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武则天杀女事件,是假的?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武则天杀女事件,是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2/7 9:54:27

那天,李治武则天相约回寝宫,去看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不料,襁褓掀开后,女儿发着青。一摸,竟凉了!李治崩溃地大喊 : “是谁杀我爱女?” 此时,宫女却上前回禀道 : “陛下,奴婢不知,但刚刚只有王皇后来过!她来之前,公主明明好好的!”

李治瞬间失去了理智,盛怒道 : “皇后杀我女儿,朕要废了她!”

至此,李治打定了主意要废后,王皇后的好日子基本到头了……

历史上,武则天与李治的长女安定思公主之死,一直令人感觉是迷惑性行为。

有人说,王皇后不可能杀害小公主,原因有二!

第一、她是皇后,公然杀害一个公主,对她有百害而无一利。何况堂堂皇后,堂堂太原王氏,也干不出那种事情。

第二、就算王皇后失去理智,也应该选择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来下手。她不可能对公主怎么样,何况,还那么明目张胆。

排除王皇后以后,既得利益者武则天就成了最大嫌疑人。就连正史《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明晃晃记载着武则天扼女,覆被,陷害王皇后。

但仔细想想,这个更加不靠谱。原因如下:

第一、皇宫里照看公主的人甚多。不论武则天还是王皇后,都不至于看个孩子都屏退左右,神神秘秘。那样的话,也太明显了。

第二、就算武则天下这个狠手,她能有把握李治相信吗?王皇后并无动机。何况皇后性格也不是这样一个妒妇。真是妒妇,她掐死的人早就不在少数了。最起码先掐死萧淑妃,再掐死武昭仪。

第三、唐代的史料都没有记录这件事。就连最恨武则天,把武则天骂得狗血淋头的骆宾王,在《讨武曌檄》里都是讲“弑君鸩目”,没有说杀女。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宋人写的,那群士大夫恨透了武则天,才这样污蔑她。所以不可信。

综上所述,武则天和李治的长女安定思公主,排除人为死亡的可能。她应该是自然夭折,毕竟,古代医疗比较不发达,婴儿的存活率并不高!

不过,武则天和李治是很爱这个孩子的。

公元664年,时隔十年,李治下诏将长女追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并且,他将女儿从德业寺,以亲王葬仪隆重迁葬于崇敬寺。

回过头来,我们贴一条《资治通鉴》关于安定思公主的一则记载:

“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瞧瞧这个说辞,满满的恶意,假的离谱。王皇后是“怜而弄之”的慈母形象,武则天是又狠、又装、又心机的坏人,李治是头脑发热的无智商人士。

整个事件,小说都不敢这么编,宋人却把这些写进了正史里,可见他们对武则天是多么痛恨。

关于安定思公主之死,大家怎么看呢?除了这件事,武则天被黑的地方还有哪些呢?欢迎留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沐王府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建立之后更是四处征战,平定各方势力,曾出征吐蕃、西番,剿灭元朝残余势力。反正建国初年,他不是正在打仗,就是正在去打仗的路上。朱元璋肯定想不到,当年发一次善心,结果给自己带来这么大收获,是笔很划算的投资。马皇后对沐英的感情更深,多次夸赞他,真的把他当作了自家人。(沐英画像)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

  • 古代人经常吃牛肉吗?为什么《水浒传》中的好汉总是吃牛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吃不起肉,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收入不高的人群要想像本山大叔的小品里面说得“急赤白脸”地吃、随心所欲地吃,还是有些压力的。毕竟,荷包就那么大,固定的生活支出又摆在那里,谁家不是算计着过日子啊。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牛作为大牲口,是最重要的农耕劳力和交通运输工具。那时候,家里有一头牛,就相当于拥有一笔巨

  • 《资治通鉴故事》之186“李晟兴复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资治通鉴唐纪摘抄,资治通鉴唐纪五完整版及译文,资治通鉴大唐兴衰全文

    公元783年,地方出现了叛乱,唐德宗从各地调集军队到长安集结,准备镇压叛乱。不料想甘肃的军队到达长安后因为对朝廷的待遇不满,鼓动当时在长安闲居的唐朝将领朱泚发动兵变,把唐德宗赶出了长安。唐德宗逃出长安后躲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为了斩草除根,率兵攻打奉天。唐德宗手下唐军不多,形势很危急,一时间唐

