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资治通鉴故事》之186“李晟兴复唐朝”

《资治通鉴故事》之186“李晟兴复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92 更新时间:2024/2/8 23:25:18

公元783年,地方出现了叛乱,唐德宗从各地调集军队到长安集结,准备镇压叛乱。不料想甘肃的军队到达长安后因为对朝廷的待遇不满,鼓动当时在长安闲居的唐朝将领朱泚发动兵变,把唐德宗赶出了长安。唐德宗逃出长安后躲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为了斩草除根,率兵攻打奉天。唐德宗手下唐军不多,形势很危急,一时间唐朝到了灭亡的边缘。

当时的唐朝名将晟正在外地养病,得知消息心急如焚,决定马上到奉天去解救唐德宗。可他养病的地方也遭到叛军的进攻,当地的节度使张孝忠强留他帮助自己就地抵抗叛军,不放他去奉天。李晟极力交好张孝忠,把张孝忠的女儿娶为自己的儿媳,又给张孝忠的亲信送礼让帮着说情,最后张孝忠答应放李晟去奉天,还让手下将领带600名士兵与他同去。李晟威望很高,一路招兵买马,队伍很快扩大到一万多人。

李晟率军到达奉天后,其他各路唐军也到了,其中大将李怀光指挥的唐军实力最为强大。朱泚叛军不敢决战撤回了长安,李晟决心乘势进攻长安消灭朱泚,可是李怀光发现自己兵强马壮之后,野心膨胀,想趁机夺取唐朝政权,因此认为李晟的军队是自己夺权的最大障碍。李怀光唐德宗请示,以作战需要为借口,要求李晟的军队由自己统一指挥,唐德宗答应了,所以李晟的军队和李怀光的军队驻扎在一起。

李怀光的士兵天天抢劫,而李晟的士兵秋毫无犯。李怀光的士兵用抢来的东西拉拢李晟手下的士兵,可李晟的士兵无人敢接。李晟发现李怀光图谋不轨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军队被吞并,就把部队驻扎到别处,并向唐德宗报告李怀光谋反的企图。唐德宗尽力安抚李怀光,李怀光还是谋反了。不过,李怀光没想到自己手下的士兵都被李晟所折服,纷纷投奔了李晟。李怀光众叛亲离,只好带着少数亲信逃走了。李晟吸收了李怀光的部队后实力大增,就决定反攻长安,消灭朱泚。

有人建议李晟先占长安的外城,再夺市区和皇宫,把叛军“包饺子”一网打尽,李晟说:“长安市区道路狭窄,如果叛军利用地形与我军巷战,徒增伤亡,还会误伤百姓,使千年古城毁于一旦。现在叛军的主力集中在长安北部的西内苑,我们不如突袭那里击溃叛军主力,他们必然弃城而逃。这样虽然不能一网打尽,但是可以确保长安城安然无恙。”大家一致赞同,于是进军西内苑。朱泚派出手下骁将张庭之、李希傅带兵迎击李晟,李晟正欲寻敌决战,率军出击锐不可当,一日之内三破叛军。叛军军心动摇,晚上宿营时遍地哭声。

第二天,唐军乘胜进攻,击退阻击到达西内苑。西内苑是皇家猎场,四周高墙围护。李晟在进攻前夜扒开的大缺口又被叛军用树木挡住了,叛军隔着树木射箭,唐军不能前进。危急时刻,李晟大怒,对唐军将领们说:“要是再过一会儿还不能突破叛军防线,我把你们全部斩首!”唐军将领们害怕被杀,拼死进攻,终于突破防线,击溃了叛军主力。叛军残部负隅顽抗,并有数千名骑兵绕到唐军后路偷袭,李晟率部苦战,连续十几次冲锋,最终击退了叛军。朱泚率部狼狈逃出长安,后来在逃亡途中被杀。

(李晟不愧是中唐名将,他治军严明,不扰百姓,率部进入长安后,有几名将领先后违反军令都被杀掉,士兵们更是严守军纪不敢违禁。)

更多文章

  • 受得住富贵,难得住凄凉,富贵宰相晏殊很可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晏殊人生感悟,太平宰相晏殊全文,晏殊的三种境界

    朝野上下经常举行各种聚会,据说最初的时候,在士大夫们的宴会上人们极少见到晏殊。有人问起来,发现晏殊没有来是因为在家里苦读呢。后来皇帝宋真宗发现了,觉得晏殊不错,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是个人才。于是,宋真宗就让晏殊担任了皇家太子的老师。好家伙,这货开口就把皇上说愣了,宋真宗想,真是不按常理

