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该承担多少责任?

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该承担多少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4/1/25 10:53:47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得大唐的国力达到巅峰,后期却开始沉迷享受,又因为流恋后宫,宠信亲近后妃的佞臣,先是有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后有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徇私误国的杨国忠。而且唐玄宗本人甚至试图通过掌控安禄山和杨国忠来平衡政治势力,然而这两个人的权力之争,最终却成为了安史之乱最直接的导火索。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的一系列骚操作直接让人傻眼,简直堪比大明战神,本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无论是封长清、高仙芝还是哥舒翰,几乎所有的沙场宿将的共识都是据守潼关,等待各地方大军到达后形成合围之势再进行攻击必可大获全胜。

然后,唐玄宗却将封长清、高仙芝二人斩首,一代名将,常年在边关作战,经验丰富,还没发力就被自己人给砍了,

在杀了封常清,高仙芝二人后,唐玄宗又逼迫哥舒翰强行出战,导致哥舒翰兵败被俘本来叛军是根本打不赢中央军的,最初只能算是一场局部叛乱,但通过李隆基的一顿骚操作,直接导致安史之乱扩大化,长安、洛阳等经济重地遭到严重破坏,要知道在哥舒翰指挥的潼关战役失败前,唐朝还有兵力和安禄山叛军相持于潼关一线,这说明,唐朝中央并没有虚弱到毫无还手之力,只是因为缺乏战备意识,被安禄山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以说,是李隆基把本可以局限于河南、河北的平叛战争直接打成了整个北方的战争将朝廷仅有的一点生力军在潼关一战中全军覆没,不得不从遥远的西域调兵,一副好牌被唐玄宗亲手给打成烂牌,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乱。大唐帝国从历史的最高峰跌入了低谷,虽然最后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平息了这场战乱,但之后的大唐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而是成了苟延残喘、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的局面。

从开元盛世的英明睿智之君,到天宝时代的昏聩糊涂之君,前前后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判若两人,他把前半生给了政治和中兴盛世的大唐后半生给了浪漫爱情与艺术他亲手开创了盛世。但他又亲手毁了这个盛世,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制度的问题。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是我个人不太这么认为,要知道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清朝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一样来势汹汹,看起来也好像不可避免,但都被迅速平定,安史之乱本来有机会避免的,爆发后也有机会短期内平定,但都被玄宗的一顿乱操作给误了,我认为安史之乱唐玄宗至少要承担一大半的责任!你认为唐玄宗该承担多少责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用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起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都是文人治国,提倡的都是文治方面的功绩,武力不被世人推崇,因此武人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有些人宁可花费数十年去考科举,也不会选择当粗鄙的武人,因为文官的地位高,升官的机会也很大。武将就不一定了,除非有了莫大的战功,否则很难出头,而这都是封建思想的陋习。清朝之所以重视武举,完全是因为其民族背景的关系

  •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篇目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编 甘肃金石录晋魏南北朝篇卷032 晋魏南北朝甘肃陇西金石卷56 陇西魏率善羌佰长印56 陇西后秦姚苌刀铭56 陇西晋昌太守张隽碑56 陇西狄道人李蕤墓志铭56 陇西狄道人魏故怀令李超墓志铭57 陇西狄道人李挺墓志铭57 陇西狄道人魏故龙骧将军洛州李遵墓志57 陇西狄道人李艳华墓志铭58 陇西王

  • 清朝亡了111年,至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东陵从顺治年间开始修建,直到光绪年间才算是修缮完成,为了修建清东陵,清政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是掏光了整个国库的库存来修建。清东陵在刚刚开始修建时规划的有两千五百平方公里,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加上一些人清东陵的破坏,导致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清东陵仅仅只有八十平方公里。在清东陵修建完善之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奢侈“短暂”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4岁时,她被选为皇帝的儿子李琩的妻子,婚后两人过得非常的幸福,立她为寿王妃,四年后,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贵妃,皇帝对她的去世深感悲痛,唐玄宗被杨玉环吸引,但是杨玉环已经和他的儿子结婚了,所以皇帝担心会在朝廷受到批评,为了能娶到杨玉环,李隆基想起了李治和武则天故事,因此杨玉环被送入道

  • 太平天国叛徒被李鸿章诱杀,女儿被送给洋人,生下一子害惨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近代历史中印度曾一度属于英国领土,自1757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蚕食,印度就逐渐变为英国的一部分。而也是在这之后,英占印度期间,通过伪造中印边界线不断侵害我国主权,将不少我国领土擅自划入英属印度地区。因此直到近现代中印边界问题一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领土边界问题,两国曾不断发生

  • 沙武田:预言盛世的图像——敦煌莫高窟第203窟凉州瑞像的时代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凉州瑞像是佛教造像在中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河西走廊则是这一造像最核心的发生地,莫高窟初唐年间营建的第203窟,以凉州瑞像作为核心题材,赫然以主尊的形式出现在新创建的一个洞窟中,考虑到当时以凉州安氏为核心的粟特胡人集团势力在河西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们选择有深厚稽胡色彩的凉州瑞

  • 顺治23岁离奇死亡,是病死还是出家?现在就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顺治的传闻。据传说,他没有死。他只是看穿了红尘,成为了和尚。北京的石景山上还有一座慈善寺,顺治曾在此出家。还有一尊顺治像。顺治死了还是和尚?顺治年轻即位,多尔衮掌权。顺治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直到多尔衮死后,被压制已久的顺治才开始亲政,而此时他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也逐渐恶化。慢慢开始变得更

  • 任见:武照兜底改造李治后宫佳丽的工作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兜底改造李治后宫佳丽的工作性质-《大唐上阳》201 第五十一章 废后不遂当武照怒目转向李治时,李治的脸色已经苍白,浑身颤抖,如同筛糠,双脚也在地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不知道他在践踏什么。“究竟怎么回事?快快解释清楚!”武照瞪大眼睛,放射凶光,因愤怒而颤抖的红唇,几乎要喷出火焰,整个儿成了一头

  • 太平天国的失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即使没有曾国藩,太平天国依然无法推翻清朝。诚然太平军将士作战勇猛,战术灵活,即使在失败前夕,太平军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依然值得褒奖,例如被围17个月的安庆保卫战和围困26个月的天京保卫战,太平军将士忍受着缺衣少穿,弹尽粮绝的困难,跟湘军死磕到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太平

  • 713年,圣人李隆基崛起:类似武则天那样的人再无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也是他,让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的分水岭。而如果没有他在天宝年间宠信李林甫,也就是剧中的右相林九郎,以及杨国忠等人“安史之乱”能否发生很难说。同时,要不是他瞎指挥“安史之乱”也不会那么大。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只要能让一个人“自主”抵抗,平灭安禄山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圣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