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五官凶狠、力量惊人、身高2米,怪不得能以理服人

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五官凶狠、力量惊人、身高2米,怪不得能以理服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4/1/19 3:58:26

现在:什么?他身高1米9?还孔武有力铜头铁臂?

从小就读孔子的各种名言语录,在长久的认知中,孔子一直以智慧儒雅的君子形象出现,而历史上的诸多著作也多是描写孔子在思想、教育等事业的方方面面,而很少提及他的长相外貌,因而更加深了上面的印象。

不过也还是有对他外在形象的记录的,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拼凑出一个稍微完整的孔子形象。

[var1]

最早在《庄子》中记录过孔子的外貌,说是老莱子的弟子外出打柴碰见了孔子,回来后形容他「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

上身长下身短,耳朵向后贴在头边上,还有些驼背,这绝对不是多好的外形,但是孔子就莫名给人一种贵气的感觉,一副胸怀天下的模样。

最经典的还有荀子的记载,他说「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形容得很简单,单「蒙倛」两字,不过这两字的信息量不少。

「蒙倛」是上古时代人们驱逐疫鬼和送葬时用的神像,面貌嘛自然是让人不敢恭维的,比较狰狞。

所以荀子这里是说孔子的长相是偏向于凶狠那一挂的,五官具体如何不知道,总之和英俊无缘。

[var1]

顺便说一下,庄子、荀子和孔子的年代相差了一两百年,他们自然是不可能见过孔子的。包括后面的司马迁,相差也有三百年以上,虽然《史记》是正史,但对孔子的部分描述也不能说全部真实,只能说可信度较高。

在司马迁的记载里,孔子的长相描写就详细多了。他说孔子「首上圩顶」,即头顶是向下陷的。还记载了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轶事:

东门有人,其颡似,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孔子讲学时常常四处碰壁,一次遭到冷遇后就在东门旁发呆。学生到处找,路人就说:你说的是不是在东门边发呆,好像一只丧家之狗的那个哦。

丧家之狗·孔子:你说得对!(微笑)

[var1]

如此描述来描述去,孔子总体给人的印象都是长得偏于‘丑’的,但又不是单纯的‘丑’,他总能很奇异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概是因为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吧。

而成书时间、作者和内容都真伪难辨的《孔丛子》中,则记载了一则孔子的孙子子思到齐国时的见闻。当时子思提到「吾先君生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这里说孔子连胡须、眉头都没有,这就又是一个别样的记载了,不过后世很少采用这个说法。

面貌之余,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孔子的身高。司马迁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长得很高大,高到被取了「长人」的绰号。

那么具体是多高呢?因为春秋时期还未统一度量衡,所以有按照出土文物计算的,得出一尺约23.1厘米,这样九尺六寸就有2.2米左右。

[var1]

这个数据简直吓人!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能有这样傲人身高的寥寥无几。

但那时候的度量衡实在混乱,也有人说并没有两米多,而是1米9。总的来说,区间大概在一米八五到两米二之间,而不管是这中间的哪个数值,放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代,孔子都是个妥妥的‘巨人’了。

并且,孔子不仅个高,力量也很惊人。《列子》载「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吕氏春秋》有云「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明明这么厉害,但他偏偏选择以理服人。当然也有人调侃,这样一个‘巨人’站在面前,谁还敢动啊。

[var1]

对不起,但这张图真的很好笑

其实,孔子的伟大成就和他长什么样根本毫无关系。只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人们会天然地去关注他的一切罢了。

此外,正是因为尊崇孔子,人们才要了解他的长相,因为很多场合需要挂出他的画像,如庙、教堂和祭祀等场所。

孔子受到世人崇拜,很早的时候就有画像了。据陈师曾所说,最早记载的孔子画像是在汉灵帝刘宏时期,当时「画孔子及七十二门人于鸿都门」。

不过这些早期的画像很多都见不到了,现在算早的当属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这个形象也最经典。

[var1]

画中的孔子是一个毛发旺盛的老者形象,他宽衣博带,双手作揖,展现出一副谦卑有礼的儒雅形象。

这里注意一下,孔子五官上最明显的标志是他的牙齿,在后世历代的画像中,几乎都有描绘到孔子的两颗大门牙。

他的两颗门牙裸露在外,存在感真的很强,这种牙齿叫做骈齿。古人总觉得圣人应该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常赋予他们独特的‘异相’,换言之,这两颗牙齿正是孔子圣人的标志。

元代佚名所画孔子像同样突出了牙齿,还有经典的手势,但是这个身高看上去似乎不是很高。

[var1]

元代佚名孔子像

与吴道子所画同样经典,且更常被引用的是明代佚名所画《孔子燕居像》,长眉长髯,牙齿一如印象中的样子,另外从体型上来看,很能看出‘魁梧’两个字来。

[var1]

也有与众不同的,如南宋马远(传)的《孔丘像》,画中的孔子就很不一般了,寥寥数笔,形神毕现。

[var1]

马远绘

[var1]

孔子整体比较清瘦,身穿长袍拢手而立,五官上描绘得比较细致,前额凸出,鼻子比较大,当然牙齿也不是很整齐。

除了单人像外,孔子还有合像,这个题材的常见有三种,一是「三教图」,即描绘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人的画,分别代表着儒、道、释;二是描绘和弟子在一起的孔行颜随图;三是和老子在一起的问礼图。

传为韩滉所画的《三教图》中,孔子长这样:

[var1]

[var1]

明代的《三教图》是这样的:

[var1]

