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官婉儿,一代才女,为何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为何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21 12:56:43

后来,太平公主收殓了上官婉儿的尸骨,可是,2013年在咸阳发现的上官婉儿墓,里面却没有找到她的尸骨。

一代才女,究竟做了什么,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呢?

出生不久就被投入掖廷

公元655年,王皇后被废,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当上皇后的武则天,权利变大了,权欲也跟着变大了,因为高宗李治体弱经常生病的缘故,经常是武则天代管朝政,导致朝堂上很大一部分人归附了武则天,势力一度超过了高宗。

这让高宗产生了危机感,打算废掉武则天,而身为秘书少监的上官仪(上官婉儿的祖父),同样对武则天不满,于是高宗和上官仪两人一拍即合,在高宗的命令下,上官仪起草了废后的诏书。

可是,这两人都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当时武则天的势力已经很大了,遍布了前朝后宫,诏书还没有起草完,武则天就已经来到了面前。

懦弱的高宗,在武则天面前,居然歪曲事实,说是上官仪逼着他写的。

虽然武则天没有当场处置上官仪,却在后来找了个由头,诬陷上官仪谋反,把他投入监牢处死。

上官全家被斩首示众,而尚在襁褓的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郑氏,则被投入掖廷。

母亲用心培养,婉儿扬名掖廷

在《新唐书》和《刘宾客嘉话录》里,都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

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刚刚有孕的时候,曾经梦到有人送她一杆大秤,说:“她腹中的孩儿将称量天下。”在婉儿刚满月的时候,郑氏戏谑得对不懂事的婉儿说:“称量天下的人是你吗?”不会说话的上官婉儿发出“是”的声调。

《新唐书.后妃传.上官昭容》:“初,(母)郑方妊,梦巨人畀大称曰:‘持此称量天下。’婉儿生踰月,母戏曰:‘称量者岂尔邪?’辄哑然应。后内秉机政,符其梦云。”

也许正是因为此,郑氏哪怕在掖廷每天要辛苦劳作,也没有放弃对女儿的培养。

但是,我认为,身为名门之后的郑氏,饱读诗书,哪怕是出于尊严,她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变成目不识丁的庸脂俗粉。

于是,从婉儿4岁起,郑氏就开始教她读书、写字。稍大些,则把她送到了专供后宫的内文学馆学习。

上官婉儿也不负母亲的辛苦教导,聪慧好学,年仅13岁才气就扬名掖廷,不仅天生丽质,还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武后赏识,成为才人

上官婉儿的才名、美名也传入了武则天的耳中,心生好奇的武则天召见了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校。

果真如传言一般,上官婉儿写得一手好文章。

只见上官婉儿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当场写下一篇文章。

该文文意通畅、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用词恰到好处,就像是经过好好构思,提前写下的,不仅才思敏捷,还见解独到。

武则天看过后非常喜欢,当场就决定把她留在身边起草诏书,掌管宫中诏命。

而才人这个位份,应当就是武则天为了免除上官婉儿奴婢身份而给与的。

一直到武则天称帝,大部分的诏书都出自上官婉儿之手,到了696年后,武则天又开始让上官婉儿参与政事,军国策略、生杀大权,几乎都取决于上官婉儿。

在跟随武则天的那些年里,上官婉儿可谓是武则天的枪,指哪打哪。

但是,武则天已经老了,而上官婉儿还年轻。

神龙政变,成为中宗昭容

年过古稀的武则天,一直在传位于侄子还是儿子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后来在狄仁杰等拥护李唐天下的人劝说下,武则天选定了儿子李显为继承人。

而上官婉儿,则在武则天秘密把流放在外的李显召回来的时候,她就立马放弃了情人武三思,倒向了中宗李显。

可是,哪怕是立了李显为太子,拥护李唐天下的势力还是不放心,在武则天病重的时候,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上位。

