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一朝弘皙谋逆案,实际是就是弘皙篡位失败

乾隆一朝弘皙谋逆案,实际是就是弘皙篡位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1/26 10:24:21

乾隆在登基之后,多次对外宣称,祖父康熙很是喜欢他,乃至于雍正登基也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这一点乾隆显然在吹牛,康熙是有最喜欢的孙子不假,但这人不是乾隆,而是原废太子的次子弘皙,弘晳是康熙长孙,比乾隆大17岁,几乎是两代人了,弘晳自幼与受康熙帝栽培养育宫中。无论身份地位都远胜于乾隆。可以说,康熙亲自抚育时间最久且最为钟爱的孙子就是弘皙,一直在临终前都始终牵挂着他。后传言康熙遗诏有一道谕旨就是预备特封弘晳为亲

雍正登基后对废太子一家不错,封弘皙为郡王。雍正子侄一辈的只有弘皙一人。弘皙和雍正皇帝的关系也不错。雍正八年,弘皙袭承胤礽的爵位理亲王,而乾隆在雍正十一年才被封为亲王。乾隆登基之后,依旧对弘皙很礼遇,但无论是雍正和乾隆都没有授弘皙实权,不参与处理任何政务。但此时的弘皙却不甘寂寞,和庄亲王允禄,宗室弘升、弘昌等人搞到了一起,经常在一块秘密聚会,俨然形成了一股政治力量。作为康熙的长孙,弘皙具有巨大的政治感召力,弘皙目睹他的父亲经历了两次被立为太子,要说他心里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而这些不得志宗室都认为弘皙应该当皇帝,这些人不正常的表现很快就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很快在乾隆四年,弘升交宗人府治罪查办。

而此时的弘皙并不知道收敛,常以旧日皇太孙自居,显示自己的身份的不同,令乾隆相当反感。在郑家庄的王府邸内,设置内务府七司管理,宛如是个小朝廷。弘晳在府居然仿制国制建制。此时,不少人在乾隆的授意下,告发弘皙和庄亲王等人结党营私,乾隆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下旨斥责弘皙行为不端,居心叵测,以曾经东宫嫡子,圣祖嫡孙自居。因此加以严查,查出了弘皙和允禄、弘升、弘昌等人结党营弘,往来诡秘,就此弘晳被革爵圈禁,更名为四十六,三年后弘皙便在圈禁中病逝了。大体不是好死。

整个事件中,牵涉了五位皇室宗亲,真正被彻底打垮的就弘皙一人,这实际上就是从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前后到雍正继位,再加上雍正继位以后的政治余震。前后15年到弘皙被圈禁总算彻底结束了。终止了这延续数十年的夺嫡之争。仔细想想,一个几乎没有实权的王爷,能对乾隆皇帝造成多大的威胁。乾隆登基后对宗室一向很宽厚,被雍正诛杀的八叔九叔十四叔都都被乾隆平反,而乾隆唯独没有放过弘皙。这显然是出于嫉妒。而且自此之后,乾隆严格控制宗室掌权,近亲宗室不得担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宗室福彭活活地憋屈死,弘晓(胤祥之子)贬为一等侍卫。可见弘皙谋逆给乾隆的刺激有多大。

乾隆四年“弘皙逆案”的实质是乾隆帝敏感发现,弘皙随时随地是一个有可能的威胁,毕竟他真的是皇长孙,毕竟当年他爷爷康熙是特别喜欢这个孙子的。即使乾隆采取相对宽松的宗室政策,但是宗室普遍对雍正帝这支“篡位”非常不满。乾隆帝放松管制后,这种不满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更加反弹,乾隆帝只能执行严厉管束的政策。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灭亡的根儿并不在黄巢,而在这个家家户户都要用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叛唐,并进攻中原地区。当时的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的叛军,需要筹措大量军饷,于是他用政府资金垄断了当地的盐业市场,先将食盐全部收购,然后高价卖出,赚取了足够的军费。颜真卿的做法是战时不得已而为之,但“安史之乱”后,却被唐朝庸官们奉为至宝,把这当成政府发

