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的欲望使其认杨贵妃为干妈也使其在后期发动叛乱

安禄山的欲望使其认杨贵妃为干妈也使其在后期发动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1/24 8:46:12

长安三年(703年),安禄山生于西域康国,大概就是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那一带。此时正是武则天在位后期,唐朝正处于最为强大的时代之一,势力范围也延伸到了中亚这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安禄山出生时便是唐朝人,其实也不算错。

安禄山的父亲,在安禄山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所以安禄山从小时候开始,就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安禄山的母亲,身份倒是有点特殊,她是突厥的一个巫师。在突厥部落当中,巫师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地位很高。

后来,安禄山的母亲,改嫁给一个叫安延偃的人为妻。安禄山也就成了安延偃的继子,后来改姓为安。

再之后,安禄山母亲所在的那个突厥部落,在战争当中战败。安禄山的继父便带着安家人逃了出来,投奔同姓亲族的安贞节,一路从西域跑到了山西地区。这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

到了山西之后,安禄山开始逐渐摆脱西域的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汉人的生活圈。不过,胡人的身份,始终是他的短板。唐朝时,胡人在唐朝虽然不受歧视,但是也有些二等公民的意思。不过好在安禄山比较聪明,虽说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却精通多国语言。

安禄山

随着安禄山逐渐长大,安禄山也开始需要工作生活。因为精通多国语言的关系,安禄山做了边境互市的一个牙郎。什么是牙郎呢?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唐朝通讯并不十分便利,想做跨国生意更是千难万难。当时唐朝在边境开设了互市,唐朝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可以来这个市场里做生意。但是,双方不是一个民族,语言往往不通,这时候就需要翻译帮忙。所谓牙郎,指的就是这个买卖过程中,通过承担翻译工作赚钱的这种人。

在做牙郎的这段时间里,安禄山见过了很多很多的生意人,逐渐开始变得无比精明。

后来,安禄山在工作的时候,手脚不干净想要偷羊。然而在偷羊的时候,却被当地的守将张守珪发现。张守珪也没拿安禄山这个胡人当回事,直接下令让人把安禄山乱棍打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安禄山大喊了一声:“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

临死之前喊一句豪言壮语,这种做法到底能不能保命,实在是不好说。不过,历史上确实有成功的先例,比如汉朝时候的韩信,唐朝初年的李靖,都曾干过类似的事情。估计张守珪是听说过这两人的故事,所以在听到安禄山的喊叫后,竟然还真的放了他,然后还将他收入军中,让他负责抓俘虏。

就这样,安禄山开始进入唐朝军队做事。

进入军队后,安禄山凭着自己圆滑而且善战的特点,开始逐渐混得如鱼得水。因为勇敢善战,所以安禄山每次出去打仗,总能斩获颇丰。而在唐军内部,安禄山靠着早年做牙郎时锻炼出来的圆滑性子,在军中四处攀附权贵,肯花钱贿赂上级。对于这样的下属,很多军中官员自然对其颇为喜欢,就连张守珪这位主官,都对其另眼相看,后来将其收为了义子。

张守珪

有了张守珪这位义父,安禄山等于是傍上了一条大腿,接下来的升官之旅,自然更加顺利。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安禄山在军中扶摇直上,最后在张守珪的保举下,当上了平卢兵马使。到了这个时候,安禄山已经算得上是边军高级将领,权柄极大。此后,安禄山又使出了自己的贿赂绝招,只要是能够在京城说上一些话的官员,安禄山都大肆行贿,这就使得安禄山在京城那边的风评极好,就连唐玄宗都对他印象不错。

于是,两年之后,当唐玄宗设置平卢节度的时候,就让安禄山做了平卢节度使,代理御史中丞。

此时的安禄山,单以官职而论的话,其实并不算特别大。虽然唐朝中后期的时候,节度使就是一方诸侯,权力很大,甚至堪称裂土封王。然而唐玄宗时期,因为军镇制度刚刚推行,节度使手里的权力还很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的节度使,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设官职,而是一个类似于“钦差大臣”一样的官职。所以,在唐朝的官员体系当中,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记载,说“节度使”这个官职是几品官。

