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15 更新时间:2024/2/6 18:38:48

今天讲述的主人公乃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此人外貌极美,气质高雅,风度翩翩。现如今,人们还深深地被她传奇的一生所敬佩。

而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从平平无奇到一飞登天,多半因为她那极强的忍耐力和精明而豁达的性格,她辉煌人生的转折点开始于李世民在驾崩前问她的一句话,如果她没有机智过人的头脑,便会话不如意,从而历史不在。

武则天出身于贵族之门,她的父亲武士彟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在唐朝建立之初,因对大唐有功,被唐高祖李渊以“元从功臣”的身份封为应国公。受家庭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武则天学识渊博,精通四史,知书达理,尤其对政治之事极为好感,常常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从此之后,武则天进入宫中,虽然武则天机智聪慧、美貌过人、精通文史,但长时间内并没有被李世民所宠爱,真正让李世民铭记心中的而是武则天用野蛮的方法驯服烈马一事。

当时武则天驯服烈马的举动让朝廷上到皇帝下到百官都尤为震惊,她平时看着温文尔雅,没想到此时能够拿着三样凶狠的冷兵器——铁鞭、铁挝、匕首,去驯服来自外邦的烈马。

自从驯马之事,李世民对武则天的另一面有所了解,感觉就是极其霸道,非同寻常之人。从此以后,对她的顾忌一刻也没有停止。直到李世民临死之前,也是对武则天放心不下,特意派人去传召武则天来到身前,便慢问道:“朕逝去后,你余后的打算是什么?”

见多识广的武则天心里非常清楚,床前这位病殃殃的皇帝,可不是在轻言易语地聊天,而是在试探自己。随后,她便流下悲情的眼泪,细声答到:“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这八个字虽然说浅显易懂,但真的不要被字面意思所蒙骗,在其中能看出武则天强大的内心和日后的打算,此时的唐太宗从言语和行为中看出了武则天对自己的忠贞,对她也没有过多的疑虑。

不久之后,太宗驾崩,于是根据当时唐朝的封建制度,武则天便落发为尼,从此在感业寺中成了一个孤弃的出家人。

在感业寺的悲苦三年中,每次想到李世民在世的时候,自己进宫十二年都没有得到过多的宠爱,加上现在惨痛的出家生活,让心中的怨气愈积愈多,她认识到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解救自己。

而李世民病卧在床的期间,她与太子李治开始相遇相知,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于是心中产生一个明智的想法,她趁着李治来感业寺尊天祭祖的机会,便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他难忘的爱意。

此时的李治看到悲苦的武则天,也没有忘记与她昔日的感情,面对群臣的极力反对,也义无反顾地将武则天接出感业寺,入宫封妃。

此次的武则天则是以唐高宗妃子的身份再次入宫。入宫后,武则天为了宣泄内心的悲愤和满足自己的野心,开始做出相应的行为。在感情上,对李治可所谓是相敬如宾,相爱有加;在政事上,由于她与生俱来的政治才能,便在李治身边辅佐他处理朝政,为李治出谋划策。

从而,李治尤为宠爱这个“能文能武”的武则天,也为后面“废王立武”做下了历史铺垫。李治在武则天的游说之下,为了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遏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外戚势力对朝廷的控制,决定废除王皇后,这样武则天在后宫中自然而然地做到了独宠一宫。

此次事件让李治实现了皇权独裁的同时,也使得武则天在宫中毫无阻拦,手中的权力愈加强烈。

自此之后,武则天开始变本加厉,不断干涉朝政,甚至连李治亲自已经下达的决策,她也去指挥干涉。不久之后,这种行为引起了李治的注意,慢慢地对她有所忌讳起来。

后来,李治找来上官仪商讨如何看待此事,一致决定将武则天的皇后之位罢黜,谁料武则天的权力已经扩大,这件事情也走路风声,在武则天的苦苦哀求中,软下心来的李治也决定不再提起此事。

可惜如今的武则天不再是昔日那个娇柔胆怯的武媚娘了,随后她找到机会诬陷上官仪,说他与太子李忠在密谋篡夺皇位。

李治也看出今日的武则天已经权势通天,不可小觑,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去限制武则天,这一切就是为了防止她野心膨胀,篡夺皇位,胁制自己。