  • 受得住富贵,难得住凄凉,富贵宰相晏殊很可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晏殊人生感悟,太平宰相晏殊全文,晏殊的三种境界

    朝野上下经常举行各种聚会,据说最初的时候,在士大夫们的宴会上人们极少见到晏殊。有人问起来,发现晏殊没有来是因为在家里苦读呢。后来皇帝宋真宗发现了,觉得晏殊不错,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是个人才。于是,宋真宗就让晏殊担任了皇家太子的老师。好家伙,这货开口就把皇上说愣了,宋真宗想,真是不按常理

  • 《清平乐》:她应该是宋仁宗爱过的女人中最幸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她们都是爱着宋仁宗的人,也是宋仁宗爱着的人。然而孤城一闭,四角四方的天,四角四方的地,她们是幸运的,亦是不幸的,然而有一人是宋仁宗心中那短暂停留的天鹅,应是所有宋仁宗爱过的女人中最幸运的一人——陈熙春。宋仁宗初见她时是女扮男装的样子,笑容和举动都如此灿烂。宋仁宗对陈熙春应该是一见钟情,她是所有见过的

  • 以一己之力影响南北朝走势,细说“侯景之乱”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的简介,侯景之乱谁取代了梁朝,南北朝演义小说

    01.东魏权臣高欢病逝,侯景叛乱转投南梁 侯景出身朔州羯族,北魏时为抵御北方柔然,于边地设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受边镇好武风习影响,侯景自幼便善于骑射、骁勇好斗,曾任怀朔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爆发,侯景亦率部起兵,后投靠尔朱荣,并师从慕容绍宗学习兵法。侯景在尔朱荣麾下

  • 《清平乐》:这个把宋仁宗“宠坏”的女人,从不曾爱过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平乐宋仁宗简介,清平乐宋仁宗究竟喜欢谁,清平乐宋仁宗喜得儿子

    苗心禾是他乳母的女儿,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总是会的唤他六哥,苗心禾从小就知道宋仁宗的喜好,总是会在他难过伤心的时候换着法子让他开心。而苗心禾对于宋仁宗而言是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是他的亲人。两人一起长大,深知他的心意,宋仁宗关门自省时过来陪伴他的是苗心禾,宋仁宗痛失生母的时候,过来陪她的依然苗心禾,他看到

  • 以史为镜:唐朝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如何成为最早的体制照妖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国家制度优劣之争,在人类文明探索进程中是必然存在的,毕竟,只有不断鹅王择乳,才能最终达成全人类幸福的目标,因而,国家制度的评判标准,也就成为了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经诞生出了许多相关理论。然而,制度问题不同于一般科学问题,它的优劣只能被定性于国家灭亡后,谈论没灭亡国家的制度好坏,往往

  • 扬州唐城遗址,这里曾是隋炀帝行宫旧址,可以感受千年唐风古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唐朝,想到的是西安,提起宋朝,想到的是洛阳和杭州。其实无论盛世之唐还是风雅之宋,在这些都城背后一直有一座城市历经千年繁华而不衰,她就是扬州。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扬州曾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都是全国性的经济中心,被誉为“通史式繁华第一城”。想感受唐时扬州城的富足豪奢,不妨打卡毗邻瘦西湖的扬州唐城遗

  • 《清平乐》宋仁宗曹丹姝:相爱的两人,一个不勉强,一个不肯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平乐曹丹姝简介,清平乐年轻的宋仁宗,清平乐曹丹姝个人台词

    曹家名门显贵,功勋之臣,曹丹姝人品才华性情都是极佳,又因坊间传闻的一句“貌丑不致惑君”被大臣力荐此乃中宫佳选。一个女子满心欢喜地嫁给自己,心心念念的男子,却不曾想因为坊间的一句传言而那两个本来应该可以,相爱之人却变得相爱而不愿说。只因为一句没有实证的传闻和别人口中的人云亦云,宋仁宗在大婚之夜辜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