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因闭关锁国招致外国侵略"其实是一个谎言

"清朝因闭关锁国招致外国侵略"其实是一个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6 更新时间:2024/2/6 19:00:39

在2022年的“思想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围绕“新时代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明意义”,对明清“闭关锁国”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和回应。丁一凡认为,所谓“中国闭关锁国”的说辞实为西方殖民者为掠夺中国而炮制的借口,如果不加反思地接受这一叙事,就会落入西方殖民主义的陷阱。拒绝将明清社会简单地标签化为“闭关锁国”并不意味着拒斥开放、拒斥现代化,恰恰相反,澄清历史真相是为了打破西方神话、树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

【文/丁一凡】

我想回应一下绍光老师刚才的发言 。王绍光老师指出,西方的现代化建立在殖民主义的基础上,西方国家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们掠夺了亚非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但是,我还想补充一点:除了掠夺广大亚非拉国家之外,西方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掠夺中国。我们中国人被西方洗脑,不知不觉承认了西方的叙事,以为西方殖民主义与中国没有太大关系。但事实上,中国恰恰是西方殖民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中国遭受的损失超过了其他所有亚非拉国家。

欧洲人清楚地知道,比起其他亚非拉国家,中国才是最大的财富所有地。因此,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发现美洲、殖民美洲之后,立刻把眼光对准了中国,准备攻打、劫掠中国。不过,当时的明朝还有一定实力。在华传教士利玛窦听闻西、葡两国谋划攻打中国后十分担忧,致信教皇称“明朝很强大,不仅国家有组织,城市有城墙,而且明朝还有大炮。”利玛窦通过教皇西、葡两国的殖民主义者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如果你们打算攻打中国,很可能一败涂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才放弃了攻打中国的企图。

然而,清朝建立后,中国又一次成为了欧洲殖民者的目标。英国之所以派马戛尔尼来华,主要就是为了探查中国的情况,从而判断是否能攻打中国。所谓“马戛尔尼来访是为了通商,清朝闭关锁国不同意通商,所以英国只能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无非是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采用的宣传口径,英国真正的目标并非通商,而是掠夺。

马戛尔尼来华(图源:The British Library)

事实上,早在当年西、葡两国谋划攻打中国时,类似的托词就已经被炮制出来了。当时,两国设计的说辞是“第一,中国人不愿通商;第二,中国人禁止外国传教士传教”。由于两国最终不敢进攻中国,这两个借口当年没有用上,多年后被英国人“抄袭”。

所以,所谓“清朝因闭关锁国而招致外国侵略”其实是一个谎言。我们错把英国的宣传口径当作现实,多年以来一直在重复这种错误的叙事。要树立文化自信,就必须澄清历史真相、揭穿殖民主义者的谎言。

大量证据表明,清朝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闭关锁国。首先,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你怎么能说最大的贸易国是闭关锁国的国家?这根本不合逻辑。

另外,清朝虽然制造业发达,但货币管理能力相对落后。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是白银,而白银的供给取决于市场而非国家。换言之,市场上有多少白银流通,就有多少货币供给量。中国不是产银大国,大理之外的其他地区几乎没有银矿。因此,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持中国的货币体系、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不断地、大量地进口白银。而中国从外部市场获得白银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贸易盈,进口白银。这种货币体系结构如能“闭关锁国”呢?西方国家说中国是重商主义,说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中“只认白银”,其实他们没弄明白中国人对白银的渴求究竟从何而来。

所以,中国从来不是拒绝通商、闭关锁国的国家。我们过去被殖民主义国家洗了脑还浑然不觉,反而附和殖民主义者的说辞。

西方殖民者打败清朝后,就开始掠夺中国。西方国家强迫中国签订了各种赔款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要求中国以白银支付战争赔款。白银是当时中国的货币基础,所以中国在赔偿白银后陷入了通货紧缩,农民不种田,商户不开铺,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00年之后,西方转而强迫中国以英镑等外国货币支付战争赔款。起初,英镑和白银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但随着英国人学会了“玩金融”,国际市场上英镑不断升值、白银不断贬值。由此,英国就以金融手段“套”住了清朝——清朝政府被迫用英镑还债时,偿还的白银越来越多,最终无力支付赔款。随后,英国以此为由“帮助”中国建立海关,向中国商人收取关税,再用源于中国人的关税来向英国支付赔款。

这分明是西方殖民者压迫、掠夺中国人的手段,却反被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大加赞扬。在这些“自由知识分子”看来,英国人帮助我们建立了现代海关、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可见英国人是多么善良。他们不明白,西方“帮助”中国建立海关的真实目的是榨干中国人的血汗、掠夺中国人的财富。

如果没有对中国的掠夺和压榨,西方国家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发展起来。我们往往陷入“机械决定论”,认为机器生产必定强于手工业,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欧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蒸汽机和纺织机,但当时英国工业并不比中国手工业更有竞争力。19世纪的英国商人拿着中国土纺织机生产的纺织品,询问英国工业纺织业的老板,能否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产品,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见,欧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并没有取得相对于中国的显著优势。

欧洲工业真正打败中国手工业的时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正是欧洲对中国的掠夺。欧洲从中国榨取大量利润后,才有钱投资工业,从而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只要理清了这段历史的逻辑线索,我们就能明白,西方之所以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因为其鼓吹的所谓“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而是因为西方通过掠夺其他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再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一度相信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相信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像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遥遥领先,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是唯一的现代化道路。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具备了自身的现代化基础;同时,西方工业的衰落导致西方在文化和制度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利润问题、福利问题、财税问题等。如维为老师所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工业附加值现在已经超过了西方七国工业附加值的总和。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总之,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西方是靠掠夺中国才崛起的。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无法看清这段历史的内在逻辑与真相。

谢谢大家!

