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云想衣裳花想容:受胡人影响的唐朝女子,有怎样的“穿衣时尚”?

云想衣裳花想容:受胡人影响的唐朝女子,有怎样的“穿衣时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4/2/1 10:51:29

在唐以前,中国历史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的民族融合,甚至让唐朝皇帝都有了鲜卑血统。因此,才有人说“唐人大有胡气”。

在开放的理念和胡人的影响之下,唐朝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唐朝女子的穿衣时尚,又是什么呢?

捣练图

在古代,“衣裳”一词与今义不同,“衣”指的是上衣,而“裳”指的是下衣。

中国传统的汉服女装,讲究的是“被体深邃”,也就是说,“上衣”和“下裳”是相连在一起的,然后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作为其边缘,以相区别。因此,这种服饰也叫做“深衣”。

而唐朝女装则不同,采用的“两截穿衣”,“上衣”包括了襦、衫、半臂、披帛等,而“下裳”则主要是裙。这种襦裙服也是唐朝女性穿衣的主要形式。

襦服

1、襦

襦是一种短上衣,长度一般至腰间,最长不过膝盖。襦一般较为贴身,可薄可厚,袖口可宽可窄。一般来说,从事体力劳动较多的女子穿窄袖,而贵族阶层为了凸显优雅,往往多用华丽的宽袖。

襦是上衣,因此也是唐朝女子重点打造的“形象展示区”。“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等诗句,都描绘了当时的襦有多么华丽多彩。

值得一提的是,盛唐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祖领短襦,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的大胆穿法,也极具现代气息,欧阳询在《南乡子》里这样描述:“胸前如雪脸如花”,想象力丰富的读者,可以自行脑补这幅画面。

九人宫女图

2、衫

衫是一种单衣,比襦更长,因此也有长衫的说法。衫跟襦一样,也有窄袖和宽袖之别,盛唐时流行窄袖,只有舞女多着宽袖。此外,衫还可以分为坦胸贯头、对襟、右衽大襟等小类。

衫一般以丝帛制成,因而更加轻薄,常常作为春夏装穿着,如“晚入东城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描写的就是夏季女人身着“白蕉衫”出行的场景。

因为常常作为外衣穿着,衫也成为唐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与盛唐时期的祖领短襦一样,衫中最具唐朝特色的是坦胸窄袖衫,充分展现了唐朝女性的形体美,一样能够产生令人面红耳赤的效果。

九人宫女图

3、半臂

半臂是套在最外层的短袖上衣,长度仅到腰间,多用比较致密的面料制成,除起到装饰作用以外,还可以挡风御寒。

4、披帛

所谓的披帛,就是肩部披搭的一条布帛,类似于今天披肩、围巾的作用和效果。披帛多以丝绸缝制,上面印有纹样,其颜色丰富,搭配方法也很多。

半臂

5、裙

最能体现女性柔美多姿的服装,当然是裙了。唐朝裙腰较高,常需要在胸间加以绑系,其下摆呈圆弧形,色彩丰富,造型高雅。

唐朝裙款式很多,其中最流行、最有名的恐怕就数石榴裙了。武则天当年在感业寺出家时,曾以一句“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情诗,成功挽回了唐高宗的爱情。

而“石榴裙”在唐朝诗歌中,更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如李白的“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的“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等等。那么,石榴裙作为唐朝女性的流行款,究竟因何得名呢?

石榴裙

唐人喜欢热情奔放的颜色,所谓“榴花裙色好”、“红裙妒杀石榴花”,石榴裙中的“石榴”,指的就是石榴花一般火红的颜色。

在石榴裙的制作过程中,染色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唐朝,用来染制石榴裙的颜料为天然植物染料。因为它们价格昂贵,所以整条石榴裙也价格不菲。

因此,在唐朝,石榴裙是贵族女子们的最爱。

除了刚才提到的武则天,杨贵妃也喜爱穿着石榴裙。传说有一次唐玄宗宴请百官,请杨贵妃出来献舞一曲。可杨贵妃却以百官未对她下跪行礼为由拒绝登场。唐玄宗听了,立即让百官照办,于是就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

