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用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起名字很熟悉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用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起名字很熟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4 更新时间:2024/3/16 9:50:05

古代都是人治国,提倡的都是文治方面的功绩,武力不被世人推崇,因此武人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有些人宁可花费数十年去考科举,也不会选择当粗鄙的武人,因为文官的地位高,升官的机会也很大。武将就不一定了,除非有了莫大的战功,否则很难出头,而这都是封建思想的陋习。

清朝之所以重视武举,完全是因为其民族背景的关系,草原民族大多都是从马背上打的天下,如果没有武力就不能成为天下之主。所以清朝的统治者重了武举制度,想要选拔出一些优秀的武学人才,这样才能巩固江山。即使到了清朝末期,朝廷还不忘举办武举,可见其重视程度。而最后一位武状元名叫张三甲,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呢。在历史上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武举人中,他的名字也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了。

张三甲出生于武学世家,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武学培养,再加上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因此武学造诣深厚。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力气大,而正是这份强大的力量,让他在会试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了武状元。当然,他的武状元之路也没那么容易,曾因为没背景而受到打压,幸好恭亲偶然间见识到了他的能力,才让他成功当上了武状元。

成了武状元后,张三甲很快就受到了恭亲王的提拔,成为了光绪帝的御前侍卫。中举之后的张三甲可谓是光耀门楣,而这样的经历也让很多人都为此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学造诣更加深厚,于是纷纷前来挑战。张三甲无奈,只能一一迎战,而他也并非是徒有虚名,确实打败了许多的挑战者。其中有一位挑战者,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津门大侠霍元甲,他的名气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

而在和张三甲的比试中,两人并没有真刀真枪地打,而是说好点到即止,在三招之内分出胜负。当霍元甲的第一招和第二招都被张三甲抵挡过去之后,霍元甲便认输了,从而让张三甲的名气大涨。其实张三甲仅仅只是依仗了孔武有力的身材,一般的对战并不容易打倒他,而霍元甲的招式也并非招招致命,毕竟是大侠,这点度量还是有的。人家也是有功名在身的武状元,不至于和他较真。其实围观的人都知道,长时间打下去的话,霍元甲很可能难以招架住张三甲的进攻,不过霍元甲都认输了,此事也就皆大欢喜地过去了。

此事一过,张三甲武功高强的名气就此打响了,本来他的仕途一片光明,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而成为名门望族,奈命运捉弄,如此的武学高手,却死在了病痛中。在他尚未充分发挥自己的武学才能,尚未建功立业之时,便早早地离开了世界,实在是可惜。此后,武举制度便彻底被废除,历史上再也没有了武状元,而张三甲成为了最后一位,他是为数不多在历史上留名的武状元,也算是不负此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篇目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编 甘肃金石录晋魏南北朝篇卷032 晋魏南北朝甘肃陇西金石卷56 陇西魏率善羌佰长印56 陇西后秦姚苌刀铭56 陇西晋昌太守张隽碑56 陇西狄道人李蕤墓志铭56 陇西狄道人魏故怀令李超墓志铭57 陇西狄道人李挺墓志铭57 陇西狄道人魏故龙骧将军洛州李遵墓志57 陇西狄道人李艳华墓志铭58 陇西王

  • 清朝亡了111年,至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东陵从顺治年间开始修建,直到光绪年间才算是修缮完成,为了修建清东陵,清政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是掏光了整个国库的库存来修建。清东陵在刚刚开始修建时规划的有两千五百平方公里,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加上一些人清东陵的破坏,导致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清东陵仅仅只有八十平方公里。在清东陵修建完善之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奢侈“短暂”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4岁时,她被选为皇帝的儿子李琩的妻子,婚后两人过得非常的幸福,立她为寿王妃,四年后,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贵妃,皇帝对她的去世深感悲痛,唐玄宗被杨玉环吸引,但是杨玉环已经和他的儿子结婚了,所以皇帝担心会在朝廷受到批评,为了能娶到杨玉环,李隆基想起了李治和武则天故事,因此杨玉环被送入道

  • 太平天国叛徒被李鸿章诱杀,女儿被送给洋人,生下一子害惨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近代历史中印度曾一度属于英国领土,自1757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蚕食,印度就逐渐变为英国的一部分。而也是在这之后,英占印度期间,通过伪造中印边界线不断侵害我国主权,将不少我国领土擅自划入英属印度地区。因此直到近现代中印边界问题一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领土边界问题,两国曾不断发生

  • 沙武田:预言盛世的图像——敦煌莫高窟第203窟凉州瑞像的时代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凉州瑞像是佛教造像在中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河西走廊则是这一造像最核心的发生地,莫高窟初唐年间营建的第203窟,以凉州瑞像作为核心题材,赫然以主尊的形式出现在新创建的一个洞窟中,考虑到当时以凉州安氏为核心的粟特胡人集团势力在河西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们选择有深厚稽胡色彩的凉州瑞

  • 顺治23岁离奇死亡,是病死还是出家?现在就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顺治的传闻。据传说,他没有死。他只是看穿了红尘,成为了和尚。北京的石景山上还有一座慈善寺,顺治曾在此出家。还有一尊顺治像。顺治死了还是和尚?顺治年轻即位,多尔衮掌权。顺治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直到多尔衮死后,被压制已久的顺治才开始亲政,而此时他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也逐渐恶化。慢慢开始变得更

  • 任见:武照兜底改造李治后宫佳丽的工作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兜底改造李治后宫佳丽的工作性质-《大唐上阳》201 第五十一章 废后不遂当武照怒目转向李治时,李治的脸色已经苍白,浑身颤抖,如同筛糠,双脚也在地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不知道他在践踏什么。“究竟怎么回事?快快解释清楚!”武照瞪大眼睛,放射凶光,因愤怒而颤抖的红唇,几乎要喷出火焰,整个儿成了一头

  • 太平天国的失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即使没有曾国藩,太平天国依然无法推翻清朝。诚然太平军将士作战勇猛,战术灵活,即使在失败前夕,太平军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依然值得褒奖,例如被围17个月的安庆保卫战和围困26个月的天京保卫战,太平军将士忍受着缺衣少穿,弹尽粮绝的困难,跟湘军死磕到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太平

  • 713年,圣人李隆基崛起:类似武则天那样的人再无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也是他,让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的分水岭。而如果没有他在天宝年间宠信李林甫,也就是剧中的右相林九郎,以及杨国忠等人“安史之乱”能否发生很难说。同时,要不是他瞎指挥“安史之乱”也不会那么大。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只要能让一个人“自主”抵抗,平灭安禄山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圣人”在

  • 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不久却怀孕了,下场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是古人描述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讲的是花木兰虽为一界女子,但是念及父亲已经年老,于是为了家中父亲安好,她自愿披上一身戎装,奔赴边疆,为国效力。这样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在现代也始终被我们传颂,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彰显了女性自强不息的精神,也鼓舞着后代许多女子纷纷效仿,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