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辈子共有13个妻妾、25个儿子、7个女儿,其中8子早薨。
他的长子曹昂,早年战宛城时,为掩护父亲曹操,被乱箭射死,让曹操伤心了很多年。
这么多儿子中以曹冲、曹植最为聪明,“曹冲称象”是个非常有名的神童故事。当时孙权送了头大象给曹操,曹操很想知道这头象有多重,但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秤,谁也想不出好办法。
有人出馊主意说干脆把象杀了,一块块的称,气得曹操要先把他杀了称称有多重!
最后曹冲来了,他让人把象牵到了一艘大船上,刻下船在水中的深度,牵下象后又往上放石块直到刻舟处,称石块就行了,这和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方法如出一辙。
曹操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儿子,可惜曹冲小小年纪就得了不治之症,只活了十三岁。
曹冲死后曹操为他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冥婚,找了甄家早逝的女孩儿跟他合葬。
当时曹丕劝父亲不要太伤心,曹操讽刺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操曾想让这个小儿子来接替他二哥的位子。
曹冲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曹操把对曹冲的爱转到了曹植身上。
曹植,字子建,绝世聪明,谢灵运有一句著名的话形容他:“天下才有一石(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半,余下半斗,他人去分。”
“才高八斗”的典故即出于此。明人宋懋澄认为赞得还不够,与友人谈论曹植时说:“曹子建假令绝息功名,其才当满一石。”
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然而几欲立为嗣而未果,一方面是曹丕太有心计,另一方面曹植也实在表现得没有治国样。
有一次曹操让名士邯淳去看看曹植,曹植请客人入座后,先不与之交谈,只顾自己洗澡抹粉,然后披头散发,赤膊上阵,又是跳舞又是舞剑,还高声朗诵了几千字的俳优小说,尽兴后,才坐下来与客人交谈。
曹植这种名士风度,固然潇酒倜傥,但于治国却无用,甚至是有害。
建安23年,曹操要率大军出征,送行宴上,曹植以华丽的词句热情洋溢的赞颂父王的功德,一时左右瞩目,曹操听了也十分高兴。曹丕的谋士吴质见了悄悄告诉曹丕说:“等会儿你爹上马要走的时侯,你啥也别说,只掉泪不出声就行了。”
宴会结束,曹操要上路了,曹丕抓着马缰绳,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和父王告别,曹操及在场的人无不为曹丕的“真情”所感动。相比之下,就显得曹植的那些颂词,华丽有余真心不及了。
第二年,曹植的叔父曹仁被关羽所围,军情十分紧急,曹操急令曹植为将率兵去救曹仁。然而曹操的手令传到时,正赶上曹植喝得大醉,跟一摊烂泥一样趴在地上,别说上马了,炕也上不去!曹操非常生气也很失望,只好另派他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植的《七哀诗》,《文选》注解“七哀”是“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闻目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曹子建之“哀”,又何止于“七”。
曹丕当了皇帝后仍衔其旧恨,欲寻事故杀掉曹植。一日,召子建问曰:“先帝每夸汝诗才敏捷,朕未尝面试。今限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如若不成,当坐汝欺君之罪。”
结果子建未及七步,其诗已成,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一生写了无数华丽的诗篇,这绝对是最通俗的一首,也是最情真意切的一首。曹丕大惭,遂罢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