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风云人物谭延闿,母亲出殡,他躺在棺材上,大喊:“我死了”

民国风云人物谭延闿,母亲出殡,他躺在棺材上,大喊:“我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01 更新时间:2024/1/19 1:17:58

可是,这些女人说好听点叫姨太太,实际上就是小妾。没有一点地位可言。只要老爷厌倦了,那她们可能就连家里得力的下人都不如。

被称为“民国第一完人”的谭延闿,他的母亲就是一名没有地位的小妾。在他母亲出殡时,连正门都不让走,只能从小门出入。

无奈之下,谭延闿只得躺在棺材上,大喊“我死了”。轿夫才能趁乱从正门将他母亲的棺材抬出去。从而挽回母亲的一点儿尊严。

1880年1月25日,谭延闿在浙江杭州出生。虽然他家境优渥,父亲更是官至两广总督。但这样的出身,并没有为年少的他带来太多的优待。

他的母亲李氏是谭钟麟好友的丫鬟。在一次谭钟麟与好友的商谈中,见好友的丫鬟乖巧懂事,眉清目秀。便开口将这个小丫鬟过来做了自己的小妾。

在谭延闿出生那天,甚至都没有看到这个父亲一眼。第二天谭钟麟知道李氏生了个儿子,给他取名谭延闿,字祖安。

李氏前后共给谭钟麟生了三个儿子。按理说,在那个封建思想极其严重的年代,李氏也算是为家里立了大功。可她的地位依旧很低,20多年来甚至都没有与谭钟麟同桌吃饭的权利。只能等丈夫与大夫人吃完饭后,才能吃些剩下的残羹冷炙。

而这一切,都被谭延闿看在眼里。

谭延闿自幼聪敏好学,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

他五岁时便被父亲要求,三天写一篇文章,五天写一首诗。还要练习大楷小楷。十一岁时开始学习八股文,帝师翁同龢更是夸谭延闿的书法“笔力可扛鼎”。

十二岁进入府学,十三岁便中了秀才。

在二十四岁时他参加了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高中会元。

这次高中打破了湖南200年没有出过会元这一纪录。

也是从这时开始,谭延闿的母亲李氏,被谭钟麟破格允许可以和他一起同桌吃饭。这也让谭延闿觉得自己为母亲尽了一份孝心。

传说当时掌权的太后看到谭延闿的文章后,爱不释手,十分喜欢。想勾点谭延闿当状元。可却看到了谭延闿的名字,又发现他来自湖南。这让太后怀疑,谭延闿与谭嗣同可能沾亲带故。

谭嗣同的戊戌变法让太后心有余悸。所以慈禧太后当即改了状元人选。谭延闿也从状元辨证了二甲进士第三十五名,进了翰林院。

后来做了编修,回到老家湖南办学。

太后晚年受西方影响,决心改革。谭延闿在湖南积极响应,成了湖南立宪派的首领。1911年武昌起义后,谭延闿被推举为湖南都督。但之后袁世凯上位,谭延闿因与袁世凯理念不合而被撤职。

直到袁世凯死后,谭延闿才又在政治上东山再起。

同年,谭延闿的母亲李氏去世。谭延闿是个大孝子,听闻母亲去世,全然不顾自己刚刚重新当上都督,地位还不稳定,毅然跑去了上海奔丧。

后来李氏灵柩运回长沙出殡的时候,因为李氏身份低微,只是个小妾。族中长辈不让灵柩走正门只能走侧门。

谭延闿强压心中火气,去与族中长辈交涉。可好说歹说族中长辈都不同意。谭延闿看着母亲的棺材,心一横直接躺了上去。然后大声喊着“我谭延闿死了,抬我出殡!”

这个举动直接将在场所有人都震慑住了。任谁也没有想到,堂堂湖南都督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大耍无赖。

不过也正因这样,李氏的灵柩最终还是从正门抬了出去。谭延闿也终于保住了母亲最后一点尊严。

也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身居高位的谭延闿,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在当时,如他一般地位的高官富商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儿女成群。

可谭延闿偏偏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一直与妻子方榕卿相敬如宾。可红颜薄命,方榕卿年仅38岁便因病去世。

而正值壮年的谭延闿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娶,后来孙中山看他身边也没个人照顾,就将大美女宋美龄介绍给了他。仍被谭延闿婉言拒绝。

为表歉意,谭延闿带着礼物亲自去了宋家。认了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妈。这样处理,即不伤孙中山的好意,也不会恶了与宋家的关系。

还有种说法是当初的黄埔军校校长一职,最开始孙中山定的人选是谭延闿。因为他有办教育的经验。并且当时用来办军校的荒地,都是谭延闿派人去整理的。由此可见,这件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但谭延闿觉得军校与普通学校并不能相提并论,就婉拒了校长一职。要不然,恐怕就没有蒋介石什么事了。

1928年二月,谭延闿担任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同年十月,这谭延闿被调往行政部做了主任。主席一职由蒋介石担任。

面对蒋介石,谭延闿也有他的处事方法。那就是不负责,不谏言,也不得罪人。独善其身的乐得自在。

也是因为这份心理,他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吃饭上。南京大大小小的饭店让他吃了个遍。还因此成了著名的美食家。

