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高祖推翻暴秦,在史上名声不佳,外国史学家却对其评价很高

汉高祖推翻暴秦,在史上名声不佳,外国史学家却对其评价很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07 更新时间:2024/1/5 11:09:03

答案是否定的!能够在秦末乱世一统天下,驾驭天下各类奇才,缔造四百年国祚的大汉王朝,他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物,与其拾人牙慧倒不如自阅史书。

历史上那些对刘邦有偏见的名人大都是以世俗价值观的态度来审视他们心中的“明君圣主”。很显然不事生产、没有文化、贪酒及色、脸厚心黑的刘邦与传统明君价值观背道而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起源于古代的平民阶层,是历史上第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那些后世挑剔的文人怎么会对他没有偏见呢?

尽管有人去恶意黑化汉高祖,但刘邦的疯狂崇拜者也不乏少数。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写道: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摩弘远矣”

由此可见,刘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能够深谋远虑,为大汉王朝制定长远规划,的确是位优秀的政治家,班固倒是说了句实在话。

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仰慕刘邦,他曾说过:

“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李世民以刘邦为榜样,学习他用人方面的本事,对后来大唐贞观之治的开具有重要意义,唐太宗也被史家称之为虚心纳谏的明君。

历史上最崇拜刘邦的还要当属明太祖的朱元璋。毕竟他俩都是出身于底层的“苦人儿”,白手起家最终一统天下的,其中的辛酸苦楚想必只有他二人明白。朱元璋把刘邦当做是自己的偶像一般推崇,把自己的谋臣李善长刘伯温分别比做刘邦的谋臣萧何张良,可见他早已把自己当做了第二个刘邦。

曾被誉为是“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文明的兴起,便不幸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由此可见,刘邦在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心中历史的地位之高甚至不仅超越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中国的古代帝王,也胜过了很多外国著名的政治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五大最强军师排行榜,周瑜仅能上榜,第一有些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谋士,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像现在很多电视和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相反,周瑜的气量宏大,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东吴的大都督。四、法正法正是刘备手下一位十分重要的谋士,在跟随刘备的时候,为刘备出谋划策,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深得刘备的喜欢,可惜却

  • 古代名人智慧:韩信背水一战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4年,韩信乘胜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歇、成安君陈余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集结重兵到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道:“韩信乘胜远道而来攻打们,全军士气正旺,其锋芒不可阻挡。井陉这个地方的路,车不能两辆并行,骑兵无法成列,他们的粮食一定在军队的后面。请借给我三千骑兵,从间道断绝他们

  • 三国演义里,刘备从草根到帝王,成功的原因大概在这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到了刘备这一代早就没落了,生活还不如普通人。但是胸有大志,早期通过结交好友认识了不少有威望的人,其中卢植和公孙瓒就是其中两位。后来通过讨伐黄巾军,董卓逐渐有了自己的名声。不过刘备的发达之路并不顺利,和孙权曹操相比刘备可谓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孙权有江东基业为基础,这份基业

  • 谁才是三国第一勇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魏国:1,典韦,手持双短戟,为曹操第一贴身保镖.濮阳城外,曹操被吕布骑兵围住,典韦取十数小短戟,冒箭前行,呼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从人曰:"十步矣"韦曰:"五步呼我"从人曰:"五步矣."韦取小戟掷去,立杀十数骑,布军皆骇散.韦翻身上马,执双戟冲入布军,步诸将皆不能挡,各自逃去.操乃得救回营

  • 战国绞肉机白起伏尸百万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历史玄机和兴衰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战国时期争议最大的名将,非白起莫属了。一方面,他北摧长平,七十余战,从未败绩,用途几千里,其战功之显赫,纵观史册都罕见。而另一方面,他杀戮太深,仅六场战役就杀敌过百万,以一己之力屠戮了整个天下三分之一的青壮年。特别是在昌平之战中,一次性就坑杀四十万赵军,简直令人毛骨悚然。这杀人效率连近代的凡尔登

  • 秦始皇并非嬴政,原来另有其人,只是我们搞错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秦国君王,秦王家族姓嬴,秦始皇名政称谓自然是嬴政,这难道还有错吗?这按照现代中国人称谓姓在前名在后是没有问题的,可秦始皇不是现代人。称谓不能用现代人的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难道古代中国人称呼和现代西方人一样,名在前姓在后吗?追本溯源回到2000多年前,当时处于先秦时代、周礼文化、等级森严、尊卑

  • 对比三国时期的货币制度,魏国的最“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是魏国。三国的钱,要数魏国的最"仁义"了。魏文帝曹丕下令,恢复汉五铢钱的使用。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就因谷价猛涨,客观上造成货币严重贬值,最后涨得五铢钱基本不能用了。曹丕没办法,只得下令废掉五铢钱,让老百姓以谷子和纺织品为货币。但是如今以老百姓自产的东西作为货币本位,问题就出来了。问天下

  • 平定嫪毐第一功,秦始皇的表叔昌平君,秦相十年为何最终反叛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嫪毐简介,秦始皇为啥抹杀昌平君,昌平君生平简介

    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气吞山河的壮丽场面再一次被人们热议,剧中赳赳老秦,全体尚武的古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秦始皇吞并六国是大势所趋,符合历史的潮流,但是天下自东周开始就已经动乱纷争了几百年,为了弥合和消灭这种纷争,秦始皇采取了很多措施。最著名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

  • 同样拥有巴蜀,同样人才济济,蜀国怎没能像秦国那样统一中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怎么安抚蜀国,秦国灭蜀国,蜀国人才济济为什么没能一统三国

    [var1]今天与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一。两国的相同类似之处蜀国与秦国所处时代虽然相距甚远,但还是有许多相同或者类似之处的:第一,占有的地理位置类似。蜀国与秦国都拥有土地肥沃的巴蜀之地,只是秦国比蜀国多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中原及北方地带(详见战国七雄分布图);而蜀国前期比秦国多出东面的荆州等

  • 《大秦赋》5.8分落下帷幕,解密大秦帝国京师军团最后的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秦帝国丞相排名,大秦帝国中的秦国是怎样的,大秦帝国楚王后来怎样了

    前文我们抛弃脸谱化的人物标签,合理的分析,剔除人为抹黑和美化,根据历史事件来分析。还原当时的社会环境,解读大秦帝国长城军团、岭南军团、刑徒军团和京师军团最后的归宿。长城军团负责连接原秦、赵和燕三个与北方匈奴接壤诸侯国的长城,为大秦帝国保家卫国守卫北方,为中华民族传统千年做出巨大的贡献。可惜这一支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