不过,既然是一个官职,自然也要有一个大致的品秩,这样才好区分上下级。所以,当时的节度使,一般身兼一个荣誉职位。而这个荣誉职位,就是这个节度使的实际品级。比如安禄山,在升任节度使的同时,代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的品秩为正四品下。

当然,如果考虑到手里的兵权,那安禄山的地位,确实要提高很多。

但是,随着安禄山当上了节度使,接下来再想升官,那就难了。因为按照唐朝的军制,比节度使再高以及,就是十二卫的大将军,或者进入京城中枢做官。对于身为胡人的安禄山来说,升任节度使之后,单纯靠送礼已经无法再解决问题。想要再往上升,只有一个人能够做主。

李隆基

这个人,就是身为皇帝的唐玄宗本人。

想再往上升,只有让唐玄宗本人对他特别有好感才行。

不过,想要让唐玄宗对自己增加好感,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唐玄宗是皇帝,靠贿赂这一招是没用的。安禄山能做的,也就是贿赂唐玄宗身边的人。其次,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人是不会再帮安禄山说话了,因为如果安禄山再升官,一旦升到京城任职,会妨碍到他们自己。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安禄山能巴结的人,也就只剩下了寥寥几人而已。

身为宰相的李林甫,身为唐玄宗身边第一近侍的高力士,以及作为唐玄宗宠妃的杨玉环。只有这三个人愿意帮他说话,他才能有机会再进一步。

这一点,安禄山虽然很清楚,而且也确实早就开始行动了。对于李林甫和高力士这两人,只要对他们表现出足够的忠诚,并且舍得送钱,他们还是可以帮安禄山说话的。但是杨玉环就不一样了,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宠妃,根本就不缺钱。如何讨得杨玉环的欢心,得到杨玉环的支持,这就成了摆在安禄山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安禄山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认杨贵妃为义母。

杨贵妃

虽说杨贵妃在后宫最受宠爱,地位堪比皇后,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杨贵妃并无子嗣。这件事,一直是杨贵妃的一个遗憾。认杨贵妃为义母,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好歹能够让杨贵妃高兴一下。至于杨贵妃比安禄山本人还小十六岁这件事,安禄山则并不在意。身为胡人,胡人的伦理观念本就不强。而安禄山本人又是一个为了权势可以彻底放下面子的人,自然不会因为放不开面子而拒绝这个可能。

于是,安禄山向唐玄宗上书,请求认杨贵妃为义母。

在收到安禄山的上书后,唐玄宗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还真的答应了。

就这样,安禄山认杨玉环做了自己的义母。而且,此后每次安禄山回京述职,进宫的时候总会先去见杨贵妃,后去见唐玄宗。因为按照胡人的礼仪,母亲是要排在父亲前面的。而唐玄宗听到安禄山的解释后,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十分高兴。

靠着认义母这一招,安禄山不但得到了杨贵妃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自此之后,更加平步青云。不但坐稳了平卢节度使的位置,还兼任了河东、范阳两大军镇的节度使。到了天宝年间,唐朝最精锐的边军,超过四成都掌握在安禄山手上,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再之后,随着安禄山手上的军权,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安禄山再想往上升,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入朝为相,担任宰相之职。不过,这条路后期基本走不通,因为同时身为宰相的杨国忠,对安禄山十分敌视,根本不允许安禄山有机会入朝为相。至于第二条路,便是发动叛乱,一路打进长安,自己当家做主人。

于是,野心极大又手握重兵的安禄山,终于开始生出了反叛之心。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打着诛杀杨国忠的旗号,从范阳起兵。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总之,安禄山不管是认杨玉环为义母,还是后期发动叛乱,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已。安禄山这种人,并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只讲一个利字。让这样的人手握重兵,做一名封疆大吏,也只能说是唐玄宗本人识人不明,唐朝该有这一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出生时有何异象?他自己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出生于江苏一个农户家里,父亲为刘太公,母亲为刘媪。刘邦未出生前,母亲刘媪曾在一个大湖边休息,梦中与神龙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刘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刘邦。这不是传说,这是正史中的记载,从这段记载看,刘邦是神龙之子,为了神化自己,竟把老爸给绿了。另

