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及时“制怒”,防止肝气上逆,在这方面,唐太宗武则天等堪称表率

及时“制怒”,防止肝气上逆,在这方面,唐太宗武则天等堪称表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43 更新时间:2024/1/24 15:54:37

黄帝内经》在论述人的“七情”时指出,肝属木,“怒伤肝”。怒为肝志,喜条达,忌抑郁。若大怒不止,则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表现为面赤、气逆、吐血、呕血,甚至昏厥。因此,告诫人们一定要及时“制怒”,勿使肝气郁结上逆导致不测。为避免大怒伤肝,一些达官显贵往往以“制怒”为戒。纵观历史,大凡明智之君,都能克制自己,及时“制怒”。在这方面,唐太宗、武则天等人堪称“表率”。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胸怀开阔,宽容大度,最善“制怒”。他同铮臣魏征的故事一直为历史所称颂。魏征原是李世民哥哥李建成的谋士,而李建成又是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的最大障碍。为帮助李建成夺得皇位,魏征曾建议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以绝后患。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后,有人揭发了魏征的这一阴谋,李世民斥责魏征为何出此毒计?魏征毫无愧惧地答道:“当时臣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当然要为他出谋划策。可惜太子没有听我的话,才落到今天的下场!”李世民为魏征的话深深触动,不但没有杀了魏征这个曾使他无比痛恨的“乡巴佬”,反而认为他刚直不阿,忠于职守,是个难得的人才,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有一次,曾在秦王府李世民手下工作多年的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罢了官,他到唐太宗跟前求情,唐太宗看到老部下情面,准备恢复他的官职,魏征知道后,竭力反对,对唐太宗直言道:“过去秦王府的人,现在官居要职的很多,如果人人都仗着旧关系为非作歹,谁还肯做好事呢?”唐太宗听了魏征的意见,先怒后喜,断然拒绝了老部下庞相寿的不情之请。他对庞相寿说:“我过去做秦王,不过是秦王府的主人;现在做了皇帝,是天下的主人了,不敢偏袒老朋友。”说完,便赏给庞相寿一些缎帛,打发他离开皇宫。

李世民深知一个皇帝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问魏征:“人君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李世民对此见解深表赞同,并一直引以为戒。他鼓励群臣犯言直谏,不要顾虑重重。魏征在谏臣中不讲情面,往往据理力争,但李世民仍神色若定,让魏征把话说完,并且从善如流。

有一次,魏征在朝上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唐太宗退朝回宫后自言自语地说:“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见了,问皇上要杀谁?李世民说:“魏征常常当众侮辱我。”长孙皇后不仅没有随声附和,反而贺道:“魏征忠直,正因为陛下是明主,他才敢直言不讳”。听皇后这样说,李世民便怒气大消。后来李世民对大臣们说:“人家都说魏征态度粗暴,我看起来却觉得更加柔媚。”可见,为了大唐社稷,唐太宗对魏征已由恨转爱。魏征病死,唐太宗大哭一场,说:“用铜作镜,可以正衣冠,用史作镜,可以见兴亡,用人作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去,我丧失一面镜子了!”在对待魏征上,足见唐太宗的度量之大,大到可以损弃前嫌,化敌为友,可以放下面子,委曲求全。这对习惯于唯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据《资治通鉴·唐纪十一》记载,唐太宗胸怀宽广,珍惜人才,从不嫉贤妒能。他对大臣们说:“自古帝王多嫉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贞观元年即他登极的第一年,他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当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队齐集在他面前向他谢恩时,他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即天下人才全落在我手中了。

唐太宗还去国子监,观释奠,“命祭酒孔颖达讲《孝经》,赐祭酒以下者诸生高第帛有差。是时上大征天下名儒为学官,数幸国子监,使之讲论,学生能明一大经者上皆得补官。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增学生满三千二百六十员……于是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升讲筵者至八千余人。”

中医养生学,从宫廷医案史料看,唐太宗中年以后经常有病。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29年)三月,患痢疾医治无效,五月二十六日死于长安翠薇宫含风殿,享年51岁。应当看到,1370多年前,尽管中医已经发展起来,但对痢疾等细菌性传染病尚无确切的治疗办法,只能清热解毒,调养气血,辨证施治,若一时不能奏效,很容易因虚脱而死。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享年82岁,是唐王朝所有帝后中寿命最长的。这位刚强精明的政治家,不仅用谋略夺去了唐朝政权,并独览刑赏大权,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为自己效力,实现和巩固了自己的“女皇梦”。中医养生学,她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制怒”,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宽容、豁达的心态。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她对待初唐文学“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一篇讨伐她这位女皇的檄文。

公元684年,武则天加紧准备废除大唐国号,建立武氏大周王朝,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之间矛盾重重,剑拨弩张。是年七月,徐敬业以扬州为根据地起兵讨伐武则天,时任艺文令的文学家骆宾王,替徐敬业写下了一篇讨武檄文《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揭露武则天非法君临朝廷,出身寒微,性格粗鲁,不保晚节,秽乱春宫,杀子屠兄,弑君鸩母,残害忠良,豺狼成性,人所共愤,天地难容。并号召人们群起响应,讨伐武氏。

