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还在傻傻相信刘罗锅智斗和珅?你想多了,刘墉没这个资格

还在傻傻相信刘罗锅智斗和珅?你想多了,刘墉没这个资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4/1/20 17:25:1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个志不同道不合的人要相互之间斗法,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身份、地位、智谋等要素要基本相当,如果两人之间这些条件千差万别,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别说斗上一斗,就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举个例子:清末年间,李鸿章左宗棠于公政见不和、于私品性各异,二人不仅在朝堂之上争斗的面红耳赤,也以诗词冷嘲热讽对方私生活,相互抨击,成为晚清政坛一大景象。然而从身份、地位上来看,这二人都是晚清肱骨之臣、一品大学士、封疆大吏,国家倚重的重臣,他们才有资格相互争斗。试想:如果二人中一人位居庙堂高位,另一个却还在为生活每日耕田种地,他们之间会有这种争斗吗?

我们再来看看刘墉和珅的情况,他们二人就属于后面一种情况,虽不至于天上地下的差别,但确实在身份、地位上隔了好几层,刘墉连给和珅见个面、说个话都难,更别提让和珅出洋相了。

和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先来看看和珅的简历。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死于嘉庆四年(1799年),虽然只活了不到50岁,却是官运亨通、位极人臣、权势滔天。早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年仅26岁的时候,就已经相继担任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等诸多既掌握实权、又名声显赫的众多职位,官职正一品,成为一时风头无两、满朝文武竞相投靠的人物,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毫不为过,以致当时人称和珅为“二皇帝”。

而此时刘墉在干什么呢?

刘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墉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死于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刘墉出身汉族名门,也是官二代出身,但明显在仕途上完全跟不上和珅的脚步。

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即和珅26岁、已经位列军机大臣、进入朝廷核心决策层的时候,朝廷还是在看在刘墉父亲刘勋统生前的功绩上,赏赐了刘墉内阁学士的职务,当年十月又任命他担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年底又陆续担任了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的职务。从官职上来说,侍郎是握有实权的正三品官职、而内阁学士虽然是正二品官职,却是个虚职。

而直到和珅自尽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在刘墉做过的实权官位里,最高也不过直隶总督、吏部尚书等,毕生没有进入清朝的权力核心圈——军机处,而这一点,就是刘墉与和珅在政治上的最大差距,这也决定了二人是几乎不能存在正面交锋的情况。

二人职务、权力相差太大,几乎不可能正面交锋

当和珅在军机处与皇帝就军国大事进行交谈时,刘墉连军机处的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按现在的级别来看,基本上和珅就相当于国家总理,而刘墉只是部委的副职,后期最多也只做到部委一把手。两人的政治地位隔了好几层,别说刘墉要与和珅面对面争锋、相互争执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就连刘墉想要与和珅见个面,都是非常困难的,预约都不一定排得上号。

同时,作为进入了国家权力核心层、又深得乾隆皇帝信任、欢心的近臣和珅,是可以随乾隆皇帝御驾出行的人物,而刘墉作为部门领导,想要见乾隆皇帝的机会相比较和珅而言是少之又少,随皇帝御驾出行的机会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更不可能在乾隆皇帝面前参和珅一本、频频让和珅出洋相、显难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在影视剧、小品、相声等文艺作品里出现的刘墉与和珅之间的斗争,特别是刘墉屡屡给和珅下绊子、让和珅出丑的情况在历史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之所以民间会流传这样的传说,主要反映了民间百姓对官员正直形象的期盼,希望官员更加清廉、正直、能够为百姓说实话、办实事,同时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腐败分子。从这一点上,刘墉符合正直官员的形象,而和珅则是不折不扣的大贪官,于是,百姓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通过文学的形式予以表达出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现在全搞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东胡、突厥、回鹘、蒙古、契丹、女真、鞑靼、鲜卑、羌、党项、乌苏、柔然、哈萨克……这些游牧民族,你可能甚至不会读~但是它们不停的出现,所以下面的介绍,绝对值得你收藏!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情况是这样的:东胡好可怜!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