除了比较流行的石榴裙,唐朝女装裙还有不同颜色间隔排列的间色裙,用各种飞禽羽毛捻成线的百鸟裙,用轻薄透明的面料织绣成的花笼裙,在裙面上绘画所成的画裙,带有花香味道的黄裙等等。

各色裙装

唐朝皇室是有“胡人血统”的。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唐太宗的母亲窦氏、唐高宗的母亲长孙氏都是胡人。

因此,李唐皇室对胡人的风俗文化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唐太宗、唐玄宗都喜欢胡舞,胡人的音乐、服饰也在唐朝宫廷内流行。

受皇室的影响,唐朝贵族女性也对充满异域风情的胡服趋之若鹜。有了她们的带动,胡服在唐朝迅速流行起来,甚至一直蔓延到民间,改变了社会的审美潮流。

女子着胡服

盛唐时期,穿胡服跟奏胡乐、跳胡舞、饮胡酒一样,成为长安街头的一种风尚。

元稹曾说:“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刘禹锡有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在这些极具异域风情的胡服中,对唐朝女装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波斯、回鹘、吐蕃等国的服装。它们的形制也大致如下:窄袖修身的小袖袍、袴褶、小口裤、胡帽、革带、革靴。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子是不能身着男装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内则》中,不仅有“男女不通衣服”的规定,甚至要求“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可见,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然而在唐朝,女子穿着男装却成为了稀松平常之事,上至女皇公主,下至市井民女,都乐于穿着男装。而穿上一身窄袖紧身长袍和长裤,把自己装扮成一名胡人,更是唐朝女子的一种街头穿衣时尚。

女子穿男装

这一点,可以在出土的唐朝文物和一些历史文献中得到证明。比如,在出土的唐朝陶俑中,多有头戴幞头、身穿长袍的女性形象。在著名的唐画《虢国夫人春游图》中,也可以看到身穿男式圆领袍衫骑马出游的女人形象。

虢国夫人春游图

在唐朝历史文献中,对女人着男装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如《新唐书·舆服志》中记载:“中宗时,后宫戴胡帽,穿丈夫衣靴。”《唐内典·内官尚服注》记载: “皇后太子妃青袜,加金饰,开元时或著丈夫衣靴。”

为什么在其他朝代可能看起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却在唐朝受到了特别推崇呢?

一是源于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较开放的朝代,也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朝代。特别是在男女性别观念上,唐朝与其他朝代相比,有着较为先进的表现。

比如我们熟知的杨玉环安禄山为干儿子,并给他“洗三”(洗满月澡)的故事,放在其他朝代简直难以想象。再比如在《虢国夫人春游图》中所见,女子骑马出游、抛头露面,在唐朝也实属正常现象。

女子穿男装

二是源于武则天等女强人的影响。

在唐朝,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而终唐一朝,还有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有权干预朝政的女强人。她们也非常喜欢穿男装。这不仅是在借此宣示自己的威仪,更是向天下男子展示,女人一样可以君临天下。

结语: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用在唐朝女装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曾几何时,中华传统服装曾几乎被西方服饰所取代。然而,近些年,唐朝女装的流行元素,又在现代服饰中被继承和发展起来。“云想衣裳花想容”,“开箱验取石榴裙”,有些时尚,千年未变。

参考资料:《新唐书》、《唐内典》、《礼记》、《南乡子》、《中国服饰史略》(黄士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宝庆记忆】曾国藩直言点评魏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罗春彦)魏源和曾国藩同为道光年间的有影响的重要人物,魏源是久负盛名的学者,曾国藩是政治新秀,在清代,魏源的故乡宝庆府(今邵阳市)和曾国藩的故乡湘乡县相邻。曾国藩比魏源小十七岁,按年齿,魏源是曾国藩的乡前辈。然而魏源中进士比曾国藩晚六年,以科第论,魏源又是晚辈。魏源对于魏源、曾国藩两位未曾交集,早在

