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覆灭大唐王朝,具备曹操的谋略、董卓的手段,最终却被马夫所杀

此人覆灭大唐王朝,具备曹操的谋略、董卓的手段,最终却被马夫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08 更新时间:2024/3/11 1:36:24

唐末,宋州砀山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午沟里刘崇的宅院里,一个少年偷偷地背着口大锅,正要出门,被刘崇的二哥拦住了去路。原来少年是个偷锅贼,现在人脏并获,免不了皮肉受苦。这时刘母出现了,她说此少年是赤蛇郎君,要大家好好待他。众人见状,十分厌恶地瞪了少年一眼,悻悻而去。

偷锅贼名叫朱温,出生于852年12月9日。父亲朱诚以教书为生,可惜天不假年,留下三个未成年的男孩。因为家贫,母亲王氏在刘崇家打工,养活朱家三兄弟。朱温长得健壮有力,善骑射。由于从小缺少父爱,朱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

唐末农民起义_图

乾符四年(877年),连年饥荒,群雄纷起,朱温选择了从军。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参加唐朝政府军,而是加入了黄巢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朱温凭借出身的身手,过人的胆识,很快成为黄巢身边头号打手。不过造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加上黄巢身边小人作崇,朱温果断选择跳槽。中和二年(882年)9月,唐僖宗得知朱温降唐,龙心大悦,为他加官进爵,并赐名“全忠”。

中和三年(883年)七月,朱温击败了黄巢余党秦宗权,占领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由此朱温捞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天祐四年(904年),朱温强行迁都洛阳。他下令拆毁长安宫室、房屋,百姓按籍迁移。此时,唐朝政权摇摇欲坠,掌门人唐哀宗完全是个“吉祥物”。次年十二月,朱温梁移唐祚,登基称帝,改元开平。朱温靠造反起家,以狡猾多诈完成了从偷锅贼到开国皇帝的华丽逆袭。

黄巢起义_图

朱温小时候打架凶猛强悍,下手极重,从军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朱温在汴军中推行“跋队斩”军法,如果将校有阵亡的,他所属的士卒统统砍头陪葬。依靠这种原始的激励措施,汴军的战斗力极强。在与战争力同样爆表的河东军作战时,丝毫不落下风。有了这样一支军队,在十年间,朱温的势力遍及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等五省,成为当时首居一指的头号军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政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尤其在唐末,八位皇帝中,有七位是由宦官拥立的,其中两位被宦官所杀,可见宦官势力已经成为皇帝“背后看不见的手”。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击败“宦官保护伞”歧王李茂贞,护送唐昭宗返回长安。朱温痛恨宦官干政,不久后,他诛杀了700余名宦官,只留下十多个老弱宦官,服伺皇帝的起居。自唐肃宗以来,长期专权的宦官势力遭到灭顶之灾。“宦官终结者”朱温,为唐朝去除一大祸患,只可惜曾经辉煌的大唐积重难返,沉疴日久。

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_图

朱温的“屠宰场”一单生意做完,继续扩展业务。朱温东征西讨,实力不断增强,野心也在膨胀。天佑元年(904年)八月,他指使手下杀死年仅三十一岁的唐昭宗。立昭宗嫡次子十三岁的李祝为帝。唐朝此时名存实亡,皇帝只是个精神象征,不过还有很多人忠于唐朝。在谋士李振的撺掇下,朱温将裴枢为首30多名高级干部杀死,将尸体投入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温搬掉了篡唐称帝道路上最后一块绊脚石,尽管方法简单粗暴,效果却是直接明显的。

