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皇太极生前并没有就继位人的问题作出任何的交代,于是当时在朝堂之上掌握着一定权势,并且在八旗中有着各自支持势力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为了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双方始终僵持不下,甚至眼看八旗内部就要发生火并,最终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建议下,改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皇帝,这一提议得到了包括多尔衮、豪格在内的满洲宗室贵族的一致同意,就这样年仅五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这便是顺治皇帝。同时,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也成为了辅政王,辅佐年幼的福临。
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多尔衮开始逐步地排除异己,走向权力的巅峰。
首先,他将矛头指向了与自己同为辅政王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实际上,郑亲王济尔哈朗是非常有政治觉悟和先见之明的,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就主动将第一辅政王的位置让给了多尔衮,并且是刻意将权力让渡给了多尔衮,然而,多尔衮对于济尔哈朗仍然采取了打压手段。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多尔衮以济尔哈朗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等为由,将其踢出了辅政序列,改由自己的弟弟多铎辅政清世祖,并且安排济尔哈朗南下带兵平定南明,彻底将其排除在了中央核心。
其次,就是多尔衮用极为残忍的手段除掉了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
作为多尔衮夺位时的竞争对手,豪格自然无法避免地遭到多尔衮的打击。
顺治元年(1644年),豪格就曾被人告发恶语中伤多尔衮,议罪当死,只不过是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站了出来,连哭带闹地救下了豪格,最终豪格被议罪削爵,总算是保全了性命。
之后,豪格领兵南下,在四川平定了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等待豪格的却是极为悲惨的命运结局。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回京后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并于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
豪格死后,福晋们也被多尔衮兄弟霸占,同时自己统领的正蓝旗也被多尔衮抢夺。
两黄旗
再次,就是重点打击两黄旗的势力,并且积极扩充两白旗。
当年两黄旗中,支持豪格的索尼、鳌拜、图尔格、图赖等人受到了多尔衮的残酷打压,其他两黄旗的高级官员、将领也在此期间或被革职、或委身屈服于多尔衮,两黄旗的实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并且多尔衮将他们兄弟手中的两白旗加以重用,使得一时间朝堂之上的两白旗的官员遍布,多尔衮也就此控制了朝堂上的势力。
就这样,多尔衮从最开始的“叔辅政王”,成为了“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又强迫顺治皇帝册封其为“皇父摄政王”,不仅见了顺治皇帝不用行礼,就连皇帝的玉玺印信也被他带回府中,名义上清世祖是皇帝,但是此时的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却是多尔衮。
册封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可以说是顺治皇帝所忍受的最后“屈辱”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年仅三十九岁的多尔衮在死于古北口外喀喇城,一代权臣就此陨落。
然而,此时朝堂之上,多尔衮的党羽旧部依旧势力强大,把持着朝政。于是这些之前依附于多尔衮的两白旗官员们,开始借着多尔衮的去世,大做文章。
他们先是要求顺治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多尔衮的灵柩。明末清初是小冰河时期,冬天是异常的寒冷,顺治皇帝就在这些两白旗官员的胁迫下载寒风中苦等数个时辰,迎接多尔衮的灵柩。
爱新觉罗·多尔衮
此后,这些多尔衮的旧部们开始用尽各种方式让顺治皇帝为多尔衮累加封赏,最终有人提议加封多尔衮为皇帝。
此时的顺治皇帝尚未亲政,并且在朝堂上也处于被包围、控制的境地,也就只能同意了追封多尔衮的皇帝的请求。
于是就这样,多尔衮成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清成宗,顺治皇帝还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但是,仅仅两个月之后,“清成宗”的庙号就被彻底废黜了
就在多尔衮的旧部们以为可以依靠着这个“清成宗”,打着多尔衮的旗号把持朝政的时候,不曾想,郑亲王济尔哈朗在沉积了多年之后,终于彻底爆发了。
济尔哈朗趁着两白旗群龙无首、相互争权夺势之际,直接闯入多尔衮府邸,抢回了被多尔衮带回家中的皇帝玉玺和印信,并主动拥立顺治皇帝亲政。
此时,济尔哈朗又联合在多尔衮专政时期同样受到打击的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联合向顺治皇帝上奏,控诉多尔衮的十六大罪状:“昔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诸王大臣共矢忠诚,翊戴皇上。方在冲年,令臣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逮后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仪仗、音乐、侍从、府第,僣拟至尊。擅称太宗文皇帝序不当立,以挟制皇上。构陷威逼,使肃亲王不得其死,遂纳其妃,且收其财产。更悖理入生母于太庙。僣妄不可枚举。”“以此思之,多尔衮显有悖逆之心,臣等从前俱畏威吞声,不敢出言,是以此等情形,未曾入告。今谨冒死奏闻,伏愿皇上速加乾断,列其罪状,宣示中外,并将臣等重加处分。”
爱新觉罗·福临
早已对多尔衮心存不满多年的顺治皇帝,终于等到了肯为自己出头,为自己说话的人,马上安排济尔哈朗、满达海的人对多尔衮集团进行清算,并且两白旗内部的以苏克萨哈为首众多官员看到风声不对,立马投靠了济尔哈朗,开始揭发检举多尔衮及其旧部的行为,这也使得多尔衮的旧部势力被迅速的瓦解。
最终,顺治皇帝亲自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并将仅仅下葬两个月的多尔衮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其党羽也尽数被清除。
就这样,仅仅做了两个月“成宗义皇帝”的多尔衮,不仅被废黜庙号,自己都被剥夺了宗室资格。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恢复其宗室身份,以及他的和硕睿亲王的家族世系爵位,而他那个曾经的“成宗义皇帝”的庙号与谥号也彻底尘封于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