  • 民国天才少年,16岁考上清华,3年后被学校开除,29岁因贫困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湘乃是父母的幺子,幼年受尽宠爱,只可惜他还未长成父母就接连离开人世,年幼的他跟着兄长生活,但是他与兄长感情一般,又失去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性格有些冷僻。不过虽然性格不讨喜,但是朱湘却是个少年天才,16岁就考上了名校清华,在学校也是一位风云人物。说起他的婚姻,倒也有一番特别的故事。幼年时,其父母为

  • 晋朝大将军,能以最少兵力取得最大胜利,骑马射箭却连士兵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问题来了,条款是精练了,但法律这东西容易引起歧义,出现误会怎么办?作为学霸,杜预早想到了这一点,他勤勤恳恳地写了近三千条注解。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包括某条是什么意思,某条和某条哪里类似,某条和某条不能混用……当时交通不是特别方便,富平津那一片(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处在黄河中下游,水势湍急,特别

  • 民国一代儒宗妻子过门三年病逝,发誓终生不娶,岳父说:小女嫁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一时期却出现了一位民国学术界的一股清流。他16岁结婚,妻子过门3年后病逝。他却发誓终生不娶,结果真的一个人走完了后面的65年,此人便是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马一浮。马一浮,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男,汉族,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曾被领

  • 西晋辣妈,老公夸儿子长得帅,老婆答:若是跟你弟弟生的会更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听听,这话有多雷人,就有多可爱!即便搁在现代,也没有几个妇人有勇气当着老公和儿子的面这样臭贫。史书未载下文,后人无从得知王浑的反应如何,不过姑且不论钟琰是否真有暗恋小叔子的嫌疑,料想在名士特爱装逼玩风度的魏晋,王浑大概会一笑了之。除说话雷人外,钟琰的眼光还很精准毒辣。她生了个貌美如花的女儿,成年后,

  • 慈禧长得有多漂亮,后宫无数佳丽,为何咸丰皇帝偏偏那么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美国女画家卡尔对慈禧太后的评价是:我见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的妇人,猜其年龄最多不过四十岁,且为人和善,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要知道,卡尔见到慈禧太后的时候,慈禧太后已经七十岁左右,但在卡尔看来,慈禧太后最多只有四十多岁,要说慈禧太后年轻的时候不是个美人,估计也没人相信。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出身满

  • 杜甫狂热崇拜李白,而李白对杜甫不甚欣赏?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首先,在李白不多的跟杜甫有关的几首诗中,比如“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已经透露出了对杜甫不同寻常的友爱之情;“相失各万里,茫然室尔思”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杜甫的思念。其次,从李、杜两人的交游史实也可以看出李白对杜甫的欣赏。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和杜

  • 明朝如果向皇太极服软再集中力量压掉农民军,还有延续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稳住皇太极,还有林丹汗,就算皇太极帮大明国干掉了林丹汗,还有西北几十年后就会做大的准格尔部,稳住了准格尔部,你觉得大明有多少信心抗住不到一个世纪就会直接见面的俄罗斯人?更不要说此时荷葡西三国早就来了,而两百年以后,英法诸国就要来了。 明王朝哪怕不求和,就是坚持持久战,战略战术上运用得当,翻盘的可

  • 隋朝亡在隋炀帝手里,有人说隋文帝临死前要换太子,这会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首先,改立太子是件大事,草率从事的皇帝不多。从历史上看,还没有哪个皇帝在生命垂危时改立太子的。其次,杨广从开皇二十年(600年)被立为太子以来已经四年多,可谓羽翼丰满,而且隋文帝来仁寿宫之前,就已经把国事全盘托付给了太子,太子已经是摄行皇帝职权的准皇帝了,此时换太子风险极

  • 明朝商人陈振龙,冒死从国外偷回一条滕,清朝人口却增加了数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人,虽然没有发明杂交水稻,但是他同样为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为中国的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他的这一举动,让当时的很多国民也摆脱了饥饿,拯救了无数苍生,所以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他的所做却为,我们也应该铭记于心。他就是明朝商人陈振龙。 陈振龙年轻时候学习不好,虽然父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