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不久却怀孕了,下场很悲惨

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不久却怀孕了,下场很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81 更新时间:2024/1/8 17:26:25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是古人描述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讲的是花木兰虽为一界女子,但是念及父亲已经年老,于是为了家中父亲安好,她自愿披上一身戎装,奔赴边疆,为国效力。

这样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在现代也始终被我们传颂,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彰显了女性自强不息的精神,也鼓舞着后代许多女子纷纷效仿,例如清朝时期的一位女子。但是她的下场却很悲惨,这是为什么呢?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晚清时期的政府统治是非薄弱的,政局不稳定也就导致江山不稳定。

一方面,在国内有不堪重负的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另一方面,在国外还有西方列强正在虎视眈眈,企图瓜分我国的领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

在政局如此动荡的时候,国家也开始从民间招兵买马,开始了征兵活动。这时,一位自称陈氏的“男人”就来到了征兵现场。眼见他人高马大,皮肤黝黑,因此征兵的官员也并没有多过问,就草草地将她招进了军队中。

事实上,正如我们题目中所提到的,这位陈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人。她之所以想要参军,就是由于她内心男子一样,也有保家卫国的愿望。而且她由于外表看起来像男孩,在生活中常常被旁人所取笑。干脆,陈氏就选择参军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也能够得到旁人的尊重。

在入伍之后,陈氏一开始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顾名思义,也就是保障整个军队的后勤,提供物资的补给。而陈氏此时的任务就是饲养战马。

陈氏并没有因为这份工作低微就忘记了自己的报复和理想,反而将一个不起眼的工作也做的风生水起。她饲养的战马一个个标肥体壮,陈氏在军中也逐渐受到了众人的信服,再加上她自身强壮的体魄,还具有属于女性的细腻内心,她在军中的地位也在逐渐的提升。

得到上战场杀敌的机会的陈氏紧紧抓住了这机遇。她不仅有着彪悍的体能,还有着精湛的细腻的观察力,因此对战局的把控十分的准确。

就这样,陈氏在多次战争中屡立战功。她先是被提拔为将士,随后又被提升到了提督的位置。提督这一位置可以说在军中是非常位高权重的,仅次于总督,由此也可见陈氏非常的英勇。

而且陈氏在军中摸爬滚打十来年,都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可见她的做事风格和性格都是很严谨的,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和其他普通女子一样,陈氏也不能摆脱对于爱情的幻想。于是这一切在他遇到书朱某的时候就不可逆转的发生了改变。

众所周知,在军营中到处可见的都是一些皮肤黝黑,身形高大的糙汉子。而这个朱某却长相清秀,让人在军营中眼前一亮。陈氏在第一眼见到朱某的时候就爱上了他。

为了与其更亲近,陈氏常常请朱某到自己的营帐中饮酒。一开始,朱某还认为是自己的才气吸引了这位提督,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

但是,后来有一次喝酒的时候,二人喝得尽兴,越喝越多。在酒精的作用力下,陈氏忍不住朱某坦白了自己女儿身的身份,并且向朱某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不过此时朱某并未同意,原因就是陈氏在军营中摸爬滚打十多年,看起来早就和男人没什么两样了。这完全激不起朱某的兴趣,于是朱某就无情的拒绝了陈氏。

但是陈氏此时已经是军中的一把手了,她便借助自己的权势,对朱某进行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朱某只是一介穷书生,自然抵挡不住陈氏的霸王硬上弓。于是也就半推半就地从了陈氏。

接下来,朱某便频繁出入陈氏的营帐。这一开始在陈氏手下的士兵看来,还以为陈氏有龙阳之好。但是纸里包不住火,有一天,二人关系就露馅了,而露馅的原因就是陈氏怀上了朱某的孩子。

陈氏的肚子大到一定月份的时候,这件事是想瞒也瞒不住了。于是就传到了总督的耳朵里,总督一方面既认为陈氏英勇可嘉,值得嘉奖。但是也为她女扮男装这一行为而感到愤怒。

出于惜才的心思,总督便让陈氏和朱某身份互换。听到总督这样的提议,陈氏虽然有一丝丝的不甘心,但是为了自己和腹中的胎儿,也只能接纳了这一提议。于是此后,朱某就变成了军营的提督,而陈氏则变成了提督的随行家属。

这件事本来到这里也告一段落了,对于朱某和陈氏都有了交代,只是当这件事的风波在逐渐趋于平息的时候,朱某却不老实了。

朱某自己本身就有一定的才华,如今获得了这么高的位置,做起事来更是得心应手。于是当他的势力扩大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一开始嫌弃陈氏人高马大,没有女人味的思想又冒了头。不仅对陈氏慢慢疏远了,还纳了小妾。

