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垓下之战后,项羽为何不回江东,其实回去或许就能东山再起

垓下之战后,项羽为何不回江东,其实回去或许就能东山再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55 更新时间:2024/1/4 7:00:14

宋朝有位诗人名叫释守芝的一首诗句,其中有这两句话“知音才侧耳,项羽过江东”,大致意思也是惋惜项羽为何不回到大本营。但是笔者翻看不少朋友的讨论,80%甚至90的人都认为项羽即使回到江东也无法东山再起,很难回到巅峰时期。因为在垓下之战后,项羽的10万大军只剩下800人,勉强回到江东可是元气大伤。反观项羽的老巢楚国大司马周殷已经投降刘邦,多位心腹重臣都先渡淮河。之前龙且钟离眛英布或主动或被动都离项羽而去。再说项羽在当时早已是“孤家寡人”他就算回到江东又能怎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羽即使个人膂力再猛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刘邦也只需要稍作埋伏就能要了项羽的小命。

其实这些朋友所发表的观点初步听上去也很正确,确实项羽当时除了义薄云天的忠勇之外,手下大将以及出生入死的江东子弟兵早已损失殆尽,回到江东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可是笔者却认为形势对于项羽来说确实很紧张,可是项羽难道就真的没有翻盘机会吗?如果项羽不回江东,垓下之战死了才是真正放弃征战天下,但是回到江东凭借项羽的好名声,若能及时改正还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回复力量。确实项羽分封天下之后与各路反王发生摩擦,尤其是他派人暗害楚怀王熊心名气更是一落千丈。但是项家在江东苦心经营多年,根基错综复杂直到汉景帝时期的八王之乱都还有楚国遗老的身影。所以项羽回到江东完全可以不用着急,过上一段时间的苦日子尽可能地避其锋芒,也不失为是个好主意。

而且刘邦虽然在垓下大获全胜,可是他所率领的汉军也并非铁板一块。韩信彭越等人其实和刘邦处于“面和心不和”。刘邦这人典型大器晚成,对待任何人和事情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韩信和彭越都是当时名声赫赫的地方诸侯,刘邦是通过土地和封官进爵才让他们与自己联合共同夹击项羽。可是项羽回到江东自身实力锐减,汉军的联盟也将不告自破,项羽完全可以低调发展耐心等待机会,君不见西汉建立不久刘邦大肆讨伐这些异姓王爷,不还是属于内部祸乱吗?如果在此时项羽能够揭竿而起,是不是会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或者项羽完全还可以与韩信等人私下联络,只要他还尚在人世笔者说的这些都有可能。

所以项羽不肯回到江东,是他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回去了还有一线生机,俗语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不回去自刎于乌江边确实留下了千古悲歌,可是这难道这是大丈夫所为吗?所以项羽当时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赶紧回到江东,低调做人甚至都可以隐姓埋名,暗中招揽前朝旧部。虽然这个过程会非常艰难,刘邦已经占据绝对领先优势,稍有不慎项羽便会一命呜呼。然而凡事不尝试怎么会知道结果?笔者认为项羽回到江东最起码能苟延残喘一阵,只要他能改掉自身刚愎自用稍微有些变通,不敢说能将天下再次夺回来,但必将成为刘邦的眼中钉。

慢慢耐心发展几年凭借楚霸王的名望,到时再拉起一支大军还不是易如反掌?网络上那些人觉得项羽回到江东也无任何机会的朋友,他们看待事物还是显得过于悲观。还是那句话,如果项羽连尝试都不敢的话,那么选择自刎那就证明项羽是个胆小鬼。“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都能接受胯下之物,刘邦更是以48岁的高龄选择造反,项羽又何尝不能回到故地江东!最后用孟子里的一句名言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语“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或许就是对项羽当时处境最好的概括。

参考文献:史记、孟子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宁愿在荆州过着隐居的生活,为什么不去投靠刘表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怎么投靠刘表,荆州刘表有多少兵马,刘表和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人们总是万分感兴趣的,包括他的出身家世。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为徐州琅琊(今山东省青岛市)人,祖先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一脉在琅琊一带也是个中等士族。诸葛亮出生不久,徐州战乱频繁,毕竟徐州是四战之地。为躲避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一起迁移到荆州,在南阳靠近新野一带的

  • 诸葛亮一生妙算入神,可是最忌惮一人,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和谁都能灵机妙算,诸葛亮忌惮司马懿,诸葛亮这一生有多少计谋

