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回到唐朝,聊聊拥有289年历史的唐朝,为何热衷“和亲”?

回到唐朝,聊聊拥有289年历史的唐朝,为何热衷“和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40 更新时间:2024/2/7 9:55:55

尽管唐代和亲表现出较强的功利和目的,存在诸多不合时宜的伦理习俗,但其和平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唐代和亲考述

1.初唐时期的和亲(618-648)

唐建立之初,高祖吸收隋末因暴政和农民起义而亡的前车之鉴,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使国力得以迅速恢复。在经济上,轻徭薄赋,鼓励生产,缩减政府开支减轻人民负担;军事上实行府兵制,拓展军队力量,重兵戍边,备战待敌,巩固国防安全和大一统局面。

在民族问题上,采取怀柔隐忍政策,以安抚为主,讨伐为辅。至唐太宗时期,国力渐强,对外恩威并施,在用武力手段镇压威胁边境安全势力的同时,兼用仁爱之举。和亲作为和平处理民族关系的有效手段,在初唐时期得以广泛运用。

2.盛唐时期的和亲(649-755)

自唐高宗在位至安史之乱爆发前,是历史上的盛唐时期。历经“贞观之治”后的唐王朝政治开明、国泰民安、物华天宝,呈现一派繁盛景象。

唐高宗即位后,承太宗之遗风,在政治上虚心纳谏、重用旧臣,颁布《永徽律》大力推行法制;经济上轻徭薄赋,建立常平署,控制物价,稳定民生;文化上进一步巩固发展科举制度,任人唯贤;民族政策上以招抚为主,实行羁縻统治,安定边陲,使天下大治。至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国力达到最盛,史称“开元盛世”。

与之同时,周边民族形势的复杂也给唐造成了较大的统治压力。东突厥余众复国后,东北二蕃纷纷反叛;西北一带作为唐主要经营的地区,又面临着来自于吐蕃的频频侵扰。此种背景下,军事极盛的唐王朝对少数民族示之以威、怀之以惠,继续利用和亲政策,安抚笼络吐谷浑、“两蕃”助唐伐叛,牵制突厥、吐蕃,舒缓边患,巩固大一统盛世

3.晚唐时期的和亲(756-907)

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与人民、统治阶层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突出。政治上,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杨贵妃之兄杨国忠徇私枉法,公行贿赂,与安禄山争夺权势;经济上,土地兼并使均田制遭到破坏,朝廷搜刮民财大肆挥霍,加重了人民负担;军事上,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边防实行节度使制度,权力不断膨胀,中央军实力薄弱。

诸多矛盾不断激化,天宝十四载(755),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宝应元年(762),唐代宗继位,借回纥之力收复洛阳,迫史朝义自,“安史之乱”得以平叛。在经历长达八年的叛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陷入内忧外患局面。

安史余党在北方的藩镇势力急剧扩张,各地节度使佣兵一方,中央无力管控。因此,出于拉拢援兵,平复叛乱,抵御西南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目的,唐晚期主要与回纥、南诏之间建立了和亲关系。

二、唐代和亲政策的

唐代和亲史是各民族交往、融合、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史,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在发展与完善的历史基础。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是文化交融与血缘混化长期作用的结果,和亲则是民族共同体演变的直接历史助推力。

将和亲政策有益成果与新时期民族工作相结合,对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从民族交往交流视角分析,和亲政策的推行为唐与少数民族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创设了兼容并包的开放环境,对于维系友好团结的民族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更要切实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扩大民族地区开放程度,完善对口支援体制和扶贫攻坚、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机遇,自觉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字、传统艺术,实现民族文化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增加民族认同,促进共同繁荣。从民族交融视角分析,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尊重族际通婚,融洽民族感情。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民族融合度的现实反映。

从历史上看,西汉、隋唐、满清等朝代的和亲与民间通婚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增进民族感情、深化民族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民族界限、民族偏见逐渐淡化,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人口流动和互相嵌入式的从业结构、文化教育结构和社区环境使民族混居、民族通婚现象更为普遍。

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各族人民的婚姻自主权,使血亲和姻亲关系通过族际通婚实现跨民族延伸和拓展。加深了解、增进情谊,密切民族交往联系,增强互聚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康发展

结语:

