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细说宋代军医制度:军医兽医为一体?老军医不仅要医人还要医兽

细说宋代军医制度:军医兽医为一体?老军医不仅要医人还要医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81 更新时间:2024/2/4 9:13:39

代已有“军医”之称,元祐七年(宋哲宗十分忧虑边郡将帅的医疗卫生条件,唯恐“虽有军医,不能诊治”,故诏“沿边城镇堡寨,委本将选差医工一人,月给药钱八贯,遇随军出入,给马一疋,二年一替,愿再留者听”。

此处提及的医工进入军队以补军医之不足,并可及时更替。宋高宗绍兴十五年,诏:“军头司见阙军医一名,可差翰林医官局翰林医学盛时充。”宋代延续了五代时期的“军医”之称,但是彼时的军医已经指代专职军医。宋朝军医制度怎么样?他们如照顾受伤的士兵?

相应制度

宋代军医被纳入军队组织系统,最能够表明这一点的就是军医也被纳入军事赏罚体系之中。宋神宗元丰四年十一月,朝廷颁降了军中赏功格,其中明确以取出箭头数量和医治人数为依据对随军医人进行赏赐气宋宁宗嘉定十二年二月,因京西神劲左右军在赛阳城平定贼乱,乞行推恩,其中“医官师孟各特补转两官”

军医作为军事医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最主要的责任就在于救治伤病军人,保证军队的有生力量与战斗力水平。许多医术精堪的军医在军中确实发挥了大功,保住了不少军人的性命。

不过军医中也有滥竽充数者,可能耽误伤病官兵的救治,甚至可能夺去军兵生命。淳熙年间,建康游突军军医张宝医术不精,时当军将进患热疾,张文宝为其“诊脉切证,不能辨温凉,谓为虚阴,探以附子大剂”,遂致其剧痛而死。

关于宋代伤兵的运送措施,《武经总要》中有规定:“凡军行,士卒有疾病者,阵伤者,每军先定一官,专掌药馆耿舆及扶养之人。”

即设立专掌军中医药事务的官员以安排伤兵的护送工作。另外,宋军内部对伤员会根据其所处地界而区别对待,即:“若非贼境,即所在寄留,责医为治,并给慊人扶养。若在贼境,即作耿或作驴马舆及给慊将之,随军而行。”

可知,非敌军地带上,伤员会被寄留地方进行诊治,并有专职人员照料;而在敌方地界上时,伤员则需要随军转移。为了防止伤军得不到转运或者是在护送途中被抛弃的情况发生,宋代规定了军法制裁情节极为严重的渎职人员。伤员的治疗工作由军医来承担,主将和基本作战单位的军官对伤兵也负有关怀以及督促救治的责任,需要定期了解伤病军人的医疗状况。

伤病军人若随军可能会近滞部队的行军速度,对于其自身康复也会有所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宋廷采取了应对举措,制定了伤病军人寄留地方的制度。有关伤病官军寄留地方的诏令,屡见于史书。如,宋神宗熙宁八年(,神宗听闻诸路赴京的兵士多病殁途中,诏:“其令所过州县遇有追同行人不及者,日食别给,小历病疾,遣人医治。”

伤病军人寄留地方,委医诊治,是对于地方医疗资源的一种分享和利用,对行军和伤病军人自身也有一定裨益。但是,也容易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有些军人为躲避征役而想托病留在地方,针对这种情形,《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守戍禁军……若缘路托疾寄留避免征役,并官司容纵及审验不实者,监司因巡历觉察按劾。”

在宋代,军人可因伤病而被给予一定的休假待遇,休假时日的长短一般以百日为上限。若在病假之后仍然是不能康复,宋廷仍然会有后续措施,以保障其生活。如,宋神宗熙宁四年,诸班直因病休假充剩员后,衣食无着以致乞讨,遂诏:“诸班直长行尝备宿卫,自今病满百日可医治者,殿前指挥使补外处牢城指挥使,其馀并与捧日、天武第五军押营,元给料钱三千者与五百,二千以下者与三百。”

战争导致军人伤残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保持军队战斗力,对军人体质要求比较高。如果伤病军人在治疗后仍不能恢复健康,应该对其生活有所安排。军人在伤病期间,宋廷会予以其生活一定的保障。如,大中祥符五年,群牧司养马兵因病告假之后,没有口粮以致乞讨为食,宋真宗下诏:“坊、监、仓、库军士疾病者,续其口粮,无令失所。”