朱温战功盖世,私生活却秽乱不堪。他听说大臣张全义家妻女有绝色,借着出巡的名义,来到张家,将张家妻女,甚至儿媳睡了遍。张全义的儿子觉得太窝囊,拔剑要杀朱温,张全义死死拉住,以朱温对其有救命之恩为由,阻止了儿子的行为。然而真正让朱温臭名远扬的是他和儿媳们的丑闻。朱温为了满足自已,竟将儿媳们全部侵占,实在是令人不齿。朱温对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情有独钟,这可惹恼了次子朱友珪妻子张氏,两人妒火中烧,争风吃醋,上演一幕幕宫斗大线。奇怪的是朱友文和朱友珪默认了妻子的行为。原来朱温的长子朱友裕早死,朱友文和朱友珪都想通过妻子讨好朱温,达到顺利即位的目的,一场荒唐的“交易”就此达成。没想到朱温的秽乱作风不仅断送了自已的性命,梁国的国运也就此逆转。朱温的狡猾多诈,残忍好杀、荒淫乱伦的性格,招来后世无数板砖,拍进墙里抠都抠不出来。

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_图

说完了朱温的“恶”,道一下他的“善”。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的河南,政治中心汴州又无险可守,因此,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作为生存保障。军队离不开粮食,粮食离不开土地。朱温出身草根,深刻体会到这点。他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并把耕牛租借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一系列宽松的惠民举措,使得后梁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河南,解决了梁国经济与兵员的问题。最终,宋朝建都开封,也是沾了朱温的光。

朱温推行“跋队斩”,虽然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然而这种军法也有副作用,当将校阵亡后,所属士卒纷纷逃亡,拉帮结派,烧杀抢掠,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于是朱温在汴军士卒脸上刺字,这样逃亡士卒多被认出,抓住后遣返所属军队。朱温称帝后废除这一军令,许多被迫为盗的士卒,大都星散回家,社会治安大为改观。同时,朱温下令军队在政务方面要服从地方管理和安排,这样有效避免了军队扰民的现象发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后梁周边形势_图

朱温称帝后,注重吸引人才。只要发现有真才实学,却出身低微的人才,他往往能破格提拔。对于针对时弊的奏章,朱温都要亲自审阅,选择合适的意见推行梁国。对于朝中的豪强,朱温采取了坚决打压的策略,避免了豪强侵占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定,加强了后梁的统治基础。

朱温尽管荒淫无道,这都是妻子张惠死后的事了。张惠,与朱温同乡,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资色绝人,贤惠精悍。朱温年少时,就对她心有所属。张惠嫁给朱温后,成为他的贤内助。张惠曾多次劝阻朱温杀人,挽救无辜。在张惠面前,喜怒无常的朱温言听计从。朱温在外面生了私生子,不敢带回家养。在对外事务上,张惠也为朱温出谋划策,她的建议往往能切中要害,成为朱温重要的助手和参谋。张惠死后,朱温悲痛欲绝,再也没有立皇后。枭雄有真爱,也很惧内!

五代十国版图_图

五代十国的乱局与汉末三国的混乱如出一辙,朱温是曹操袁绍董卓等人特质的综合体。朱温与曹操一样,以河南为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野心昭然,手段狠辣,颇有孟德遗风。经过多年征战,地盘大为扩张,中小军阀纷纷依附,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与袁绍相比,不分伯仲。朱温性格暴戾,滥杀无辜,弑杀皇帝的行为,又和董卓不谋而合。朱温能在乱世中闯荡出一番作为,是历史机遇及其个人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乾化二年(912年)6月22日,因不满朱温传位养子朱友文,朱友珪带领数百士卒,假扮控鹤军士兵,闯进汴州宫殿。朱温发现后,大骂不止。朱友珪向马夫冯廷谔使了眼色。冯廷谔持刀便砍,朱温连忙躲避,一连三刀都砍在柱子。可惜朱温年老力衰,摔倒在地,冯廷谔见状,奋力一刺,刀刃穿透了朱温的后背,鲜血淋漓,朱温一命呜呼。一代枭雄命丧马夫之手,真是巨大的讽刺。梁国也随着朱温的去世摇摇欲坠。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旧五代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初遭谋反,帝位未稳的他怎样平定杨谅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美姿仪,少聪慧,隋朝第二位皇帝。开皇元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开皇二十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正式即位。】 隋炀帝大名叫杨广(别名:杨英),小名叫阿麽,出生于公元569年。【注:“

  • 民国初期赵夫人墓挖出一石碑,坐实唐朝皇室丑闻:李世民开的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民国初期,陕西省西安市,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通过对古墓中文物以及相关史料的分析,历史专家判断,这是唐朝赵夫人的墓。赵夫人的墓出土

