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忌打了场大胜仗,孙膑却说:请将军立刻谋反!否则将大难临头

田忌打了场大胜仗,孙膑却说:请将军立刻谋反!否则将大难临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43 更新时间:2024/2/4 2:06:44

[var1]

刘邦手下的曹参与萧何便是一个例子,当年刘邦在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西汉武将之首曹参和文臣之首萧何,马上就因各自的封地问题交恶。以曹参为首的武将集团认为“曹参军功第一”,封地理应比负责后勤的萧何大,为此刘邦“尊萧抑曹”的封赏令他们相当不满。

还是看破一切的张良最为智慧,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谋士,为此婉拒了刘邦赐给他的“三万户食邑”,选择了陈留这个小地方以避免受到武将集团的冲击。

早在战国初期的齐国,便出现了文臣与武将之间互相攻讦的事例,而这一事件最终则是以武将的全面败退而告终。

[var1]

这两位主人公大名,大家绝对都听说过,因为这两个人实在是太有名了。文臣的一方是著名的邹忌,使得他流芳千古的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必大家对他的那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印象相当深刻吧。

而武将的一方更是如雷贯耳的大人物,他的名字叫作田忌,“田忌赛马”这一典故便是出自于他,他在齐国最大的贡献倒不是赛马,而是为齐国引进了孙膑这个军事天才。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男子邹忌与伯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交集,但实际上他们分别是齐国文臣和武将的代表人物。邹忌这个人在当时被称为“三邹”之一,其他的两个人分别是阴阳家邹衍和亚圣孟子(孟子是邹国人),邹忌能与这两人齐名,可见他在齐国人心中的地位。

[var1]

而田忌更是不得了的人物,他本身就是齐国的王室,他直接指挥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围魏救赵”这个成语便是出自于他。

按照一般的道理,齐国的这两位人才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将齐国建设为霸主一般的强国才对,但可惜的是,英雄之间未必惺惺相惜,反而多有嫉恨,这两人就是如此。

公元前341年,在齐国发生的两件大事,都有田忌的身影。第一件就是孙膑参与了齐国对抗魏国的“马陵之战”,他首创“减灶法”引诱魏国大将庞涓深入,使得庞涓中了埋伏之计在树林内自戕,田忌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孙膑是副指挥。而就在“马陵之战”结束后不久,田忌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逃亡之路。

当田忌回到齐国后,遭到了邹忌的嫉恨,邹忌开始寻求机会攻击田忌。邹忌在门客公孙阅的建议下,开始实行了一条极为阴毒的计策,这条计策的关键人物就是一位算命先生。

[var1]

邹忌派人乔装打扮成为邹忌的门客,然后向街边的一位算命先生提问:“田忌将军三战三捷,如今想成就一番大事,不知有多少胜算?”算命先生还未说出答案,埋伏在旁边的人便将这位问卜的人抓了起来,然后买通算命先生做证人,告到了齐威王那里。

齐威王本身就忌惮手握重兵的田忌,算命先生的言辞正好使得他确认了此事,而邹忌则趁机在一旁添油加醋,田忌最终不得不连夜逃亡楚国。

其实早在田忌班师回朝之前,孙膑就看出了田忌回去后必然凶多吉少。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孙子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将军无解兵而入齐。使彼罢弊老弱守于主。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则将军不得入于齐矣!”田忌不听。

[var1]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告诫田忌,让田忌不要解除军队武装,而是带兵直达王城去谋反,如此就能掌控齐国,而成侯(邹忌)就能被田忌逼走。如果不如此,回去之后田忌将大难临头。可是田忌不听,结果果然应验。

手握重兵的田忌一旦解除了武装,马上就陷入了相当被动的局面,最后败在了文臣邹忌的手中,不得已之下逃到了楚国。可即便是田忌逃亡楚国,邹忌还是相当不放心,为此邹忌派遣他的谋士杜赫给了田忌最后一击。

杜赫来到楚国对楚王说:“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

杜赫劝楚王给予田忌封地以安身立命,并且利用邹忌和田忌之间的矛盾,来平衡齐国与楚国的关系,楚王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田忌在得到了封地之后便没有回到齐国,而邹忌则由此成为了齐国炽手可热的人物,权势滔天。

[var1]

直到齐威王去世之后,继位的齐宣王才为田忌平反,并且将他接回了齐国。齐国文臣与武将之间的斗争以邹忌等文臣胜利而告终,田忌这样的武将离开了齐国之后,齐国再也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战争,这对于齐国来说是最大的损失。

邹忌之所以能如此轻易的就扳倒田忌,无疑是利用齐威王对田忌的忌惮,如果齐王不忌惮田忌,那么怎么可能仅凭一个小人物的一面之词,就对此信以为真呢?历史上君王忌惮大将而导致大将下场惨淡的例子数不胜数。

韩信就是如此,与田忌相同的是,韩信在攻克齐国之后,已经拥有了极大的实力,帮楚则楚胜,帮汉则汉胜。

[var1]

此刻他的谋臣蒯通就建议韩信自立:

