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祖谟

周祖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10 更新时间:2024/1/7 17:10:15

周祖谟(1914年11月19日-1995年1月14日):字燕孙,中国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1932年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曾历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季刊》、《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编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1995年1月14日,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祖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北京市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5年

职业:语言学家等

人物经历

1914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

幼年受父教,读儒家基本典籍。

七岁入北京高等师范附设小学,跳级毕业。

11岁入北京师范学校,后转入成志中学。

193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男部。1932年毕业,同时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因后者学费较高,最后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从罗常培学音韵学,毕业论文《篆隶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任助理员,得以向赵元任问学。和董同和同寝。

1937年回北平省亲,因抗战爆发,滞留家中。

1938年起在辅仁大学国文系任教。

1938年《广韵校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周祖谟手稿

1939年被聘为辅仁大学国文教员,后被聘为国文系讲师、副教授,讲授过语音学、等韵学、高本汉中国音韵学、比较训诂学、甲骨文研究等课程。

1947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文科研究所秘书、图书馆专门委员、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主讲现代汉语、汉语史、音韵学、说文解字研究、语言文学要籍解题等课程。

195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和《语言研究》编辑委员。

1955年受高教部委托起草《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1957年代理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

1958年《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与罗常培合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6年中华书局出版其著作《问学集》(上下)一书是他的代表作。

197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国务院聘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

1981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学。

1982年至1984年任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教研室主任兼研究室主任。

1984年古典文献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任所长。

1984年出版的《唐五代韵书集存》是作者30余年来搜集、整理、考订的总结性成果,总集唐五代韵书并考释其源流的一部大书,为研究汉语单韵、词汇、训诂提供了重要资料。

1984年赴日本讲学,并参加二十九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

1985年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

1995年1月14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

学术生涯

周祖谟三十年代就读北大中文系,师从沈兼士、罗常培,二年级即发表论文《说文解字之传本》,其时北大遂有“前有丁声树,后有周祖谟”之说。毕业后考入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南京),有意追随赵元任、李方桂,以加强语言学及方言调查的训练;但未及一年,因母病北返侍奉,旋以抗战爆发,南北阻隔,只得滞留北平。因此他在研究方法上,遂错失亲近审音派的机缘,而终为考古派的代表。

周祖谟治学,始终以音韵学为重心,而兼及文字、训诂、文献方面;其中尤用力于古语言学文献的校理,为最显著的特色。其论文根柢扎实,多有创获,曾汇编为《汉语音韵论文集》,以后增补为《问学集》两册,台湾、日本皆有翻印,为当代引用率最高的汉语史著作之一。专著《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与罗常培合作)、《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对诗文用韵材料进行通盘清理,藉此重构上古音与中古音之间的历史缺环;《广韵校本(附校勘记)》、《尔雅校笺》、《方言校笺》、《释名校笺》皆为古汉语文献的最佳整理本;《唐五代韵书集成》集敦煌韵书之大观,比勘异同,考订源流,为中古音研究的基础性文献。此外尚有《洛阳伽蓝记校释》,亦远迈前贤,为古籍注释的高峰。

追溯上古音,须以中古音为初阶;构拟中古音,必以《切韵》为枢纽;而《切韵》的音系性质问题,又为语言学史上一大讼案,至今未有定论。周祖谟于此,六十年代有《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一文,在中外影响甚巨;张琨虽不尽认同其说,亦承认此文为“最札实详瞻”之作,以为可与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并列,为有关中古语音及《切韵》性质问题的两大经典。

1932年,周祖谟同时报考清华英语系及北大中文系。当时清华的国文试题包括对对子,题为“孙行者”,周祖谟对以“胡适之”,颇为出题的陈寅恪所赏。周祖谟为清华、北大同时录取,以学费原因而选择北大。据说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闻之,多次传言约请周祖谟一见,而周祖谟始终回避。以后周祖谟向旁人解释:胡先生道德文章为一代所宗,但与自己所学并非同一系统,骤然晋谒,有攀附之嫌,云云。然周祖谟以“胡博士”对“孙猴子”,已先有揶揄意味;又不愿低首拜谒,或于胡适不无轻蔑之心欤?

沦陷时期,周祖谟承陈垣聘任到辅仁大学讲授国文,得以勉强维持生计。当时他与辅仁同事余逊、柴德赓、功三人关系密切,并时常到陈(垣)校长处请益,启功回忆:“不知是谁,偶尔在陈校长的书里发现一张夹着的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四个人的名字,于是就出现了校长身边有‘四翰林’的说法,又戏称我们为‘南书房四行走’。这说明四个人名声还不坏,才给予这样的美称,要不然为什么不叫‘四人帮’呢?”

