胙的意思是报酬,全句意为武王将陈这块土地封给满,并让他以土为氏,为陈氏。又因他为舜裔,赐姓曰妫。为什么有两个姓呢?因为古代的姓和氏含义并不相同,《史记三家注》说:

故姓者,所以统系百代,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孙之所出。

《春秋左传正义》注疏说得更明白:

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

翻译一下就是,姓百代相因,从这个姓的始祖开始,一直代代相传,不能更改。氏是为了解决族属日渐庞大的问题而产生,族群到了一定规模,那些分出去的旁支别属可以各自立氏,但姓不会改。以西游记来说明,孙悟空的姓是菩提老祖所赐,自然花果山的群猴从此都该姓孙,孙悟空自为XX氏,繁衍到几世后,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等猴子的子孙也以马、流、崩、芭或别的字眼为氏。例子虽然粗俗,好在人就是猴子变的,也算无伤大雅。

姓是同一个祖宗下大家的共姓,氏犹家也,是说氏就是家,开展集体生产时,大家是同一族群;回家关起门,小日子还各过各的,各家是各家。

共姓而别氏还有一个好处是不通婚姻,《礼记》说“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至今在农村还有同姓之人不可婚配的忌讳,就从这来的。

越发展到后来,族群越不断分裂,加之天下一统,秦以后便不再区别姓和氏。但是若严格追溯起来,我们现在的姓其实都是氏,真正的姓只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妫、姚、妊(一说姞)而已。

而这个姚也是舜的姓,因为他生于姚墟,就以姚为姓,以有虞为氏,现在的姚、虞两个姓渊源在此。而妫满的谥号为陈胡公,从此成为全天下妫(后绝迹)、陈、胡三姓(氏)的始祖。这五个姓都是舜帝之后。

舜德足以服象

二、从田齐到新朝

还有几个姓也和舜有关。

1、田氏

世间不可能有千年不亡之国,春秋虽有五霸,各诸侯国之间大体还是和和气气的,自平王东迁开启战国后,就迎来了令孔夫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的时代!

周天子虽然还是天下共主,但真正的大国实际已完全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到最后他们也称起王来(武王分封列国时,分为男、子、伯、侯、公五等,诸侯最多能称公)。先是楚,继以齐魏,再秦,又韩燕、后来是赵。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此时的周朝权柄尽失,已完全无法和诸侯抗衡。

随着七雄的崛起,是一连串小国的覆灭,什么宋、中山、鲁、滕、邹等全灭,七十二国几乎尽丧。

陈自然也在此列。

前1046年妫满建国,到前478年灭于楚,陈国共享国祚568年。这一年正逢孔子去世,属于陈国的辉煌结束了。

但陈国虽灭,陈氏的辉煌犹自延续。

陈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朝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为儿子卜了一卦,卦象之佳在《史记》中都有记载:

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所谓观之否,是指观卦否爻。观卦是六十四卦第二十卦,坤下巽上。爻辞的意思是:仰观大国光辉,适宜以宾客的身份去辅佐。依据后世的经验来看,越是受君王宠信之人,越容易成为超级权臣,发展到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程度,下一步就该篡国称君了。所以周太史说,难道这预示着敬仲完将成为陈国国君吗?如果不是陈国,那就肯定在异国,去了异国将要从零开始奋斗,因而不可能是敬仲完代其国,而应着落在他的子孙身上。如果在异国,那就必定是姜姓之国。一个家族不可能有了陈国又有另一个国家,因而敬仲完的子孙昌盛应该是陈国衰落之后的事了。

如果要搞一个史上神预言排行榜,这位太史先生这番话必定能挤进前三。

事态确如他所言,这位敬仲完先生一般被称为陈完,敬仲是其谥号,他还有另一个更出名的名字叫田完。陈完为什么又叫田完呢?有两个说法,一说田、陈在古代读音和含义相同,另一说是陈完避齐被封于田,子孙遂以田为姓。田完就是田姓始祖。

前672年,因受陈宣公之迫,陈完携家人逃奔齐国;

前545年-前532年,四世孙田桓子合纵连横,成为齐国几大家族之一;

前489年,五世孙田僖子行废立之事,自立为齐相,成为齐国第一家族,齐国国君从此成为傀儡;

前391年,十一世孙田和废姜姓齐国末代国君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之于海上,姜子牙建立的齐国灭亡,姜姓真系后裔绝祀。与之相反的是田家,达到有史以来气运最旺盛之时,田和得到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安王的册封,成为齐侯,这一来就解决了法统问题,史称田氏代齐。

