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夏莲居

夏莲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8 更新时间:2024/1/10 7:28:57

夏莲居居士(生卒不详,有凤凰网记载为:1884--1965),本名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中年以后专修净业,改名莲居,又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长子。20世纪杰出的佛教学者和净宗行人,是继刘遗民、杨无为、王龙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际清之后的又一净宗在家大德。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夏莲居

别名:夏继泉

国籍:中国

出生地:新疆于阗

出生日期:1884

逝世日期:1965

职业:学者

信仰:佛教

人物信息

夏莲居,少志学,博贯群籍。穷研理性,兼擅众艺。中年潜修内典。由宗而教,由显而密,圆融无碍,会归净土。乙丑,军阀张宗昌督鲁时,以莫须有之罪相加,籍没家产,下令通缉,乃避祸东瀛。逾年归来,掩关津门。丈室唯供弥陀像,一心虔持圣号,冥心绝虑,专精行道。历十载。感应道交,瑞征屡见,见佛见光,从不示人。有诗云:‘一卷六字经,转破十年暗。人云我念佛,我说是佛念。迷云陈雾重重过,瞥见澄潭月影圆。’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方殷。北京缁素一再坚请,乃来京卜居鼓楼之侧。锐志潜修,尽心弘化,广赞大乘,宣扬净宗,诲人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求道问学者,日盈于庭。获沾法益者,不可胜已。或明心见性,或生脱立亡,或往生现瑞,或舍俗出家。至于闻教信,洗心向善者,更仆难数。

夏莲居,一八八四年四月二十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阗,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己已十一月二十二日)于北京西逝,享年八十二岁。清末曾任直隶知州、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等职。辛亥革命中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告山东独立。民国纪元被聘为山东督都府最高顾问,兼秘书长、参谋长等职,此后又历任多种军政职务。一九二一年辞职,以后主要倾心于人化、宗教事业。至于佛法方面则追踪古德,继佛光明,德风广被,大众同钦,号为南梅(梅光羲)北夏(夏莲居),正如衡泰,为众仰止。盖由弱冠学儒,广研程朱陆王之学,甫壮学佛,受戒于宗说俱彻之慧明老法师,广参内典,深游佛法,从显入密,摄禅归净,圆解圆修,融通无碍。乙丑年因山东军阀张宗昌加害,避居日本,备受朝野尊重,各宗耆宿无不亲晤,倾谈心要,贤俊之士多来问学,甚至恭执弟子之礼,终身不论。归国后,掩关津门,会集《无量寿经》,誓为此经会成完善之本,以满先贤两千余年未偿之愿,乃谢绝宾客,冥心孤诣,三年不下楼,稿经数易,方庆告成,普海同欣,称为善本。九一八后,悲洗劫将临,乃来京宏法,应广济寺方丈现明老和尚之请,宣讲净土法门,现老与京中各寺之方丈均搭衣列座,为影响众。莲翁老人在京大宏净宗,广育英才,数十年如一日,沾法益者不可胜数。当代尊宿谛闲、慧明、省元诸大长老对其均甚推重。四六年红白教大德贡噶活佛曰:此间堪任无上密法金刚阿阇黎位者,唯夏公一人而已。解放后宗门耆宿虚云老法师赞其曰:不意为北方能会晤如是之大善知识。一九六五年冬稍感不适,夜间于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夏莲居居士生于世宦之家,弱冠习儒,以匡时济世为怀。虽生长华屋,然性甘淡泊,绝博弈、烟酒之习,所嗜唯学。清代科举出身,入仕后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告山东独立。

1912年民国改元,夏莲居被聘为山东都督府最高顾问,兼秘书长、参谋长等职。3月间,统一党山东支部成立,靳云鹏等人为名誉会长,夏莲居担任部长。1913年任岱北观察使,将沾化古刹经典1872册送山东图书馆保存。5月,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三党合并,成立进步党。7月,山东进步党支部成立,任副部长。

民国元年、二年间,夏莲居正研阅宋明诸儒书。夏莲居之学佛当与母教息息相关。又据黄念祖居士所述,夏莲居之信佛与其挚友梅光羲居士之劝导有关。又《渠园先生诗集序》残稿云:“蔬食卅载,仿佛枯僧。”撰者王一叶为夏莲居弟子,因抗日遇害,此文约作于抗日战争之前,则夏莲居学佛不久,即开始茹素。

其后由山东岱北道,调职河南任豫西观察使、汝阳道尹。1916年辞职归里,又被聘为总统府秘书。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任齐鲁金石书画馆监督、山东佛教居士林林长。1919年11月任山东盐运使,时屈映光任山东省长。就任后彻底根除了多年的盐务弊端,深博民众称颂。

