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的衰落,真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能吗?

楚国的衰落,真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0 更新时间:2023/12/27 4:42:15

可很少有人知道,楚国正是在楚怀王的手里,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

当时的楚国,西边深入四川,东边吞并越国,北边直入河南与山东。

[var1]

按说,以楚国这样的体量,肯定也要重蹈魏国的覆辙,被全天下的其他国家针对。

但楚怀王很懂得藏拙,不断地在各个场合宣扬“秦国威胁论”,如果大家不联手,就必定会被秦国一个接一个地干掉。

在楚怀王的长期宣传下,以及苏秦等纵横家的推波助澜下,各国开始尝试着达成共识,在楚国的领导下推翻秦国。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仪突然跑到楚怀王的面前大秀口才,最后逼得楚国与齐国交恶。

张仪凭什么做到这一点呢?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自然是楚怀王贪图小便宜,为了六百里地干出这种事。

可问题是,如果奠定楚国霸业的楚怀王如此短视,那么他的智商估计是在平均线以下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这样一个人,能勉强保住基业就算老天保佑了,又怎么能让楚国兴旺呢?

就我理解,张仪之所以能说动楚怀王,绝不是什么六百里地的功效,而是从地缘角度分析,为楚怀王绘制了一幅美妙的蓝图:与秦国合作,楚国能得到更多。

在国家利益面前,什么个人魅力都得靠边站:我认可你的魅力,但我手里的刀却未必认可。

各国站在楚国身后,并不是看不到楚国的威胁,而是他们想先联手灭掉秦国这个威胁,然后再携手灭掉楚国这个威胁。

虽然在当时,秦国的综合实力不如楚国,但秦国的成长性显然远胜于楚国,因为秦国有函谷关天险。

万一遇到无法匹敌的对手,秦国完全可以封闭函谷关,躲起来看关外诸侯争斗,再找寻合适的时机出来摘桃子。

因此,这样一条随时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必须率先被打死,否则所有人都没安全感。

至于楚国,他们现在确实比秦国强,但楚国幅员辽阔,光是北部边境就有三千多里,一旦被集体针对,那必然是顾头难顾尾的。

所以在当时的东方五国看来,应该先灭掉秦国,然后再想办法针对弱点明显的楚国。

[var1]

这一点,楚怀王当然都很清楚,所以他想要了解的是,秦国会不会站在自己一边。

这有点像后世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孙权都想要确定,对方会不会站在自己一边。

诸葛亮鲁肃周瑜的联合作用下,刘孙双方都相信了对方的诚意,于是联起手来击败了曹操

而在楚怀王面前侃侃而谈的张仪,其实有点类似于诸葛亮的角色,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楚怀王相信:秦国一定会站在楚国一边。

唯一不同的是:诸葛亮真心想跟孙权联合,而张仪只想借此破坏楚国与东方五国的关系。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同,绝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品行比张仪高多少,而是秦国和刘备所面临的环境不一样。

三国时期,刘备所面临的最大对手是曹操,所以孙权对他来说,是一个值得争取的盟友。

可是对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来说,楚国就是他的最大对手,只要有机会坑楚国一把,他们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更何况,秦国的两大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都在楚国的战略打击范围内。

一旦秦国和楚国联手,打残了关东五国,楚国绝不会趁势追击,而是先想办法把秦国也打残,然后挨个地收拾残局。

这是秦国无法接受,所以在面对楚国领衔的关东联军时,想办法分化瓦解他们,最好还能趁机坑楚国一把,这才是秦国的最优解。

[var1]

张仪在一旁大谈秦楚友谊,以及双方联手的必要性,他心里的那点小九九,难道楚怀王看不出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楚怀王看出来了,但他认为有必要赌一把。

秦国不怕关东五国从函谷关进攻,却怕楚国从四川一路向上。这说明,秦国的命门在楚国手里捏着。

所以在楚怀王看来,战略主动权一直都在自己手里捏着,无论是联合关东五国攻秦,还是联合秦国攻打关东五国,自己都有充足的砝码。

可结果却事与愿违,楚怀王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被“连横”击垮,失去了与秦国并世称雄、甚至一统天下的机会。

更多文章

  • 秦王政的秦国统一战争时期,打了几次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自网络从秦王政九年亲政之后,到他二十六年统一中国,十七年间,先后兼并韩、魏、赵、燕、楚、齐六国,经历的战争近百,这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经历过失败与挫折。其中主要的败仗有这么三次:公元前233年,即政王十四年,赵王迁三年,秦国派将军桓齮率领十五万秦军进攻赵国。赵国派将军李牧率十万赵军迎战。秦

