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称帝后修家谱,大臣建议他认朱熹为祖先,他却说这样一段话

朱元璋称帝后修家谱,大臣建议他认朱熹为祖先,他却说这样一段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36 更新时间:2024/1/11 6:15:17

家族势力在历史上各个朝代层出不穷,凡是大户之家都会修有家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统,家里有钱,有地位了,要修一个家谱,将自己的出身、先世都要写得清清楚楚。目的是为了联络宗族,联络亲情,联络感情、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修家谱,大臣说要给他找一个很有光彩的祖先。这个祖先,找来找去,最终找到朝的朱熹。朱熹又有学问,又做过大官,很有面子。朱元璋却说不用,我就是我,我们家很穷,我就说实话,之后他就写了《御制皇陵碑》。

“御制”的意思就是由皇帝亲自撰写。《御制皇陵碑》写得很清楚,他不用儒臣替他描述和夸耀。他的皇陵碑开始是这样写的:“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这句话意思说,我经拿着镜子,看看自己什么模样,只见头发已经白了,面目也老了,这时候我就想起来往事的艰辛。可是,以前给皇帝写的传记、碑文,都是儒臣们经过修饰的、美化的文字,我不用,用这些文字不足以为子孙后世之戒。你们不知道我们是怎么从贫穷过来的,怎么样教训子孙?这些粉饰的文字是不行的。我要把我出身贫寒,艰苦的生活原原本本告诉后世。

朱元璋做皇帝了,没有必要隐瞒什么,他手中有权力,他有这个自信心,所以在这方面显得心胸很开阔。他不会因为他的贫穷怕别人不服他。事实上是心虚的人,才会十分在乎面子。他接着说:“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我父亲居住在凤阳,干种地为生,种地很艰辛,早上晚上都觉得没着没落的,生活很苦。

朱元璋小时候家中很穷,穷到他17岁的时候,天灾流行,他的父亲、母亲、哥哥相继去世,但是太穷了都没有地方埋,地是租种的,所以找到田主想要埋葬亲人,结果田主将他训斥一顿,坚决不让。后来是田主的哥哥发了善心,给了一块地方,就草草的埋下了。

但是,在传说当中可不是这样。传说他的父亲死了以后,他的哥哥,大哥也死了,他跟他的二哥一块儿抬着父母的灵柩往山里头走,打算埋到山里,突然绳子断了,雷电大作,他们去躲雨,回来一看,那个尸体陷到地里去了,然后涌起一掊土就埋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他们在盱眙的时候,他爷爷的那一辈。他爷爷有一次在那儿坐着,看见两个道士走过,其中一个道士说,这个地方可是好地方啊,说谁要在这个地方埋了,他们家后来就会发达,可能就会出皇帝。另一个道士问为什么?这个地方地暖,你不信,拿一个干柳枝,往这儿一插,干树枝就能活。正好他的爷爷听见了,没言声。后来这两个人插了个树枝就走了。他爷爷等了十天后一看,干树枝真的发芽了,这不得了啊,这不能让他们知道,他就把这个树枝拔了,又插了一个干的。后来这两个人回来了,发现怎么树枝没活,不可能啊。就问他爷爷,这下,他爷爷瞒不住了,说是活了,不过我给它拔了,换了一个干的。道士说你真是多事,你拔了就把地气泄了,将来你们老大这一支子就发不了了,二支子发了,这就是后话了。

传说就是传说,都是世人讨好皇帝,美化皇帝用的,朱元璋可从来没说过这些话。哪怕是修家谱这么重要的事情,朱元璋也追求实事求是,一个从泥土里爬上龙椅的人,什么面子,脸面都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让后人知道自己吃过的苦,让子孙珍惜这份事业,所以坚决不让大臣修饰他的族谱,就用自己的话把事实写出来就行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选妃”的条件有哪些?嘴巴和牙齿是关键,还要懂得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选妃三大标准,武则天全肉出装,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

    虽然她们的权利很大,但是她们也仅仅是临朝听政的把持者而已,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比她们还要厉害,她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说她对历史做出了很大贡献,执政期间一心为民,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还有的人说她霍乱后宫,心狠手辣,但是无论怎样,她的出现都大大逆转了女性的社会地

  • 靖难之役前夕,燕王府大规模操练兵马,为何建文帝毫无察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身处南京的建文帝朱允炆,所推行的削藩政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余,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也在暗中操练着兵马。那么在建文皇帝的严密监控下,朱棣是如何进行谋反之行的呢?实力如此强大的燕王朱棣,又用了什么办法,让建文帝放下警惕之心的呢?一靖难之役前夕的疯狂据《明史》记载,在朝廷架空朱棣后,不久,北平城的人们突然