谭延闿的两个厨师,一个擅长淮扬菜,一个擅长湖南菜。因此后来他与这两位厨师创作的菜系被称为“祖庵湘菜”。还被称作是“湘菜之源”。

谭延闿于1930年9月22日在南京去世,他的葬礼是国葬级别的待遇。

谭延闿的一生平和通达,不争名夺利,顺其自然,知轻重懂进退,任何事都处理得滴水不漏,恰到好处。主席曾评价他是一个“聪明的官僚”。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依然可以在谭延闿身上学到很多优点。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戒骄戒躁,念头通达,为新中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后妃知多少?令妃何以能超越舒妃成为后宫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的女人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被“翻牌子”的人只是极少数,皇帝们最喜欢“翻牌子”的地方,其实更多的是在圆明园。那个地方才是清朝皇帝,最爱去的地方。至于翻牌子翻到了掉漆?这种说法我只能说,可能因为质量够差吧;可能因为保存不当吧。我又不是乾隆,可不知道。我只能聊聊后宫的那些事儿。特别是舒妃。舒妃的背景虽

  • 西晋名士王衍:偶像包袱重,为人又做作,多了点势利少了点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有死忠粉就有黑粉,那么,王衍的黑粉到底在黑什么?《晋书》中载,王衍小时候去拜访山涛,山涛叹道:“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山涛一说这话,大家都觉得他杞人忧天。然而五十多年后的君主石勒用短短几月就对王衍盖棺定论,说:“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后世说以王衍为首的西晋名士清谈误国,

  • 民国第一恶婆婆:执意与儿媳同时产子,出生后要求儿媳替她喂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婆婆作为长辈,在讲究孝道的大背景下,天然就拥有了远比儿媳更大的“权力”。在很少涉及到人权的封建时期,婆婆更是能够直接决定儿媳在家里的地位和待遇,对她的人生起到绝对的掌控。因此,那段时期也冒出过不少婆婆逼死儿媳的恶性事件。到了民国时期,由于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民众受到一定启蒙,这种可怕的“掌控”的力度也

  • 唐朝高官是“大老虎”,却无人能抓到他的把柄,最后栽在仆人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年,四川剑南县的纪县令因手脚不太干净被举报,之后被纪检部门“双规”,负责审案的就是王旭。纪县令虽然贪污受贿了,但经核查,数目不是很大,按照当时的律法,判他坐几年牢就完事了。但是,王旭在调查这起案件时,纪县令的老婆找到了他,想为自己丈夫求情。纪县令的老婆长得特别漂亮,王旭一见色心顿起,想趁机渔色。

  • 历史上的魏璎珞:10年接连生6胎,尸骨被挖出后,才知乾隆对她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乾隆朝上最大的悬案,无非就是两个。一是乾隆的继后那拉氏究竟因何决意断发,二则是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何尸身不腐,甚至在魏佳氏尸骨当中检测出含有大量的砷。古代砷的来源主要就是砒霜,砒霜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清朝死于砒霜中毒的光绪皇帝,多年后也同样在尸骨中发现了砷的存在。有人曾表明,人死后身体腐化,主

  • 唐朝发生一场小叛乱,武则天欲借此提拔武三思,却改变大唐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紧接着,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任命孙万荣为主帅,策马东进。短短10日,契丹军迅速壮大至10万,随后长驱直入,进攻崇州,将龙山军揍得落花流水。糟心的军报频频传回京师,武则天又惊又恨。堂堂武周,人马齐备,居然连吃败仗,这个脸必须找回来。于是,她派大军前去平叛,还专门下诏,如小儿对骂般给李尽忠改名李尽灭

  • 乾隆为何与缅甸开战?清朝明明国力远超缅甸,为何又铩羽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终,这场战争于乾隆三十四年以议和借口停战,实力强盛的清军竟然惨遭战败。其实在战争爆发之前,清朝廷与缅甸的邦交关系处于缓和状态,那么,乾隆为何会在1762年选择对缅甸开战?实力强大的清朝为何又在这场战争中落得一个铩羽而归的下场呢?乾隆对缅甸发动战争,其原因在于军机大臣刘藻的奏章,刘藻在奏章中写道,西

  • 唐朝灭亡,官员辞职回乡,谁知在半路上被拦截,改变后半生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高季昌并不是想找梁才子的麻烦,他看中的是此人的本领。江陵处在四战之地,当时天下战乱频仍,周边的几大藩镇都有吃掉高季昌的能力。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除了招兵买马之外,下大力气去收罗智囊也是必须的。梁才子此刻从天而降,可把高季昌乐坏了!高季昌对梁震施展起了软磨硬泡的功夫,参照当年曹操款待关羽和刘备

  • 清朝皇子一岁时抓周,用毛笔胡写1个字,皇帝看到后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继位到死亡,无论民间还是学术界都对他有诸多议论,后世文学称呼他为最能隐忍的狼王。然而这位皇帝一岁抓周时用毛笔胡乱写得一个字,为何会让康熙脸色大变?雍正是否从小就让人刮目相看呢?哥哥和弟弟1679年的冬日里,清朝后宫传来阵阵大笑声。在他们的面前放着玉陈、玉扇坠、金匙、银盒、犀钟、文房、果筵等物,一个

  • 西晋官员嘴巴毒,连皇帝也不放过,但在这件事上却获赞无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程序,第一次被推为皇帝是不能同意的,一般要谦让三次才行,这是固定套路,谁也不会当真。偏偏周嵩上疏夸赞司马睿谦让得对,因为正值国家动荡,应先收复故土,现在称帝太没责任心了。这显然有点指桑骂槐,司马睿勃然大怒,将他贬出京城。周嵩很郁闷,好友张嶷将他带到戴邈家中做客,打算帮他排遣积郁。可没想到,高谈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