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中行

张中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1/19 19:03:06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合称“燕园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中行

别名: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

出生日期:1909年1月7日

逝世日期:2006年2月24日

职业: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创作《顺生论》

代表作品:《顺生论》

个人经历

清宣统元年(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

民国五年(1916年),就读于地方大绅士石显恒创立的小学之初级。

民国十年(1921年),就读于镇立小学之高级。

民国十四年(1925年),考取通县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年(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改名为“中行”。8月,至天津南开中学教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保定私立育德中学教书,并于同年和芝銮成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任职于民众教育馆,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思想著作。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民众教育馆解散,去北京大学文学院任助教。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办《新闻报》不成,8月,日本战败后,重回北大文学院授课。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离开北大文学院,至第四中学教国文,在天津《新生晚报》开专栏“周末闲谈”,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辞去四中教职,至贝满中学教初中修身课,开始以一己之力主编佛学月刊《世间解》。

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评审。

1951年,写了《顺生论》第一部分。

1964年,五万字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完稿。

1968年起,离开工作岗位,被下放劳作。

1978年,恢复退休待遇。

1980年,开始编写《文言文选读》。

1982年,完成《文言津逮》,9月写成《负暄琐话》第一篇《庆珍》。

1983年,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连载《作文杂谈》。

1988年,《禅外说禅》完稿。

1992年,《顺生论》完稿。

1996年,完成《流年碎影》的写作。

2006年2月24日凌晨2:40左右,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8岁。

主要著作

张中行作品

书名

出版时间

出版社

文言津逮

1984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佛学与中国文学

1984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文杂谈

1985

人民教育出版社

负暄琐话

1986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文言与白话

1988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负暄三话

199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禅外说禅

199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诗词读写从话

1992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顺生论

199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横议集

1995

经济管理出版社

月旦集

1995

经济管理出版社

流年碎影

199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

社会评价

张老谦称书房像“仓库”。而于治学方面,他则一丝不苟,晚年仍拍案而起,痛批台湾某“国学大师”南怀瑾,可谓“后五四时代”学者风范的真实写照。追忆张先生,有人感叹:“他有着古代文人的风范”,更有后辈赞道:“老头有骨气”。

张中行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文字,熟悉西方哲学。他与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合称“未名四老”。

许怡: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终生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标签: 张中行

更多文章

  • 江冬秀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江冬秀

    江冬秀(1890—1975),女,安徽旌德县江村人,著名学者与文学大师胡适之妻。江家是旌德县的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其舅母是胡适的姑婆。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未征得胡适的同意,就由两家老太太所定。中文名:江冬秀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旌德县江村出生日期:1890年逝世日期:1975年职业

  • 杨德龄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杨德龄

    杨德龄,(1859—1945年),字子九,山西孝义县下栅乡人。14岁只身到汾州府某酒坊学徒,18岁就能代师领班作业,21岁时提升为三掌柜之职。民国4年,宝泉益酒坊由王协舒三弟王协卿接管,改名义泉泳,聘请曾在宝泉益原总管掌柜杨德龄为经理。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成立。经营方式为由义泉

  • 景丹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景丹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刘秀和王郎争夺河北时,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去支援刘秀,此后在追随

  • 寇恂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寇恂

    寇恂(?-36年),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寇恂任执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谥号威侯。

  • 樊仲云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仲云

    樊仲云(1901—1989),浙江省嵊县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早年毕业于嵊州一中,1923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大革命时期,先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新生命书局总编辑、复旦大学、中国公学教授。1929年参加上海著作人公会。抗战时期,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充当汉奸,出任汪伪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汪伪中央大

  • 任明道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任明道

    任明道(1901年-1983年),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西岸村人。早年毕业于旧制温州师范学校,后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学习,于1926年毕业。1936年秋,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获硕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先后在美国农业部驻华昆虫研究所、汉口市卫生局、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福建省农业改进处、浙江

  • 于同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于同隐

    于同隐(1917年8月6日~2017年2月6日),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教授、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化学世界》杂志

  • 孙秀珍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孙秀珍

    黄河岸边,鱼山脚下,刘胡兰式的英雄孙秀珍的名字至今传颂着。1947年10月,年仅18岁的共产党员、东阿县第六区妇联干部孙秀珍同志,以年轻的生命换取了鱼山党员干部和数十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中文名:孙秀珍国籍:中国出生地:东阿县单庄乡林马村出生日期:1929年3月5日逝世日期:1947年10月性别:女孙秀

  • 陈延熙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延熙

    陈延熙(1914年-1990年),江苏省建湖县人,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烟草病害及水稻抗胡麻斑病育种研究。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在果树病理学、病原物生态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植物体自然生态系概念以及据此而创制的“增产菌”,为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

  • 祝汝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祝汝佐

    祝汝佐(1900—1981),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中国桑树害虫学的奠基人,在桑毛虫、桑蟥、桑木虱的防治研究上有卓著贡献,并研制出防治桑蟥的巴豆乳剂;他是我国寄生蜂分类及害虫生物防治的先驱者。发现寄生蜂新种3个,有近40个种在我国首次记载;在生物防治上,他主张分工防治,保护天敌,并在生产上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