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驾崩于征途,若不是贴身太监马云机灵,明朝将面临一场大劫难

朱棣驾崩于征途,若不是贴身太监马云机灵,明朝将面临一场大劫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1/6 11:17:40

古时皇权社会,权力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九五之尊的权力。然而,一个国家无论如何,只有一个皇帝,并且当一个皇帝顺利即位之后,基本上无法轻易改变,因为会失去民心。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很多人会想方设法在一个皇帝崩逝以后,篡改遗诏,从而坐上皇帝之位。

因此,自古以来,很多王朝中的皇帝意外崩逝,为了让国家平稳运行,为了让权力平稳过渡到法定继承人的手中,都会想办法封闭消息,直到法定继承人顺利即位,才公开老皇帝驾崩的信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棣就崩逝在伐北元的路上,当时情况危急,消息难以传至北京,但其贴身太监就十分机敏地想了一个好办法,这才使明朝免于一场浩劫。那么,这个办法是什么?

意外突袭,崩逝于沙丘

朱元璋半生创业艰辛,但在成为皇帝的后半生,他算是感受了几把锥心之痛,首先是从他还是个小兵就跟随的马氏崩逝,后来他最看重的长子朱标又去世。相对于马皇后,朱标的去世对明朝的打击更大些。因为朱元璋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他,在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就下重本培养。

但命运就是如此,朱元璋曾经在战场上再怎么叱咤风云,也得接受事实。于是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爱屋及乌,将其嫡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子。只可惜,朱允炆有一定的实力,但相比较于他的叔叔们,就有些平庸了,而且性格十分急躁。

当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就开始了削藩之路。一开始,他削藩的政策,下面的藩王尽管不满,但还是不敢反对的。但随着削藩的进行,朱允炆越来越过分,开始赶尽杀绝,湘王朱柏全家自焚以证清白,彻底激起了此时还是燕王的反叛之心。

退一步是死路,而进到南京,就是活路。于是朱棣便于建文元年开了靖难之役。朱允炆和朱棣双方经过四年的拉锯,最终以朱棣获胜结束。靖难结束之后,为了拱卫京都,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一些,朱棣最终在北京即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不过,靖难之役说是“靖难”,但天下人基本上都知道朱棣的皇帝是得来不正的,是抢的他侄子的。所以成为皇帝之后,朱棣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他朱棣也是可以做好帝王的,也是可以守好江山的。除了在国内政治上大展才华,在抵御外敌方面,朱棣更是多次御驾亲征。

公元1424年的七月夏天,已经65岁的朱棣再次率领大军进行北伐。当时,将北元的部队已经赶向了沙漠腹地,于是朱棣跟众位陪伴亲征的大臣班师回朝。然而,就是在班师回程的路上,朱棣突然身体不适,太医束手无策,朱棣崩逝。

皇帝崩逝于京都之外,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虽然有遗诏,也有太子,但野心勃勃的人哪里都是,他们会利用这个绝佳的机会篡夺皇位。一旦篡夺的势力与法定继承人进行了双方拉锯战,这无疑是在损耗明朝的国力。而且内乱损耗,势必会招致北元的觊觎,彼时北元南下,打明朝一个措手不及,那么大明将会面临巨大浩劫,就此丢了江山也未可知。

所以当朱棣崩逝于回京途中,身边的大臣纷纷害怕他死亡的消息传播,到时一直觊觎皇位的汉王朱高煦直接杀回京城,引起大明的内乱和外乱。但害怕也无济于事,最应该想的是如何瞒住消息。

这时正是七月,人死亡后的尸体,无论如何都是掩盖不了气味的。所以当时如何隐藏尸体的气味成了难倒众大臣的问题。

藏尸于锡,大明免浩劫

就在众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朱棣身边的一个叫马云的贴身太监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主意,那就是将尸体保存于锡材质制作的棺材内,味道不仅不会散发出来,就连尸体的腐水都不会滴出来。再者,锡这种金属比铁等东西的熔点低很多,容易熔化制成棺材。最后就是锡材质的东西,每个士兵都有。

于是,大臣立即下去命令士兵上交,然后进行熔化制成棺材。棺材制成后,不仅质量轻,更是绝佳的保存尸体的好东西。从这以后,锡质棺材便被放在朱棣的步撵之内,一些知道内情的大臣每天还是按时上奏、请安,将这一切秘密悄悄掩盖。

这种保存方法,果然没有将朱棣崩逝的消息走漏,所以即便是探子布满各地的汉王朱高煦处心积虑,也没有得到消息。等他真正知道消息的时候,太子朱高炽已经登基称帝了,他的皇帝梦就此落空。

而这还不是第一次,当仁宗去世,而太子朱瞻基还远在南京的时候,同样也封锁消息,秘密让朱瞻基回京,所以汉王再次得知皇帝崩逝的消息后,朱瞻基又已经称帝了。可以说,朱高煦两次踏进了同一条河流。

不过,朱高煦的梦想落空了,明朝的实力却得以保存,所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帮助明朝免除了一场劫难。也正是因为朱棣的事情,仁厚的明仁宗即位,而后宣宗即位,明朝迎来了第一个“仁宣之治”盛世,而后又再次延续了很多年,创造了史书中强硬且富庶很长时间的大明。

结语

古代在皇权交接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面临内忧和外患的局面,明朝就是如此。天下至尊的帝位,谁都想要,何况当时的朱高煦是虎视眈眈,如果有机会,他肯定会趁着朱棣崩逝的时间争权夺利。而争权势必对王朝不好,因为一个国家再怎么强大,都容易祸起内乱,而一旦出现内乱,那么外患也就随之出现。

