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定淮西藩镇: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乎经济命脉的一场战役

平定淮西藩镇: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乎经济命脉的一场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1/25 0:25:17

藩镇也叫方镇,《新唐书·兵》中记载:“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藩镇就是节度使所掌握的兵权,即要成为藩镇那就必须掌握一镇的兵权。

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由西魏时的宇文泰所创,它的优点是兵与将分离。

《新唐书·兵》:“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这种设置不容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专权一方的情况。武则天时期,均田制受到破坏,府兵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后来代之以藩镇,藩镇最初是为了屯田戍边,防止少数民族入侵,保证边疆地区的安全,唐玄宗时在边疆设置了十个节度使。

藩镇中势力最大的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时称“河朔三镇”。 各自拥兵自重,表面上承认朝廷,实际上法令、官爵自有一套。赋税不上缴中央,节度使的职位也是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不能更改。像类似河朔型藩镇还有很多,他们都割据称雄,专横跋扈。

安史之乱爆发后,兼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举起了反叛中央的大旗,成为大唐王朝的敌人。唐玄宗为了平叛并且保证淮西漕运的安全,设立了淮西藩镇节度使。因为唐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而淮西是江南物资运往京师的重要通道,可以说是经济命脉所在了,保证淮西漕运中心的安全,对于唐王朝的粮食供给及军队的军饷来源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淮西藩镇的前两任节度使对中央还是比较服从的,到了李希烈任节度使时直接称帝反叛唐王朝。李希烈死后,朝廷任命陈仙奇为节度使,结果为原李希烈部下吴少诚所杀,淮西军共推吴少诚为节度使,主持军务。吴少诚与儿子吴少阳在淮西割据一方,不受中央节制,不向中央缴纳赋税。

唐朝在道士宰相李泌力保下的太子李诵即位后,因中风不能说话,所以也不上朝处理国事。由原来陪伴他读书时的官员王叔文帮他处理国事,王叔文自知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掌握朝政大权,就请老资格的韦执谊出来做宰相,自己做一名翰林学士。

王叔文和韦执谊相互配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批有能力的官员。他们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对财政制度进行大力改革,结果触犯了掌权宦官的利益。于是宦官头子俱文珍以皇帝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的职务,又勾结一批老臣,让太子监国。没过多久太子即位,就是唐宪宗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接任军务,四处发兵劫掠。唐宪宗对淮西早有戒心,遂以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淮西招抚使,发兵征讨。然而严绶无军事领导才能,被吴元济打败。

唐宪宗又以宣武节度使韩泓为淮西都统,然后将山南东道分为两个镇,任命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唐、邓、随三镇节度使,与韩泓一起征讨吴元济。但是韩泓出于私心,迟迟不愿出兵,导致战局进展缓慢。高霞寓由宦官引荐,虽作战勇敢,但不善于统兵,受到淮西叛军的伏击,全军覆灭。

后来唐宪宗又用袁滋为申、光、蔡、唐、邓、随六镇节度使讨伐淮西,然而袁滋的表现更令唐宪宗失望,他竟然与吴元济勾结。

淮西一系列的战争失败,对唐王朝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战争打了四年,唐宪宗平叛的信心开始动摇。在这个关键时刻,宰相裴度坚定决心,表示誓死也要平定淮西藩镇。而且身为太子詹事的军事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也挺身而出,唐宪宗龙颜大悦,任命裴度为彰义节度使兼申、光、蔡四面行营招抚使领兵,李愬为唐、邓、随节度使,行军先锋,讨伐淮西。

李愬首先采取假装懦弱的表现以使淮西军轻敌松懈,进而在俘虏敌方将领后以礼相待,不加侮辱,让他们感恩且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降将又把淮西的战备情况详细地告诉李愬,使他知己知彼,李愬遂制定奇袭吴元济老巢蔡州的作战方案。

不久李愬设计生擒了吴元济军中骨干李祐,此人精于谋略又英勇善战,唐军屡次败于他手,损失惨重。军中将领纷纷请求杀掉他,李愬为了劝降李祐为己用,密奏唐宪宗赦免李祐,并且强调如果杀了李祐则淮西很难平定。唐宪宗在李愬的哭求下赦免了李祐,李愬当即任命李祐官职,让他配刀出入大营。李祐对此感激涕零,随即献上雪夜袭击蔡州的计策,李愬大喜。

公元817年冬的一天下午,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李愬突然号令三军紧急集合,以李祐为先锋率领3000人马东进,自己率主力跟进,唐州刺史田进诚带3000人殿后。部队急行军,在凌晨四点钟时抵达了蔡州城下。吴元济完全没有想到官军会来蔡州,所以毫无准备。

