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看唐朝有多少马匹,就明白什么叫“马有多少,国有多大”!

看看唐朝有多少马匹,就明白什么叫“马有多少,国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64 更新时间:2024/1/16 21:03:13

初唐时,唐朝采取府兵制,全国分布574-800个折冲府,有名可考的627个。这个数字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最少的记录是574个,最多的记录是800个。折冲府分三等,兵力各自为1200人、1000人、800人。所以说,初唐全国的府兵大约在80万人左右,其中关内道大约26万人,为府兵主力。

此外,唐朝不仅是兵多,马也多。马在古代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役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武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早在《周礼》中,马政就已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古代整军备战不像现在,有飞机导弹,坦克大炮,当时备战主要集中在能够使部队快进快退的军马上。骑兵是古代战场所向披靡的坚锐,而唐朝骑兵在当时就是最厉害的骑兵团。

唐朝最初也没多少家底,李渊向突厥称臣,得了2000匹战马,后来又得到了隋马3000匹(“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弊,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这5000匹马成了唐王朝的起家之本,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基本就是几千匹马这个量级。唐朝统一中原后,马背上打天下的李世民深知战马的重要性,在陇右大力养马。

在千里之地设置了“八坊四十八监”,“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至 七十万六千 ”,堪称中国养马事业的巅峰期!后来因为马太多,马场不够养,又把其中八个监牧迁徙到了河曲地区。除了自己养马,对外征战也是唐朝军马的重要来源之一。贞观十五年李绩大胜薛延陀,获战马一万五千;玄宗开元二年,薛讷大破吐蕃,获马匹近八万、牛羊四万等等!

此外唐朝有无数藩属国,唐朝也对他们表示:“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你马匹 ”!因此,各方朝贡时,马匹是一个很常见的贡品。除了官营马场之外,唐代民间也大量养马。甚至市场上马的数量太多,造成了马匹价格的下跌,甚至出现过一匹马只能换一匹素绢的情况。

在唐代,不论是挑选良马的“相马术”、管理马匹的法律《厩库律》,还是国家设立的兽医机构,都达到了空前的完备程度。根据《唐六典》记载,马政机构太仆寺设有兽医600人,兽医博士1人。中央的兽医人数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见的。在这样全面的呵护下,唐代马匹的数量之大,达到秦汉以来的最高峰。

唐军出战前,马场优先供应强壮的战马。等壮马抽调完后,才供应次一等的马匹。所以,唐军骑兵在战斗中总是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冲击力和机动力,其物质基础比很多后来的朝代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开元初年,随着官营马场的积弊加深和对吐蕃战争持续,马匹存栏数越来越少。为了应对战争需求,唐玄宗颁布了鼓励养马的优惠政策。人民养马十匹以上者,可免除一定赋役。于是王侯勋贵争相养马,“盘禾安氏有马千驷,怙富不虔。”《太平广记》于远篇:“邺中富人于远者,性奢逸而复好良马,居第华丽,服玩鲜洁,拟于公侯之家,常养良马数十匹。”

各军将领也都畜养私人马匹,各军中马匹都动辄以万匹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唐军骑兵也提升了自己的战马储备,确保自己在开元和天宝年间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战马充足,只是唐代骑兵兴盛的物质基础。但是唐朝骑兵的主动攻击精神,将领的指挥得当,也是唐代骑兵得以强大的原因。

所有唐军统帅都深谙“无良马即无胜利”的秘诀,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之所以有信心反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兼任了内外闲厩都使的职务,这个职务让他得以控制玄宗时代后期最重要的养马基地——楼烦马场。“安禄山以内外闲廨都使监知楼烦监,阴选胜甲马归范阳,故其兵力倾天下而卒反。”

唐王朝直到灭亡也没有人抱怨过缺马,但是唐朝之后,中原王朝的马匹数量锐减,后来的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期,才有20万左右,后来则更少。宋朝的马为何越养越少?或许有人要说,唐朝之所以有这么多马,因为唐朝有面积广大的产马地,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唐朝时期的主要产马地陇西、金城、平凉、天水、绥州,在宋代时依然掌握在中原王朝手里。

