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63 更新时间:2024/1/20 9:07:4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自从有了这一评价以后,世人对曹操的影响就算不上良好。

所有人心里面,也都将曹操划归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类人。

可事实上,除此之外的评价,又有多少人认真了解呢?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正是说明他的才干足够优秀?而鲁迅先生也表示:“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只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为什么非要斩杀华佗呢?

要知道彼时两人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对等,曹操执掌中原北方所有州郡、在军事战略上也对蜀吴两地呈进攻状态。拥有如此权势的一个人,去杀一名医生,实在有些不符合他的身份。

对此,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的所作所为其实完全正确,杀华佗也有理有据。

后汉书中的华佗

《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这里的沛国谯县,其实也就是华佗的老家。

而他之所以被曹操重用,主要归功于当时已经贵为广陵太守的陈登,在任职期间突然身患重症。刚好华佗就在周边一带,接受陈家人邀请以后,帮助陈登解决了相应问题,这让陈登十分感激。

只不过临别之时,华佗对陈登以及其家人表示:

“君之疾尚未根除,三年后恐复发,仍需名医相助才行。”

果不其然,三年以后,陈登再次染病,而此时华佗已经不知道前往何处云游。

了解到这件事情以后,曹操四处安排人找华佗,专门请求华佗来给自己治疗头疾。两人从此便有了正式的交际,以及“君臣”之间的关系。

然而华佗对自己的医术是什么态度呢?

《后汉书》中描述:“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华佗个人性格脾气恶劣,难以取得成功,并且认为自己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是十分羞耻的一件事情。因为后世各种文学作品的渲染以及曹操奸雄的形象,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件事情。

可事实上,这的确是所有人都无法更改的事实。

首先是彼时的社会大环境,将医生这一职业划入“下九流”之中,华佗耻以医见业情有可原。

其次则是现如今的《国医论坛》中,在点评华佗性格恶劣的时候,也给出了充分的证明。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华佗的确对自己的职业并不满意。只是他的能力实在太出众,所以人们重其技而轻其性。

久辞不归

了解了华佗对医术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华佗很难像其他医生一样,为病人尽心尽力地医治。而这也导致华佗向曹操提出: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以后,却选择回到老家久辞不归。

曹操杀他,也是因为他明明对曹操提出不间断的治疗方法来延长生命,结果自己却消极怠工,曹操内心自然十分不爽。

尤其是曹操后来多次请华佗出山,华佗以自己家人身患疾病为由推脱,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汉以孝治天下,家人生病以后,曹操的确不能强迫华佗优先给自己治病。可曹操不仅提出让华佗将家人接到许都,还对华佗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但凡华佗有点眼力见,都不应该和曹操对着来,以证明自己的出色和特殊。

要知道在曹操眼中,给华佗面子是尊重华佗,但华佗硬是不要,那曹操也没有必要一直低三下四的请求。满怀诚意却不受对方敬重,别说曹操了,估计任何人心里都不会高兴。

就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还好是三次以后就请出来了。要换成十次八次的话,哪怕诸葛亮有真本事,刘备也没有那么好的耐心。面对诸葛亮尚且如此,华佗又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

正如前文所言,彼时的社会环境之中,人们普遍对医生这一职业看轻。

华佗没有郭嘉、戏志才等人的谋略,没有荀彧、荀攸的内政,更没有许褚徐晃等人的武艺,这样一个略显普通的医生,在曹操面前久辞不归,和找死的确没什么区别。

开颅消疾病

除此以外,等到华佗回到曹操身边以后,给曹操提出开颅取风涎(即肿瘤)的方法来治疗曹操头疾,这更是纯纯作死的行为。

征召你的时候,一直不回来,现如今知道我(曹操)已经生气的情况下回来,并提出这样的治疗方法,这不是以治疗之名将自己弄死?看到华佗如此“歹毒”,曹操说什么也不可能放过他。

从某种角度来说,曹操和华佗之间,其实更像是古代社会中的一次著名医患事件。只是这次事件之中,曹操身为患者,拥有更大的权利,占据绝对的主导权,所以华佗的悲剧完全是可以预料的。

且不谈华佗开颅取风涎的治疗方法是否有机会能够将曹操的疾病治好,他也绝不应该在错误的时间点,提出自以为正确的方法。

人们可以理解华佗或许是回到老家以后,才逐渐想出了这个方法,但他完全可以回到曹操身边,告知曹操具体缘由。甩手掌柜的行为,华佗还没有那个资格。

等到回来以后,曹操已经处于暴怒边缘的情况下,华佗就更不应该提出这种治疗方式。别说多疑的曹操不敢相信,天下诸侯之中,谁又能够接受如此惊世骇俗的治疗方法?因此,华佗的行为,纯粹是自己在作死。

这就好比现如今某个员工休假回家以后,一直不愿意在回到公司工作。人事部询问其缘由的时候,该员工也没有丝毫表示,只是不断用各种理由推脱。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哪一家公司会继续帮养闲人呢?