  • 安禄山未及时将安庆绪立为太子且对手下十分暴躁故被安庆绪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安禄山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这天晚上,安禄山正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有一伙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正是他的次子安庆绪,以及大臣严庄。此后,安庆绪站在门外把门,禁绝所有人进入。而大臣严庄则带着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进入营帐,挥刀砍死了安禄山。安禄山被杀后,几人在安禄山的床底下,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将安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封建统治时代有名的三代贤君---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皇帝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以守成闻名于世的皇帝,清朝统治时期的顶峰就是由这三位皇帝创造的。在治国方面,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其实这三人中,乾隆与康熙更为相像。两人的治国风格相类似,为人处事也都十分宽和,那么康熙是否认识自己的孙子乾隆呢,他们

  • 康熙如何看待当时的西学?带着大臣亲自试药,派中医给西医看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康熙三十二年开始,曾经身体非常强壮的康熙开始出现病症。曾几何时,这位在手拉弓箭一天就射杀几头老虎、豹子和各种不计其数的禽兽的狩猎者的康熙也终于不得不服老。从年少患天花大难不死后,留下一脸麻子,因此对于疾病的恐惧康熙比其他人要体会的更深。相关画面此外他的祖父皇太极在英年早逝,留下了刚刚建立的清朝撒手

  • 安禄山攀附宰相制造假政绩并尽力赢得皇帝欢心而得以坐拥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相较于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行云流水的文采,他的发迹更加戏剧和偶然。安禄山从小就是孤儿,30岁以前一直以商人的身份混迹在边疆地区。30岁步入军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升到平卢将军,然后开始沉寂,在经历两次死里逃生之后,在40岁那年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

  •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643年,盛京传出消息,52岁的皇太极薨了。突如其来的病故,根本来不及留下遗诏。国不可一日无君,明争暗斗的立新皇也该出结果。当时夺皇位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皇太极长子豪格,一派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尔衮。咱们先来说说豪格这个皇太极长子。要想登上皇位,除去皇长子的身份,更多的是个人能力。豪格曾跟随皇

  • 安禄山叛乱初期唐军已对叛军形成包围之势,玄宗的干涉却改变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叛乱初期,安禄山打了李隆基一个措手不及天宝十四载(755年)11月,安禄山率领旗下的15万大军在范阳起兵造反,其中仅有小部分留下镇守范阳、平卢、大同三大基地,其它兵马全部随他浩浩荡荡往南扑向大唐腹地。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安禄山如入无人之境,“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叛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席卷黄

  • 康熙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及其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叶赫纳喇氏,本就是个庞大的家族,从禇孔格一路下来就子孙不少。其中有个名人,苏克萨哈,受遗诏为康熙帝辅政四大臣之一。与鳌拜不合,常不得志。康熙帝六年,被鳌拜及大学士班布尔善诬以不欲归政,列二十四罪,康熙六年(1667年)被杀(处绞)。其实,这支从他爷爷拜三开始,就是典型的政治投机者,一见风吹草动就脚底

  • 安史之乱时安庆绪和史思明互相提防,邺城战后史思明成为叛军主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前夕的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即: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李林甫去世后,安禄山自认在朝廷中已经没有了能压制他的对手,于是和杨国忠的夺权逐渐公开化,最终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矫诏讨伐杨国忠,集结15万大军以范阳根据地就起兵了,而当时的史思明只是安禄山的追随者,当然他和别的追随者

  • 康熙、乾隆二帝,为什么能长寿?他们戒掉了一个古代帝王的通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只可惜,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他们的平均寿命却不到40岁,超过60岁的皇帝只有30多位。其中,康熙皇帝是比较长寿的皇帝,享年69岁,而乾隆皇帝则是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康熙、乾隆两位爷孙皇帝为何能如此长寿?只因他们戒掉了一个古代众多帝王的通病。谈起古代众多帝王的一大通病,不用说很多人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