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2/29 14:26:34

转载 【东亚实学人物】中国(46)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2017-10-09 16:58

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诗文集》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著作有《日知录》等。

1639年,27岁的顾炎武参加科举考试再次落榜,从此他不再“从四方之士征逐为名”,而正式开始从事经世致用的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他开始编撰《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认为是一项“坐集千古之智”的工作。

在顾炎武看来,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其内部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而造成的。在明清时期反理学的浪潮中,顾炎武以高扬经学的大旗为其重要特征。他对宋明理学的“性与天道”不以为然,认为不讲辞受、出处,而终日陷于论辩之中,绝非孔孟儒学正统。他说:“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也;出处、去就、取之、辩之,乃孔子孟子之所恒言也。”因此,顾炎武一生为学,始终以国家治乱之源,生命根本之计为出发点,切实去探索“六经之旨”、当世之务。

顾炎武通过提倡经学来作为其倡导经世致用之实学的号召。他提出了“理学,经学也”的著名命题。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他详细论列了天文气象、农田水利、采矿、制盐、造船、航海、海战和内陆河流湖泊的水战等各方面的知识。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他已经开始研究“船坚炮利”的问题。他致力于开辟中国哲学知识论的前进方向,认为圣人之学本质上是一种注重个人道德践履和社会政治实践的学说,虽然也讲“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有体用之分,但并没有用心于内之说。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专用心于内”,但主张发挥“心”的能动作用,去认识事物,去“裁物制事”。

“士无实学”,在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及工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究天人之际”的哲学思想。他还探讨了如何解决士大夫之无耻这一国耻问题,探索道德文明的重建之路,提出了“明体适用”、“博学于文”及“行己有耻”的思想。他批评读书人脱离实际,将过去那些虚无缥缈的世界重新回归现实,认为《易》是一切学问的核心与灵魂,研究该学问不但要着眼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而且还需要研究《春秋》,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天下之道理。

顾炎武认为一切关于自然及社会的知识都是认知的对象。他批评宋明以来的理学、心学,说“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在其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他总结了历代治水的“善治水者,固以水为师耳”经验,揭示了先验之理与社会实践的矛盾,说明了只有生活及实践才是人类知识的真正来源。他认为历史的时势是由人造成的,人定能胜天。

正因为顾炎武把自然知识、工艺知识和社会知识作为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传统的“格”伦理之“物”、“致”道德之“知”,所以他才能意识到真理的追求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把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从伦理学意义上的“境界”论改造为知识论意义上的关于认识无穷发展的学说。

顾炎武一生将道德、学问、文章有机融为一体,终身孜孜追求,成为学者的楷模。其一生治学,都以务实致用为依归,以“文须有益于天下”为指导思想,认为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济世救民。如果只是为了吟诗作赋,玩文字游戏,那就成了所谓的雕虫小技,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与同时代的方以智、王夫之等不约而同地开了以经学为求道工具、以匡时济世为立道目的的实学思潮。其品志之高洁,人格之伟岸,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经久不衰的精神震撼力量。

参考文献】许苏民:《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盗墓贼炸开唐代墓葬,27吨国宝流失海外,最终墓主身份被村民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2004年,陕西省西安市的大兆乡庞留村外一座唐代陵墓被盗,当时盗墓贼用炸药等炸开陵墓后墓中一套图案精美的彩绘石椁,被盗墓分子以数百万美金贩卖至境外。据当地村民说,历史上这座陵墓曾多次被盗,这次竟然动用了炸药,从深夜一直挖到天亮,而为了防止村民报警竟持枪在村内巡逻并掐断了电话线。陵墓被盗后不久当地村民

  • 秦桧曾经也对金强硬,被抓以后逃回南宋,为什么变成卖宋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桧有没有跟金国通敌,宋朝奸臣秦桧的读音,秦桧身边的两个奸臣

    秦桧的评价并无偏差近些年来,为秦桧翻案的文章不在少数,而站在民族大义及爱国主义立场痛斥的翻案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对秦桧的评价其实是已经盖棺论定的。秦桧是南宋时期的奸臣、主和派和投降派。历史上秦桧夫妇的跪像有上千对,目前存于世的有七对,最著名的是西湖边岳王庙里岳飞墓前的一对,可见对秦桧的评价是明确的。秦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给她什么待遇?学者:莫高窟一幅壁画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美女”每一个人都一段心酸的往事,最后都没有善始善终。唐朝诗人崔国辅在《王昭君》一诗中写到:“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这是昭君出塞后在胡地生活的真实写照,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她做了什么?学者:莫高窟一幅壁画给出答案,让人不忍细看。一、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

  • 吴越文脉|穿越时光,再现八百年前南宋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穿越时光,再现八百年前南宋之美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电影《满江红》故事发生在岳飞去世后4年,在此前一年,宋高宗赐给秦桧一处府邸,正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德寿宫”。无论是年前未开先火的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还是正在热映中的电影《满江红》,乃至青年作家周华诚新近出版的历史散文《德寿宫八百年》,

  • 宋玉竹马 玉擎苍两摩睺罗: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4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宋玉竹马 玉擎苍两摩睺罗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4《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了10个侄子,为何侄女却又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茫茫雾色笼城池,玄武门边伏帝师;兄弟阋墙宫室事,太宗凯奏贞观时;三纲易位董狐笔,四海升平天下期;日日皇城游客众,年年门上贴尉迟。——《咏玄武门之变》自古以来,皇室斗争都是极为残酷的,在权力的诱惑之下,亲情、友情变得一文不值,为了争夺权力,历史上发生过不知多少罔顾亲情的事情。就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玄武门之

  • 明朝的俸禄有多低:县令工资居然跟马夫差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当县令的时候。都只有在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才会舍得买两斤肉,给母亲祝寿。《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朝县令一般是正七品,月俸7.5石。一年的话就是90石,相当于白银45两。而给县令赶马的马夫,一年的收入都有40两白银

  • 明朝“大忠臣”含冤而死,被抄家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刽子手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于谦 于谦何许人也?于谦,明朝的名臣、民族之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同张煌言、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能配得上“忠”这个称谓的官员不少,而于谦则能位列榜首。官宦世家出身的于谦,其祖辈基本都为朝廷做事,然而从他父亲那一代始,整个家族便再无一人入官。因此,于谦的父亲对他给予了厚望,希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对她做了什么?莫高窟1幅壁画,让人不忍细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王昭君简历,王昭君悲惨的匈奴生活,匈奴评价王昭君长相

    王昭君在一生当中,结过三次婚,首先第一任就是匈奴王,当时他娶了王昭君生活了不久便去世了,后来王昭君又嫁给了匈奴王的长子,令人没想到的是,王昭君下嫁不久,长子又去世了,后来,王昭君无奈又嫁给了匈奴王的孙子,感觉他们当时的传统观念怎么就这么奇葩呢?女性就像是玩物一样,一个接一个的下去。在王昭君是之后,当

  • 今日宋太祖赵匡胤诞辰,传说牌九是他发明的,故事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牌九认牌方法图片,牌九投注的最佳方法,牌九上的隐形药水

    然而以上介绍的为正史的内容,关于更多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事迹在这就不过多言明了。我们不如就说说民间那些有趣的传说,据说“牌九”就是他发明的,这个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个传说里竟然把宋朝为何失去半壁江山的事,也给了一个原因,颇具衍说意味,一起来了解一下:话说赵匡胤建立宋朝,迅速平定各地兵匪之祸,得以使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