综合来说,孔子的长相不出彩,但很独特,加上不容忽视的身高,往哪一站都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当然,孔子的贡献与成就和外表丝毫无关,他的伟大,使其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妖族算计的纣王,他可能被妖怪上了身,才变成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纣王身体被狐狸精掏空,纣王昏君合集,历史上纣王是明君还是昏君

    文/王事情上一期有个脑洞,就是说纣王之所以前后反差如此巨大,极有可能是在女娲宫遇到那阵狂风时已被妖怪附身。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因为:1、妖族接受女娲统辖,女娲讨厌纣王;2、封神中的妖族一直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桀骜气质;3、纣王并非真龙天子,封神世界中,十二金仙以上的各种存在已经无数次地通过望气证明

  • 三国时期,魏国是蜀汉和吴国争霸的主要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时期吴国有打过魏国吗,吴国vs蜀国vs魏国,三国时期吴国和魏国谁厉害

    [var1]战乱和大战的频率,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原因之一。当然,这个阶段,也确实也有那些不愿意让自己成功的人,希望自己成功的欲望,占有着相当比重,而且越发强烈,越发不愿意成功。这个大背景大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定是在相对稳定的,各种生活资源都得相对安全,没有战乱和大战,人们的安全感自

  • 纣王摸着女娲的手说,他们的缘分是天意,女娲为什么还要害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纣王和女娲关系,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纣王亲女娲石像惹女娲娘娘震怒

    文/王事情刘德凯版本的《封神榜》电视剧,第一部第一集中,纣王进香来到女娲宫中,见到惟妙惟肖的女娲圣像,表现出强烈的痴迷之态,吟了四句诗:芙蓉帐里国色香,闭月羞花神魂荡;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口占完毕,费仲、尤浑二人连道好诗,怂恿纣王应将诗刻于粉壁,留与万姓观之。纣王是个没有立场的鲁莽汉,闻

  • 三家分晋:韩、赵、魏的崛起,造就“战国七雄”之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赵魏在战国有多厉害,韩赵魏三家都是怎么起家的,战国时期韩赵魏分别是今天哪个省

    [var1]那么,能够成为采邑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一种自然是诸侯国国君的儿子,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在承袭了诸侯王位后,其余的王子则做大夫,食采邑,历史上这类情况不胜枚举。如:郑国的七穆、鲁国的三桓等。还有一种是有功的异姓臣子,他们也有资格食采邑,做大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采邑大夫的位子是世代

  • 姜子牙两次倒海救西岐,为何只用北海水?背后是四海龙王的生存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封神中,姜子牙曾两次倒海救西岐。第一次是四大天王伐西岐。四天王就是魔家四将,初次接战便大败周军,姜子牙及三吒不能抵敌。四天王兵困危城三月余,于某夜初更,各将异宝祭于空中,要把西岐旋成渤海。第二次是羽翼仙助张山。羽翼仙受申公豹所诳,以为姜子牙骂了他,便要下山报复。两人本已在阵前说开,遇到小暴

  • 范蠡、西施归隐江湖,恩爱而终?专家考古发现颠覆史书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范蠡西施归隐处简介,老梁说范蠡西施完整版,西施范蠡吻戏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中,传说范蠡和西施两人出双入对,恩爱有加。但是为了越国,西施被无奈送给吴王,吴王夫差每日莺歌燕舞,不理朝政,国家衰亡。此后两人远走他乡,归隐家那股,恩爱而终。虽然这样的传说,我们能找到许多史书甚至是正史的作证,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彻底的同意其真实性。[var1]范蠡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

  • 此地有何神奇?让两大圣人、三个老妖、一个商朝首富,都看中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灭亡后商人去哪了,商朝君王群聊对话,商朝女尸复原图

    文/王事情【一】历史上,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于鹿台,鹿台的确在朝歌。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朝歌其实并非商之国都,《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可见在法理上,商朝从盘庚至亡国,国都一直都在殷(今安阳)。好在封神并非历史,为我们所熟知的商都,也从来都是朝歌,原著从头到尾就没殷什

  • 吕不韦是秦始皇生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证据说出事情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不韦才是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真实简介,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

    在《过秦论》中是这样描述秦朝的暴政的,第一,秦始皇不允许文字的流行,还推行了最残酷的刑罚,用一种堪称恶魔的手段统治者天下,第二、在秦二世当政期间,更是过分,不仅在律法方面更加的严苛了,甚至连对官吏的赏罚也是不清不楚的,跟别说加重对百姓的收税。而且贾谊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可,所以司马迁在编写秦始

  • 封神中最不公平的事,纣王封神;最公平的事,也是纣王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闻太师战死纣王痛哭,封神中谁是纣王最怕的人

    文/王事情一、酱油和炮灰纣王残暴无道,竟然被封为天喜星,这让很多人想不通,以为这是封神榜上最大的不公平。但是,这实则是最大的公平。首先让我们看看封神榜上酱油知多少?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第99回被封神之人中,二十八宿共28人、六天罡共36人、七十二地煞共72人、斗部九曜星官共9人,合计145人,后面都

  • 纣王得到她就如同得到女娲,但是,是低配版的女娲,不是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女娲娘娘突然干呕瞪了纣王一眼,纣王写给女娲的诗原文

    文/王事情商失其道的主因,是末代君王帝辛题诗亵渎了女娲,引得后者大怒。别的圣人有样学样,无不金口玉言断定了大商气数已尽。就这样,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花花轿子人抬人,众圣合力,把成汤踩下尘埃。看到圣像那一刹那,相信纣王确曾怦然心动。直到回到朝歌,犹然茶饭不思,视三宫六院若尘土,天天想的都是女娲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