军事医疗特点

各级医疗资源占有不均衡,高级军官和下层军人医疗待遇悬殊。虽然宋统治者尊奉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但是对于军队上层的健康与生命的特别关注并不见少,少数军队上层能够享受的医疗资源多过下层士兵所能享用的资源。《宋史方技传》载:“自建隆以来,近臣皇亲、诸大校有疾,必遣内侍挟医疗视,群臣中有特被眷遇者亦如之……边郡屯帅多遣医官、医学随行,三年一代。”

宋代皇帝对于下层军人的医疗卫生条件也予以了一定的重视,遇重大疾疫以及大规模战伤大多会颁诏要求检视军人医疗卫生状况,并适当补充战地医疗资源。但是,相对于上层军官和高级将领而言,广大下层军人的占有的医疗资源还是较少。

京师部队与地方驻屯军队占有医疗资源不均,也是宋代驻军制度的特色之一,即京师集重兵。京城及附近地区的军兵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能够得到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更好的医疗照护。

根据宋代国家的医疗机构设置来看,翰林医官院作为中央医疗机构,以供奉宫廷医药为其主要职责,但是在疾疫多发时节与军中伤病较为惨重的情况之下,也承诏为军兵提供医疗救护。翰林医官院多是为京师部队提供医疗资源,偶尔为疾疫高发的地方驻屯部队遣医施药。

民间和地方力量介入军事医疗体系大多数情况下,民间和地方力量都是由朝廷加以利用而介入军事医疗体系。

军事医疗制度中的伤病军人寄留地方,是军队分享地方医疗资源的较为明确的措施。另外,安济坊等民间救治场所、地方医学中的医博士和地方官参与军事医疗活动,也都是宋代政府对于平民社会医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调度和利用。

在宋代中央集权的威力下,民间和地方力量介入军事医疗体系,为军事医疗注入新动力。但是,强大的中央集权也可能掣肘地方和民间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可能会对战伤和疫病救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被动介入国家军事医疗体系之外,宋代也有部分民间力量自觉介入军事医疗体系,参与伤病军人的救治工作。

两宋政府对于地方军事医疗关注度差距明显对比北宋与南宋朝廷在军事医疗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可以发现南宋政府对于地方军事医疗的关注度不如北宋政府高。北宋时期,中央医疗机构和教育机构还需承诏为包括地方军兵在内的军人遣医施药。

但是南宋时期其活动范围限于京城,基本只为京师地区的军队服务,鲜见其参与地方军队的医疗救护。根据韩毅先生的判断,南宋时期皇帝对于医学的态度比之于北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影响到其对于地方军事医疗的关注。

结语

构建军事医疗制度体系,旨在医治伤病军兵,以达到保障国家军队有生力量的目的。宋代构建的相对完备的军事医疗体系对于宋代军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平民医疗相对比,宋代军人也享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更多的医疗资源,这为医治伤病军人提供了坚实基础。

军事医疗是为保障传统经验医学运用于军事活动之中而建立的制度体系,军事医学的水平与挽救军兵生命、军事医疗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宋代医学的发展水平对于战争和军事医疗工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从另一的层面来看,军事医疗工作的展幵及长期战事对于宋代医学的发展有激发作用。

宋代相对完备的军事医疗体系以国家调控的强制性更好地保证了医学运用于挽救军兵的实践之中。宋代医学的发展水平对于战争和军事医疗工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可以说,医学发展和军事医疗活动的开展互为促进和影响,医学发展可以促进军事医疗活动的通畅开展,而军事医疗工作则又刺激着医学的持续进步。宋代军事医疗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分科和医学技术的发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有刷牙习惯吗?唐朝就已经出现了植毛牙刷,宋朝人甚至开始挑剔起了牙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最早的口腔清理方式诞生于2000多年前,《礼记》中记载:凡内外,鸡初鸣,咸舆洗。这句话就证明古人在2000余年前就已经有了起床后漱口的习惯。虽然清洁口腔卫生的方式较为原始,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已经有了保护口腔卫生的意识。秦汉时期,人们意识到了吃一些不好咀嚼的食物容易引起塞牙,于是他们吃完饭后通常会用

  • 武松、李逵、鲁智深都反对招安,为何宋江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武松是宋江的好兄弟,他们的第一次相识,还是俩人都在柴进的庄上避难的时候。宋江对武松是很爱惜的,武松因为得罪了庄上的庄客,所以他后来受到了柴进的冷落,但是宋江对武松却是青眼有加的,没事儿陪他说话,有酒席的时候叫上他一起吃酒。武松也很是敬爱宋江