    说起诸葛亮的对手,大家可能会想到司马懿,但是诸葛亮的对手不仅仅只有司马懿一个人,因为司马懿,诸葛亮曾经痛斩马谡,也成为了诸葛亮一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可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对手还是曹操得一个儿子,曹真。为了能够兴复汉室,诸葛亮在辅佐刘氏父子的时候,无时无刻都想灭掉曹操,可是却遇到了劲敌。正直228年

  • 比张飞更牛的曹魏大将 他也姓张 正史上不止一次打败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魏第一猛将单挑张飞是什么结果,张飞关羽气走诸葛亮,诸葛亮张飞赵云如何搭配战法

    所以,如果真的比较张飞和张郃谁厉害,不是讲他们个人的蛮力,而是比较他们的带兵作战能力。那种把三国演义里谁和谁大战三百回合,诸如此类语句抄过来作为回答的行径,其实说白了就是忽悠人而已。而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诸如此类场面,本身就有虚构性,所以赵云三十回合打败张郃,并不能说明赵云真的比张郃强(因为纯属虚构

  • 汉中之战,曹操占尽了优势,为何却是刘备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与刘备汉中之战,刘备占汉中完整版,刘备曹操汉中决战老版本

    而在汉中之战当中,占据优势的曹魏并没能击败蜀汉的军队,最后还是丢失了汉中地区的控制。那么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明明是曹操更有优势,为什么是刘备赢了呢?接下来就以正史当中的描述为范本,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汉中之战的经过,以及曹操兵败的原因。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为了争夺汉中地区的

  • 后三国时期,赵云张郃死后,排名前五的名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赵云能打败张郃吗,赵云张郃黄忠战法搭配,张郃为什么怕赵云

    第一名:曹真,字子丹。说起这个名字,其实演义当中对此人描述很少,但是正史当中他才是曹魏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可以说就算是司马懿在曹真的面前也完全不够看。曹真是军中宿将,从曹操起兵开始就一直跟随左右。而其作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领,在与蜀汉诸葛亮的交手当中不落下风。可以说是正史当中十分优秀的武将,挫败诸葛亮

  • 正史记载中三国八大猛将,吕布赵云马超排不上名,关羽才排名第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马超关羽s3最强搭配,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三国志赵云关羽马超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虽然《三国演义》把赵云描述成一个勇猛的将军,但《三国志》等《三国正史》对赵云的记载很少,所以对赵云的武力也很少提及。赵云最大的功绩是保护了长坂坡的甘夫人和阿斗,读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曹操的兵力并不多,真正大杀四方的是曹纯率领的虎豹骑队伍。曹淳已经抓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和所

  • 曹操究竟有没有称帝 魏武帝的封号又从哪里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为什么被称为魏武帝,魏武帝曹操全传阅读,曹操魏武帝的关系

    古人有名有字,或许还有号,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曹操的字是孟德。据说,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吉利,小名叫阿瞒。吉利这个名,很少有人叫。一般人如果看不过曹操便会叫曹操的小名,曹阿瞒。这个称呼在曹操的内容中经常可以看见。曹操在世的时候,他根本就没称帝,他这一生,最大封号是“魏王”。这个封号,是汉朝廷给他的封赏和肯

  • 诸葛亮临死把大权交给政敌,却因政敌疏漏,让蜀国大将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传言诸葛亮看见魏延的第一眼,便知道此人并不普通,诸葛亮认为魏延的长相,头上面有反骨增生,这是魏延即将叛变的标志。而史实其实不然,魏延虽然叛变,但他是被逼迫的。在评判三国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人褒扬魏延,有人贬低他,不过无可置疑的,是魏延本身的武力和智力因素。正是由于这些能力,让诸葛亮在离开人世之前料理后

  • 三国最强虎将,连败吕布2次,董卓根本不敢惹,却死于一次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正史第一猛将吕布,三国时期董卓势力图,三国董卓历史简介

    吕布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猛将,武功盖世,称霸一方,连关羽三兄弟都与他打成平手,可见吕布的武功不是吹出来。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人,他曾两次击败吕布,由于一场意外死得早,不然三国最强的猛将不是吕布,而是他。他就是江东老板孙权的老爹孙坚。他不是别人,正是汉朝末期的一位诸侯,当时镇守长沙的孙坚。其人年少成

  • 刘备入川为什么带庞统都不带诸葛亮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带诸葛亮见庞统,庞统入川上中下三策,刘备庞统诸葛亮零氪玩家

    赤壁之战前,刘备如丧家之犬一样东奔西逃。赤壁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来了荆州作为自己暂时的安居住所。为了实现诸葛亮为自己规划的蓝图——隆中对,刘备下一步必须要夺取西川,这样才可以喝曹操、孙权抗衡。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要饭”的刘备了,手下除了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之外,还有诸葛亮、庞统这样名扬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