而这封退位诏书,就是上官婉儿亲手写下的。

李显登基后,上官婉儿成为了昭容,依旧掌管宫中诏令。

李显对上官婉儿很是重用,可是李显想不到的是,他信任的爱妃,会帮他带上绿帽。

勾结韦后,秽乱宫廷

成为了九嫔之一的上官婉儿,虽然有李显的宠幸,可是她并不放心,她担心韦后会刁难她。

于是,上官婉儿想尽办法巴结韦后。

在李显流放的生涯中,一直都是韦后陪伴在他的身边,过了无数个担惊受怕、凄风苦雨的日子,李显曾经许诺过韦后:“如果有一天回朝了,一定不会亏待你,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李显回朝后,也恪守诺言,只要是韦后提出的要求,再过分他也答应。

而上官婉儿也是知道这个事情,而且她还知道一个秘密,那就是韦后曾经喜欢过武三思。

而此时的武三思,仍旧是上官婉儿的情人,借着玩双陆游戏的由头,上官婉儿把武三思和韦后约到了一起。

两个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而李显,在韦后对着武三思撒娇,逗弄武三思的时候,他居然在一旁帮着数筹码,甚至还乱棍打死了上疏说皇后秽乱宫廷的官员。

而韦后,在得到武三思后,也跟上官婉儿成了好友,甚至在上官婉儿的撺掇下,居然做起当女皇的美梦,下毒毒死了自己的丈夫李显,打算效仿武则天,先垂帘听政,然后登基。

可惜,她们遇到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

倒戈李隆基,惨遭阵前祭旗

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原以为可以如前几次一样,继续手握大权的上官婉儿,这一次却失算了。

太平公主在察觉到韦后想当女皇的心思后,就联合了上官婉儿,打算处死韦后。

而上官婉儿,则在韦后毒死李显后,敏锐地发现,虽然韦后的势力看起来强大,但是明显不如李唐的势力。

于是,在太平公主伸出橄榄枝后,她马上就接住了,在韦后要伪造中宗李显遗诏的时候,做了手脚:在“立李重茂为太子,韦后辅佐幼主”中,加入了相王李旦参知政事。

而李旦,就是李隆基的父亲。

原以为,可以凭借此,再次获得下一任君主的信任,哪知,李隆基和李显不一样,他深深地明白,这个在连续两次站在帝王身边的女人,留不得了。

所以,当上官婉儿拿着遗诏,执灯迎接李隆基入宫的时候,等待她的却是祭旗的下场。

在李隆基的眼里,正是上官婉儿这个女人,在其中穿针引线,才有了韦后的乱政,导致朝堂乌烟瘴气。

留下她,只会让朝堂继续混乱不堪。

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曾上书,自己厚葬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墓志上记载:“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可是,当2013年发现上官婉儿墓时,却发现墓葬被严重破坏,棺椁和上官婉儿的遗骸不翼而飞。

考古人员对现场经过细细考察后,认为不太可能是盗墓贼所为,最有可能是官方的人员特意而为。

而在唐朝,经常有因为政治原因,官方毁墓的行为屡见不鲜,比如武则天就曾下令毁坏过徐敬业的祖父李勣的坟墓,唐玄宗也曾下令毁掉武攸暨的墓地。

所以,上官婉儿的墓被官方下令破坏的可能性很大。

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在这些正史中,对上官婉儿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奉承权贵、淫乱宫廷,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

但是,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真实的上官婉儿,是否真如正史所记载的那么不堪,就不得而知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口误念错一水果名字,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至今仍没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作为清朝时期的明君,执政期间亲征朔漠,和善蒙古,平定匈奴战乱;大力发展农业,完善土地制度,兴修水利;治吏亲民,恢复官吏考核制度,允许百姓觐见,下令不允许士兵阻止百姓靠近皇上,康熙的开明治国理念,一直被后人所称赞。但其实在康熙身上还发生过一件很少有人熟知的趣事,那就是康熙曾在品尝水果时,将水果的名