当唐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内城时,守卫才发现情况异常,忙报告给吴元济。吴元济此时还未睡醒,听到报告时不以为然,认为是有人抢东西,不用大惊小怪。稍后又有守卫报告内城已失守,吴元济仍不在意。当听到李愬军中号令之声,吴元济才大惊,忙组织军队登牙城抵抗,但此时唐军已经全部入城,无奈之下吴元济出城投降,李愬把他押解长安,淮西藩镇随即平定。至此割据长达50多年的淮西镇又回到了唐王朝的怀抱,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得以保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周宇文家族59人,为何被隋文帝杨坚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从这些因素,他被评定为千古一帝并不为过,但他的上位史却不是那么光辉,相比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来看,他却是通过杀戮、血腥的方式解决战事,后人评价这段历史,难免会有一些微词,清代赵翼就曾评价称:杨坚手握重权,将宇文皇族全部诛杀,这样的篡权小人,难怪子孙会被别人诛杀,残暴的行为难以得人心,隋朝的快速凋零也

  • 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8年,为何古代王朝难破300年大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元:士绅土地兼并,农民起义,亡。明:士绅土地兼并,导致卫所制度衰败,小冰河时期国家储备不足,无法抵御天灾救援灾区,无法平息地方叛乱,关外满清连年入关劫掠加剧恶化,皇权被架空导致士绅与士绅所代表的势力做大,亡。清:士绅土地兼并,前期清亡明之后,为了安抚地方默许了明末的士绅免税免粮模式。中期清大造文字狱

  • 王道是什么?项羽的仁义、刘邦的权术,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王道和霸道,仁义和王道的关系,刘邦的谋略与算计

    人才的归属,最终决定了楚汉双方的成败。但是翻开历史,你会发现那些建立西汉王朝的功臣,最初却多半是项羽手下的员工:韩信、英布、陈平……出身不如人、军事不如人、个人魅力不如人,是什么让事事不如项羽的刘邦成为当时最值得投靠的老板?归根结底,他比项羽更懂得满足手下,玩转人心。王道需要同时具备凝聚人心的仁义和

  • 司马懿军营里来了一个老头,诸葛亮听后感叹道:我将活不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到蜀军到了五丈原之后,诸葛亮便开始安排下去,不但修建营地,还让士兵们屯田耕作,打算和魏军长期作战。本来都和东吴孙权结盟好了,一起去把这个魏国给端了,而且孙权他们也兵分三路对魏发起了猛烈攻击。当时曹叡亲自带兵对战东吴,又派司马懿在五丈原防守蜀军,还下旨“只守不战”。所

  •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特别不容易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要想理清这段历史,我们有时需要分好几条线来进行观察。东汉末年,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为了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不得不给予地方将领更多的实权,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降低。恰逢此时,身为皇帝的汉灵帝去世了。汉灵帝去世后,因为新登基的汉少帝年幼,无法掌控朝局,所以

  • 桃园三结义,刘备凭什么能当上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桃园三结义时多大,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视频,刘备桃园三结义300字

    《三国演义》中刘备靠什么降服关羽和张飞当上老大?张飞在涿县本地做屠夫,集市上开了个肉铺,算是小有资产,属于已经奔小康的人物。张飞这人专好结交各路英雄好汉,历史上对张飞的评价是“亲君子,远小人”。张飞本身也挺有才学,书画都挺有水平,所以有一些文人习气,对君子这类有本事的人非常敬重。但是由于屠夫出生走上

  • 为什么隋朝像秦朝一样短命?并非隋炀帝无能,3个因素无法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有两个大一统的王朝短命。一个是秦朝,历二帝享国14年,一个是隋朝,隋炀帝被杀,标志王朝灭亡,国祚只有37年。秦朝灭亡暂且不说了,但历史上对隋朝短命给出一大堆因素。很多人认为隋炀帝荒淫无耻、劳民伤财、不断征伐高丽,导致民不聊生而使王朝内部起义不断。这些原因固然是隋朝灭亡的因素,但隋朝短命还有

  • 中国史上被轻视的太后,25岁便开始垂帘听政,执政能力不输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因为皇帝年龄尚小,太后跟随着听政的事情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邓绥的故事。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在进宫之前,她就有了一定的名气,在她1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她就为此守孝了3年,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而且她的容貌在当时看来绝对是一个美人。而她成为一个被历史所记载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她留给

  • 《三国演义》如果刘备攻打孙权时带着诸葛亮的话,结果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与孙权的大战最终谁赢了,孙权妹妹嫁给刘备有生孩子吗,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第一,孙权不好打孙权作为一方诸侯,能够在乱世之中,创下一片基业,足以说明其能力本领不小。手下文武大臣一概不缺。孙权在当年能够击退曹操的83万大军,虽说是孙刘联盟打赢赤壁大战,实际上出力的只有孙权一方,刘备阵营只出了个军师诸葛亮。刘备只是趁机抢地盘而已。这次刘备的70万大军,比当年的曹操兵还少,而东吴

  • 中亚农民挖出一石碑,揭开李白出生之谜:大唐居然强大到如此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著名学者郭沫若根据范传正《李公墓碑序》所载:“ 隋末多难 ,一房被窜于碎叶 ” 。推断出李白的出生地,可能是唐代的西陲重镇——碎叶城。而到了今天,李白出生于碎叶城,已然成为了定说。一般认为,李白于701年生于碎叶,直到705年,随父由碎叶至昌明虽然确定了李白的出生地,但碎叶城的具体位置,却让学者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