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真相:李渊落寞退场,看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渊落寞退场,看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2/4 5:27:22

贞观九年(635)李渊去世,唐太宗通知褚遂良要求查阅唐高宗与自己的实录起居注,遭到恪守祖训史官的严辞拒绝。谏议大夫朱子奢说:陛下固然圣明,独鉴起居,于事无失。但若以此传示子孙,要是他们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不得不希风顺旨,全身避祸,悠悠千载,还有信史可言吗?意思就是陛下虽然神明,但不可以开创翻阅史书的先河,以史为鉴,为的就是警示帝王不要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如果陛下做这样的事,史官与史书、悠悠千载的历史还有谁能信呢?可唐太宗还不死心,找到监修史书的宰相房玄龄,房玄龄作为参与过玄武门之变的人,心里清楚皇上想改哪部分内容,与著作郎许敬宗在唐太宗的“指导”下删改了些许事实。所以史书中太子李建成就成了“不拘细行,荒色嗜酒”,齐王李元吉就成了“性格凶愎,志识庸下”,甚至唐高祖李渊也成了在李世民的先斩后奏的压力下,才起兵造反的优柔寡断之人,抹杀了唐高祖和太子李建成对创唐的贡献。甚至伪造父命说:“时太宗功业日盛,高祖私许立为太子”,以证明夺取储君之位是名正言顺的,借此美化玄武门之变。以至于《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的唐初部分基本取材于这部分史书,沿袭了错误,以歪就歪,谬传千古。

而相比之下,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书在玄武门之变前,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据书中记载,李渊明确告诉李世民:“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及耳”,意思是等李建成和李元吉到了晋阳在公开反叛,不然他们在河东会有危险,而事实也如此,他们前脚离开河东,后脚李渊庶子就被隋军抓住并送到长安处死。

在谋划反隋时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已四处结交英杰,并且李渊苦心经营的太原也全权交由李建成掌控,从侧面说明,他们两个绝不是史书中记载的废物,如果他们是酒囊饭袋,像魏征,王珪这样的贞观之治的治世能臣,也不可能在他麾下做幕僚。李渊做为开国之君,李建成作为开国太子,放眼历朝历代也都拿得出手,只可惜遇到了这个天可汗,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不是自己太无能,而是对手太强大。曾有伟人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不管是李世民的武力值,还是用兵之道,十六岁时,赶奔雁门关,救驾隋炀帝,计退突厥;十八岁随父造反,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虎牢关之战生擒王世充窦建德,被封为“天策上将”,他一手奠定了唐朝基本版图,李唐成就千秋霸业指日可待。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朝代之一,与李世民的军事天赋与能力有很大关系。李世民在水淹七军,重创刘黑闼、徐元朗之后,被李渊封为十二卫大将军,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可李世民没有就此满足,李世民以洛阳为根据地,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天策府十八学士”,以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为首的“八百勇士”,文臣武将样样具备,俨然形成了自己一个小朝廷,这些人对秦王唯命是从,只知秦王,不知皇上太子,树大招风,这也引起了李渊的警觉。

李渊与李世民矛盾由来已久,高祖以抗击突厥为由头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调到李元吉帐下,目的是想要逐渐瓦解李世民的天策府集团,史书上记载是因为李建成与李元吉刻意排挤李世民,忽略了李渊在其中的影响,但我们从因后果来看,玄武门之变,看似是兄弟之争,实际上是针对李渊的政变。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李建成,与秦王一直明争暗斗,却一直没有采纳刺杀李世民的建议,还制止了李元吉的刺杀,是想通过高祖做主来解决皇位之争,还是见证了李世民势力膨胀却无能为力只能期待兄弟情谊,都不得而知了。玄武门之变从不是因为一时激愤,仓促的刀兵相见,而是以李世民为首的天策府集团蓄谋已久的军事政变。

意外提前的玄武门之变:高祖无奈退禅,秦王顺利登储。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在事情发生以前,主观天文的太史令傅奕就曾跟李渊报“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所以高祖也找李世民谈过话,事后李世民也对傅奕说:“你啊你啊,差点害惨我了”。到底是天象还是事前准备走漏了风声不得而知。

山雨欲来风满楼,对这场政变李世民做了哪些准备呢?首要控制军队,玄武门是皇亲国戚进谒,大臣入宫的必经之路,李世民成功取得了玄武门统领敬军弘,吕世衡的支持,一旦事发他们就可以震慑高祖和大臣,迫使他们交权。

还有一点很重要,一些将军在知道秦王要夺权的想法,非但没有告发举报,而且都表示支持,这与李世民建唐初期带兵打仗亲力亲为,与很多将军都是生死之交,这一点是太子怎么也比不上的。其次派温大雅等人回洛阳找好退路,一旦失败便在洛阳与李渊全面开战。但是意外发生了,这几日太白连续出现,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早就察觉到李世民调兵动静,便控告他意图谋反,高祖召见李世民要他做出解释,情急之下,李世民反告李元吉淫乱后宫,高祖决定让兄弟三人明日上堂对峙,这一突发事件让政变不得不提前展开。

在李世民在玄武门做好了所有埋伏准备之后。恰好李建成、李元吉入宫探问消息,由玄武门入宫来到临湖殿时,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可是此番他们两人是有去无回,先后殒命于此。

