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貌不惊人的老者却是当年朝廷中最有胆识的官员。63岁高龄的他创下数项纪录。
1、他是中国的第一位跨出国门的官员。1866年,在其他官员畏手畏脚不敢出国时,63岁的他主动报名,经过几次考试,得以出国,成为“东土西来”第一人。
2、他是最早一位被英国女王非正式接见的中国官员。维多利亚女王先为他在白金汉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宫廷舞会,第二天,又以很高的规格亲自接见了他。
3、他还是将标点符号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当他发现标点符号的奥妙时,当即决定要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天子,这也成为他这次出行做的唯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此人就是在伦敦照下人生中第一张相片的中国官员——斌椿。
清朝最帅的贝子爷溥伦与夫人及孩子们合影。右一长子毓嶟袭镇国公,左一次子毓嵻赏头品顶戴,左二四子毓崇赏头品顶戴,三子夭折。溥伦一家人在皇室中身份最为特殊也最为尴尬。
溥伦为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嗣孙,因前面三个哥哥都夭折。道光一系长房长孙的身份就落到了溥伦的身上。同治帝驾崩后,溥伦最有资格继承大统,不料被慈禧阻止。光绪帝登上皇位后,外国人仍坚信溥伦会成为皇帝。1904年,溥伦奉命前去美国参加世博会。当地媒体称其为“中国未来的皇帝”。1908年,他又败给了3岁的溥仪。
三位身份与地位差距悬殊,却私交胜似铁哥们。1910年,皇叔载涛率团前往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在纽约,载涛与首席随员李经迈(左)、训练禁卫大臣良弼(右)三人合影。
载涛虽为军谘大臣,但对军事不通,凡事皆以良弼为“谋主”。作为当年最年轻的外交官,李经迈与载涛的关系极好。
不料,1912年,三人中能力最强最清廉的良弼被刺杀。临死前,良弼长叹“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果不其然,良弼死后十几天,清帝宣布退位。
三人中身份最低最为圆滑的李经迈后来纵横商海,聚财无数,成为上海有名的富翁。1929年,载涛前往上海拜访老伙计李经迈,惊叹李家的奢华豪气。
这位精神不振的皇室宗亲,原本被慈禧定为斩监候,却过得更像“逍遥侯”。
他的祖父是皇帝,父亲为亲王,本人晋封辅国公。
他爵位不显,野心极大,怂恿伯母废旧皇立新帝。
他满盘皆输,大势已去,先夺爵后定罪发配边疆。
他因祸得福,结交官绅,日日宴饮夜夜歌舞不绝。
他娶嫩妾为伴,建公爷府而居,俨然一位土皇帝。
他就是与堂兄同治皇帝同年同岁的有福之人载澜。
晚清,这位发辫盘头,两腿盘坐,手持折扇的男子正在表演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法。这种传统戏法如今已被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这种戏法的道具需要筷子(木棍、折扇也可)、茶碗、小球三样。
2、这种戏法的手法需要表演者用扇子或筷子划来划去,可以让小球在倒扣的茶碗里来回的变换。
3、所谓“七分口,三分艺”“球飞南北不离口,转来转去藏在手”,这种戏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手与口并用。手法一定要快,口要时时与观众交流。
这一戏法就是如今已很少人知晓的三仙归洞戏法。王保和曾将此戏法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今,他的儿子与徒弟继承了这一戏法。
1890年,福建兴化(莆田)一位姑娘出嫁。出嫁的姑娘头上并没有披红盖头而是戴着当地传统的“新妇罩”。当地女子出嫁上花轿时,都要戴上这种用竹篾编制的新妇罩。新妇罩的外表不仅需要用纸裱糊,还要涂上红油。
在上花轿时到入洞房前,姑娘都要戴着新妇罩,直到入洞房后由新郎揭掉。
我们看到新娘的花轿也很华丽大气。花轿木质雕刻,采用浮雕的工艺手法进行装饰,上面肯定雕着以吉祥为主题的花鸟虫兽甚至人物。这种花轿算不上雕刻最多,工艺水平最高的头等花轿,但租用一次也非常昂贵。
1、晚清民初,租用稍微讲究点的花轿加上轿夫就需要一百多块钱,而马车不过才十块钱。当时的一百块钱可是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多的收入。
2.马车便宜但不能坐。因为时人认为姑娘出嫁坐轿子才吉祥。穷人家租不起讲究的轿子只能租老破旧的花轿。因怕人家笑话,就将轿子放在马车里。这样新娘既可坐着花轿,又不被外人看到破旧的花轿。
3.如今最为豪华的花轿是享有“天下第一轿”美称的民国万工轿。此轿制造因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所以称之为“万工轿”。此轿并无轿门,新娘进出需专门的拆轿师傅现场拆卸。此轿现存浙江省博物馆。当年租用这顶轿子出嫁肯定价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