田完像

2、第一~第八

前334年,齐威王称王;前288年,齐湣王和秦昭王相约称帝,田氏为东帝,赢氏为西帝。

田氏共立国165年,于前221年灭于秦。

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田氏也在故齐之地揭竿而起,此时离田齐灭亡不过十余年,人心可用,田氏很快据有齐地,再度称王。最后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获胜,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田氏子孙、也是田氏最后一个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与五百壮士浮于小岛,即今山东即墨田横岛上,后来先后自杀。守义不辱,不堕田氏威风,殊为可敬。这就是有名的“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徐悲鸿先生曾创作过同名画作,被称为徐氏最雄心勃勃的作品。

但大抵也正因此触怒了刘邦,加之为了削弱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刘邦迁六国之后十余万人以充实关中,田氏也在其列。《潜夫论笺校正》引各典籍说:

《后汉书·第五伦传》云:“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元和姓纂》引《风俗通》云:“第八氏亦齐诸田之后。田广弟英为第八门,因氏焉。”《氏族略·四》云:“广孙田登为第二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又云:“广孙田癸为第三氏。”

即已说明是以次第为氏,又有第二、第三、第五(《后汉书》中有名人第五伦)、第八诸姓,因而现在普遍认为(PS:网文《傲世九重天》中有个第五轻柔,很经典)应该有第一至第八个复姓出自田氏,当然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已经改姓。

田横五百士

王氏

穿越者王莽曾自述其本系,此在《汉书·元后传》中有载:

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二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建孙安为济北王。至汉兴,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

古人的记载本来就是本糊涂账,我也只是引用了其中一种说法,因而这段话与前两节颇有出入,但意思大体没变。如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之孙名叫昌意,生颛顼为帝,再传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瞽叟生舜,该是九世才对。再如《史记三家注》云:“然則因生赐姓,若舜生姚墟,以为姚姓,封之于虞,即号有虞氏是也。”也能证明黄帝并不姓姚,姚这个姓起自舜才对。

这都无关宏旨了,我们只需要知道,王莽出自田齐直系就行了。他这些话应该不是瞎说,因为都是近世之事,别人是能考据出来的;而且就算是瞎说,也证明必定有田氏改为王氏这个事的存在,王莽才敢公然攀附。总之,在历陈齐兴亡、秦亡汉兴和“以次第为姓”的耻辱后,田氏子孙在西汉末年再次大放光彩。

上面说到的田横出自田氏宗族,而并非王族嫡系,按王莽的说法,王氏才出自正统的齐君田氏这一系。齐王建为秦所灭,孙子叫田安,齐地的人呼他们为王家,后裔因而以之为氏,即王氏。

田安的孙子叫王遂,王遂生王贺,王贺生王禁,王禁生元后、王曼等四女八子,王曼生王莽。

王莽后来做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他靠孝恭崛起,最终篡汉建立新朝,是为新太祖。同一年,神话故事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被压在了五行山下。王莽的运气太差,号称穿越者,却不幸碰上了位面之子刘秀,气运尽被刘秀所占,新朝在历史上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

各位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在下的名字“王事情”,那是因为我确实姓王。王姓来源极多,一是出自姬姓,对,就是周武王这个姬,他的后代改为王氏;二是出自子姓,为比干之后;三是秦灭六国之后,六国王族改姓;四就是田氏改姓。王莽当然不是啥好货,但我确实因身为王姓而自豪。

田氏传奇至此结束;

但陈氏的传奇并未结束。

王莽改制中最出名的青铜卡尺

三、南朝陈

陈武帝

南北朝后期,又有一个陈氏杰出人物横空出世。

此人就是超级猛人陈霸先!

陈国虽亡,陈氏未亡。两汉时,在河南颍川(今禹州市)有一支陈氏族人,到东汉晚期,族中出了一个大名士陈寔。如果一个家族出了一个大人物,通常都会带动全族兴旺,正是由陈寔起,颍川陈氏渐渐发展成为巨姓望族。

五胡乱华时衣冠渡江,汉人大规模南迁,陈实六世孙陈达就这样到了江南,后来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之好,遂家焉。咸和土断,意思是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因而这一支陈氏就成为长城人,即今浙江湖州市长兴人。

再九世而生陈霸先,为陈实十五世孙。

陈霸先先随梁朝宗室萧映左右,深得看重。萧映为广州刺史,以霸先为直兵参军,随同上任。讨平匪寇,平交州之乱,战功卓著,惊动梁武帝萧衍,命画工图其容貌而观之。后来侯景之乱爆发,江南惨遭浩劫,萧衍被饿死台城。陈霸先安定周边后率兵赴援,堪称百战百胜。不久萧衍派手下猛人王僧辩征讨侯景,并与陈霸先会师于白茅湾,不久侯景乱平。侯景之乱持续四年,江南十室九空,经济民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以至萧衍第七子萧绎即位时,根本就不愿意去建康而在江陵。

