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空马断言赵国灭亡成真!他对赵王迁说了啥?赵王采纳吗?(一)

司空马断言赵国灭亡成真!他对赵王迁说了啥?赵王采纳吗?(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46 更新时间:2024/1/25 21:23:22

他是赵国灭亡的预言家吗?说出那番话后不久,真如他所言,赵国被灭亡!

这个人,就是战国末期秦国人司空马,他是吕不韦在秦国任相时的一名门客。

在《战国策·秦策五》中,有篇《信侯出走》的文章,标题虽然写的是文信侯吕不韦被罢相后,离开秦国,投奔赵国的事。

实际上,写的主角却是他的门客司空马的故事。

[var1]

在公元前237年冬,秦始皇免去了吕不韦的丞相职位后,吕不韦和门客司空马一起投奔了赵国。

似乎很重视司空马,让他担任了代理相国的职务。

当时,刚亲政的秦始皇一心致力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的宏愿,继续采用先辈远交近攻的战略。

一面笼络相对弱小的燕国齐国,一面稳住魏国和楚国。

在秦始皇的统一计划里,首要消灭的,是与秦国接壤的韩国和赵国,采取的是逐个一一击破的策略。

就在几年前,刚有甘罗说服了赵襄王无偿出让了,赵国五座位于河间地区的城池与土地给秦国。

赵国又将面临秦国的武力相

在此背景下,司空马基于对当时秦赵两国和各诸侯国,在形势上都有比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加之既然身为人臣,拿了人家赵国的俸禄,就该为其出谋划策,做些实事!

于是,就有了司空马关于秦赵间战事问题,对赵王迁的游说。

[var1]

《战国策》中,在《文信侯出走》这篇文章里,详尽记述了司空马游说赵王迁的对话内容。

首先,司空马谈了下自己在秦国时的就职经历,曾在丞相吕不韦门下做过尚书,了解秦国的国情。

现在又做了赵国的官员,也熟悉赵国的基本情况。

如果秦赵之间再有战争发生的话,单从以下这些方面,就可以判定哪方将获得胜利,哪方将失败:

人口的多与少;粮食储备得够不够;钱币多不多;政治氛围清明与否;社会环境是否安定团结;

两国各自握有重权的文官丞相,是不是贤达清明;

为国征战沙场的高级将领将军们,是不是表现得勇武无比;

还有,在政令上是不是做到了严肃、公正。

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都潜藏在赵王迁的心里,那是心知肚明的清楚。

表现在,这一堆问题、被司空马提及询问时,赵王迁给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答案,那就是:

赵国都不如秦国!

[var1]

面对这一系列关乎国家危亡的现实,赵王迁该怎么办?才能摆脱国家被覆灭的命运!

此时的赵王迁,该是倍感国家存亡的使命责任,很是谦虚地对司空马说:

先生您请不要离开赵国,现在赵国有很多国家大事要向您请教,希望听到您挽救赵国的好计策、办法!

于是,司空马把自己想到的建议和盘托出:

赵国可以割让一半的国土给秦国,来寻求自保。

原因是,一方面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赵国一半的领土,该是愿意退兵;

另一方面,如果秦赵之间真要动武的话,秦国不仅会担心赵国军队会严防死守、顽强抵抗。

还会担心其他诸侯国前来援助,增加其攻打赵国的难度。

所以,秦国该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赵国割让的土地。

秦国得到赵国割让的土地,退了兵,赵国虽然只是半壁江山,但好赖算让赵国保存了下来。

这样一来,也会在无形之中,让其他的诸侯国感到恐慌,害怕步赵国的后尘,

因而愿意出兵援助赵国,形成结盟,达到合纵抗秦的目的。

[var1]

说到这里,司空马还主动请缨说,他愿意替赵王迁去联络各个诸侯国。

如果联合抗秦取得成功的话,说不准还能灭了秦国,失去的半壁江山还有收复的可能!

赵王迁却以下面的理由,没有采纳司空马的建议:

按照《战国策》里《文信侯出走》的说法,为求自保,赵国已在不久前,就将河间十二个县的城池和土地,无偿送给了秦国,

使得赵国国土面积减少,人口兵力削弱,但还是避免不了秦国对赵国的攻击。

割让赵国一半的领土给秦国,秦国是强大了,但赵国却更加没有能力来保护自己,离亡国就更不远了。

希望先生重新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var1]

见赵王迁不想采纳自己的建议,有一腔报效赵国之心的司空马,于是又自告奋勇地说:

年轻的时候,我做了多年的刀笔吏。虽然做的是尚书的官职,但请大王让我,率领赵国的所有军队,去和秦军一决高下!

赵王迁似乎不相信司空马的带兵能力,他仍没有同意司空马领兵迎敌的请求。

司空马见自己的建议和主动请战的意愿,都没有得到赵王迁的同意,该是一腔报效赵国的热切之心,一下掉进了失望的冰窟。

觉得再待在赵国,也没什么意义,于是向赵王迁提出了辞职,赵王迁倒同意了他。

从上述的故事里,站在司空马和赵王迁各自的角度来看,

司空马是以一个外来门客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太多顾及到,作为一国之君的赵王迁,

虽有外敌压境,肯定得为国之根本,土地和城池的丧失与否考虑。

司空马虽没有说服赵王迁采纳自己的建议,

但值得肯定的是,他具有常人不及的政治眼光和清醒冷静的头脑。

如果赵王迁更贤明一些,果断地采纳了他的建议,或许,赵国、秦国的历史,就将改写!