  • 《清平乐》:她应该是宋仁宗爱过的女人中最幸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她们都是爱着宋仁宗的人,也是宋仁宗爱着的人。然而孤城一闭,四角四方的天,四角四方的地,她们是幸运的,亦是不幸的,然而有一人是宋仁宗心中那短暂停留的天鹅,应是所有宋仁宗爱过的女人中最幸运的一人——陈熙春。宋仁宗初见她时是女扮男装的样子,笑容和举动都如此灿烂。宋仁宗对陈熙春应该是一见钟情,她是所有见过的

  • 以一己之力影响南北朝走势,细说“侯景之乱”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的简介,侯景之乱谁取代了梁朝,南北朝演义小说

    01.东魏权臣高欢病逝,侯景叛乱转投南梁 侯景出身朔州羯族,北魏时为抵御北方柔然,于边地设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受边镇好武风习影响,侯景自幼便善于骑射、骁勇好斗,曾任怀朔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爆发,侯景亦率部起兵,后投靠尔朱荣,并师从慕容绍宗学习兵法。侯景在尔朱荣麾下

  • 《清平乐》:这个把宋仁宗“宠坏”的女人,从不曾爱过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平乐宋仁宗简介,清平乐宋仁宗究竟喜欢谁,清平乐宋仁宗喜得儿子

    苗心禾是他乳母的女儿,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总是会的唤他六哥,苗心禾从小就知道宋仁宗的喜好,总是会在他难过伤心的时候换着法子让他开心。而苗心禾对于宋仁宗而言是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是他的亲人。两人一起长大,深知他的心意,宋仁宗关门自省时过来陪伴他的是苗心禾,宋仁宗痛失生母的时候,过来陪她的依然苗心禾,他看到

  • 以史为镜:唐朝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如何成为最早的体制照妖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国家制度优劣之争,在人类文明探索进程中是必然存在的,毕竟,只有不断鹅王择乳,才能最终达成全人类幸福的目标,因而,国家制度的评判标准,也就成为了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经诞生出了许多相关理论。然而,制度问题不同于一般科学问题,它的优劣只能被定性于国家灭亡后,谈论没灭亡国家的制度好坏,往往

  • 扬州唐城遗址,这里曾是隋炀帝行宫旧址,可以感受千年唐风古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唐朝,想到的是西安,提起宋朝,想到的是洛阳和杭州。其实无论盛世之唐还是风雅之宋,在这些都城背后一直有一座城市历经千年繁华而不衰,她就是扬州。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扬州曾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都是全国性的经济中心,被誉为“通史式繁华第一城”。想感受唐时扬州城的富足豪奢,不妨打卡毗邻瘦西湖的扬州唐城遗

  • 《清平乐》宋仁宗曹丹姝:相爱的两人,一个不勉强,一个不肯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平乐曹丹姝简介,清平乐年轻的宋仁宗,清平乐曹丹姝个人台词

    曹家名门显贵,功勋之臣,曹丹姝人品才华性情都是极佳,又因坊间传闻的一句“貌丑不致惑君”被大臣力荐此乃中宫佳选。一个女子满心欢喜地嫁给自己,心心念念的男子,却不曾想因为坊间的一句传言而那两个本来应该可以,相爱之人却变得相爱而不愿说。只因为一句没有实证的传闻和别人口中的人云亦云,宋仁宗在大婚之夜辜负了一

  • 20岁和尼姑恋爱,80岁娶18岁少女,生四个娃,北宋诗人张先很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先纳妾故事是真的吗,宋朝张先娶小娘子,北宋风流才子因夫妻反目出家为僧

    张先擅长写慢词,与奉旨填词的柳三变齐名,有《安陆集》传世,其中长调颇多。他的词工巧妍丽,为时人所喜爱。又因为他作诗写词善用“影”字,所以又被世人称作“张三影”。张先早年曾经做过安陆县的县令,后来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以后,醉心于山水佳景,常和朋友一起出游。咱们熟悉的诗人、文学家,像梅饶臣、苏轼、欧阳

  • 古代妃子是如何侍寝的?西周和清朝,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妃子最难受的三点,西周到清朝的历史人物,古代妃子入宫有什么仪式

    各位,药王孙思邈曾在他的《千金方 房中补益》一书中提到过,说当年轩辕皇帝之所以能成仙,是因为他修炼了一种采集阴阳的秘法。而他的后宫之中,至少有一千二百名妃子。当然,此时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周公旦等人的努力,礼乐制度形成。后宫妃子侍寝,也就有了初步的规矩。据史料记载,西周时

  • 历史彩照:清朝官员首次踏出国门,贝子爷有望登上皇位却两次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貌不惊人的老者却是当年朝廷中最有胆识的官员。63岁高龄的他创下数项纪录。1、他是中国的第一位跨出国门的官员。1866年,在其他官员畏手畏脚不敢出国时,63岁的他主动报名,经过几次考试,得以出国,成为“东土西来”第一人。2、他是最早一位被英国女王非正式接见的中国官员。维多利亚女王先为他在白金汉宫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