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20个藩属国结局:10个消亡,1个坚持朝贡到1935年

清朝20个藩属国结局:10个消亡,1个坚持朝贡到1935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3 更新时间:2024/1/10 1:26:40

藩国的制度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才结束。自古以来,藩属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政权和经济。后来藩属国从自主设立变成了其他周边国家前来归附的形式。

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藩属关系是不争的事实,清朝的时候一共有20个藩属国,他们向大清纳贡、接受册封。但由于清末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藩属国的意义也终止了。

那么大清时期藩属国都有哪些呢?他们的结局如何?其中有六个现在还存续着,成为了新的国家;有四个并入了其他国家的领土;还有十个已经消亡,其中一个持续纳贡到1935年。

依旧存续的国家

以前是大清的藩属国,如果已经成为独立国家的有朝鲜、越南、泰国、缅甸、不丹和廓尔喀王国。

提到朝鲜、越南和泰国这些国家,那藩属的历史就相当的长了。西汉时期,整个朝鲜半岛都是他们的藩属国。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明朝时期,朱元璋赐名为“朝鲜”

1636年皇太极亲征朝鲜,从此他们与大清确立了藩属国的关系。日本维新之后,开始觊觎朝鲜这块土地,屡次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随着《仁川条约》和《汉城条约》的签订,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逐步加大。袁世凯觉得如果失去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那就是唇亡齿寒的问题,于是与日本发生了冲突。

随后甲午战争爆发,大清战败只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至此朝鲜与大清的藩属关系彻底结束。二战后朝鲜半岛划分了“三八线”,分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

越南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算是藩属国,因为从秦始皇南征百越地开始,它就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直到五代十国的时候,越南才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国家。

之后又有一段短暂归顺时间,明朝时期成为藩属国,一直纳贡到大清。后来法国入侵越南,与中国发生了战争,双方签订《中法新约》,中国正式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

缅甸之前一直是明朝的藩属国,后来由于朝代更迭的动乱,他们也一直保持着观望态度。直到乾隆十五年,缅甸才遣使过来请求纳贡。但由于其内部的问题,时常发生动乱,甚至与清军短兵相接。

不过缅甸依然保持着纳贡的行为,直到1824年英国发动了入侵缅甸的战争后,他们便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与大清的藩属关系也名存实亡了。

泰国也就是以前暹罗王国,1767年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之后,曾派遣使臣入大清请求归附,就此两国藩属关系开始建立。没多久郑信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杀,却克里将军建立曼谷王朝。

直到1855年泰国国王受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主动切断了与大清的藩属国关系。

不丹曾是吐蕃的一个部落,清朝的时期独立出去。1327年帕竹政权二世接受明朝的册封成为藩属国,然后一直延续到大清时期。1736年不丹第十任国王接受清朝廷的册封。1772年英国入侵不丹,他们被迫割让土地,沦为英属殖民地。

廓尔喀王国曾属于尼泊尔的一个部落,他们家里沙阿王朝之后,还一度想要染指我国西藏。清朝乾隆年间,大清派兵前来征讨。廓尔喀人大败之后归附清朝朝贡。

并入其他领土的国家

历史上中国周边的小国非常的多,其中有四个曾经的藩属国短暂存在过之后随着战乱并入了其他国家的领土。他们分别是琉球王国、苏禄王国、浩罕汗国,锡金王国。

曾经的琉球国就是如今的日本冲绳县,它与中国的藩属关系持续了五百多年。1646年琉球国王派遣使者入大清朝拜顺治帝,正式建立藩属关系。

历史上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给琉球国王赐印,每当琉球新王登基,清朝也都送上册封和朝贺之礼。此后琉球对大清藩属国的身份一直都是承认的,直到日本明治天皇继位后就变了。

明治天皇以各种强制手段逼迫琉球向他们纳贡,企图剥离它与大清之间的联系。1879年日本出兵占领琉球,国王请求大清出面给自己作主。

可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无法与日本抗衡,最终导致琉球被日本吞并,两个的宗藩关系也彻底结束了。

苏禄王国位于今菲律宾境内,1726雍正四年,他们遣使入大清进行朝贡。1754年苏禄王请求将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编入中国大清国土,但被乾隆帝婉言谢绝了。后来西班牙入侵,两国中断藩属关系。

浩罕汗国曾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小国,1760年清乾隆年间归附大清并开始称臣。后来随着该国进入繁盛时期,他们便不再满意这种依附关系,所以屡次侵犯我国边境。

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后,他们的顽固势力也退出了大清领土,如今归入俄罗斯管辖。

锡金王国以前属于西藏的一部分,后来分离了出去。在哲孟雄部落时期曾是大清的藩属国,后来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国土并入印度地区。

消亡的国家

在大清的二十个藩属国之中,有十个已经消亡了。他们分别是琅勃拉邦王国、布鲁特汗国、博罗尔国、巴达克山国、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杆、塔什干汗国、哈萨克汗国和坎巨提土邦。

这些国家可能很多大家都没听过,琅勃拉邦王国也就是以前的南掌,也就是今天的老挝。当时南掌政权分裂,琅勃拉邦王国占据北部地区,1729年开始入清朝纳贡。

布鲁特汗国曾是准噶尔的一个部落,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以后,他们也成为了大清的藩属国,后来被沙俄消灭。