再说陈氏,她本来也不是娇滴滴的女子,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面对朱某的行径大失所望,性格强硬的陈氏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带着钱财和孩子回到了故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不得不说,陈氏的前半生正如花木兰一般,她女扮男装从军,并且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爬到了比较高的位置。但是相比较与花木兰来说,陈氏的后半生就显得比较凄凉了。她遭到了爱人的背叛,也失去了本有的权利和地位吗,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悲惨。

试想,如果陈氏没有被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那么她或许能够成为我国第二个花木兰名垂青史,这也未可知。总之,爱情关系既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幸福美满的人生,也有可能毁掉一些人原有的生活轨迹,难免让人唏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吕后死后,吕家被清算。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却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终却重新强势崛起,讨得皇帝欢心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地位添砖加瓦,到后来67岁的武则天称帝,已经是万人之上,可只手遮天。老年武则天。在世时的荣耀和地位,在死后并不能绝对的维持下去,毕竟所谓墙倒众人推,当一个强大的人死去,攀附着他的一切势力就会在摇摇欲坠、风雨欲来的局面里挣扎。譬如吕后就是如此,她死前斩

  • 陈皓分享:《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下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下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特展陈皓分享“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白居易的诗句为线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策划推出“运河城市”系列特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即是此系列的首展。本次展览展品共计230余件(组),其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

  • 清朝欠了数亿赔款,大清灭亡后赔款是怎么处理的?美国人用心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朝末期,就是因为军事实力落后,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迎来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由于巨额的赔款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末年,清政府一共欠下了好几亿两的白银赔款,直至它覆灭之后依然没有还完。那么,这些赔款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闭关锁国,落后挨打

  • 22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金山岭长城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唐朝的塞外一般是指宁夏、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也叫“塞北”,不包括外蒙地区(称“漠北”)。 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

  • 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多少年?高僧的回答没人懂,溥仪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的嗜爱书法绘画,成就一代文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任其左右一生。而清朝的皇帝却偏爱佛教,一身礼佛,信任佛寺高僧,顺治帝在位时期曾问一位大师:大清国运几何?高僧一席话神秘莫测,无人能够听懂,等到溥仪皇帝在位之时才彻底领悟高僧所言。顺治之年,朝廷重臣多尔衮在一次围猎过程中遭人设计陷害,从马背上摔下,

  • 武则天用一招让唐高宗离不开她,清朝慈禧照搬,效果果然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慈禧则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妃子,她也是在咸丰皇帝死后,当上太后,最后独揽大权你。虽然武则天与慈禧在历史上的评价差异很大,但如果对比这两个人的人生经历的话,就会发现她们之间的一些共同点。她们都是皇帝身边的女人。对于武则天与慈禧而言,如何得到皇帝的欢心,让皇帝对她们寸步难行,是她们后来得以成功的第一步。不

  • 清军入关后统一全国,但是从未踏入过澳门,直至清朝覆灭,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个时期,明朝、清朝、大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当时正处明末,就跟所有面临末路、气数将尽的朝代一样,朝廷腐朽,帝王不作为,百姓流离失所,天灾、战乱蜂拥而至,不过哪个时期都不缺少英雄豪杰,李自成就带着一帮农民起义了。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就攻打到了明朝京城。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天下即将易主,李自

  •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敦煌篇目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卷044 晋魏南北朝甘肃敦煌金石卷77 敦煌寿昌县印78 敦煌前秦乐樽碑78 敦煌铜佛造像铭78 炖煌张氏墓志铭78 敦煌人索守猪墓志铭78 炖煌人阴猛之墓志铭78 敦煌太守裴岑碑78 敦煌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79 敦煌人宋虎墓志铭79 敦煌大同造像石幢79 敦煌位至三公凤纹镜79 敦煌位至三公夔纹

  • 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一生留传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的一生,太沉重,想用简短的笔墨写下来,太难了。写的断断续续,写了好久,并不很满意。大家姑妄看之。希望能对杜甫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杜甫!提起笔,写下这个名字,就觉着莫名的沉重,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沧桑嘶哑的声音“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

  • 清朝时期,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火车相撞,至今不知伤亡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研究价值很高,对我国的铁路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1889年,这条铁路发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火车相撞事件。由于年代久远,信息资料缺失,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场车祸中的具体伤亡人数。迟到的火车、醉酒的司机1887年,津沽铁路修建完成,此条铁路是由伍廷芳,詹天佑参与设计的。津沽铁路的起始和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