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奇案:刁妇诬告谋夫夺妇,老仵作验发髻破案:原来是铁钉入脑

清朝奇案:刁妇诬告谋夫夺妇,老仵作验发髻破案:原来是铁钉入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2/6 18:38:48

这天,翻过梅花岭,坐落南郊的武侯祠已遥遥在目。不防路边扑出一妇人来。此人约莫三十岁,头顶状纸,呼唤冤枉。咏立命住轿,吩咐左右将状词递上,只见一素纸上面写着:民妇之夫申如春是梅岭镇泰山堂药店店主,今春三月初一被刁妇白兰珍诬告谋夫夺妇,现已问成死罪,此案确实是冤枉,恳告青天明察,为民妇公断申雪。

当下,张咏收状回衙,待事毕,立命差役将申如春一案的卷宗拿来。

据案卷称,申如春鸩杀枣商陈大案,发生在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初一,而起因却在正月初五。那天傍晚,申如春潜入浣花街枣商陈宅,调戏陈妻白兰珍,遭白兰珍怒斥,欲要揪送官府,经街坊张某相劝才得以调解。申如春由此怀恨在心,三月初一趁白兰珍泰山堂买药,暗加鸩药,陈大饮药暴卒。仵作验尸,未见伤损,唯在首部七孔处有血淤残迹,紫而发黑,验证饮鸩身亡,有药渣为凭。申如春始不肯招,后在严审追究中供认“调戏未遂,蓄意谋杀”。

张咏见此案审判并无不当之处,合上案卷,传申氏到堂,问道:“白兰珍状告你夫调戏,可有此事?”申氏跪察道:“愚夫平日虽好拈花惹草,但小妇人管得甚严,不知我夫有当众调戏良家妇女之事。”张咏觉得此话有些在理。又问道“白兰珍时来买药?”申氏答:“自正月初四起,刁妇白兰珍每隔两天来取药,每次买药两帖,都由愚夫亲自配称,直到三月初一,前后共有一个多月。求告青天,愚夫若要杀人报复,为何要拖到三月初?”说到这里,申氏涕泪俱下,连连磕头不止。

张咏觉得内中确有蹊跷,立刻要差役传梅岭镇地保及白兰珍到堂。说来正巧,地保正是陈宅的街坊张某。地保白兰珍的陈述,都如案卷所述——样,毫无破绽。

张咏细辨着白兰珍的供词,沉吟一番,立即又问:“白兰珍,你的药方可在?”白兰珍忙将准备好的药方呈上,说:“愚夫风瘫,得郎中胡三行医,开得药方一张,请老爷过目。”张咏接过一看,上面尽是三七、生地之类舒筋活血的草药,内有一味马钱子散,上注着每剂一钱。张咏不仅通晓经书,也略知些医道、懂得马钱子散有毒,如同砷砒之类,少服咯血,多服则伤命,用马钱子散来驱风湿这也是医道之理。张咏暗暗思忖道,莫非申如春正是在马钱子散这味药中做了手脚?

次日,张咏率众直奔梅岭镇。当地知县参见已毕。张巡检令掘墓验尸。呈报无一处伤痕。张咏命巡查司衙的老仵作赵太复验,结果如旧。张咏不放心,亲自检视,只见尸身肉烂,尸首确有黑紫色血淤,也看不出何处有伤,疑鸩药身亡。张巡检要赵太闻尸首之口、鼻。赵太究竟有经验,他在肉体腐臭之中辨别出几丝微弱的酒臭。除了这一点,再无其他异样。张咏闻报,只好命赵太盖棺,加上封条,派地保妥为看管。

张咏急令: “传胡三!”片刻,胡三传到。

“胡三,这是你的处方?”

胡三连忙回答道:“是、是,是小的祖传秘方,专治风湿瘫症。陈大服小人处方已有两个月。”

张咏接着问:“服药为何要酒中和?”