大约于1921年前后,与学佛好友梅光羲(时任山东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龚伯衡(时任山东财政厅厅长)等居士,同受皈戒于安庆地藏庵慧明老法师。慧明法师唯教人念佛,叩以宗门事,唯无语。夏莲居《答任城靳艮斋居士》有诗记其事:“传戒法师老慧明,教吾念佛意难倾,不施棒喝但无语,颇怪此翁太世情。无言即是三顿棒,觌面失机敢怨人?当日云何不知痛,只因习气遍全身。”《题龚伯衡居士遗像》云:“又八、九年,同熏戒香,净因虽植,未办资粮。”夏莲居虽尚未能深明净土一法之殊胜超绝,然其留意于净土法门,深探其奥,当自此始。

学术报国

1922年6月夏莲居辞去山东盐运使一职。自此冷眼观世,坚拒各种从政邀约。专志于学术、教育领域,誓以学术匡时,人格化物。作为齐鲁名理学家,首创私立东鲁中学,并任校长,以“发扬东方文化”为办学宗旨,亲自执教,在盛行的疑古风潮中卓然挺立,为学界所瞩目,俊彦之士多来求学。如后来成为国学大家的屈万里先生,就因歆羡该校而于1925年由省立第七中学转入其校高中部就读。时任教教师皆为一时之硕彦,如吕今山(鸿升)先生授诗文,李云林(继璋)先生授经学,丁佛言先生授《说文》,而由校长夏莲居授《明儒学案》。

夏莲居之治学,始由词章,转入经史,继而先秦诸子、宋明理学。虽事政多年,却未忘求学。博古研今,拈佛儒不二之旨,标道艺一元之宗,俨然已为学术大家。后有诗自嘲云:“文章两汉诗三唐,性理程朱到陆王,教下宗门忙不了,之乎者也误时光。”(《幻余吟》)“认沤弃海昔年事,鼻孔撩天未识羞”,“入海算沙闲活计,寻枝摘叶旧通家。”(《答人问话且自勘也》)其诸著述类广文新,诗章独具韵格,文坛大家多为叹服。

然军阀混战,国运维艰,夏莲居素抱学术济世之志,郁而未彰。其忧时之心,时见于诗文中,如1924年冬作《感怀四首》诗云:“共对湖山天似漆,不堪风雨满齐州”,“空王不语天魔舞,满眼苍生奈尔何!”诗中尚有“十载禅心空落莫”,“喜听清呗厌闻歌”,以及“文字千秋供一唾,素心幸未负青灯”之句。夏莲居由百家众流而归之于佛,不仅久叩禅门公案,颇有悟入,而且广涉教海,修习天台止观,出世之心弥笃。

掩关习净

1925年军阀张宗昌督鲁,以宣传赤化罪加害,籍没家产,加以通缉。夏莲居乃去国东渡,避居日本,是为夏莲居人生一重大转折。在日期间,与文化艺术界及宗教界知名人士多有交往,备受尊重。贤俊之士多来问学,甚至恭执弟子之礼,终身不渝。1927年归国,卧病津沽,时年四十四岁。

此时华夏大地战火正炽,故里已然成墟,满目皆是演说无常、苦、空。夏莲居阅尽沧桑,其心转定。金石书画、性理词章,终非究竟,从此屏弃。作《无闷》二首云:“狂心果歇方无闷,世不能知道始尊,九死余生契此语,纷纭幻迹更何论。”“两字渠园亦幻余,园非是我我非渠,浮生有境终归幻,除却莲邦未可居。”自此改号“莲居”,借病掩关,专修净业,决志西方。

夏莲居在卧病期间,曾入京参访拈花寺省元禅师,颇为相契,师坚云“念佛胜参禅”。又据《金刚上师法贤传略》,1929年元旦,与屈映光居士皈依白普仁喇嘛,受四臂观音法灌顶,传六字明法。而据梅公之《大经重印序》“同受灌顶于密宗大德”,则同时受灌顶者还有梅光羲居士。

1932年,夏莲居四十九岁。三月间,友人靳艮斋居士(即靳云鹏,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等要职,为夏莲居山东同乡,曾一同参加辛亥革命)习《起信论》,见夏莲居抱病掩关,简缘习净,斥为偏小。又复函示四偈,自述所证,谓观真如三昧,已得见性断缚,万法皆空,欲公舍净归观,共觅捷路。

