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源濂

范源濂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45 更新时间:2023/12/15 3:31:50

范源濂(1875—1927),字静生,出生于1875年,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早年就学于长沙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国,在北京任学部主事,并创办法律学校和殖边学堂。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部次长、中华书局总编辑部部长、北洋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与蔡元培等人组织中结职业教育社。1923年赴英与英政府商洽将庚子赔款用于教育事业。回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长、南开大学董事、北京图书馆代理馆长。曾多次到美国考察教育,并邀请外籍学者到中国讲学。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范源濂特送一幅挽屏以示哀悼。1927年12月23日,范源濂病逝于天津。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源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湘阴

出生日期:1875年

逝世日期:1927年12月23日

职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长沙时务学堂、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主要成就:创办法律学校和殖边学堂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875年范源濂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

1898年进湖南长沙时务学堂学习,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先后在大同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法政大学法政科学习。

1904年回国,在长沙呼吁女子赴日本留学,并带领十余名湘籍女学生到东京。1905年后任清廷学部主事、参事,参与创办清华学堂,并在京师大学堂任教。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任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次长。是年7月教育总长蔡元培辞职,继任赵秉均内阁教育总长。

1913年7月辞职,赴上海任中华书局总编辑。

1915年冬,与梁超等共同发起讨袁(世凯)运动,次年初任护国军务院驻沪委员。袁死后,7月任段祺瑞内阁教育总长,举荐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7月兼代内务总长。与黄炎培、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

1917年11月辞教育总长职赴美国考察教育。翌年回国。

1919年组织尚志学社,邀美国学者杜威等来华讲学。

1920年8月署靳云鹏内阁教育总长。次年12月辞职。再赴美国考察乡村教育。

1923年7月北京国立高等师范正式改为北京师范大学,为首任校长,提倡人格教育。因无法摆脱经费积欠困境,次年9月辞职。后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董事长。

1927年12月23日,在天津不幸逝世,享年52岁。

主要成就

1909年,范源濂与梁启超等组织尚志学会,在北京开办尚志法政讲习所,听讲者不收学费,经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后来,天津、保定亦仿效开办了同类学校。他又多方筹集大量资金,正式开办尚志法政专门学校,设立尚志医院,编纂《尚志会丛书》,翻译《哲学评论》等国外法制名著数十种出版发行,邀请西方哲学家杜威、罗素等来华讲学。1909年在北京辟柴胡同创办"殖边学校",开设蒙藏语言文学、地理、测绘、英语、俄语、政法、商业、外交及历史等课程,辛亥革命后改为蒙藏学院与蒙藏法商学院,历年毕业学生服务西北者较多,深受民众欢迎。他对尚志学会寄以厚望,勉励同仁:"国运如此,如能人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勇往直前,只有一息尚存,矢志不变,中国必有复兴之日,凡我同志勉乎哉!"

他致力教育行政工作,二任教育总长,对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创立和发展颇有建树。1905年任清政府学部主事,对教育事务的划分,职责的规定,各省提学的任命,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程,教学人员的考核,都作了细心规划,严格要求,奖惩分明。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次长时,与蔡元培等制定颁布《学校系统》及各类学校法令,逐步形成新学校系统。1916年任段祺瑞内阁教育总长,曾召开教育行政会议,撤销原《教育纲要》,重新制定、颁布大学章程,并按专业分科。1920年任靳云鹏内阁教育总长,公布招生资格,制定招生章程,实行按专业分科,着手汉字改革,公布国语注音字母。先后赴美、英交涉庚子退款问题,主张将这笔款项用于发展中国各种科学研究机构和留学生补助经费,并建议在外国大学开设中国学术讲座。1924年夏又任教育总长,未到职。

范源濂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走教育救国之路,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干事长。192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致力开拓高等师范教育事业。

提起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人们自然想到的是张伯苓、严修,然而当年与张、严二人一起创办南开大学的人还有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范源濂。

作为南开大学的创始人、校董事会的董事长,范源濂对南开大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清末范源濂就与南开校父严修私交甚笃,两人同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都积极倡导教育救国。1918年春,范源濂与严修等人率团赴美考察。此行更主要目的:是与先期抵美的张伯苓会合,共同考察与研究美国各州的教育情况,特别是考察美国私立大学的组织与发展情况,为南开学校筹办大学部做准备。这年冬天,范源濂、张伯苓和严修结束考察同船归国,胸怀教育救国大志的他们在船上便具体商谈了筹办私立南开大学的成立事宜。

归国后,他们又成立了大学筹备委员会,紧锣密鼓地“议筹备大学事宜”,范源濂以其德高望重的地位当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在当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教育得不到重视,当时北京许多大学就因为拖欠教师薪水,许多学校面临关闭困境。作为私立的南开大学在其创建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的缺乏。范源濂一方面自愿认捐数万元,为南开大学的创建解了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他又千方百计地募捐筹款,1919年3月31日,范源濂与张伯苓合请梁燕孙、曹洞田商议此事,4月中旬,又赴北京募捐。不久,他又与张伯苓和教育部司长张继煦同赴太原,参观全国运动会,为私立南开大学募捐筹款。经过多次辛苦奔波,他们的努力终见成果。

