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篇目录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篇目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60 更新时间:2024/1/27 23:00:23

第三编 甘肃金石录晋魏南北朝篇

卷032 晋魏南北朝甘肃陇西金石卷

56 陇西魏率善羌佰长印

56 陇西后秦姚苌刀铭

56 陇西晋昌太守张隽碑

56 陇西狄道人李蕤墓志铭

56 陇西狄道人魏故怀令李超墓志铭

57 陇西狄道人李挺墓志铭

57 陇西狄道人魏故龙骧将军洛州李遵墓志

57 陇西狄道人李艳华墓志铭

58 陇西王直勤贺豆跋女钦文姬辰墓志铭

58 陇西晋护羌校尉彭祈碑

58 陇西国太妃墓志

59 陇西魏大飨记残碑

59 陇西狄道人李彰墓志铭

59 陇西狄道人辛祥墓志铭

卷033 晋魏南北朝甘肃兰州金石卷

60 兰州人赵道休夫妻墓志铭

60 兰州北魏赵昞墓志

60 兰州杜宝白玉印

卷034 晋魏南北朝甘肃榆中金石卷

60 榆中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61 榆中西秦乞伏国仁剑铭

61 榆中人乞伏保达墓志

61 榆中县人乞伏宝墓志

卷035 晋魏南北朝甘肃天水金石卷1

62 麦积山北魏第九十号石窟题记

62 天水孙遐墓志铭

62 天水观世音菩萨建造题记

62 天水石佛镇造像残字

62 天水人赵氏姜夫人墓志铭

63 夫人天水赵氏碑

63 天水人邵真墓志铭

卷036 晋魏南北朝甘肃秦安金石卷

63 秦安慈航宫造像碑

63 秦安铜鍑

63 秦安石造像塔

63 秦安西魏石碑

64 秦安建崇寺造像记

卷037 晋魏南北朝甘肃天水金石卷2

64 甘谷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64 清水王氏墓志铭

65 甘谷叁交寺碑

65 清水北魏铜造像

66 清水秦亭碑

66 清水鲁公姬造像碑

66 武山拉梢寺摩崖石刻

卷038 晋魏南北朝甘肃张家川金石卷

67 张家川千佛造像碑

67 张家川王令猥造像碑

67 张川王真保墓志

68 张川王悦郭夫人墓志铭

卷039 晋魏南北朝甘肃陇中金石卷

68 通渭前秦符坚剑铭

68 岷县宇文贵纪功碑

68 靖远古罗马鎏金银盘

68 靖远晋归义羌王金印

69 宕昌宕昌公晖福寺碑

70 会宁卞望之磐石铭

70 靖远法泉寺悬崖石刻

卷040 晋魏南北朝甘肃庆阳金石卷

70 庆阳不窋陵碑

70 庆阳魏品一墓志铭

70 庆阳寺沟石窟造像

71 合水莲瓣形造像碑

71 宁县石造像龛

71 镇原魏故胡昭仪之墓志铭

71 镇原胡毛进墓志

71 镇原人赵道德墓志铭

卷041 晋魏南北朝甘肃平凉金石卷

72 崇信北魏一佛二菩萨石造像碑

72 平凉人皇甫驎墓志铭

72 庄浪宝泉寺石造像碑

72 崆峒北魏造像

72 崆峒景明四年石刻

72 华亭北周石造像碑

73 华亭县莲花台宪宗李纯敕封碑

73 灵台人皇甫琳墓志铭

卷042 晋魏南北朝甘肃酒泉金石卷

73 酒泉驿使画像砖

73 酒泉北凉石幢

74 酒泉文殊山经塔残石铭

74 酒泉承阳石幢

74 酒泉马德惠石塔

74 酒泉高昌周贤文妻范氏墓表砖书

74 大凉酒泉太守兵符

74 酒泉高善穆造释迦文尼得道塔

75 酒泉北凉高善穆石塔

75 酒泉魏晋四神纹铺地方砖

75 酒泉魏晋云气穿壁纹铺地方砖

75 酒泉魏晋回纹模印铺地方砖

75 酒泉程段儿造像石塔

75 酒泉曹天护造像石塔

75 酒泉石佛造像

卷043 晋魏南北朝甘肃张掖金石卷

76 张掖删丹县柳谷石铭

76 张掖袁氏墓志铭

76 高台骆驼城魏晋壁画砖

76 临泽西晋田产争讼爰书简册

77 民乐晋临松令印