净宗学会

七七事变后,日方曾不断托人敦劝夏莲居参加伪政权,先后提出的任职有山东省长、教育督办等,均予拒绝。1938年底,夏莲居与安钦呼图克图、内政部总长王楫唐、现明法师等,共同发起佛教同愿会,希望能联合佛教不同宗派,同心同愿,祈祷消业。感召天和,消弭战争。其《同愿会特刊》云:“一切苦果,皆有苦因。业由心造,业由心转。”“须知众生业力固不可思议,而愿力亦不可思议。当前浩劫既属共业召来,而弥天厄运,定凭大愿消去。”1939年,由夏莲居首倡,与广济寺退居现明法师、靳云鹏居士共同创建净宗学会,并订于大势至菩萨圣诞为成立纪念日。其组织形式为四众平等的自发团体,不设实际机构。在佛教大众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指导下开展学修活动。学会所订立的学修准则为:“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持戒念佛看经论,察过去习毋自欺。”夏莲居希望以此方式弘扬净土法门,以信愿持名,入弥陀愿海。净宗学会初建于北京北城扁担厂,夏莲居作《陋巷》诗以明志:“净宗学社傍城隈,松竹当轩一径开,莫笑斋居邻陋巷,乐邦自有好楼台。”学会成立初期,分别在广济寺、贤良寺、拈花寺、极乐庵、慈德小学、扁担厂等地点,每年启建佛七道场数次,并礼请大德讲经说法。

1939年秋冬之际,现明老法师示寂于广济寺。老法师两次重兴广济寺,艰难缔造,力擎门庭。又曾倡设利生会,全活难民无算,示寂后哭拜者甚众。法师与夏莲居相识两年多来,对夏莲居弘法利生之愿一直鼎力相助。今痛失法侣,夏莲居心中不禁顿生孤寂之感,因作《挽现明法师》十一首以悼,有云:“摇落西风万木哀,娑婆长谢证金台,明知抱有重来愿,特为人天痛此才。”“平生有志复莲宗,喜遇东林愿继踪,岂意远公先去也,遗民反作后凋松。”“孤飞倦似云中鹤,法侣寥如曙后星,重过西留村畔路,满襟热泪为谁零!”

现明老法师示寂之第三日,其弟子宗月上人无疾坐化。于坐化前二时,夏莲居尚见其在灵旁长跪,神色如常,毫无异状。作《挽宗月法师》四首以悼,有:“此公姓氏君知否?三十年前刘善人。”称叹宗公“于佛法为忠臣,于师门为孝子”。

黄念祖居士在重庆侍舅父梅光羲居士讲席。梅公素不轻许可,然每谈及当代佛教学者,必首推夏莲居先生

1946年,夏莲居自1932年发愿会集《大经》,已历十五年,稿经十易。初冬,黄念祖居士为祝母梅太夫人六十寿辰,敬承母命,发心重印千部。舅父梅光羲居士为作长序,备陈会集缘起与始末经过。岳父萧龙友老先生作跋。夏莲居值此胜缘,重加修订,将初本三十七章增为四十八章。又于本经印成后,决定补入“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四句,列于勘误表中,而成最后定本。

在梅光羲居士所作《大经重印序》(即《重印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会集序》)中,列出或提及夏莲居各类著述,包括已经印行或正待印者共计17种:《大经》会集本、《阿弥陀经》会集本、《会译引证记》、《校经随笔》、《大经合赞》、《净修简课》(即《净修捷要》)、《大经五念仪》、《莲宗密钞》、《欢喜念佛斋诗钞》、《听佛轩自警录》、《一翁幻语》、《入道三字箴》、《一梦漫言评叙》、《邵康节安乐集钞》、《白玉蟾诗禅道影录》、《二溪学粹》、《渠园诗文集》。是研究夏莲居著作的重要史料。

《大经》重印后一个月,净宗学会、儒佛同心学会、崇俭素食会、万国道德会、正谊学会等诸方善信,发心续印此经达三千部,是为本经第三次刊印。黄念祖居士为作跋文。时有黄正明女士,多年沉疴,百药罔效,因拜诵此经,宿疾顿瘳,判若两人,发愿尽未来际读诵弘扬此经。又有萧方骏(即萧龙友)、郭则澐、李广平等先生,发心手写此经,预备将来影印。至此,《大经》会集本初印二千部,重印一千部,三印三千部,共计印行已达六千部。此外,据萧龙友《大经重印跋》,青岛湛山寺印经处亦曾印行多部。