萧绎也是个作死的,刚当上皇帝就开始得罪北方霸主西魏宇文泰,正好两年就被灭掉了。萧绎一死,王、陈二人拥立晋安王萧方智为帝,另一北方霸主北齐见有机可乘,乃送萧渊明回国争位,并得到了王僧辩的支持。萧渊明即位改元,降萧方智为太子,此举引起了陈霸先的强烈不满,于同年九月袭取南徐州,擒王僧辩父子杀之,萧渊明退位,萧方智复为梁帝。

但萧家此时其实已成为十足的傀儡,过渡了一下,仅仅两年之后,陈霸先便迫使萧方智退位(不久杀之),接受禅位,建立了陈朝,也是南朝的最后一朝。

陈朝建立时间为557年,此时距前478年陈国之灭,已过去了1035年!

距前221年田齐之灭,已过去778年!

距前202年田氏末王横自杀,已过去759年!

距公元23年王莽新朝之灭,已过去580年!

一千年过去,

沧海桑田。

陈霸先叔侄

国号之辨

有人认为陈霸先是历史上最为自恋的皇帝,因为他建立的朝代就叫陈朝,以姓为“有天下之号”,这不是自恋是什么?

这是胡说八道。

看了我上面文字的人就该知道,陈,并非来自陈氏,而只能是陈国。

557年9月,梁敬帝萧方智下诏进陈霸先为陈公,位在诸侯王之上,此时所有人都该知道天下要易主了。这也是权臣禅代的必要步骤,先封公、再封王,然后称帝。除了赵匡胤一步登天外,曹操、司马昭这两位比较可惜,走到了这一步就死了,他们的儿子继续走完了。杨坚、李渊都是自己走完的,杨坚后来那一套都是学的魏晋南北朝各家的路数,李渊恐怕则是学的杨坚。

先称公,称什么公呢?

陈。

这个字很重要,因为后来的国号就是这个字。“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国号是国家的名字,普通人给孩子起名字都恨不得把字典翻烂,有时还要找高人测字,你想想国家又当怎样?肯定要慎之又慎、挑了又挑。《尚书·舜典》正义说:“颛顼已来,地为国号”,曹操的魏公,魏是当时魏郡所在地;司马昭的晋公,晋是周武王分封的国名,在今山西一带;杨坚的隋,原是随,其实也是周朝诸侯国随国之名,杨坚承父爵为随国公,掌权后又为隋王,因为他觉得“随”字有走的意思,就生造出了这个“隋”字;李渊的唐公,即晋的古地名,来源于尧,尧又称唐尧氏。

笨点想,陈霸先脸皮再厚又怎能用自己的姓作国号?

其实诏书中有一句话已经说明了“陈”字的来历:

且重华大圣,妫汭惟贤,盛德之祀无忘,公侯之门必复。是以殷嘉亶甫,继后稷之官;尧命羲和,纂重黎之位。况其本枝攸建,宜誓山河者乎?

舜的名字就叫重华,妫汭上面已经说过,这是追溯陈国、陈氏的始祖。亶甫就是古公亶父,西周还是部落时的族长,羲、和是重黎的子孙,成为帝喾的火正,周后来取代了商朝,所以这句其实已暗藏梁帝禅位的伏笔。本枝,是说陈霸先是舜的直系后裔,宜誓山河是祷告山川,说明这件事的庄重。

557年10月,陈霸先进爵为王,以二十郡封为陈国。没过几天,梁帝禅位别宫,霸先即位南郊。

陈氏又这样成为了天潢贵胄,又站到了舞台中央……

然而可惜的是,舞台上并不止他一个人,甚至连C位都不是!

南朝陈初期形势图

引用资料:《封神演义》、《史记》、《汉书》、《陈书》等。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是怎么想的?临终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武则天发现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治武则天吻戏,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害死姐姐,武则天临死时说出的最后十句话

    大唐能在她之后还繁荣昌盛,有她一大部分的功劳在其中,其实看武则天被李治迎回宫中后就不难发现,在李世民之后,李家人的政治才能出众的没几个人,即使是李治也一直都躲在武则天的身后,如果不是李治在国家管理上依赖于武则天,武则天登基的可能性就会降到很低,甚至没有女皇帝这一传奇故事。可是武则天登基后,虽然贵为一

  • 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先跟董卓再嫁吕布,结局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被吕布杀了之后貂蝉到哪去了,貂蝉吕布董卓战法搭配,董卓吕布貂蝉强度如何