77 民乐北凉沮渠蒙逊剑铭

卷044 晋魏南北朝甘肃敦煌金石卷

77 敦煌寿昌县印

78 敦煌前秦乐樽碑

78 敦煌铜佛造像铭

78 炖煌张氏墓志铭

78 敦煌人索守猪墓志铭

78 炖煌人阴猛之墓志铭

78 敦煌太守裴岑碑

78 敦煌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

79 敦煌人宋虎墓志铭

79 敦煌大同造像石幢

79 敦煌位至三公凤纹镜

79 敦煌位至三公夔纹镜

79 敦煌君宜高官凤纹镜

79 敦煌人索泰墓志铭

卷045 晋魏南北朝甘肃武威金石卷

80 武威人大周同州萨保安君墓志

80 北魏故武威太守贾君[祥]墓志铭

80 梁故武威石公墓志铭

81 武威贾散骑之墓志

81 武威后凉麟嘉刀

81 武威贾思伯碑

81 武威人曹礼墓志铭

82 武威前凉凉造新泉

82 武威凉州都尉鲁铨墓表

82 武威前凉金错泥筒

82 武威晋筑灵钧台碑

82 武威秦建元十二年墓表

82 武威前凉霸文刀

82 武威凉造新泉

83 武威前秦梁舒墓表

83 南凉秃发乌孤剑铭

83 永昌圣容寺佛龛

83 武威西凉李皓剑铭

83 齐故大司马武威昭景王段荣墓志

84 武威人伯源侯墓志铭

84 武威人尚书郎中源君墓志铭

卷046 晋魏南北朝甘肃临夏金石卷

84 积石山天下第一桥石刻

84 临夏炳灵寺石窟西秦建弘题记

84 临夏炳灵寺石窟曹子元造窟记

85 临夏供保造佛铭

85 临夏罕护军长史印

卷047 晋魏南北朝甘肃泾川金石卷

85 泾川敕赐嵩显禅寺记碑

87 泾川南石窟寺造像

87 泾川南石窟寺碑

88 魏故东安太守陇西辛君夫人胡氏之墓志铭

88 泾川归义侯印

88 泾川大云寺舍利石函北京组

89 泾川大云寺舍利石函平凉组

89 泾川大云寺舍利石函泾川组

89 泾川北周宝宁寺比丘舍利函

89 泾川回中山造像

89 泾川人梁伽耶墓志铭

89 泾川鎏金铜佛

89 泾川后魏化政寺石窟铭

90 泾川石质佛像

90 泾川北周天和二年慧明造像舍利石函刻记

90 泾川大云寺贴金造像

90 泾川县宝宁寺石佛像

90 泾川金棺材

卷048 晋魏南北朝甘肃陇南金石卷

90 成县隋杨将军墓碑

91 西和晋归义氐王印

91 西和晋归义羌侯印

91 西和魏归义氐侯印

91 礼县芦苌墓志

91 礼县军司马印

91 礼县薛广智墓志

90 武都万象洞题名

91 宕昌魏率善羌百长印

卷049 晋魏南北朝甘肃天水金石卷3

92 天水魏率善羌千长印

92 天水太平真君二年铜菩萨铭

92 麦积山北魏景明发愿文

92 麦积山景明三年法生造龛碑

92 麦积山景明三年王宗造像榜题

92 麦积山北魏法生造像碑

93 天水宋元徽佛像铭

93 天水正光弥勒造像

93 天水人梁子彦墓志铭

93 天水追远寺造像碑

94 天水北周天和六年铜造像碑

94 天水赵佺墓志铭

《甘肃金石录》

关于《甘肃金石录》

《甘肃金石录》系甘肃陇西人石锡铭先生个人独资编纂。

《甘肃金石录》是石锡铭先生从1998年始搜集八易其稿,至2022年再次印刷,历时24年。包含秦前、秦汉、晋魏南北朝、隋唐、宋(含西夏、五代十国)、元、明、清、中华民国、1950年后、待断代、补遗等各一编,分十二编、373卷,上、下两册。共计230.4万字,存目4535条。

石锡铭先生一人之力,半生心血,独资编纂《甘肃金石录》,一言以蔽之:为甘肃文史做出突出贡献。央视编导徐而缓在《甘肃金石录》的序中写道:“石锡铭先生是当今中国难得的、具有文化自觉的金石学家。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静下心来磨一剑,精心打造《甘肃金石录》,仅凭一家、一己之力,完成了本该是甘肃大学、甘肃社会科学院、甘肃文物局或甘肃文史委等单位集众人之力、多年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甘肃金石录序》)。