  •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武则天杀女事件,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天,李治和武则天相约回寝宫,去看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不料,襁褓掀开后,女儿发着青。一摸,竟凉了!李治崩溃地大喊 : “是谁杀我爱女?” 此时,宫女却上前回禀道 : “陛下,奴婢不知,但刚刚只有王皇后来过!她来之前,公主明明好好的!”李治瞬间失去了理智,盛怒道 : “皇后杀我女儿,朕要废了她!”至此,

  • 明朝的沐王府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建立之后更是四处征战,平定各方势力,曾出征吐蕃、西番,剿灭元朝残余势力。反正建国初年,他不是正在打仗,就是正在去打仗的路上。朱元璋肯定想不到,当年发一次善心,结果给自己带来这么大收获,是笔很划算的投资。马皇后对沐英的感情更深,多次夸赞他,真的把他当作了自家人。(沐英画像)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

  • 古代人经常吃牛肉吗?为什么《水浒传》中的好汉总是吃牛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吃不起肉,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收入不高的人群要想像本山大叔的小品里面说得“急赤白脸”地吃、随心所欲地吃,还是有些压力的。毕竟,荷包就那么大,固定的生活支出又摆在那里,谁家不是算计着过日子啊。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牛作为大牲口,是最重要的农耕劳力和交通运输工具。那时候,家里有一头牛,就相当于拥有一笔巨

  • 《资治通鉴故事》之186“李晟兴复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资治通鉴唐纪摘抄,资治通鉴唐纪五完整版及译文,资治通鉴大唐兴衰全文

    公元783年,地方出现了叛乱,唐德宗从各地调集军队到长安集结,准备镇压叛乱。不料想甘肃的军队到达长安后因为对朝廷的待遇不满,鼓动当时在长安闲居的唐朝将领朱泚发动兵变,把唐德宗赶出了长安。唐德宗逃出长安后躲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为了斩草除根,率兵攻打奉天。唐德宗手下唐军不多,形势很危急,一时间唐

  • 受得住富贵,难得住凄凉,富贵宰相晏殊很可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晏殊人生感悟,太平宰相晏殊全文,晏殊的三种境界

    朝野上下经常举行各种聚会,据说最初的时候,在士大夫们的宴会上人们极少见到晏殊。有人问起来,发现晏殊没有来是因为在家里苦读呢。后来皇帝宋真宗发现了,觉得晏殊不错,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是个人才。于是,宋真宗就让晏殊担任了皇家太子的老师。好家伙,这货开口就把皇上说愣了,宋真宗想,真是不按常理

  • 《清平乐》:她应该是宋仁宗爱过的女人中最幸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她们都是爱着宋仁宗的人,也是宋仁宗爱着的人。然而孤城一闭,四角四方的天,四角四方的地,她们是幸运的,亦是不幸的,然而有一人是宋仁宗心中那短暂停留的天鹅,应是所有宋仁宗爱过的女人中最幸运的一人——陈熙春。宋仁宗初见她时是女扮男装的样子,笑容和举动都如此灿烂。宋仁宗对陈熙春应该是一见钟情,她是所有见过的

  • 以一己之力影响南北朝走势,细说“侯景之乱”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的简介,侯景之乱谁取代了梁朝,南北朝演义小说

    01.东魏权臣高欢病逝,侯景叛乱转投南梁 侯景出身朔州羯族,北魏时为抵御北方柔然,于边地设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受边镇好武风习影响,侯景自幼便善于骑射、骁勇好斗,曾任怀朔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爆发,侯景亦率部起兵,后投靠尔朱荣,并师从慕容绍宗学习兵法。侯景在尔朱荣麾下

  • 《清平乐》:这个把宋仁宗“宠坏”的女人,从不曾爱过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平乐宋仁宗简介,清平乐宋仁宗究竟喜欢谁,清平乐宋仁宗喜得儿子

    苗心禾是他乳母的女儿,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总是会的唤他六哥,苗心禾从小就知道宋仁宗的喜好,总是会在他难过伤心的时候换着法子让他开心。而苗心禾对于宋仁宗而言是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是他的亲人。两人一起长大,深知他的心意,宋仁宗关门自省时过来陪伴他的是苗心禾,宋仁宗痛失生母的时候,过来陪她的依然苗心禾,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