来源|观察者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云想衣裳花想容:受胡人影响的唐朝女子,有怎样的“穿衣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以前,中国历史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的民族融合,甚至让唐朝皇帝都有了鲜卑血统。因此,才有人说“唐人大有胡气”。在开放的理念和胡人的影响之下,唐朝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唐朝女子的穿衣时尚,又是什么呢?捣练图在古代,“衣裳”一词与今义不同,“衣”指的是上衣,而“裳”指的是下衣。中国传统的汉服女

  • 【宝庆记忆】曾国藩直言点评魏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罗春彦)魏源和曾国藩同为道光年间的有影响的重要人物,魏源是久负盛名的学者,曾国藩是政治新秀,在清代,魏源的故乡宝庆府(今邵阳市)和曾国藩的故乡湘乡县相邻。曾国藩比魏源小十七岁,按年齿,魏源是曾国藩的乡前辈。然而魏源中进士比曾国藩晚六年,以科第论,魏源又是晚辈。魏源对于魏源、曾国藩两位未曾交集,早在

  • 武则天晚年如何对待男宠?揭秘真实的床笫生活,看完着实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在登基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年纪也是非常大的,她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等级年纪最大的一位皇帝,她也是在位了十多年的时间,而且在他在位期间,虽然精力没有年轻皇帝那样好,但是依然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是当时百姓朝臣没有极力反对她一个女子当皇帝的原因。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历史上向来都是褒贬不一的

  • 乾隆时期清朝空前强大,为何面对蒙古王子娶嫡女的要求不敢回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如懿传正在热播,我们看到乾隆皇帝接连痛失了两个嫡子,富察皇后仅仅剩下了一个嫡长女和敬公主。此时的和敬公主也到了适婚的年龄,蒙古王子就直接要求乾隆把公主嫁给他,乾隆此时进入了两难之际。因为这个和敬公主是乾隆的第一个长到成年的女儿,他一直视之为掌上明珠。要把自己养了十几年的掌上明珠下嫁到蒙古科尔沁

  • 乾隆一生之中真正爱过的人,恐怕只有富察皇后一人,其余皆是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乾隆生性风流,有史实为证,他曾经六下江南,不是为了查看民情,而是为了美食和猎艳,所谓的江南“夏雨荷”恐怕不止一个人吧;他后妃众多,各个花枝招展,甚至六十岁还有女儿出生,真可谓是老当益壮,但是你知道吗,他也曾经是一个一心只为一人的痴情男儿,只不过爱人的逝去,让他彻底失了魂,丢了魄,从此成为了一个

  • 少年李世民救父与“玄武门事之变”及其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年的隋炀帝是个昏庸腐朽的暴君。有个奸臣与李渊不合,要借隋炀帝之手害死李渊。他利用隋炀帝贪图享乐之好,提出让李渊百日之内为皇帝修建一座新的宫殿,限期百日内完成,否则处死李渊。李渊接了圣旨,两腿发软,肺都要气炸了,这不明显是奸臣借机加害自己,百日内怎么能建好一座宫殿呢?可是又不能抗旨?这次是翻不过

  • 都是天才——来看看清朝的库兵是怎么偷公家银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讲讲库兵们是怎么偷银子的。清朝的国库隶属户部管辖,叫做银库。这些库兵,就是管理银库的。银库库长叫做郎中,这是户部各部门中公认的肥缺,每三年换一任。这些银库郎中会贪的,三年能捞二十多万两银子,比较清廉的也能搜刮十万两。领导都这么贪,就不能怪下面的弟兄们手脚不干净了,你能拿,我们凭什么不能拿,不过少拿一

  • 这些人物故事,颠覆你脑海中的民国印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人物尤其精彩,这个时代,紧跟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涌入了更多传统中国不曾有过的波澜和壮举——他们身上,既有古代的遗风,也有现代的观念,其选择与命运,对当下,也很有启发。随着“民国热”的流行,人们的民国知识,已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杨奎松先生的《民国人物过眼录》,带给人的震撼,一定超出你的想象

  • 东晋的灭亡:刘裕代晋建宋,在篡位方面却开启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离开淮北的彭城标志着晋军北伐的彻底终结。九月,刘裕辞去了扬州牧一职。此时,整个东晋帝国的各个地方大员均为刘裕的亲属或者近臣。十二月,晋恭帝又下诏给予宋王刘裕特殊的待遇∶宋王的礼帽上配有十二条流苏,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坐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虞宫县。进王太妃为太

  • 天地会暗号被破译,创始人是明朝著名叛臣,最初目标并非反清复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在古代存在着很多民间的秘密组织,比如白莲教、红莲教、天地会等。他们随着战乱应运而生,有着自己的教会章程以及行事道义,要么是劫富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