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客观存在的事实!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发生?

[var1]

因篇幅所限,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篇继续!

喜欢的友友们,请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和转发,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相信了司马懿不动杀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高平陵之变曹爽有那么傻吗,高平陵之变真实历史,新三国高平陵之变

    从上帝视角来看,司马懿在最后的两年“诛戮名族,宠树同己”,立庙洛阳,建立霸府,确是有异志。但是站在时人的角度看,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前是朝野之中大大的良心,杀了曹爽之后,有部分人开始有所警觉!后来,司马懿利用了曹魏诸位大老的信用,把曹爽骗下来了,一回头分分钟坑死了曹爽,把诸位保人也给气死了。正始之变,当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赵三》富丁欲以赵合齐、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策赵策三原文及翻译,战国策故事文言文翻译,战国策齐策三翻译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违齐而亲秦,兵必归于赵矣。今我顺而齐不西,

  • 很多人认可《军师联盟》却不能容忍《新三国》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能否认,新三国是想诠释一个不那么反派的曹操,还原一个不那么懦弱的刘备,还是有点艺术追求的。但可惜功课做得太少,心比天高,手比脚低。《新三国》拍摄的时候正好是“四大名著”集体翻拍的年月,不独《新三国》,其他的几个被骂的更惨,尤其是《红楼梦》。这些翻拍剧,首先有定位,定位在哪?老版电视剧,央视《三国演

  • 一口气看完战国七雄之赵国181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争霸赵国,战国七雄之赵国深度分析,战国七雄赵国怎么发展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此即是三家分晋,自此,赵籍正式建立赵国,是为赵烈侯,赵烈侯在位时期,节财俭用、选练举贤,他任用公仲连为相进行改革,使赵国渐渐富强起来。前400年,在位3年的赵烈侯赵籍去世,由于其子赵章年幼,故由其弟赵武侯继位,赵武侯在位期间,与魏国和韩国结

  • 庞统和诸葛亮出现分歧,刘备听谁的?听了孔明的,结果关羽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张飞庞统迎接张松,庞统和诸葛亮谁更受刘备器重,关羽张飞庞统蜀枪值得培养么

    三国豪杰们的事迹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教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教训在于用人和选择,刘备选了诸葛亮,蜀国就此崛起,刘备也正因为选了诸葛亮,蜀国也因此中落。大意失荆州自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后,刘备又占据了汉中要地,蜀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但在之后,蜀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攻打荆州,荆

  • 一口气看懂魏国历史!战国初期魏国称霸天下,为何后来却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国战国初期很强怎么衰落的,魏国衰落之战完整版,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

    [var1]因为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曾经一度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国力大幅领先其他国家。甚至有人说,战国初期,其实就是魏国的时代。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偏颇,但是绝对不算太过分。因为战国初期的魏国,确实是太强了。当时的魏国,可以同时对周围多个大国开战。五万魏国新兵,能把五十万秦国精锐打到崩溃。秦楚两大强国

  •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在他死后被谁占为己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死后赤兔马去哪了,赤兔马是什么品种,赤兔马图片霸气

    关羽在战场上的英姿离不开他的武器,一把青龙偃月刀横劈竖砍所向披靡,一匹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关羽的武器颇有名气,与关羽相辅相成,在关羽死后,他的这两样装备被谁据为己有了呢?青龙偃月刀历史上的关羽惯用的兵器是长矛,但是在小说中关羽的武器是一把青龙偃月刀,这青龙偃月刀可比长矛帅多了,今天我们也只讲小说

  • 残酷的真相:我们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最后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最后怎么样了,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廉颇蔺相如最后怎么了

    [var1]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不可缺少的人才。廉颇为武将,蔺相如为文臣,一个提笔安天下,一个上马定乾坤,他们两人的命运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休戚相关。在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人的关系更好了,两人联手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廉颇抵御外敌,蔺相如打理他国外交。赵国因为有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人,国家安定百姓也

  • 秦朝历史粉举报赢天下的这件事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有哪些,外国人看秦朝军队,秦朝统一天下带来的影响

    巴清,历史人物,巴寡妇清。这位夫人,年龄就是秦始皇的妈妈辈,按照她被秦皇接去咸阳的目的是颐养天年,那么这个女人去的时候一定在60岁的上下,在那个时代属于高龄,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而我们的秦始皇当年只有40左右。历史人物不是你从史料上挖下来一个名字就可以无底线杜撰了,更何况这是开天辟地一般的人物。别的不

  • 为何打楚国非要60万军队?是因为怕挨揍?王翦:这事你们学不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翦武力值,王翦攻打楚国的震撼视频,历史上王翦的实力怎么样

    [var1]秦国有白起、王翦二位大将,赵国有廉颇、李牧二位大将,为何最后却是秦国成了最大的赢家呢?这其中就有很深的渊源了。在四位大将中,如果非要比战场上的军事实力,王翦自然是比不过其他的三位的,但是论智谋智慧,在乱世中明哲保身王翦是当仁不让的,他最后的结局也是四位大将中最好的。[var1]兵者,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