据史书说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见高祖,说:“秦王以建成、元吉作乱,举兵平息,恐惊动陛下,特派兵前来保护。”为什么先前这么大动静高祖都没有出现?一种猜测是高祖早就被人控制住了,他已明白,李建成三兄弟储位之争迟早要来,自己已回天无力,酿成如此之变,肯定与自己的偏袒、失控有很大的关系。见到尉迟敬德来见自己,就知道另外两个儿子已经凶多吉少,为避免再生祸端,使大唐陷入战乱而民不聊生,放弃抵抗,下传旨意,以诸军皆听秦王号令,承认了政变的合法,李世民也避免了弑父,顺利登上皇位。

剖析李世民篡改史书的“黑料”还原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并不是为了抹杀他的功绩,而是为了拨开历史的黑雾,尽力还原历史,看清封建社会统治对人的异化。最是无情帝王家,千古一帝在权力的争夺却也是那么无情,冷血,充满了血腥。李世民在晚年曾经著《帝范》教导太子,对太子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或许他心知这段历史不可能被抹去,所做也不过是寻求心中的慰藉,他只能励精图治,开了大唐盛世,以其历史功绩掩夺位之实。

更多文章

  • 展现自己最真的一面,武则天是如何利用“初夜”取得皇上的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并没有得到皇上注意,进宫几个月也没有见到皇上。只有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皇宫的规则和礼仪。在此期间与她一起入宫的还有一个叫徐惠的姑娘。徐惠的父亲在朝廷为官,武则天得知皇上近日要宠幸徐惠。武则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与徐惠结为姐妹,然后再通过徐惠接近皇上

  • 一代女皇武则天留给人们的千年谜团,至今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武则天秘史mv免费看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留下了千古谜团:立无字碑究竟是何意?百年来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想一探究竟,终一无所获,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老规矩,先介绍一下武则天的生平:(624年-705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或武后(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一、早年经历

  • 荆轲刺秦《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背景,风萧萧兮易水寒古诗全文,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创作背景荆轲本是齐国人,后来到卫国游说卫元君,但卫元君并没有任用他,荆轲就辗转来到了燕国,到燕国以后,和当地擅长击筑的高渐离成了知己,他两个经常和歌而泣。(公元前232年)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后,之后太子丹怕秦兵总有一天会来攻打燕国,于是引见贤才,商讨应对之策,最终敲定要寻找一名合适的刺客。太子的

  • 孔子说曾子:人不能不孝,但不能愚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宗圣曾子画像曾参是个很讲孝行的人,但有时讲得太过分,孔子为此还批评过他。有一次,曾参在瓜地里锄草,不小心把瓜秧连根锄断。他的父亲曾点见儿子把一棵长势正旺、快要结瓜的秧子锄死了,心痛得很,不禁火冒三丈,随手举起拐杖,一下子砸了过去。曾参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拐杖,当时就昏倒在地,过了

  • 孔子学富五车被称为圣人,周游列国竟多次被小孩子难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多少年,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处处碰壁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var1]孔子学富五车,周游列国,可是没想到却多次被小孩子所刁难,有些问题甚至到近现代人类才能解答。传说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路过今安徽

  • 亡国妖姬之妺喜:第一红颜祸水,还是可爱的女间谍(1)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末女间谍秘史全本,昭和时代女间谍的悲歌,二战系列之美女间谍

    但是还有一位女性,比起妲己毫不逊色,而且今人还给了她很多她都不一定乐意的头衔:千古第一狐狸精,第一红颜祸水,第一女间谍,第一个献物等等。她就是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的元妃(类似于其他朝代的皇后):妺喜。三大爱好妺喜有三大爱好,不是于谦于大爷的抽烟喝酒烫头那种。妺喜的爱好有点与众不同。一是喜欢戴男人的官帽。

  • 中国历史名人成韩国剽窃重灾区:孔子变东洋名人 关羽进朝鲜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韩文书名“东洋古典”,小标题则是“东洋名人都在这里”。[var1]更离谱的是,在封面正中印着的这名古人头像,估计中国人都熟悉: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var1]而在这本所谓的“东洋古典”韩文书籍里面,全都是介绍的中国古代名人孔子、孟子、庄子等。[var1]在这本所谓韩国“东洋

  • 村民路边捡到战国青铜器,上交博物馆后却被网友调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梁秋生捡到的这个方壶,器物锈蚀比较严重,但不妨碍看到它本身的颜色,用手敲击了两下,也不是玻璃制品,这让他意识到,很可能是一个文物。随后,他将这件器物拿到了周口市博物馆鉴定并进行了捐赠。[var1]根据鉴定,梁秋生捡到的确实是一件“宝物”,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方壶,根据专家分析,该器物应该是当时用来

  • 此二人为殷商尽忠至死,却被《封神榜》黑为佞臣,其后代建立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原著中,这两个佞臣在纣王失败之际,将传国玉玺偷取后献给了武王。后被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杀掉祭旗,成为冰消瓦解之神。 可是,根据《逸周·世俘》的记载,武王克殷杀了纣王之后,这两个人都没有死。 特别是恶来,继续带着一支军队与周人对抗。恶来的“恶”当作“亚”,是殷商时期的一种官职名,殷商时期的“亚”很多,

  • 越王(B.C.520-464)勾践奖励生育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任何时代,战争靠的就是人,越国人丁缺乏,在大臣的辅助下,勾践对内开始着手普查人口,奖励生育。勾践亲自制定给百姓提供从生到养的一条龙服务。女子从生育到坐月子再到抚养孩子,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一应俱全,以确保越国女子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生孩子。即将分娩的人家,只需提前报告给官府,官府就会派专人来守护产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