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归,在京城的宴席上,一杯杯的毒酒就已经准备好了。归来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他们为了朝廷用尽所有的力气,但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十分的惨。宣布他们官职的诏书才宣布了没有一会儿,新的官袍还没有递交到他们的眼前,他们的生命就画上了句号。
在这之前,他们有过一次生的选择,只不过因为宋江在犹豫,还在坚持为朝廷尽自己的一份力,最终使得自己所有的兄弟都被朝庭所陷害。朝廷才不会容忍任何一个敌人变得强大,即便是曾经的敌人,以免给他留下未来的隐患。
在书中,方腊曾经提出要和梁山的好汉们联手一起和朝廷对抗,最后宋江以一个正义的借口回绝了,他的心里从始至终想的都是怎么为朝廷尽心力,而不是山上的所有弟兄们。对于方腊的话,他没有什么反驳的借口,甚至他还好几天都没睡着觉,最终他依然决定发起进攻。
所有的事情都是他经过认真的思考,也就代表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行为。如果说他从没思考过和自己的敌人合作,似乎这个结论也不是多么正确,他已经损失了很多士兵了,但是他依旧没有选择合作。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心里装着朝廷,更多的是因为他不敢去这样做。如果他临时改变方向,迎接他的是怎样的局面?他自己也无法预料。
第一个问题便是身份的问题。不管如何说,他们都是大宋人,如果和敌人联手他们是同盟,但是敌人的话肯定掺杂着一些假的成分。而且他们的军队必须驻扎在对方的领地之上,这样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权利,那么他们就完全没有了自主权。
谁来掌控局势,这个问题让他烦恼了很久,毕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权利让给别人。他的手底下有那么多性情刚烈的兄弟。他们肯定不愿意屈居在别人的帐下。在对方的地盘,在对方的战场,作为远道而来的军队,他们肯定不可能占据优势。如果他们真的联起手来,那么肯定会因为谁是老大而争执。
没有人想放弃自己的权利,没有人想退出权利的游戏,甚至会有一场战争的爆发。而在这场战争中,他会处于劣势,所以他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和兄弟们的性命去开玩笑。而且他的眼前,说不定有一个更加可观的未来,所以他不愿意放弃朝廷这条路,他会放弃和对方合作。
宋江手下的人都是一些好汉,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但是要是联合起来排兵布阵就处在了劣势,大多数人只会冲锋,根本不懂得用阵法来回击敌人。比较之下,方腊手下的人几乎是全能的。他们的武功也许并不是很强,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去获得战争的胜利,懂得如何去用自己手下的军队。
假设一下,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朝廷,但是之后会是怎样呢?是有谁来当这新朝廷的皇帝,谁来控制这个天下?两个人是不可能将天下一分为二,各自占领自己的一份儿吧。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这儿,如果方腊能够展现出自己统治军队的优势,在他手底下的兄弟中立下了威信,肯定有很多人愿意追随他的脚步,这个时候,宋江就再无翻身的机会。
这些问题都很现实,以上所述各种原因,我们可以得知,他们两方是不会合作的。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宋江都不会让自己输得太惨,她也不甘愿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