中医养生学,据说,武则天听了这篇深揭痛批她的檄文,不但没有怒火冲天,反而心平气和,甚至赞赏有加。当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在”二句时,反而连连称赞写得好。后来听到“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二句,更加赞不绝口。她问道:“这篇檄文,不知出之何人之手?”并说:“有这样的人才,让他流落民间,得不到重用,这是宰相的过错啊!”由于武则天包容性强,在她当政时期,忠臣良将不少于贞观年间,如李昭德苏良嗣狄仁杰姚崇这些武则天任用的宰相,无一不是历史上的良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顺利入川并与刘璋会晤,刘备却为何不一举占据蜀地?他做得对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不得曹操重视后,被刘璋派出在外斡旋的张松与刘备暗通款曲,不仅说服刘璋邀刘备领兵入川,还把蜀中地形,以及兵马钱粮等情况,全部告诉刘备,益州的虚实已经彻底暴露在刘备面前。很快,刘备就顺利入川。刘璋与刘备在涪县相会,双方在涪县大肆饮宴,一时间宾主俱欢。涪县的宴会就这样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两军将士已

  • 李显复位后,武则天人生最后一年如何度过的?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显武则天小说,李旦和李显有多怕武则天,武则天为何废除李显

    提起武则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第一女帝,心狠手辣等。有人觉得她可怕,因为她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会毫不犹豫地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有人说她可悲,因为直到最后,她的身边一个亲人朋友都没有。尽管拥有了世界上最尊贵的身份,但是亲情,友情,爱情,她都没有了。但是,她又确实值得敬佩,因为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的

  • 被司马懿父子气死的两位大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蒋济蒋济(?—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的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乘曹爽兄弟与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太后下诏的名义宣布罢免大将军曹爽等人的职务,蒋济亦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

  • 宰相偷会太平公主,一夜不眠,一早,招小妾轮流寻欢,几日后暴毙,死在水渠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公主被囚禁十年,唐朝公主杀夫,晋朝南昌公主杀小妾

    太平公主一步步走近,“过了今夜,再不要见面!”窦从一压低嗓音,“是!”然后贴到她身边,耳语起来……次日一早,窦从一跟着倒泔水的车队,混出宫门,刚到家,即招来一群小妾,风流快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日,没多久,窦从一就被发现,死在一个水沟里,脖子上有一条白绫。事出反常必有妖,权倾一时的宰相,为何会突然暴

  • 屠夫张飞和小贩关羽,为何能成”万人敌“,他们一身武艺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与张飞谁强,关羽万人丛中取人首级,关羽张飞为何被称作万人敌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罗贯中在书中刻画了很多勇猛的将士,后人为了纪念这些善于打仗的英雄还特意编写了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作者对这些英雄作战的场面毫不吝惜笔墨,"神仙打架"的场面也让读者拍案叫绝,可是作者从来都没在书中提起这些

  • 考古队挖出一唐墓,结果是隋朝将军墓,专家:墓中侍女揭开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墓结构示意图,唐墓发掘,考古挖掘唐代古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期间更是孕育了无数珍贵的奇珍异宝,而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帝王陵墓更是数不胜数。而曾经作为四大古都的西安,更是孕育了无数珍贵的地下文物。在西安市的一个产业园,就无意间的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之后,立刻就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考古专家们积极仔细的清理,将整个墓室都清

  • 为何秦始皇北伐胜利后,还要修筑万里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两年之后,蒙恬大破匈奴,得胜归来。但是,这场胜利并没有让秦始皇陷入自负的情绪。他命令蒙恬在原本的秦国、赵国与燕国的长城基础上修建秦长城。新修建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故城万里长城。一、北击匈奴原因探析(一)匈奴的威胁秦国居于西陲,

  • 贺兰敏之:武则天外甥,到底做过什么事情,被后人称作禽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的小说,贺兰敏月与武则天斗,武则天的外甥贺兰公子

    回顾古今,我们便能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出生显赫的豪门子弟一般可以被分为两种:要么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小小年纪便名动京城,成为万人仰慕的对象,要么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被家里宠的无法无天,不仅不学无术,还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为所欲为,纨绔至极。有些豪门子弟干出的事情压根没眼看,他们不仅流连烟花柳巷,还

  • 中华五千年只有一个谋圣,为什么这个人是张良,他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谋圣,这是对谋略家最高的评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侯张良获此殊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谋略家,他们都没能得到这个称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说,在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这方面,他不如张良。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无论是撰写史记的司马迁,还是新中国的建立者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欣赏张良的才华。周总理

  • 与世沉浮:论汝南士人在汉末三国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汝南名人,汉末沉浮记,群雄混战和三国最后一次大战

    同时不同地域之间也有着明显的派系矛盾,想要任用一个地域的人才,就意味着会和这个人才背后的地域建立强大的联系。刘备能够成功获取荆州,与刘备身后的荆州关系网密不可分。而在同时期,汝南地区也是人才爆发的代表性地域,只不过经历了三国的沉浮后,汝南却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魏晋时期,汝南地区的辉煌已经很难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