为了解决内忧外患,马云可谓是非常机灵了。若是没有他的这番注意,指不定历史上的汉王就真的回京抢夺皇位了,而明朝也会因为内乱而引来外敌。这个时候虽然有于谦,但不见得能够平息内乱,快速抵御外敌,明朝的国祚也许就不能延续三百多年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玉兔与宋代玉绦环:金华市博《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5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5《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隋朝仅存在短短37年,却留下4个雄伟建筑,有的至今还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世的史书和民间的传说中,隋朝并没有什么可以谈论的功绩,甚至可以说名声极差,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只存在了短短37年的王朝实在是一无是处。但是,如果我们用全面客观的角度去看隋朝,就会发现隋朝并不是一点贡献都没有,相反,隋朝的很多制度和措施,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还曾留下4个雄伟的建筑,直到现

  • 朱元璋的岳父胡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胡美,原名胡廷瑞,因为朱元璋字国瑞,所以改名为胡美。胡美原是陈友谅的高级将领,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朱元璋攻入江州的第二年初,胡美率部投降,朱元璋下令将龙兴改为洪都府。一年后,陈友谅亲率六十万水陆大军来攻,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以少量兵力拼死坚守,与陈友谅展开了惨烈的交战,即洪都保卫战。不久,朱元璋

  • 隋唐历史:隋文帝杨坚临终留下遗言为什么说独孤误我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杨坚个人简介,杨坚最爱的是独孤曼陀,独孤伽罗与杨坚的小说

    我们都知道独孤伽罗是北周太保独孤信的女儿属于名门之后,她与杨坚虽然是家族政治联姻但是却非常的恩爱,以至于后来成为了隋朝的皇后,大力支持和帮助杨坚开创开皇之治,与杨坚并称为“二圣”。杨坚之所以会在临终之前说:独孤误我,主要是因为独孤皇后晚年主导罢黜宰相高颎、废黜太子杨勇,支持立晋王杨广为储君,杨广便是

  • 十五世纪,非洲大洋洲还用石刀骨剑,明朝已用超级武器地毯轰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非洲燧石砍刀。非洲是打制石兵较早地区,也是使用石兵时间较长地区之一。这种燧石砍刀,直到15世纪还在使用,最晚大至到19世纪才被金属兵器取代。刀身由天然燧石打制而成,刀柄为象牙,其上雕有动物图案。从豪华程度来看,当为部落首领所有。美洲印第安战斧。印第安人是美洲原住民,在美洲生活了几千年不为外界所知,直

  • 穿越历史,回到南北朝时期,究竟给谁当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穿越宋朝27帝关系图,穿越成领主的军师,穿越南北朝小说排行榜

    “平城坦荡汉人稀,放牧人家犬吠急。穿越诗人来这里,谁知入夜咋歇息?”话音刚落,便有一牧民来到了身前对我说:“我们其实都是汉人啊!只是成为了草原的牧民罢了。听你说你今晚没有去处,就去我家做客吧!”一位热情好客的牧民来跟我打招呼,顿时使我喜不自禁了。穿越来到南北朝“好啊!平城的民愿谓大同,大家都是华夏人

  • 宋朝乡下一县令,花80万买一小妾不睡只拜,结果一年后成朝廷大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时期最大的地方官,宋朝县令打了穷书生,宋朝 进士 县令

    韩侂胄也想效法韩琦,于是在宋光宗绍熙五年,韩侂胄趁着宋光宗赵惇病重,和另一个大臣赵汝愚,合谋策划让宋光宗退位做太上皇,拥立太子赵扩登基为帝,是为宋宁宗。宁宗也对他很是感激,所以韩侂胄才得以更高的官,也就是我们说的宰相了。飞黄腾达后的韩侂胄不仅是朝中的第一权臣,关键是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朝中

  • 李世民用他一次,就弃之不用,李世民走后他率部灭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四年前后,李世民派遣李靖北战,苏定方跟着加入了李靖大军,然而因为地势差异,苏定方一行人此去凶多吉少,稍有不慎便会回不来。然而事实却倒置过来了,在他的带领下,使得敌军首领仓皇逃走,最终被逮捕。大获成功后,李世民封苏定方为中郎将。我们都以为凭借着苏定方的才能会夺的李世民的恩宠,事实却是相反,这一战过

  • 少年包青天:为什么耶律良才被派到大宋当奸细?爹不疼,娘不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少年包青天1》中庐州的刀头“沈良”原来是大辽将军耶律楚雄的儿子——耶律良才!耶律楚雄共有三个儿子,耶律良才是老大,老二叫耶律俊才,在辽国做将军,老三叫耶律文才,是南院大王。只是可惜了沈良,他自小就被耶律楚雄派过来大宋朝当奸细,一身的好武功和好谋略只能在个小衙门做个刀头,与包拯成为好友,劝包拯做个

  • 石敬瑭使得宋朝丢了屏障没了战马,北宋不得不用步兵抵御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幽云十六州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在10世纪时人口约为150万人,这里地形复杂,历史上著名的山海关和居庸关都位于此处。同时无论是唐代还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重镇幽州都是北方重要的军事和经济的中心之一。唐朝末期已经是藩镇割据时代,在北方各地崛起了沙陀人、党项人,契丹人,他们都一定程度上与唐朝合作,意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