  • 袁世凯为什么不到60就死了?你瞧瞧他吃的这些玩意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据资料显示,袁世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非常的良好,他一天会多次进食,比如天色刚亮的时候他会吃非常丰盛的食物,都是一些肉类食品,当然再者就是熬得鸡汤了,这些都是大补,而到了天色大亮之后,也就是现在的七八点吧,这个时候袁世凯吃的就比较清淡了,一般都是粥或者是包子之类的五谷杂粮。而到了中午的时候,袁世

  • 少数民族南侵还有这好处?从东汉至唐代,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奔涌恣肆的黄河作为中国境内第二大河,黄河泛滥的频率及其对社会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长江,自古以来,人们便一直在探究黄河泛滥的因素,以及如何防治黄河的泛滥。中学历史教科书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即东汉时期的黄河再一次出现大范围与高强度泛滥,多亏王景治水,才使黄河安稳数百年。王景治水的确对治理黄河起到很大作用,

  • 永载史册的斗殴——康熙当着满汉大臣殴打大学士马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愤怒的康熙决定要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从康熙二十九年开始,他两就逐步地貌合神离。父亲嫌弃儿子没能力没担当,儿子则眼巴巴的看着父亲屁股底下的宝座。祸不单行的是,十八阿哥胤衸又病死。伤心之余,康熙几乎是趴在地上发布上谕:回京后废黜胤礽!烦心事一件一件接踵而至......大阿哥胤褆看胤礽被废。自古讲究立嫡立

  • 战略意义比淝水之战还要重要的钟离之战,这是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这一战关乎两国命运,参战两国分别是北魏,南梁。506年,南梁动员数十万大军发动北伐,剑指北魏,初期势如破竹,渡淮河,收梁城。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天降暴雨,南梁军队不得不在洛口驻扎。然后,梁军主帅萧宏来了一波骚操作,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北魏军队会冒雨大举来袭,居然不去验证,仓皇的弃军而逃,直接导致了

  • 袁世凯娶10个老婆,府中女人太多分不清,立下一规矩让人笑掉大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社会中,中国的婚姻制度是一妻多妾制,因此男人只要有能力,可以娶很多老婆,即使到了民国时期,也允许男人娶好几房姨太太。袁世凯梦想当皇帝,皇帝后宫佳丽几千,袁世凯虽然没有这么多妃子,但是他的老婆也是非常多,共有1妻9妾10个老婆。袁世凯的10个老婆,总共给他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真是妻妾成

  • 隋朝的巅峰时期:隋炀帝北上突厥震慑可汗,远涉青海扩张大隋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四天之后,隋炀帝再次颁布诏令,开凿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打通从洛阳到江都的大运河。与此同时,他又下令建造用于大运河的帝国舰队,舰队的规模相当庞大,大小船只至少五千艘之多,仅隋炀帝自己乘坐的龙舟,就相当于今天的航空母舰。如此大的工程,三管齐下,也只能出自隋炀帝杨广之手。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三个

  • 说说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堂堂正正的大妃,窝窝囊囊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大妃,纳喇氏,乌喇贝勒满泰女。岁辛丑,归太祖,年十二。二、这位来自乌拉部公主仪态万方、楚楚动人,而且礼数周到,言谈笑语之间令人心悦诚服。43岁的努尔哈赤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妃子爱如掌上明珠,自然也就遭到了别人的嫉妒。从阿巴亥受宠开始,皇太极生母孟古哲哲的心情就没好过。因为郁郁寡欢,两年后就染疾病危。孝慈

  • 武惠妃受宠二十年,一度影响唐朝政局,为何最终还是没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武惠妃出身武氏,父亲武攸止,是武则天的堂侄,所以按辈分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攸止英年早逝,武则天见其女儿太小,就把她养在了宫中。在宫廷里,小女孩见到太多阴谋诡计,深知权力有多重要,所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攀上高枝。十几年过去了,她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另一方面,在武则天死后,武家势力虽然有所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