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

对于这一点,韩信不听,随后蒯通多次给韩信陈述利弊,告知韩信“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说倘若韩信帮助刘邦取胜,韩信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其实蒯通分析的相当透彻也确实有道理,可任凭蒯通如何劝说,韩信依旧不听,结果下场惨淡无比。

[var1]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读了《资治通鉴》,读了书中田忌的故事,更让人理解这一点。因此,《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史书,同时也是一本人性之书。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大格局,要懂人性和退让。通过《资治通鉴》,我们能学到做人、做事的很多道理。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精装四册版白话《资治通鉴》。本书组织全国百名大学教授进行了整理,并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机构进行校勘。

从内容、版本上力求精准、科学。曾国藩对《资治通鉴》爱不释手,梁超认为“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绝对值得购买。

[var1]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做活动,一套六大本,现价69元。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

更多文章

  •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霸气名字,沿用至今没改名,它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三次河西之战路线图,霍去病最西边打到哪里,霍去病为中国打下多少土地

    在霍将军短暂的生命中,他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他还为汉朝打下了4座城池。时至今日,这些城池依旧沿用着霍去病为其取的名字。 少年将军,无往不利 霍去病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生母是身份低微的女婢,他的父亲不愿意承认他的身份。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出身卫氏,舅舅是当朝大将军卫青,姨妈是当朝皇后卫子夫。在他

  • 考古队发掘两座战国墓,墓中惊现《老子》母本,专家:我们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墓中的金银财宝几乎已经全被盗墓贼盗走,但在其中一座古墓的北侧发现了大量的竹简,墓中竹简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洗礼,竹简大部分依旧保存完好,只有少量残损,在经过考古队仔细清洗后,共收获竹简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30枚,共记录了一万三千多个楚国文字,上面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儒、道的典籍,

  • 颠覆你的认知:秦朝的审讯制度究竟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依据主要来自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竹简《封诊式》的记载。审讯犯人时必须遵循如下规定:一、智慧审讯,不提倡刑讯逼供《封诊式》中的《治狱》篇写道:“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治(笞)谅(掠)而得人请(情)为上;治(笞)谅(掠)为下;有恐为败。”意思就是说,在审讯犯人时,能根据其口供的线索去追查,而

  • 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统一后根本没有剥夺六国旧贵族的身份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被项梁扶立的韩王成的“横阳君”封号在《史记》中就没有标明为韩国的封爵, 极有可能是秦朝的封爵 ,另如:秦灭赵,(赵奢子赵牧)牧子兴徙咸阳, 秦封武安侯 ,遂为扶风人。(王俭:《姓谱》)由于记载有限,我们很难详细分辨在史书中出现的“故秦某某侯”是什么出身,因何封爵,但是, 作为现象本身非常有启

  • 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加速西汉的衰落,但不能把锅都给他背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超限度地敛聚资本破坏了经济结构,从最底层打散了汉朝赖以生存的自耕农体系,户口减半意味着朝廷能控制的人口大量减少,变成了没有户籍的流民,而这些流民为了生存就会依附于其他势力,加速了地方豪强的膨胀,这不是一个陵邑制就能解决了的。西汉的农业税可是按人头可没有摊丁入亩,当农民活不下去卖土地给地主的时候,就开

  • 燕国第38任君王的花样作死:这种死法,这辈子也没见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此文为《春秋战国王侯们的花样死法》的第二篇。即将闪亮登场的,是燕国第38任掌门姬哙,和靠禅让上位的相国子之。史家称,这是一场很难解释得通的荒诞闹剧。01山高林密出妖孽,战国乱世奇葩多。而一个人要奇葩起来,不走寻常路,着实匪夷所思。比如,燕国第38任掌门姬哙。史称燕王哙。燕王哙,出生于都城

  • 三国武将战力排行,谁能称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武将武值排行榜,三国武将武力值十大排名,三国武将战力排行前100

    1、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一句话,说明吕布在那个年代个人战斗力确实是无双的,这个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来,最经典的就是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了吧!当时刘、关、张都属于各自年龄的黄金时代,面对董卓帐下先锋吕布需要三人敌,而吕布尚且不落下风,由此可见吕布个人战斗力确实惊人。不过吕布此人先后

  • 商圣范蠡做生意到底多厉害,看他3个经商小故事就懂了(开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蠡的七大发财原则,范蠡经商的三大规律,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之道

    [var1]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官拜上将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范蠡并没有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他深刻地洞察到了,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的人。尽管勾践许诺范蠡给他半个国家挽留。范蠡还是悄悄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而贪图富贵没有离开的文仲被越王随便找个理由给杀了。功成身退说起来容易

  • 汉武帝要杀死太子亲娘,满朝文武不仅不反对,还直呼:圣上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真的后悔杀太子吗,汉武帝杀了太子吗,汉武帝一代明君的名声

    安静地读历史,品生活,大家好,感谢您用珍贵的时间看这篇文章。咱们曾学过这么一句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汉武帝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征伐,他虽然在文采上不太行,但是说他是千古一帝,相信大家也不会太过反对。汉朝初年,民生凋敝,经过文景之治的养生政策,汉朝逐渐强大起来。汉武帝的运气是很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后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原来韩信也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刘邦笑着问韩信:“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只是后面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