注意,这里的重点不是久辞不归,而是根本没有表现出对工作的重视,以及自己的态度。

爱才有限

当然,要说曹操一点错也没有,那也不现实。只是此次医患事件之中,曹操的过错和华佗相比,的确不值一提。

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十分爱惜。如果华佗能够真心实意地救助自己,荣华富贵绝对不少。可华佗如果不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那曹操对人才的爱护也是十分有限的。每一个人的好脾气,终究都有一个限度。

曹操爱才到什么程度呢?张绣贾诩这两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

当年宛城之战中,曹操想要和张绣的嫂嫂邹夫人同席共枕,这让张绣深感羞耻,于是用贾诩计谋,将曹操麾下大将典韦诛杀,随后又用弓箭射死曹操大儿子曹昂

如此深仇大恨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绝不可能轻易妥协。

可曹操还真就放下仇恨,不仅在官渡之战中重用张绣,同时还让贾诩做到了执金吾的职位。

从这里绝对能够看出来,曹操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他的胸襟,远非常人能够比较。

或许很多人会想,这只不过是曹操对外做出来的一种态度。但“圣人论迹不论心”,曹操的确这样做了,就足以证明他的确比其他人更能容人。

甚至哪怕时候来屡次顶撞他、揭露他心思的杨修,曹操也并没有真想将他弄死。

按照正常情况下来讲,早在杨修以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劝士兵们尽早收拾东西回家的时候,就已经给了曹操足够的理由杀他。

可一直等到杨修擅自干预继承人争权这件事情以后,曹操才挥动手中屠刀,绝对算得上仁至义尽。

由此可见,曹操的确对人才十分喜爱,但绝不是盲目的喜爱。

擒获吕布以后,曹操也曾想过将吕布收入麾下,但刘备以丁原、董卓举例,他便果断将其斩杀。

说句不好听的,一个小小的华佗,凭什么能够和上述的武将、谋士们相提并论?仅凭他可以医治曹操的头疾?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要挟一代枭雄,未免太单纯。

结语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爱护人才,但绝不会纵容人才。

他对每一位人才的招揽,都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大度,人才们如果不给面子,那就不能怪曹操没有先礼后兵。

后人们常说曹操奸诈,并且认为曹操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如刘备,这纯粹就是误解。能够写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人,连这点气魄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其实带入了很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

他将刘备描绘为“主角”,曹操则是“反派”人物之一。这样一来,随着《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对曹操的误解也就越来越深。

可仔细思考一下就明白,风流如郭嘉、戏志才,稳重如荀彧、荀攸的人,又为何对曹操尽心尽力?

由此可见,就曹操和华佗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看做是华佗个人的“不懂事”。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一个地方。

结合《后汉书》给出的证明,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曹操杀华佗这件事情,他自身并没有任何大的错误。而华佗在已经和曹操确立了“上下级”关系以后,就更应该明白自己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整理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秦帝国五大强劲对手:其中一人击败商鞅,一人击退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秦帝国商鞅大战魏国,大秦铁鹰剑士李牧vs王翦,大秦时期赵国大将王翦

    [var1][var1][var1][var1]庞涓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自魏文侯开始称霸,经过魏武侯到魏惠王时,魏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虽然有所削弱并受到齐国的挑战,但是实力尚存。而此时商鞅已经开始在秦国变法,为检验训练的新军实力和试探魏国,秦国趁魏国深陷中原,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国击败之际于公元前352

  • 诸葛亮统帅10万人因缺粮退兵,战国七雄百万大军为何不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的观点是:诸葛亮效力的蜀汉政权和战国七雄任何一国国力其实都没有可比性,蜀国因为受人口,地形等因素北伐只能速战速决,拖不起。而战国各国时期人口更多,一、蜀汉的人口更少战国各国国力都要强的多在古代,人即使最宝贵的财富,有了人,才有了生产力,才能有更多的耕种,更多的社会财富创造出来,可以说人口在某方面来