  • 不论后梁、后唐,都尽一切机会瓦解河北的社会自生组织|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同为割据时代,五代与东晋南朝有一个特别不同之处。东晋南朝特别重视社会共同体的力量,北府兵等就是明证,五代则特别仇视社会共同体的力量,无论后梁、后唐,都找一切机会摧毁河北的社会自生组织,而且手段也极其暴烈,这就是五代乱世集权胜于分权的原因。请输入标题 bcdef本文欢迎转载。李存勖专题:后梁VS后唐中

  • 康熙王朝:赫舍里永远都不知道,男人的本性,才是让她难产的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赫舍里与康熙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洞房花烛夜。宫中早有传言,说未来皇后赫舍里长着一张又扁又肥的柿饼脸。康熙很是忐忑与不安,他甚至不敢去掀开新娘子的红盖头。这时的赫舍里有点等不及了,她察觉出了康熙的犹豫与担心,联想到之前的传言,于是她赌气般地把红盖头自己扯了下来。皇上,你看我,是长了一张柿饼脸吗?出现在康

  • 武照安排夫皇李治视察和赏赐西明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安排夫皇李治视察和赏赐西明寺-《大唐上阳》184 第四十六章 借礼攻讦郭行真一边饮茶,一边还在向武照灌输双修大法。说真正的大师,在人迹罕至的山洞里双修,至少七日七夜,修到最后,无比奇妙的非凡境界就出现了,洞外的野猪、猿猴都感动得诵符念咒,鲜花开放不绝,源源不断地朝山洞内供养香气。184李治

  • 和珅真正的靠山不是乾隆而是他,此人若不死,嘉庆根本杀不了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乾隆掌权期间还诞生了一个大贪官,此人就是和珅,作为乾隆的左膀右臂,和珅有权有钱有头脑。和珅的罪足以致死,但乾隆却视而不见,他当官期间结党营私、买官卖官、聚敛钱财欺上瞒下,乾隆这么谨慎的人竟然不防着这个大贪官,甚至还维护他?和珅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乾隆这么袒护。而嘉庆帝却对和珅恨之入骨,登基后第一件事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对出下联,却成为经典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看似简单的对联,其实饱含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是深受人们的喜欢的,尤其在古代,许多的文人墨客在会亲朋好友之时就会以对对子来喝酒解闷,这也是一种乐趣。而许多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绝世佳句,和珅和纪晓岚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不陌生的。在当时,和珅曾经出了一个上联,而纪晓岚的对联也颇为有意思,那么这两人

  • 安禄山积攒下很多战略物资而唐朝指挥体系混乱导致战事绵延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事实上延续了八年,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尽管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了,但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惊人。安禄山叛军为什么强大?勇猛彪悍。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的较量,前者负多胜少。一则游牧民族整天是马背上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家,他们没有顾虑。长此

  • 安禄山的欲望使其认杨贵妃为干妈也使其在后期发动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三年(703年),安禄山生于西域康国,大概就是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那一带。此时正是武则天在位后期,唐朝正处于最为强大的时代之一,势力范围也延伸到了中亚这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安禄山出生时便是唐朝人,其实也不算错。安禄山的父亲,在安禄山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所以安禄山从小时候开始,就是由母亲抚养

  • 康熙出生时有何异象?他自己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出生于江苏一个农户家里,父亲为刘太公,母亲为刘媪。刘邦未出生前,母亲刘媪曾在一个大湖边休息,梦中与神龙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刘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刘邦。这不是传说,这是正史中的记载,从这段记载看,刘邦是神龙之子,为了神化自己,竟把老爸给绿了。另

  • 安禄山未及时将安庆绪立为太子且对手下十分暴躁故被安庆绪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安禄山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这天晚上,安禄山正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有一伙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正是他的次子安庆绪,以及大臣严庄。此后,安庆绪站在门外把门,禁绝所有人进入。而大臣严庄则带着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进入营帐,挥刀砍死了安禄山。安禄山被杀后,几人在安禄山的床底下,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