  • 为什么冬至大过年?2500年前它是周朝的新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冬至相当于过年吗,周朝的新年,为什么夏商周的正月会改变

    很多人应该听过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但是也变成了顺口溜,为什么这么说却不明就里。趁着此刻冬至的来历,我们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冬至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节气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在周秦时代,它显然比今天更被人所重视。因为那个时候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

  • 封神演义,封神之战后,取代纣王镇守朝歌的不是周武王,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武王进朝歌,殷洪殷郊回到朝歌见纣王,封神演义纣王是昏君吗

    在《封神演义》中,纣王有两个儿子,殷郊和殷洪,但是这俩儿子在封神之战中都战死了。难道纣王就此无后了吗?非也,话说西周大军攻进朝歌,纣王自焚。周武王进入了朝歌的皇宫,书中写道:“只见后宫擒纣王之子武庚至,子牙令:‘推来。’众诸侯切齿。少时,众将将武庚推至殿前,武庚跪下。”可见,纣王还有一个儿子,叫武庚

  • 周平王东迁后关中空虚,秦国趁机占据关中,关中为何空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平王东迁与西周覆灭,东周周王室的领地为何变小,帮助周平王东迁的秦国国君

    公元前770年,年仅9岁的周平王在多国军队的护送下,安然无恙地抵达洛邑。东周开始了。然而,随着周平王的东迁,关中的人口在一夜之间锐减。周平王东迁时,关中人烟稀少,分为三部分。首先,在平王迁都之前,就有先知开始迁都。郭、郑诸侯都姓冀,他们清楚地看到关中诸侯不能扩张土地,迁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var1

  • 周文王为何要废长子伯邑考?封神演义借商纣王之口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文王和纣王关系,贾里村周文王墓,老梁讲周文王完整版

    在《封神演义》中把周文王描绘成一位千年难遇的明主,而商纣王则被称呼为史上第一暴君。这样的描写好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但历史却告诉我们,能成大事者,都绝非善类。唐太宗李世民够英明吧?他可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软禁了自己的父亲。清圣祖康熙不也是为了皇权,和自己的儿子勾心斗角!明成祖

  • 周生如故,平秦王打趣时宜,难怪周生辰如此喜欢你,真是个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生辰的女儿和儿子,周生辰死后北陈多久灭亡,周生辰死前和杨绍的对话

    第四十九集:这厢战事初定,平秦王命人捉拿了那匪首便匆匆赶往南辰王府来。方才他仰头望向城墙处,只见一女子立于周生辰身侧,却并不曾瞧得清楚她那模样。尚未进府,平秦王便笑着唤周生辰名号。众人皆知他便是方才解了西州之围的英雄,便也不多加阻拦,由着他便往府中来。周生辰早已命人替他收拾了别院出来,现下正摆了酒替

  • 周朝尚火德,秦朝尚水德,汉初为什么不尚土德,而仍尚水德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总得来说就是:历史的演变始终离不开五行的相生相克,而且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到了后来,又有一种新的学说被人提出来,就是:以五行相生来确定下一朝代的五行。比如汉献帝禅位给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禅位给晋武帝司马炎,就是一种相生性。有的人可能到现在都还搞不清五行是怎么相生相克的,告诉大家一个秘诀,你只要记住这

  • 周朝君主周昭王为什么要御驾亲征讨伐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争爆发其实周昭王生在太平盛世,并不知道创业如何艰难,在他能享受的同时,他也并不管理朝政。而且当楚国慢慢强大起来之后,周昭王即使无心正事,但也不满楚国。在周昭王的认知下,觉得楚国目无天子,所以才会有这样一场战争的爆发。而且朱昭王在调集了大军之后,踏上了征战楚国的疆土,在周军还没有碰到楚军

  • 纣王能文能武很得人心,他的荒淫无道都是被各方势力给抹黑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评价纣王,为什么说纣王是最后一代人皇,纣王巅峰时期

    帝乙在位26年而崩,少子辛即位。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因

  • 正版秦王是什么样?张鲁一和富大龙一比较,差距太明显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晚期,秦国胜利争夺了周天子36座城池及3万人口,可就在运送九鼎之一的禹王鼎回咸阳途中,秦国大将嬴摎和太子嫡子嬴异人突然疾病,这样的异象让秦王嬴稷忧心忡忡。八鼎既获,秦王稷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当中再也没有讨伐周遭列国,他一生的统一天下梦想未曾实现,竟最终没能灭掉一国。重孙嬴政与其母亲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