  • 除了关羽,还有谁能杀死颜良文丑?至少这五个人有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颜良文丑是不是关羽所杀,吕布颜良文丑vs赵云关羽张飞,关羽vs文丑颜良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汉朝衰落。在动荡的时代有一种成为英雄的方法。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自然有许多英雄诞生。而在许多将领和参事之间,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的桥段。比如关云长杀了阎良、文丑,帮曹操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关二爷则假装投靠曹操找大哥。也就是说,在官渡战役中,他帮助曹操杀死了袁绍的两位将军阎

  • 曹操在世的时候,魏国第一大将是许褚?网友:他才是真正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爱将许褚,曹操许褚曹仁输出够吗,曹操许褚郭淮最佳搭配

    但英雄除了以武力值来衡量外,另外智慧和智谋、治军手段等,特别是带兵打仗的水准,才是论英雄的极为重要的指标,所以作为军迷,个人认为“五子良将”中的张辽文远将军,才是曹营真正的第一大将。[var1]张辽,尽管最先曾从属于丁原、董卓和吕布等枭雄,但其在下邳降服曹操后,便随孟德南征北战,收获了累累战果,才真

  • 秦朝在后代被称为“暴秦”,这与秦王朝推行法家学说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历史中的暴秦,暴秦强汉盛唐弱宋,为什么叫暴秦

    统一六国的秦朝为华夏民族后来的历代王朝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况且如何长治久安维系王朝提供了一面史镜。众所周知,秦朝在后代被儒家称为“暴秦”,那么这一称呼与当时秦王朝推行的法家学说又有何关系?一、法家下的秦朝1、秦始皇与韩非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帝国。一个

  • 出土失传的“扁鹊医书”,即将改写历史时,扁鹊却被踢出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扁鹊医书真的是扁鹊的著作吗,扁鹊为什么叫扁鹊,扁鹊治病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扁鹊

    [var1][var1]这坎坷之路不是他成医之路多艰辛,而是后世的记载以及传说将其带入了一个神秘圈。古人云“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成名,带来的麻烦可不小。因为扁鹊的医术太厉害,后人将其夸大并且神化,什么起死回生之术、换心术等不可思议的医术都被后人加到他头上。[var1]史记中记载“扁鹊言医,为方者

  • “毒后”吕雉杀尽刘家人,却唯独放过他!他与吕后究竟有何种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后为什么宠爱刘长,匈奴羞辱吕后,吕后玉玺估价多少

    吕后吕后吕后吕后吕后每当提起影响中国的历史的女人中,我们都能都能闪过,武则天,杨玉环,一代毒后-吕雉等等历史上著名的女性!现在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代毒后-吕雉,通称吕后。吕后是一个很有心机和野心的女人。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17岁的长子刘盈继承王位,由于刘盈年纪小,所以朝廷大权便落到了吕后

  • 刘备看不上王熙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丨贾嘉编辑丨白话日报排版丨二水在三国宇宙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刘备退避曹操锋芒,南下荆州依附刘表,在一次聚会上,与刘表一起评论人才。祖籍荆襄的名士许汜也适逢其会。许汜曾在曹操手下打工,后来背叛曹操依附吕布,吕布被曹操围困在下邳城时,许汜还献计吕布与袁术联姻。吕布败亡之后,他回到家乡投靠了刘表

  • 伍子胥为什么要派专诸刺王僚,助阖闾成就霸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伍子胥为什么刺杀王僚和庆忌,王僚简介,史书记载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var1][var1]这还要从十九世吴王寿梦开始,他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馀祭、老三馀昧(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哈)、老幺季札。寿梦其实从心底里想把王位传给老四季札的,但我们都知道这不符合古时的礼制,传长不传幼。[var1][var1][var1]所以,据说在寿梦临终前,对儿子们说,要兄弟们一个

  • 此人是荀子的学生,还是贾谊的老师,既见过秦始皇,又见过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子揭露人性的10句话,荀子是谁的弟子,荀子劝学篇全文完整版

    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出生于战国末期,是阳武(今河南原阳)人,非常喜欢图书、乐津及历法。年少时曾师从荀子,拜他门下专心求学,与韩非子、李斯是同门。但比起这二位能折腾出大动静的师兄,张苍却是个乖师弟,从来淡泊名利,就喜欢钻研学问。史料记载:张苍睡觉的时候脑袋边要放书上,吃饭的时候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