然而此时大势已去,天不遂人愿,作为皇帝的李治已无法遏制住武则天的野心和手中强大的权力。

参考文献:

《武则天传》

《旧唐书》

《则天实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奇案:刁妇诬告谋夫夺妇,老仵作验发髻破案:原来是铁钉入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天,翻过梅花岭,坐落南郊的武侯祠已遥遥在目。冷不防路边扑出一妇人来。此人约莫三十余岁,头顶状纸,呼唤冤枉。张咏立命住轿,吩咐左右将状词递上,只见一文素纸上面写着:民妇之夫申如春是梅岭镇泰山堂药店店主,今春三月初一被刁妇白兰珍诬告谋夫夺妇,现已问成死罪,此案确实是冤枉,恳告青天明察,为民妇公断申雪。

  • 安史之乱后,仅剩“半条命”的大唐,为何能一口仙气吊144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史之乱前,大唐盛世,繁华无比,前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中有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后有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之乱后,大唐一片灰暗,一落千丈,一毛钱的存在感都没有。仅剩下半条命,凭一口仙气在吊着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唐的历史,止步于安史之乱,之后发生过什么事儿,99.99%的人都说不上来,

  • 清朝奇案:书生因色被扣尼姑庵,小尼姑助他逃生却丢了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这闽南地方,有一位叫李生的少年,他生得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有人说他就像壁画上的人物一般俊逸大方。每当这李生出门,总有不少年轻女子羡慕他的英俊,多欲近之,也自然不少投门问路试图结交者。不想,李生已有此幸运事,可近日却似乎有了多大苦恼一般,一点精神都没有,竟顾影自怜起来。难道有什么事还让他不满足吗?

  • 唐朝时期,酒文化的传播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佛教当中,流传有汉明帝曾派人西行而求佛法,后使得佛教初传之我国一说,据载汉明帝还修建了白马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教在我国日益兴盛起来,僧人分布广泛。至唐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亦促进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佛教作为一种文化,成为唐代

  • 唐代,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当时的城市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城市等级的划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其职能、规模和分布各不相同,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权限和职责也存在着差异。故而城市等级的划分不仅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从宏观上规划城市体系的重要方式。传统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有很多,城市的入口、空间规模和功能都是影响城市等级的

  •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帝国:汉朝、唐朝,谁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如果将其进行比较,到底是汉朝更加强大还是唐朝更加强大呢?我个人认为唐朝要强于汉朝,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汉朝的经济文化处在发展时期,而唐朝属于井喷式巅峰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可以说全部都冲到了中华的巅峰,比如汉朝在面对己方最大威

  • 历朝历代哪些官职才是宰相?网友看到唐朝宰相称谓:这都是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宰相在历朝历代的官职称呼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职权都是一样的:代替天子掌管百官。简单说来宰相有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百官之首,二是辅佐皇帝。不过相权过大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地削弱相权,最后由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君权达到鼎盛时期。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历代的“宰相”。《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 中华民国广东省造贰毫银币之十《八属银毫-八属版(广西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来介绍下八属银毫(广西版)系列东毫: 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下野后,1922年3月陈炯明将原来进入广西境内的粤军纷纷调回广东,旧桂系部将各据防区,争权夺利,互相火拼;各地豪强,也纷纷揭竿而起,称霸一方,各自为政,为所欲为;散兵游勇,啸集山林,自称司令者不计其数。广西素有“无处不山,无山不洞”的美称,当

  • 唐朝在极盛时期发生安史之乱,李隆基犯了三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1)皇权一动,天下必然异动:封建社会的帝王就必须要“勤勉”,就必须要“事必躬亲”,只要懈怠天下必亡古代中国无论你是秦汉,还是唐宋,抑或是明清,其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家国一体。作为家庭,老爹需要付出最大的智力、劳力去工作,负责养家、与外面的人交联。作为一国的“家长”,皇帝也是如此。看历史上的所谓明君

  • 被蒋介石带到台湾的十幅画,每幅画都代表着一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蒋介石认为现代国家的生命力有教育,经济,武力三个要素构成,而教育是根本,“三者之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只要教育不破产即有办法,若教育无希望,则真正无办法"。 可以看出,身为政治家的蒋介石对于教育与文化的重视,所以在他统治时期虽频受战火洗礼,却始终没有将千年遗留下来的瑰宝丢失,这点受到了两岸同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