《甘肃金石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的“作品登记证书”的登记号:国作登字-2022-A-10010575。

《甘肃金石录》作品登记证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亡了111年,至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东陵从顺治年间开始修建,直到光绪年间才算是修缮完成,为了修建清东陵,清政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是掏光了整个国库的库存来修建。清东陵在刚刚开始修建时规划的有两千五百平方公里,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加上一些人清东陵的破坏,导致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清东陵仅仅只有八十平方公里。在清东陵修建完善之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奢侈“短暂”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4岁时,她被选为皇帝的儿子李琩的妻子,婚后两人过得非常的幸福,立她为寿王妃,四年后,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贵妃,皇帝对她的去世深感悲痛,唐玄宗被杨玉环吸引,但是杨玉环已经和他的儿子结婚了,所以皇帝担心会在朝廷受到批评,为了能娶到杨玉环,李隆基想起了李治和武则天故事,因此杨玉环被送入道

  • 太平天国叛徒被李鸿章诱杀,女儿被送给洋人,生下一子害惨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近代历史中印度曾一度属于英国领土,自1757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蚕食,印度就逐渐变为英国的一部分。而也是在这之后,英占印度期间,通过伪造中印边界线不断侵害我国主权,将不少我国领土擅自划入英属印度地区。因此直到近现代中印边界问题一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领土边界问题,两国曾不断发生

  • 沙武田:预言盛世的图像——敦煌莫高窟第203窟凉州瑞像的时代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凉州瑞像是佛教造像在中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河西走廊则是这一造像最核心的发生地,莫高窟初唐年间营建的第203窟,以凉州瑞像作为核心题材,赫然以主尊的形式出现在新创建的一个洞窟中,考虑到当时以凉州安氏为核心的粟特胡人集团势力在河西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们选择有深厚稽胡色彩的凉州瑞

  • 顺治23岁离奇死亡,是病死还是出家?现在就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顺治的传闻。据传说,他没有死。他只是看穿了红尘,成为了和尚。北京的石景山上还有一座慈善寺,顺治曾在此出家。还有一尊顺治像。顺治死了还是和尚?顺治年轻即位,多尔衮掌权。顺治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直到多尔衮死后,被压制已久的顺治才开始亲政,而此时他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也逐渐恶化。慢慢开始变得更

  • 任见:武照兜底改造李治后宫佳丽的工作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兜底改造李治后宫佳丽的工作性质-《大唐上阳》201 第五十一章 废后不遂当武照怒目转向李治时,李治的脸色已经苍白,浑身颤抖,如同筛糠,双脚也在地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不知道他在践踏什么。“究竟怎么回事?快快解释清楚!”武照瞪大眼睛,放射凶光,因愤怒而颤抖的红唇,几乎要喷出火焰,整个儿成了一头

  • 太平天国的失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即使没有曾国藩,太平天国依然无法推翻清朝。诚然太平军将士作战勇猛,战术灵活,即使在失败前夕,太平军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依然值得褒奖,例如被围17个月的安庆保卫战和围困26个月的天京保卫战,太平军将士忍受着缺衣少穿,弹尽粮绝的困难,跟湘军死磕到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太平

  • 713年,圣人李隆基崛起:类似武则天那样的人再无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也是他,让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的分水岭。而如果没有他在天宝年间宠信李林甫,也就是剧中的右相林九郎,以及杨国忠等人“安史之乱”能否发生很难说。同时,要不是他瞎指挥“安史之乱”也不会那么大。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只要能让一个人“自主”抵抗,平灭安禄山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圣人”在

  • 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不久却怀孕了,下场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是古人描述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讲的是花木兰虽为一界女子,但是念及父亲已经年老,于是为了家中父亲安好,她自愿披上一身戎装,奔赴边疆,为国效力。这样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在现代也始终被我们传颂,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彰显了女性自强不息的精神,也鼓舞着后代许多女子纷纷效仿,例如

  • 为什么吕后死后,吕家被清算。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却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终却重新强势崛起,讨得皇帝欢心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地位添砖加瓦,到后来67岁的武则天称帝,已经是万人之上,可只手遮天。老年武则天。在世时的荣耀和地位,在死后并不能绝对的维持下去,毕竟所谓墙倒众人推,当一个强大的人死去,攀附着他的一切势力就会在摇摇欲坠、风雨欲来的局面里挣扎。譬如吕后就是如此,她死前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