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造反胜利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放声大哭:父皇你害的我好惨

朱棣造反胜利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放声大哭:父皇你害的我好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1/27 5:03:11

朱元璋称帝后,选了朱标做太子,可惜天不遂人愿,英年早逝的朱标先朱元璋一步而去。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在其他儿子当中选继承人,而是选了孙子朱允炆继承人,这间接地引发了后来的朱棣与朱允炆的叔侄争斗。

朱棣造反攻入南京城后,没有找到朱允炆,只找到了朱允炆留下的一道圣旨,朱棣看了圣旨后,边痛哭边埋怨起了父亲朱元璋,直言父亲把他害得好惨,这又是为何呢?

放心不下的江山

明朝刚刚建立时,北有元朝残部割据草原,朝堂内部还有一帮骄横的功臣,为了稳住朱家江山,朱元璋精心打造了一套可攻可守的政治体系。

朱元璋把除了太子朱标之外的儿子们都派去了北方边疆,给予了他们兵权,以抵御北元。不过在朱元璋的设计中,藩王们除了可以巩固北方边塞外,还有另一番作用,那就是一旦朝中有权臣作乱,他们就可以起兵勤王,保卫朱家皇权。

以往凡是大肆使用分封制的朝代,都免不了有一番动乱,精明的朱元璋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他虽然给了藩王们的独立的军权制权,但每个藩王的兵力却很弱,最多不过万余人,除非他们全都联合起来反抗朝廷,不然很难掀起风浪。

这套体系中,最核心的一环就是太子朱标。朱标是马皇后所生,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朱元璋从小就拿他当接班人培养,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和精力。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长大后的他谦逊仁爱,敏而好学,在朝臣和一众皇子颇有威望,日后接任大位也是顺利成章的事。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1392年,朱标意外染病,英年早逝了。白发的朱元璋只能忍着悲痛,送走了辛苦培养的朱标。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在其余的儿子当中选继承人,而是选了皇孙朱允炆来做储君。

朱元璋担心年幼的朱允炆玩心眼斗不过朝堂上那帮老狐狸,就大开杀戒,把朝堂清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才放心地撒手而去。但这也清洗掉了朝堂中通晓军事的武将,间接导致了后来朱棣造反成功。

能屈能伸的朱棣

朱元璋的儿子里除了朱标之外,最有能力的就当属老四朱棣了,朱棣早年多次跟随一众功臣武将出征北元,磨炼出了不凡的军事才能。不过朱元璋从没有过将朱棣作为继承人的打算,只拿他当守卫边疆的工具人。

朱允炆即位时,朱棣等一众藩王心里是很不服气的,但是也没办法,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中央朝廷抗衡。

但朱允炆觉得,叔叔们的存在,对自己的统治始终是个威胁,因此即位后的他,便把削藩工作提上了日程。朱允炆削藩,战略上是正确的,但在战术执行中出了差错,因为他太急躁了。

朱允炆身边聚集了一帮不懂军事的儒生们,在他们的鼓动下,朱允炆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五位藩王,期间还造成了湘王朱柏全家自焚的悲剧。

眼看身边兄弟一个个倒霉,朱棣坐不住了,开始暗中训练军队,招揽人才,打造兵器,大有鱼死网破的架势。1398年6月,朱允炆对朱棣下手了,燕王府官校于谅,周锋被指控图谋作乱,被抓到了南京处死,之后朱允炆又下了一道诏书斥责朱棣。

诏书一到,朱棣就疯了。他大白天跑到街上,跟路人抢起了吃的,到了晚上还睡在了大街上。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狐疑地就派人去查探情况。派去的探子发现,朱棣是真疯了,他大热天穿着棉袄,胡言乱语,还在猪圈里吃猪屎。

朱棣的装疯卖傻骗过了朱允炆,成功逃过一劫。第二年,朱棣率领手中800亲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有十万守军的北平,打着“清君侧奉天靖难”的旗号,正式与朝廷开战。

叔侄相残的悲剧

战火一起,朱允炆发现了一件尴尬的事情,由于爷爷朱元璋的屠刀太过狠辣,朝中已经没有几个能打的武将了。不得已下,年逾古稀的耿炳文挂帅出征。耿炳文虽是老将,但他却不擅长打进攻之仗,出征后与朱棣一交手就吃了败仗。

前线吃瘪,朱允炆坐不住,大手一挥就更换了前线指挥官。接任耿炳文的是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此人没有继承老爹的才能,反而是个不学无术,纸上谈兵的纨绔。

在李景隆的指挥下,朱棣几次大胜朝廷军,势头越来越猛。但朝廷家底胜在家底厚实,吃几次败仗不算什么,于是这场仗一连打了三年多,双方还是处于僵持状态。

就在朱棣为胶着的战事苦恼时,南京一帮被罢官的人来投奔朱棣,给他提了新建议:釜底抽薪,直取南京!这帮人还给朱棣提供了南京的布防,有了他们的帮助,朱棣成功攻破了南京,结束了这场战争。

南京城破时,皇宫里起了大火,朱允炆也不知所踪,入城后的朱棣曾四处搜寻朱允炆的下令,却一无所获。

朱棣没有找到朱允炆,但找到了朱允炆留下的一封圣旨。朱允炆在圣旨上说,燕王虽然作乱,但毕竟还是他的叔叔,勒令前线将士一定不要在伤害燕王,以免让他背上杀叔恶名。

正是这道圣旨,让朱棣穿上了一副刀枪不入的无形铠甲,致使朝廷军多次错过了除掉朱棣的时机。

看着这道圣旨,朱棣内心五味杂陈,不由得想起了父亲朱元璋,边痛哭便埋怨道:“父皇啊,你把儿害得好惨!”在朱棣看来,正是当初朱元璋选了朱允炆做继承人,才造成了如今叔侄相残的悲剧。