1919年5月,南开开始兴建大学校舍,拟订校章、规划系科和组织招生,9月录取了周恩来、马骏、张平群等96名学生。9月25日,举行大学开学典礼,私立南开大学正式诞生了。作为学校创办人,意气风发的范源濂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精彩的发言。私立南开大学实行董事会(校董会)下的校长负责制。范源濂与严修等人一起当选为学校董事会董事。

1920年3月,南开大学组成新的董事会,范源濂继续当选为董事。1921年南开董事会改选,范源濂当选校董事会的董事长。作为南开大学董事会的董事、董事长,范源濂不仅要考虑学校的资金来源问题,还要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南开大学组织开展了多种学术讲演活动,这正与范源濂所认为的教育应该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素养的思想相符合。他主张“训练”学生,要课上课外同时进行。而南开大学主张学术自由,各种学术演讲不受任何限制,这客观上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流和学校学术研究的开展。另外,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范源濂多次为南开师生做精彩的演讲。如1923年10月,南开大学举行校庆纪念大会,范源濂作了题为《第一次大战后的欧美教育及其特点》的演讲,介绍了欧美各国教育发展的情况和特点。由于他学识渊博,有数度游历欧美各国的经历,以及自身丰富的兴办教育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教育理论,因而他的演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南开周刊》描述“范先生甫自海外归来,所见极多,演说辞极有意义!”

1927年12月23日,范源濂在天津不幸逝世,享年52岁。噩耗传来整个南开为之惋惜,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秀山堂为他举行追悼会,并亲自致悼词,沉痛悼念这位学校创始人。作为南开大学的创始人,范源濂这位为南开大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南开人不应将其遗忘。

标签: 范源濂

更多文章

  • 黄宽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宽

    黄宽,医学家、教育家。中国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之一,第一位留英学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学成归国后从事临床与教学,医术精深,尤擅外科。成功进行中国首例胚胎截开术。他是最早任海关医务处医官的中国医家,又是中国最早担任西医教学的教师之一。中文名:黄宽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香山县东岸乡出生日

  • 黄宗炎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宗炎

    黄宗炎(1616~1686),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晦木,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黄尊素次子,黄宗羲弟。与兄黄宗羲、弟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中文名:黄宗炎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616逝世日期:1686主要成就:浙东三黄之一代表作品:《六书会通》《周易象辞》明季贡生。兄弟三人均为刘宗周弟子,学术大

  • 毛子水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毛子水

    毛子水(1893~1988),名准,字子水,以字行;人称五四时代“百科全书式学者”,1893年4月11日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县农村。夫人张菊英祖籍宁波鄞县。中文名:毛子水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3逝世日期:1988职业:学者、教授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毛子水从小好学聪慧,读书成癖;6岁时即入村塾,学习《

  • 张汝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汝舟

    张汝舟(1899—1982)名渡,自号二毋居士,取“毋欲速毋自欺”之义,安徽全椒县章辉乡南张村(该村建国前属合肥县)人。学者,原贵州大学教授。中文名:张汝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全椒县章辉乡南张村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82代表作品:《历术甲子篇浅释》、《古代天文历法表解》张汝舟少

  • 王引之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引之

    王引之(1766—1834),江苏高邮人,字伯申,号曼卿,是王念孙长子,清代著名学者。祖王安国为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撰成《字典考证》。后人辑有《王文简公文集》。三十四岁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

  • 萧天石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天石

    萧天石先生(1908-1986)生于湖南邵阳县龙山乡文山村,晚年自号文山遁叟。新道学代表人物。先生致力于研究和发扬中华道学,竭尽了毕生的精力,被海内外赞誉为“刊万世不刊之书,传千圣不传之学”,是公认的在20世纪研究与弘扬中华道教养生学者。中文名:萧天石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邵阳县出生日期:1909年

  • 王先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先谦

    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曾有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等称号。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书院、城南书院院长。王先谦博览古今图籍,研究各朝典章制度。治学重考据、校勘,荟集群言。除前述校刻《皇清经

  • 阎若璩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若璩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中文名:阎若璩国籍:中国出生地:山西太原出生日期:1638年逝世日期:1704年主要成就:中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

  • 柯劭忞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柯劭忞

    柯劭忞(1848-1933)字风荪、号蓼园、室名岁寒阁。山东胶州人,清末民国官吏、学者。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总纂。治学广博,尤精元史,他独力编著《新元史》,负责总成《清史稿》,学术成就为人们肯定。中文名:柯劭忞别名:岁寒阁。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 史树青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史树青

    史树青(1922年8月16日-2007年11月7日),男,1922年8月16日生,汉族,河北乐亭人。当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同校文科研究所史学组研究生。工书法,精鉴赏,尤以考古鉴定驰誉中外。中文名:史树青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乐亭人出生日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