  • 武则天晚年如何对待男宠?揭秘真实的床笫生活,看完着实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在登基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年纪也是非常大的,她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等级年纪最大的一位皇帝,她也是在位了十多年的时间,而且在他在位期间,虽然精力没有年轻皇帝那样好,但是依然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是当时百姓朝臣没有极力反对她一个女子当皇帝的原因。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历史上向来都是褒贬不一的

  • 乾隆时期清朝空前强大,为何面对蒙古王子娶嫡女的要求不敢回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如懿传正在热播,我们看到乾隆皇帝接连痛失了两个嫡子,富察皇后仅仅剩下了一个嫡长女和敬公主。此时的和敬公主也到了适婚的年龄,蒙古王子就直接要求乾隆把公主嫁给他,乾隆此时进入了两难之际。因为这个和敬公主是乾隆的第一个长到成年的女儿,他一直视之为掌上明珠。要把自己养了十几年的掌上明珠下嫁到蒙古科尔沁

  • 乾隆一生之中真正爱过的人,恐怕只有富察皇后一人,其余皆是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乾隆生性风流,有史实为证,他曾经六下江南,不是为了查看民情,而是为了美食和猎艳,所谓的江南“夏雨荷”恐怕不止一个人吧;他后妃众多,各个花枝招展,甚至六十岁还有女儿出生,真可谓是老当益壮,但是你知道吗,他也曾经是一个一心只为一人的痴情男儿,只不过爱人的逝去,让他彻底失了魂,丢了魄,从此成为了一个

  • 少年李世民救父与“玄武门事之变”及其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年的隋炀帝是个昏庸腐朽的暴君。有个奸臣与李渊不合,要借隋炀帝之手害死李渊。他利用隋炀帝贪图享乐之好,提出让李渊百日之内为皇帝修建一座新的宫殿,限期百日内完成,否则处死李渊。李渊接了圣旨,两腿发软,肺都要气炸了,这不明显是奸臣借机加害自己,百日内怎么能建好一座宫殿呢?可是又不能抗旨?这次是翻不过

  • 都是天才——来看看清朝的库兵是怎么偷公家银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讲讲库兵们是怎么偷银子的。清朝的国库隶属户部管辖,叫做银库。这些库兵,就是管理银库的。银库库长叫做郎中,这是户部各部门中公认的肥缺,每三年换一任。这些银库郎中会贪的,三年能捞二十多万两银子,比较清廉的也能搜刮十万两。领导都这么贪,就不能怪下面的弟兄们手脚不干净了,你能拿,我们凭什么不能拿,不过少拿一

  • 这些人物故事,颠覆你脑海中的民国印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人物尤其精彩,这个时代,紧跟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涌入了更多传统中国不曾有过的波澜和壮举——他们身上,既有古代的遗风,也有现代的观念,其选择与命运,对当下,也很有启发。随着“民国热”的流行,人们的民国知识,已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杨奎松先生的《民国人物过眼录》,带给人的震撼,一定超出你的想象

  • 东晋的灭亡:刘裕代晋建宋,在篡位方面却开启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离开淮北的彭城标志着晋军北伐的彻底终结。九月,刘裕辞去了扬州牧一职。此时,整个东晋帝国的各个地方大员均为刘裕的亲属或者近臣。十二月,晋恭帝又下诏给予宋王刘裕特殊的待遇∶宋王的礼帽上配有十二条流苏,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坐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虞宫县。进王太妃为太

  • 天地会暗号被破译,创始人是明朝著名叛臣,最初目标并非反清复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在古代存在着很多民间的秘密组织,比如白莲教、红莲教、天地会等。他们随着战乱应运而生,有着自己的教会章程以及行事道义,要么是劫富济

  • 宋朝宰相的28字古诗,让我们读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境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人位居高官,在历史上都是卓有成就的人物,他们真正做到了古代知识分子古代士大夫的终极梦想。古代士大夫就是这样,想要的是学而优则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光是政治才能,诗词文学史上也卓有成绩。同时也很狠的打了现实一巴掌。那些终日抱怨,壮志未酬的士子们不必再如此抱怨,之所以没有当上官,还是由于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