  • 唐朝妇女很会玩?关系混乱只是表象,背后却藏着如此隐晦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21位皇帝顺序,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

    周所周知,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也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的大国,当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很崇拜唐朝,其中就包括日本,日本在教科书上也曾经提到过对于唐朝的敬仰之情,由此可见,当时的唐朝是有多么牛。另外,唐朝的祖先继承了胡人的血统,性格也是十分奔放,所以在私生活方面,也是比较随

  • 塑造世纪风格:在明朝瓷器中独树一帜,它为何深受人们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瓷器有何特征,明朝瓷器的云纹图案,明朝龙耳瓷器

    明朝的国祚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是一个黑暗的朝代,因为后来的政权就被少数民族取代了。很多人对明朝的误解往往来源于他们不够了解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开始衰落了,虽然后来政权的没落明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根源却不在明朝。明朝是我国古代少有的有气节的民族之一,不割地,不赔款。

  • 唐朝的太监敢杀皇帝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太监为什么敢弑帝,唐朝太监马成明资料,唐朝太监一日杀了几个皇子

    所有这些实际是家奴在参与皇室的内部纠纷,如同旧社会豪门大族里各房的奴婢分别帮助其主子争产业,而并非奴婢的权力真大到可以夺取整个大家族的家产。明朝的太监权力再大也不过就算是皇帝的一个秘书或是助理一类的,当皇上不上班的时候他自然可以发号施令,显得权力很大,可是皇帝如果突然想好好工作了,那么太监自然会受到

  • “狸猫换太子案”,当宋仁宗生母棺椁被打开的那一刻,真相大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内容主要是讲述了,宋真宗时期,后宫嫔妃,刘妃联合太监郭槐将皇子偷换成狸猫陷害李妃的故事,这场冤案后来经开封府尹包拯受理审查,解开了冤屈。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发生什么狸猫换太子桥段,只有一段宋仁宗认母的情节。那么既然没有狸猫换太子,历史上的宋仁宗认母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虽然历史上没有狸猫换太子,但却真实

  • 武则天杀女确有其事吗?她真的会这么的残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杀了多少小人,武则天杀子杀孙,武则天杀了几个儿女

    首先,旧唐书没有新唐书、资治通鉴才有,且细节越来越丰富,这个是从逻辑上认为不合理!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把各种有的没的罪名都写上了,却没有杀女这一条,足以说明骆宾王时代,所有舆论、风闻、民间传言都没有武则天杀女这个说法,那时候都是几十年后了,当事人都快死的差不多了。再那之后才爆出来的杀女之说,那么显

  • 武则天被选为皇后,不仅仅是长得好看,还有她身上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杖责皇后,武则天秘史皇后火烧寝宫,刘晓庆版武则天皇后母亲是谁演的

    武则天在14岁的时候就被征召入宫,被李世民封为才人,还赐号“武媚”,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年纪轻轻的武则天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宠幸?难道只是因为她长得很美?当然不只是这样,武则天能够迷倒李世民.李治两父子,容貌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武则天也没有那么的清新脱俗,毕竟皇帝的后宫是美女如云嘛,光靠美貌肯定是不

  • 朱棣造反胜利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放声大哭:父皇你害的我好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称帝后,选了朱标做太子,可惜天不遂人愿,英年早逝的朱标先朱元璋一步而去。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在其他儿子当中选继承人,而是选了孙子朱允炆继承人,这间接地引发了后来的朱棣与朱允炆的叔侄争斗。朱棣造反攻入南京城后,没有找到朱允炆,只找到了朱允炆留下的一道圣旨,朱棣看了圣旨后,边痛哭边埋怨起了父亲朱元

  • 唐朝灭亡时究竟有多惨?2位皇帝被杀,30位官员尸体被抛入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死得最惨的人是谁,唐朝灭亡时的场景有多惨烈,唐朝灭亡后的大事件

    曾经的东方一霸 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封建王朝当属唐朝,在大唐盛世时期,八方朝拜,俨然将唐朝当做东方,乃至世界最强盛的国家来敬重。唐朝的皇帝很开明,广邀天下贤士来京,不论出身不论国籍,只要有才,能为大唐做贡献,都能留下来工作生活。至今人们记住的都是大唐繁荣时候的景象,却对它灭亡的惨状,没啥印象。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