    《三国演义》讲到,董卓进京之后作威作福,众朝臣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恰巧在府中牡丹亭撞见了歌女貂蝉在祷告,欲报答王允为国分忧。王允立时想到了连环计,让貂蝉去离间董卓和吕布,为此给貂蝉下跪。貂蝉也慌忙跪下,表示万死不辞。王允感动,把貂蝉收做义女。演义的精彩就在这里。一个倾国倾城的美

  • 武则天和狄仁杰的真实关系:生病派给他10个御医亲自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和狄仁杰是啥关系,武则天跟狄仁杰是什么关系

    坊间曾有传说说,二人有过一段恋情。其实,细说起来,这个传言是毫无根据的。二人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接触,等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狄仁杰虽然是宰相,也已经年过花甲了。再加上朝中事务繁忙,忙得不可开交的武则天哪有心思谈情说爱啊。而武则天之所以重用狄仁杰,也不过就是看中了狄仁杰廉洁奉公的品德和

  • 此人被袁天罡看中,力荐给李世民,后代却洗劫李氏子孙17座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与袁天罡,李世民墓二十四位大臣都有谁陪葬,袁天罡给李世民说了哪五个字

    这天,袁天罡带了一个人见李世民,此人叫做温不劫,且先不说本事大小,他气量极小,李世民刚见到他非常讨厌。袁天罡极力推荐,说此人能够看透人心,用来破案再好不过。然后让温不劫表演了一下自己的才能,李世民方才接纳此人。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袁天罡此举可不但是举贤,因为他算出来这个人的后代将会对唐朝的皇陵带来

  • 刘备和诸葛亮真是“鱼水情”?刘备临死前的一个安排,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死的,诸葛亮张飞刘备阵容,诸葛亮和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两人由此开启的君臣关系,已经成为了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刘备在获得孔明后,也大发感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关于两人的“鱼水情”,《三国演义》更是大加渲染,甚至描述成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考虑让诸葛亮来担任蜀汉的国君。显然,这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两人真

  • 李隆基对杨玉环是真爱吗?马嵬坡揭露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隆基和杨玉环是怎么认识的,李隆基杨玉环真实历史,唐朝皇帝李隆基与杨玉环

    听到这一消息,众人无不错愕!怎么回事?贵妃不是皇帝的小心肝吗?为什么要下此狠手,看来这两位也是塑料爱情啊!有人要为李隆基喊冤了,在马嵬坡事件的整个始末,皇帝都是无辜的。那时的李隆基虽有皇帝之名,但早已失去了皇帝之实。士兵哗变,皇帝的权威大大下降,还有可能性命不保。牺牲贵妃保全皇帝的性命,基于二人的深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了多少遗产?跟和珅比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诸葛亮死后有多少财产,纪晓岚和珅斗嘴完整

    结果显示,刘备确实值得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一生,而诸葛亮不仅在刘备有生之年尽力辅佐,当刘备死后,更是毫无怨言地辅佐下一任帝王刘禅,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里的阿斗,可见刘禅虽然当了蜀汉的皇帝,但是却没有什么才能,蜀国的一应事务还是由诸葛亮来主持,可是诸葛亮也会变老,也有去世的一天。诸葛亮去世会给刘禅留

  • 东晋的士族门阀很多,为什么是琅琊王氏与司马家“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何评价士族门阀制度,琅琊王氏是顶级门阀吗,魏晋门阀士族

    汉末三国是士族逐渐发展为门阀并成为社会主导阶层的时代,西晋就是依靠士族门阀建立的。不过晋武帝司马炎明白士族门阀的强大对皇权是重大威胁。司马炎也实行了一些制衡士族门阀的制度,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就是分封宗室为藩王,加强藩王的权力来制衡士族门阀。然而士族门阀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地方上控制经济、教育和选官权,

  • 刘备真身墓在哪?郭沫若曾提到了一个地方,不是成都,而是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取西川完整版,刘备真正的墓出土了吗,刘备

    蜀汉章武三年四月癸巳(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带着无尽的遗憾,病死永安宫(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灵柩运回成都,八月葬惠陵。这是《三国志》的记载,提到了刘备墓地具体所在,如今的成都武侯祠。一千多年来,关于刘备墓地具体位置,争议不断。刘备是四月二十四日病死,五月灵柩就运到了成都,显然不可能。要知道

  •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贵妃和李隆基在草原上吻戏,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李隆基个人简历

    武则天当武周皇帝时,她和丈夫唐高宗李治有两个儿子以及一个女儿还活着,即: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太平公主。而唐玄宗李隆基则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按照这样的辈分,太平公主自然是李隆基的亲姑姑。圣历二年,即公元699年,病重的武则天将李显立为太子,并将朝政大权交给他。不久后,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显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