我们应当客观认识唐代和亲政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和亲在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巩固了中央统治,增进了民族交往,推动了民族融合,为古代民族关系的建构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变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和亲的成效并非一劳永逸,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这种短暂的和平是牺牲女权利换来的。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利来则聚,利尽则散,和亲关系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这类封建伦理观念于新时代民族工作而言已不再具有适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央视持续热播《中华战争通史》安史之乱(五)山河重创 盛唐不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春望》正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安禄山起兵叛乱第三年,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时所写。看着眼前满目疮痍的长安城,回想起花团锦簇的繁华,诗人杜甫也只能无力地抒写心中的感伤,笔尖所触及的更多的是这个盛世王朝,在凄风苦雨中的飘摇不定。而面对

  • 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对花蕊夫人、小周后的凌辱,诠释了何为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对华蕊夫人和孝周皇后的痴迷就是典型的例子。先说花蕊夫人,她是后蜀皇帝孟尝君的妃子。宋太祖赵匡胤久闻其名,非常想要她。后来,赵匡胤与后蜀开战,孟尝臣投降,被封为秦国公。在一次宴会上,赵匡胤认识了华蕊夫人。不管他看到什么,赵匡胤骨子里都疯了,从此吃不饱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这无与伦比的

  • 《明史》修订耗费百年,暗指明朝皇帝都不正常,二十四史之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史为什么明朝没人记载,明史记载明朝大将刘挺,明朝二十四亲卫多少人

    如果历史的书写非要任命一个万世之主,司马迁的票数肯定不会比谁少。(本文由第一作者董博原创)这部史书是清政府主持下集体智慧的结晶。顺治二年(1645年),清政府设立明史馆,意在编纂明史,但由于当时天下不一,一切纷繁复杂,并未真正开始运作。从顺治初年到乾隆末年,《明史》改版几乎囊括了当时清朝统治者所能找

  • 既然不能承担,就不要爱上我,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不负责任的开始。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中,杨玉环也位列其中,除了长相优越,再加上良好的教养,性情温和,寿王李瑁对她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请求下侧立为寿王妃。武惠妃死后,唐玄宗伤心难耐听闻杨玉环资质极佳,便将她召入宫中,以祈福为名,将他送入山中为道,为李瑁册立完新王妃之

  • 北宋时期军事武备制度分明,以及富弼经略辽夏思想的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与富弼的治军理念一致,对有功者赏罚分明。据史料记载,康定元年(1040年),福州的曹司马逊、张适、黄桂等人私自抽取士兵的粮饷。范仲淹认为,在军事时期,无数士兵因饥寒而逃。军队将难以发挥作用。于是下令处死马寻等人。而虎翼军第九军长王琼则大获全胜。任用人才培养将领面对北宋“崇文抑武,忌用武”的既定

  • 孟宪实:北庭与唐朝的丝绸之路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原文刊于《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第44-53页。孟宪实,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提 要唐朝经营西域,继承的是汉朝传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有西汉体制的影响。最初,唐朝在北疆以西州为中心展开建设,即使在安西都护府转驻龟兹之后,西州的地位依然重要。安西都护府下辖四

  • 封面福利|快留言,免费看音乐剧《南唐后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2023年2月17日、18日,音乐剧《南唐后主》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该剧撷取李煜的短暂人生进行突破性的音乐剧改编,用写意的舞台和融合的音乐,倾吐南唐后主情深语挚的身世家国之叹。据悉,音乐剧《南唐后主》自孵化起已打磨三年有余,该剧运用“词人”和“皇帝”两个角色来代表李煜的双重身份,将意识的战场带入

  • 连环画历史故事之-《郑成功收复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陕西版郑成功连环画,郑成功收复台湾黑白手绘图,郑成功收复台湾案例

    这部连环画是根据历史記载和民间传说编绘而成的。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光辉事迹。今天,美帝国主义仍然无耻地霸占着我国神圣的领土台湾,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遭到了我国人民和全世界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历史证明:侵略者的命运是注定要失败的,美帝

  • 唐会玩:回到唐朝,跟王公贵族一起,唱歌跳舞演话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王公列表,话剧武则天,唐朝短篇历史话剧剧本

    一、燕乐的内容(一)九、十部乐唐代初建国,音乐礼制还来不及改作,故九部乐最初因袭隋朝旧制,九部乐包括《䜩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天竺》、《高丽》。九部乐再加上《高昌乐》即成十部乐。到唐贞观十六年(642 年)之间,但十部乐建成之后,九部乐的名称仍在沿用。当

  • 明朝有位皇帝,一生只娶一个老婆,发明一件物品,现在人人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中国乃至世界都奉行一夫一妻制,而在我国古代,男子娶一个妻子的不多,更多的是三妻四妾。这在中国古代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普通人是这,皇帝就更不用说了,三宫六院妃子的数目特别多。但是今天给大家讲的却和这个现象不太一样,那就是明朝有一位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但这确实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