博罗尔国是吉尔吉特一带,曾是清朝的藩属国,此后被阿富汗所灭。巴达克山国也是在大小和卓叛乱后归附清朝,后来被阿富汗王朝给吞并,最后被沙俄给侵占,如今他是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

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杆、塔什干汗国这四个小国现如今都隶属于乌兹别克斯坦,他们曾是大清的藩属国。其中安集延是延州首府,是中亚地区非常富庶的城市。

哈萨克汗国是由蒙古后裔在中亚建立的一个政权,阿睦尔撒纳战败后投向清。1847年该国最后一任国王在与沙俄的战争中壮烈牺牲,该国正式覆灭。

最后一个藩属国比较特别,它叫坎巨提土邦。该国与大清朝一直保持着长期的藩属关系,后来英国看上了他们帕米尔这个重要战略地位,所以这里也成为了战场。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最后被迫与英国共同分享此地。但中国从未干涉过坎巨提的内政,反而是英国人不断地干扰他们的政权,导致当地人与英国冲突不断。

坎巨提曾派人向大清求援,但奈何当时的大清早已自顾不暇。即便如此,坎巨提还是每年继续向大清纳贡,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1935年,随着英国彻底占领此地而结束。

在战乱年代,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苦衷,就像大清这二十多个藩属国一样,结局都各自悲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是隋朝名将,为何被斩杀于朝堂之上?网友:都怪名字太张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正因如此,许多人就错误认为,或许隋朝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将军,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比如能征善战的史万岁,能力和战绩都很突出,立下不朽之功,不管是古代六十四名将,还是七十二名将的名单之中,都有史万岁的名字。令人惋惜的是,史万岁忠心耿耿,却被斩杀于朝堂之上,究竟为何呢?网友说:都怪名字太张扬!真的是这样吗

  • 中天命理学论民国总理钱能训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钱能训(1869一1924年),字溪丞,浙江嘉善魏塘镇人。幼承家教,博览群书。1898年中进士,翌年留馆为翰林,先后任多种职务。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次长,1915年被授为中卿。1918年10月任国务总理。此后任苏浙太湖水利工程,组织中华懋业银行,1920年被骋为外交顾问,1924年6月5日病逝于

  • 缅怀伟人,孙中山诞辰156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缅怀伟人,孙中山诞辰156周年

  • 唐太宗当皇帝后,为何不再重用程咬金、尉迟恭等秦王府旧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贞观年间,在秦王府旧将之中,能够继续领兵出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几乎寥寥无几。他们有的郁郁不得志,逐渐销声匿迹;有的甚至因为谋反罪而被杀。而像李靖、李勣这样的人,原来既不隶属于亲王府,也没有参加过“玄武门之变”,却能够屡立战功,显赫一时。尉迟恭、程咬金等人的境遇,与李靖

  • 左宗棠文昌平凉府 柳湖春叠翠关陇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平凉市旅游局官方)寸寸丹心照北庭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左宗棠(1812年—1885

  •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弘扬伟人精神激发奋进力量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2022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香山公园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开展“弘扬伟人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活动。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的伟大缘于他为中华民族毕生奋斗、鞠躬尽瘁、死

  • 武则天发现一个人才,为唐玄宗开启盛世推开大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姚崇年轻时参加科举,考中下笔成章科,从名称可以看出,姚崇中举的这一科比较厉害,中举者的文章在速度和质量上都要上好佳。姚崇果然名不虚传,契丹反叛时,朝廷里军机事务繁忙,姚崇负责处理这些事务。他条分缕析,把看似杂乱无章的军机处理得井井有条,并按轻重缓急进行上报。通过这件事,武则天发现姚崇是个人才就给他升

  • 上海举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纪念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图说: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纪念活动今天在上海孙中山故居举行。金松 摄在孙中山故居庭院中央,摆放着上海市政府、市政协、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民革上海市委和中国福利会等敬献的花篮。市领导陈通、陈靖、李逸平与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界人士一道,在孙中山先生铜像前肃立并行三鞠躬礼。

  • 唐代时期,农民、权贵、富豪和僧道大肆逃税,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唐前期逃税问题与政府应对。唐前期,政府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但是在这一土地和赋税制度下,逃税问题一直相伴而生,至高宗朝之后愈加严重,权贵、富豪、寺观和农民均大肆逃税,严重侵蚀政府财政收入。针对愈加严峻的逃税问题,武后、玄宗等组织过多次治理行动,但皆无法遏制

  • 乾隆为何在金川之战中连斩两名朝廷重臣?此事与一位土司公主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雍正没有做完这件事就驾崩了,他的儿子乾隆则接下了这件事,但在四川西南实施改土归流时,当地的土司却奋起反抗。乾隆委派朝廷重臣督战,可是这位臣子竟然和当地的一名大官一起被乾隆前后斩杀,后来人们归纳下来,才知道这竟然与一位土司公主有关。 一、“玉观音”引起大叛乱 《金川妖姬志》曾经记载过这两次战役,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