  • 乾隆微服私访,随口说了句古诗,寡妇接了一句后竟吓跑了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每一个都是多才多艺,诗词歌赋可以说是样样精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个乾隆皇帝微服私访,随口说了一句古诗,没有想到的是,寡妇接了一句之后,乾隆竟然惊慌逃走了,这到底是为何呢?我们都知道皇帝从小就被养在深宫里面,他们也非常想要看看皇宫外面的世界,等到他们当了皇帝之后,就会以考察民间疾苦为借口

  • 资源整合能力,成就了一位唐朝富商 | 中国古代商业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黎平 | 作者 砺石商业智库 | 出品隋唐之繁华,胜过两汉,尤其是唐朝,国力之强,经济之盛,完全成了古代中国的骄傲,即使在今日,我们还是以大唐为荣,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唐朝的商业。唐朝的商业,亦胜于两汉,至少在海上贸易上,两汉乃至春秋战国,是无法相比的。然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和春秋战国两汉相比,商业

  • 龙椅不是谁都可以坐,袁世凯称帝都不敢坐龙椅,只因有此秘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由开始的部落,最后发展成了很多的王朝,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最高的统治者,也就是我们的皇帝,他们享有着最高的权力,为了显示他们的身份,他们把自己上朝时候坐的椅子叫做龙椅,这把椅子也被打造的极为豪华,而且在古代人们都相信只有上天选中的真龙天子才有资格坐龙椅,其他人如果坐上去一

  • 唐代,女性劳作的内涵愈加丰富,哪些内容反映了“中馈”之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唐代女性在制作食物过程中所处的具体场景,包括庖厨之地和器具的使用,以及在烹饪基础上所形成的经验积累。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劳作存在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最早原始社会时期的果实采摘,到农耕社会的养蚕、纺绩,以及对食物的生产、加工、制作和奉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唐代,家庭烹饪的职责不仅指向多为女性,在劳作方面也有阶层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至于唐代,主妇“中馈”之责中,不仅制备祭品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下厨烹饪、安排茶饭更是家庭主妇们必做的日常家务劳动。”因此,烹饪技艺的传授也是在室女教育的重点内容。唐五代时期精于馔事的女性颇有其人。如张说奉敕为武惠妃母亲郑国夫人杨氏(?-722)所撰神道碑中亦述

  • 清朝的12位皇帝如果齐聚一堂,你知道皇太极会教训那个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后期的时候,统治者昏庸无能,而且朝廷中的忠臣得不到利用,一些宦官却把持朝政,这也就导致了天怒人怨,各地的起义军纷纷起来反抗,不过最后,代替明朝统治整个天下的却是清朝,清朝自建立以来一共诞生了12位皇帝,也出过不少明君,但是最后却毁到了慈禧老太后的手中,这个时候,就有人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如果清朝

  • 在《康熙王朝》中,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王朝》中,大阿哥有多爱宝日龙梅,最后就有多恨自己。曾经憧憬的风花雪月,等来的只是雪上加霜。宝日龙梅不仅没有跟大阿哥好上,反倒成了他“母亲”。大阿哥郎才,宝日龙梅女貌,康熙作为长辈,为何不成人之美?作为皇家人,就要服从皇家规则皇室的婚姻,很少有爱情可言,普遍是以利益为导向。满蒙联姻,是上层之间

  • 慈禧守寡多年,大臣偷偷献给她一宝贝,每天晚上慈禧都离不开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取代了他统治了整个中国,清朝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皇帝,比如说康熙大帝还有乾隆皇帝,他们都是清朝有名的明君,但是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一个女人,她就是慈禧,即使后来清王朝灭亡了人们也都记着她。慈禧被大家记住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优秀,为清朝做了多大的贡献,而是因为她是整个

  • 从隋炀帝即位开始,隋唐妇女一般不授田,也免去了所承担的课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域外进贡的物品中,也有用金、银制作的金麦、银米,用以代表两大主食。咸通九年(868),同昌公主出降时,唐懿宗曾赐其“金麦、银米共数斛,此皆太宗朝条支国所献也”。金麦、银米若是如学者所说为某种特殊的麦、米品种,两百年间关中地区经过多次战乱,怕是不可能一直保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