结语

朱棣虽然是藩王造反夺位,名不正言不顺,但他在位时,明朝国力达到了巅峰,文治武功俱盛,从这一点来看,他就比优柔寡断的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

精明的朱元璋也许算到了自己死后,藩王和新君之间会有一番争斗,但他可能不会想到,性格软弱的皇孙朱允炆最终会丢掉皇位。不过在争斗了一番后,大明的朝廷依然姓朱,此番结局下,估计朱元璋也会安心瞑目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灭亡时究竟有多惨?2位皇帝被杀,30位官员尸体被抛入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死得最惨的人是谁,唐朝灭亡时的场景有多惨烈,唐朝灭亡后的大事件

    曾经的东方一霸 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封建王朝当属唐朝,在大唐盛世时期,八方朝拜,俨然将唐朝当做东方,乃至世界最强盛的国家来敬重。唐朝的皇帝很开明,广邀天下贤士来京,不论出身不论国籍,只要有才,能为大唐做贡献,都能留下来工作生活。至今人们记住的都是大唐繁荣时候的景象,却对它灭亡的惨状,没啥印象。实际上,

  • 【海上】赵孟僴之行与赵孟頫之变——上海两千年人物考之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赵孟頫干过一件毕生绝无仅有的大事:一介书生,出手一击,最终竟成功促使当朝丞相、权倾一时的“奸臣”桑哥轰然倒台,入狱被诛。朝野震动。更一反常态的是,紧接着他又一改仕元之初的热切与主动,坚决请辞高官,坚决远离京城,而且从此毕生寄情于湖山书画佛法。人生骤然急转弯。而细察可见,就在这之前,与他同为宋室王孙的

  • 南宋算到1279年,而明朝只算到1644年,为什么南明不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而自从弘光帝登基,大江以南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荒诞扭曲、支离破碎的世界,诸人之鄙谬、诸事之板荡,令人积郁于胸,无可宣泄。至少从心理上,很难将南明归入明王朝的生命周期中。不说领土完整与群众基础,唐桂之争,表现了行政系统的分裂与脆弱;始终没法站稳脚跟,国防系统孱弱。中国历朝都是如此,哪怕南北两宋时期汉族与少

  • 唐玄宗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历史禽兽不如的皇帝,中国十大明君和十大昏君

    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推向最鼎盛的时期,后期,他确实有懒政,特别是杨贵妃进宫以后。经济上逐渐出现腐败。天宝14年,全国军队54万,49万驻扎在边疆,导致唐朝内轻外重,中央集权出现衰落。终于导致后来的安史之乱。宠信宦官,给唐朝宦官乱政产生极大

  • 唐朝十大文物,是哪十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全国唐朝文物排行榜,唐朝官服文物,唐朝的四大珍贵文物

    1、唐兽首玛瑙杯唐兽首玛瑙杯,产于唐朝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宝级文物。唐兽首玛瑙杯兽首圆眼、大耳、双角,其形似牛非牛,目视远方,眼神

  • 唐朝灭亡后是怎么演变成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大唐灭亡的时候正是华夏大地藩镇林立的时候,各个割据势力征战不休,与汉末的群雄逐鹿、西晋末年的民族大混战极其的相似。但是最终演化成为了五代十国,要比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更加混乱。五代十国时期的出现,可以说是唐朝灭亡之后的一个历史产物。理论上说,古代王朝灭亡之后,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

  • 宋朝风雅何处寻?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值得观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农民发现的小碗,是一只北宋年间的金边玛瑙碗。玛瑙这种物品,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被人们发现,并被简单打磨,用来祭祀神明。春秋时期,人们开始将它视为财富的象征。汉魏时期,随着玉器的盛行,玛瑙器的品类有所拓展。盛唐时期,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更为频繁。来自西方的商人带来了玛瑙原石,工匠们也开始使用脚踏式的砣

  • 唐太宗,四百年来历史之选择,千余年来之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和相关资料,唐太宗与许敬宗对话原文,唐太宗活了多少岁

    自184年黄巾起义至626年唐太宗继位为帝,400余年的时间里,处于礼崩乐坏,名教废立,道家、法家、佛家及玄学依次登场,占据王朝统治的正统地位,虽以六经为本,维持形式上的经学名教地位,尤其是中九品中正制度下的选官制度,形成了门阀士族、世家大族垄断政治官员体制的局面,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奢靡,游山

  • 名将如云的明朝怎么就打不过没名将努尔哈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努尔哈赤怎么打败明朝,明朝和努尔哈赤之间的历史,明朝和努尔哈赤有什么关系

    大明政局动荡,阉货与东林党人的权力角逐。自神宗万历驾崩后,大明的政局便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天启年间,更是出了魏忠贤这种罪大恶极的宦官。不仅把持朝政、蒙蔽圣听,而且肆意卖官授爵,侵占百姓土地和搜刮民脂民膏,甚至建庙以图与孔子并列。在他的昏暗统治下,本来尚能支撑的政局越来越乱,百姓的不满更是加剧,直接促成

  • 公元649年,世间再无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文 / 子玉贞观二十三年(649)7月10日,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谥号文皇帝。世间再无唐太宗。唐太宗是带着遗憾走的——贞观十七年(643)齐王李祐和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叛乱让他是伤透了心,至死都是心里的一个死结;新太子李治又太羸弱,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合适人选;辽东用兵的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