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是发生过少量鬼子占领一个村的情况,估计是因为日本的武器先进,很多人担心被闻讯赶来的其他鬼子报复才不敢反抗吧,也是很悲哀了。
今天一看这个题目,明朝的时候,50多个倭寇从浙江一路杀到南京城,5000多人死亡,12万明军不敢救?说句实话,我是不愿意信的。
很多人都分析了是因为这些日寇的战斗力强,还有倭刀等武器,而明军的战斗力弱造成的惨败。但是那时候也没啥特别先进的武器,拼的还是人多吧,日寇再强悍也没这么夸张吧?
当然我们还是得承认明朝的时候,沿海倭寇猖狂,湘西的彭翼南土司和广西的瓦氏夫人都还奉命去沿海抗倭了,所以应该还是会有倭寇沿路逃窜的情况了。
至于这次真实的事件是怎样的了?我们去看看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中的相关记载吧:
海寇犯太仓州攻城不克,分众四掠烧,毁关厢、卢舍。是时有失舟倭四十人突至浙江乍浦往来平湖、海盐、海宁之境,纵横肆掠,焚戮惨虐。官兵前后遇之皆败。凡杀把总一、指挥四、千户一、百户六、县丞一。所伤官兵无虑(大约)数百人、凡十有六日竟、倘祥夺舟而去。
这段史料中就记载得很清楚了,说的是一伙倭寇攻太仓失败后恼羞成怒,分散烧杀抢掠。而有40几个倭寇的船没了,估计是在战斗中被摧毁了吧,他们就在浙江的平湖、海盐、海宁等地流窜,沿途纵横肆掠,无恶不作。
其中还特别说明了,官兵和这伙倭寇多次交战,也失败了,伤亡的有数百人。最后这伙倭寇啥下场了?也交代得很清楚,他们是夺舟而去而去了,意思就是抢到一艘船逃走了。
你看,就这么一件事情最后被无限夸张了。这40几个倭寇是因为船没了,才四处流窜的,伤亡的也没有5000人,只有数百人而已,守城的也没有12万,估计也只有几千了。
最后说点意外话,就是明朝的倭寇的确很猖狂,朝廷还不得不征调很多彪悍的少数民族去抗倭。广西瓦氏夫人58岁的时候,还率领广西6000俍兵去沿海抗倭,最后立下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而湘西的26任土司彭翼南18岁的时候和爷爷彭明辅也率领着5000土兵去了沿海抗倭,他们奋勇杀敌,打破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了。
这么看,只要努力,再强大的敌人也是能战胜的,倭寇也没那么可怕了,你们说了?
本人原创,已签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