1946年,黄胪初中将由西安奉调北平,得识夏莲居,每于周末前往黄府听闻夏莲居讲解《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乃知此法顿赅八教,圆摄五宗,广大精深,而欢叹愧奋于不能自已。并追随参加净宗学会历次佛七道场,法喜充满。白教大德贡嘎呼图克图于京弘法,一见夏莲居即亲告黄念祖居士言:“此间堪任无上密宗之金刚阿阇黎,仅见此一人耳。”山东同乡何思源于1946年10月调任北平市长,常至夏府与夏莲居进行学术研讨。夏莲居生平,无时不在学中,故其著作宏富,立言精当,语无泛施。金石书画、文物考古亦其擅长,且收藏宏富,鉴定颇精,在文物界颇具影响。如成公亮《齐鲁藏琴录》言其藏琴颇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日本返国经大连时购得的“猿啸青萝”琴,体大,貌奇古,近似连珠式,漆色黑,大蛇腹断纹,音质雅正无木声,深得查阜西先生赞赏并称其为“奇琴”。《净语》中亦记其1924年春于稷门得天青蕉白荷盘研,为清容居士绛雪楼中物,又有梅月古研等。

夏莲居于佛学专著之外,其博古究今、感物咏时之作颇丰,如《净语序》云:“在文艺方面,除因避乱散失者外,尚存有《渠园外篇》十数种。”人民出版社曾拟出版其《渠园外篇》十种,由于文革开始,未能实现。

此外,夏莲居晚年常有诗文在报刊上发表。如1961年9月28日于《光明日报》发表《秀丽辞》。陈毅副总理读后,于中南海紫光阁设宴相款,席间备陈日内瓦之行见闻,并以诗文为娱。1962年7月14日于《光明日报》发表《说砚》,郭沫若见后当即前往求教,第二天亲书该诗第四首以赠。又于1962年山东省政协、省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发表《中山引》、《辛亥革命山东独立记》等。过从探求学海者,常有谢无量、邓拓、郭沫若、廖沫沙等人。

1962年,夏莲居八十岁。为表达爱国之心,将一生撙衣节食所收藏之历史珍贵文物三百余件,分别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和郓城县。《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曾刊登报导。有关单位并在人民大会堂设宴答谢,同时国务院有关领导人习仲勋、齐燕铭、夏衍等亦出席参加。亲朋好友赞其生平处事公允,为人刚正,但多有峻严之嫌。诸弟子等为其庆贺八十寿诞。黄念祖居士作《莲翁恩师八秩寿赞》,请师住世,作人天眼,长寿无疆。

1965年,夏莲居八十二岁,时其弟子多在运动中受到冲击。夏莲居以自己曾受军阀张宗昌抄家加害为例,勉励其亲近弟子要经受住磨难。并说:“我看到我最关心的人种种的煎熬,当然心中很难过,但是认识到不经过这个不得成功,所以我也就释然了。”12月14日(夏历十一月二十二日),稍感不适,夜间于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标签: 夏莲居

更多文章

  • 纪弦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纪弦

    纪弦(1913~2013.7月22日),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

  • 林大钦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林大钦

    林大钦(1511年~1545年),明嘉靖壬辰科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幼家贫,聪颖嗜学。1532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与乡子弟讲贯六经,究性命之旨。1540年母逝,哀伤过度而大病。1545年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

  • 杨守敬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守敬

    杨守敬(1839年6月2日—1915年1月9日),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杨守敬一生勤奋治学,博闻强记,以长于考证著名于世,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

  • 张中行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 江冬秀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江冬秀

    江冬秀(1890—1975),女,安徽旌德县江村人,著名学者与文学大师胡适之妻。江家是旌德县的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其舅母是胡适的姑婆。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未征得胡适的同意,就由两家老太太所定。中文名:江冬秀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旌德县江村出生日期:1890年逝世日期:1975年职业

  • 杨德龄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杨德龄

    杨德龄,(1859—1945年),字子九,山西孝义县下栅乡人。14岁只身到汾州府某酒坊学徒,18岁就能代师领班作业,21岁时提升为三掌柜之职。民国4年,宝泉益酒坊由王协舒三弟王协卿接管,改名义泉泳,聘请曾在宝泉益原总管掌柜杨德龄为经理。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成立。经营方式为由义泉

  • 景丹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景丹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刘秀和王郎争夺河北时,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去支援刘秀,此后在追随

  • 寇恂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寇恂

    寇恂(?-36年),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寇恂任执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谥号威侯。

  • 樊仲云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仲云

    樊仲云(1901—1989),浙江省嵊县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早年毕业于嵊州一中,1923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大革命时期,先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新生命书局总编辑、复旦大学、中国公学教授。1929年参加上海著作人公会。抗战时期,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充当汉奸,出任汪伪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汪伪中央大

  • 任明道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任明道

    任明道(1901年-1983年),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西岸村人。早年毕业于旧制温州师范学校,后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学习,于1926年毕业。1936年秋,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获硕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先后在美国农业部驻华昆虫研究所、汉口市卫生局、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福建省农业改进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