“禀老爷,小人用药—向谨慎,因内有马前子散一味,属寒性,故宜以酒和药,一可暖身,二可散药。祖传秘诀就在于此。”

“三月初一,陈大是先服药,还是先服酒?”张巡检紧逼一句。

“先服酒,后眼药。”胡三言辞肯定。

张咏不动声色,吩咐道:“胡三退过一旁,带白兰珍。”巡检严峻逼视着跪在案前的白兰珍,问道:“你夫是先服药,还是先喝酒?”这一问不打紧,白兰珍竟是浑身一抖,支支吾吾起来,张巡检一拍案桌,猛喝道:“讲。”差役三班立刻附和,一声虎威,慌得白兰珍连连磕头说: “是,是先服药。”白兰珍还没有讲完,跪在一旁的胡三慌不迭地插了上来:“回大人,白兰珍讲错了,是先喝酒的。”

张巡检冷笑一声,严厉喝声:“来人,将白兰珍、胡三锁了,回衙听审。”在一旁的知县、仵作对张巡检的决断疑惑不解,不知所云。

张咏回衙,总觉得酒是疑处。若申如春鸩死陈大,理该喝了药腹绞痛立时暴卒,哪里会药后再喝酒?张咏思绪万端,正要理出个头绪来,不料赵太兴冲冲奔了进来:“禀老爷,我在验尸时,疏忽了陈大的发髻尚未查验。”

张咏闻言一震,暗道:“怎么这个没想到呢?”

第三天,张咏偕同书办差役再赴梅岭镇开棺复验,并令白兰珍,胡三等人到场听审。仵作将棺盖打开,张咏喝令:“解开尸体发髻,细验头部。”话声刚落,只见白兰珍“哎呀”一声,脸色突变,浑身颤抖。随即仵作报告:“验得头顶中间嵌有一枚铁钉。”取出一看,足有三寸长,陈大确是被钉致死。张咏将脸一沉,虎目圆睁,怒斥道:“刁妇白兰珍还有何辩?”白兰珍见事已败露,再也抵赖不过,只得从实招来。

去年秋,陈大得风湿病软瘫在床,长日服侍,白氏已露烦意,原来,陈大经常在外经商,夫妻感情不甚热切,如今愈发冷淡了。陈大重病准熬,暗地托人请郎中胡三看病。不料,胡三是个风流客,与少妇白兰珍眉来眼去,趁看病之际,暗中勾搭, 日子一久,两人私下商议,待到陈大一死,就结为长久夫妻。于是,胡三开下散药,明曰治风湿,暗地里加重湿病,催其早死。

正月初四,白兰珍去泰山堂配药,偏偏老板申如春是个精细人,见药方里有散药,便细加盘问,白兰珍心虚怕露馅,特意上陈宅探望。白兰珍见申如春是个内行,怕张扬出去会露破绽,就借调戏为名,轰了他出去。这一闹却惊动了卧床的陈大,他起了疑心。这以后,陈大就多了心眼,时常观察胡三与白氏的举动。这两个月里,胡三欲得不着,好生难熬。

一天夜里,胡三又来出诊,与白氏商议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当夜,白兰珍又劝陈大服下散药。药性一起,周身发冷,寒气逼人。胡三忙吩咐端来一壶热酒灌下。热酒下肚,散药才慢慢发散起来,陈大却软如一滩泥,昏迷过去。胡、白两人就此下手,用钉子直钉脑门,血顿时向上冲,满脸紫血淤块如同鸩药中毒一般。胡三见事已成,又唆使白兰珍先告衙门,凭药渣为证,诬告申如春。

到此,案情大白。张巡检当堂开释申如春,将白兰珍、胡三判以死刑,绑赴法场斩首示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仅剩“半条命”的大唐,为何能一口仙气吊144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史之乱前,大唐盛世,繁华无比,前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中有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后有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之乱后,大唐一片灰暗,一落千丈,一毛钱的存在感都没有。仅剩下半条命,凭一口仙气在吊着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唐的历史,止步于安史之乱,之后发生过什么事儿,99.99%的人都说不上来,