但是为何最后没马呢?也许只能用“体制”原因解释了。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发起轰动一时的变法,核心内容就是推行“保马法”,把国营马场的马分给有条件的农民饲养,同时免除养马户的赋税和劳役,政府还给予补贴。

“保马法”本是谋国之举,但不料百姓却不堪其重。因为一旦马匹病疫死亡,就要赔偿上万钱,一般小康之家会由此破产,故而“人人以有马为祸”。引发民情汹汹,不出十年,国马奇缺。北宋之所以最终灭亡,与之不无关系。

其实对比一下两朝的疆域就明白,冷兵器时代,马有多少,国有多大!

(参考资料:《唐代马政》、《新唐书》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江山携手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

  • 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东亚实学人物】中国(46)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2017-10-09 16:5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

  • 盗墓贼炸开唐代墓葬,27吨国宝流失海外,最终墓主身份被村民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2004年,陕西省西安市的大兆乡庞留村外一座唐代陵墓被盗,当时盗墓贼用炸药等炸开陵墓后墓中一套图案精美的彩绘石椁,被盗墓分子以数百万美金贩卖至境外。据当地村民说,历史上这座陵墓曾多次被盗,这次竟然动用了炸药,从深夜一直挖到天亮,而为了防止村民报警竟持枪在村内巡逻并掐断了电话线。陵墓被盗后不久当地村民

  • 秦桧曾经也对金强硬,被抓以后逃回南宋,为什么变成卖宋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桧有没有跟金国通敌,宋朝奸臣秦桧的读音,秦桧身边的两个奸臣

    秦桧的评价并无偏差近些年来,为秦桧翻案的文章不在少数,而站在民族大义及爱国主义立场痛斥的翻案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对秦桧的评价其实是已经盖棺论定的。秦桧是南宋时期的奸臣、主和派和投降派。历史上秦桧夫妇的跪像有上千对,目前存于世的有七对,最著名的是西湖边岳王庙里岳飞墓前的一对,可见对秦桧的评价是明确的。秦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给她什么待遇?学者:莫高窟一幅壁画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美女”每一个人都一段心酸的往事,最后都没有善始善终。唐朝诗人崔国辅在《王昭君》一诗中写到:“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这是昭君出塞后在胡地生活的真实写照,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她做了什么?学者:莫高窟一幅壁画给出答案,让人不忍细看。一、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

  • 吴越文脉|穿越时光,再现八百年前南宋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穿越时光,再现八百年前南宋之美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电影《满江红》故事发生在岳飞去世后4年,在此前一年,宋高宗赐给秦桧一处府邸,正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德寿宫”。无论是年前未开先火的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还是正在热映中的电影《满江红》,乃至青年作家周华诚新近出版的历史散文《德寿宫八百年》,

  • 宋玉竹马 玉擎苍两摩睺罗: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4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宋玉竹马 玉擎苍两摩睺罗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4《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了10个侄子,为何侄女却又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茫茫雾色笼城池,玄武门边伏帝师;兄弟阋墙宫室事,太宗凯奏贞观时;三纲易位董狐笔,四海升平天下期;日日皇城游客众,年年门上贴尉迟。——《咏玄武门之变》自古以来,皇室斗争都是极为残酷的,在权力的诱惑之下,亲情、友情变得一文不值,为了争夺权力,历史上发生过不知多少罔顾亲情的事情。就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玄武门之

  • 明朝的俸禄有多低:县令工资居然跟马夫差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当县令的时候。都只有在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才会舍得买两斤肉,给母亲祝寿。《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朝县令一般是正七品,月俸7.5石。一年的话就是90石,相当于白银45两。而给县令赶马的马夫,一年的收入都有40两白银

  • 明朝“大忠臣”含冤而死,被抄家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刽子手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于谦 于谦何许人也?于谦,明朝的名臣、民族之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同张煌言、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能配得上“忠”这个称谓的官员不少,而于谦则能位列榜首。官宦世家出身的于谦,其祖辈基本都为朝廷做事,然而从他父亲那一代始,整个家族便再无一人入官。因此,于谦的父亲对他给予了厚望,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