  • 清朝奇案:书生因色被扣尼姑庵,小尼姑助他逃生却丢了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这闽南地方,有一位叫李生的少年,他生得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有人说他就像壁画上的人物一般俊逸大方。每当这李生出门,总有不少年轻女子羡慕他的英俊,多欲近之,也自然不少投门问路试图结交者。不想,李生已有此幸运事,可近日却似乎有了多大苦恼一般,一点精神都没有,竟顾影自怜起来。难道有什么事还让他不满足吗?

  • 唐朝时期,酒文化的传播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佛教当中,流传有汉明帝曾派人西行而求佛法,后使得佛教初传之我国一说,据载汉明帝还修建了白马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教在我国日益兴盛起来,僧人分布广泛。至唐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亦促进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佛教作为一种文化,成为唐代

  • 唐代,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当时的城市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城市等级的划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其职能、规模和分布各不相同,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权限和职责也存在着差异。故而城市等级的划分不仅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从宏观上规划城市体系的重要方式。传统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有很多,城市的入口、空间规模和功能都是影响城市等级的

  •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帝国:汉朝、唐朝,谁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如果将其进行比较,到底是汉朝更加强大还是唐朝更加强大呢?我个人认为唐朝要强于汉朝,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汉朝的经济文化处在发展时期,而唐朝属于井喷式巅峰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可以说全部都冲到了中华的巅峰,比如汉朝在面对己方最大威

  • 历朝历代哪些官职才是宰相?网友看到唐朝宰相称谓:这都是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宰相在历朝历代的官职称呼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职权都是一样的:代替天子掌管百官。简单说来宰相有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百官之首,二是辅佐皇帝。不过相权过大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地削弱相权,最后由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君权达到鼎盛时期。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历代的“宰相”。《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 中华民国广东省造贰毫银币之十《八属银毫-八属版(广西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来介绍下八属银毫(广西版)系列东毫: 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下野后,1922年3月陈炯明将原来进入广西境内的粤军纷纷调回广东,旧桂系部将各据防区,争权夺利,互相火拼;各地豪强,也纷纷揭竿而起,称霸一方,各自为政,为所欲为;散兵游勇,啸集山林,自称司令者不计其数。广西素有“无处不山,无山不洞”的美称,当

  • 唐朝在极盛时期发生安史之乱,李隆基犯了三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1)皇权一动,天下必然异动:封建社会的帝王就必须要“勤勉”,就必须要“事必躬亲”,只要懈怠天下必亡古代中国无论你是秦汉,还是唐宋,抑或是明清,其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家国一体。作为家庭,老爹需要付出最大的智力、劳力去工作,负责养家、与外面的人交联。作为一国的“家长”,皇帝也是如此。看历史上的所谓明君

  • 被蒋介石带到台湾的十幅画,每幅画都代表着一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蒋介石认为现代国家的生命力有教育,经济,武力三个要素构成,而教育是根本,“三者之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只要教育不破产即有办法,若教育无希望,则真正无办法"。 可以看出,身为政治家的蒋介石对于教育与文化的重视,所以在他统治时期虽频受战火洗礼,却始终没有将千年遗留下来的瑰宝丢失,这点受到了两岸同胞的

  • 宇文化及杀了杨广,霸占了人家的妻子,临死前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的大儿子。本来依照宇文化及自身的能力和胆识、见解,宇文化及不可能成为有太大的历史知名度。也没机会杀死隋炀帝,霸占萧皇后。这一切都因为隋炀帝游江南,而发生逆转。隋炀帝在位期间,大量挥霍民脂民膏,对人力的需求和浪费,也远超过隋朝所能负担的程度。因此,隋炀帝在位期间,叛乱此起彼伏。庞大的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