人物成就

《问学集》(上下,中华书局,1966年)一书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收录了他自1934年至1962年间撰写的各种论文共44篇。对古音、等韵、《切韵》及以前的训诂书等都提出了不少创见,陈述了他对汉语发展史、汉语研究史及历史方言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独特观点,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可贵的研究线索。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是其研究汉语音韵的又一部重要著作。该书旨在探讨自周秦音至《切韵》800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4年)一书是他几十年搜集、整理和考释唐五代韵书的成果,其中集印了唐五代写本和刻本韵书共30种,是总集唐五代韵书的一部大书。这对于研究古代文字的形体、音义,考察古人释字的方法等都很有价值。《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一书则列出了《广韵》206韵的各纽反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出今音,成为普及汉语音韵学知识、帮助读者掌握运用《广韵》研读音韵或文学作品的工具。在古籍整理与校勘方面,他著有《广韵校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方言校笺》(科学出版社,1956年)、《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释名校笺》(载《文史》第四十七辑)等。在文字改革运动和汉语规范化方面,他积极提倡普及语文知识,撰写了不少论著阐述自己的观点。《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一书在汉语词汇通俗读物中影响比较大。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在为祖国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方面做出了贡献。

总述

周祖谟194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汉语史以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1949年后开始从事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研究,并进一步贯穿古今,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同时注意语文教育的一些问题,在古典文献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音韵、训诂贡献

周祖谟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方面用力最勤,取得的成就也最大。所著《问学集》和《语言文史论集》,包括语言、文学、历史方面的论文90余篇,集中了他关于古汉语声韵部类和《切韵》性质及其音系基础等方面的创见,论述了周秦至陈隋800年间韵部的演变过程,并考订和评述了语言、文学、历史方面的许多著作,创获独多。

《问学集》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所收论文、札记等对古音、等韵、《切韵》以及前代训诂书均提出不少创见,是其学术代表作。书中对于上古音作了广泛的探讨,涉及声、韵、调各方面;对于汉魏以下的声韵也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等韵方面,根据梵文《悉昙章》一类材料及现代语音学理论对“阴调”、“阳调”、“五音”、“转”等传统术语给予新的解释;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评述了中国古代众多语言学著作的是非得失,辑录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

周祖谟治学注重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并从观点和方法上衡量其得失,进一步利用多方面的材料钩深致远。主张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认为要研究古代音韵,必须研究现代方言,除方言之外,还要重视历史文化和历代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

周祖谟在高校教学50余年,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同时介绍研究的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的辛勤教诲下,不少学生已经成为语言学界著名学者、教授。

古籍整理成果

周祖谟精通版本目录学,对古籍涉猎很广,加之音韵训诂的专长,注意广搜版本,比较优劣,在古籍整理和校勘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古籍整理与校勘方面,他著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洛阳伽蓝记校释》、《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释名校笺》等。

周祖谟《方言校笺》

《方言校笺》一书,为《方言》的研究做了总结。周著以宋代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证清代戴震、卢文弨、刘台拱、念孙、钱绎等各家研究成果,精心比勘,重新刊定,成为后出转精的定本。吴晓铃先生又为《方言校笺》编了《通检》,附于书后,查阅方便。《方言校笺》参照宋以前古书33种加以申辨,对原书的讹文脱字都依例作了订正。

《广韵校本》引证了前人未见的中古字书《原本玉篇》、《慧琳音义》、《篆隶万象名义》、《字镜》等材料,在校勘上,注意抉发原书讹误条例,辩正俗写或体,考案音义,成为海内外研究《方言》的重要依据。

曾兼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会副主任,《汉语大辞典》学术顾问等职。

主要著作

《问学集》(上下,中华书局,1966年)此书是他的代表作。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

《广韵校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

《广韵校本方言校笺》(科学出版社,1956年)

《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

《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

《方言校笺》《释名校笺》

《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4年)

《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

《汉语音韵论文集》

《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

《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

主要论文

《陶刻孙本〈说文解字〉正误》

《研究汉代诗文韵读之方法》

《五代刻本〈切韵〉之韵目》

《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

《关于唐本〈说文〉的真伪问题》

《读王念孙〈广雅疏证〉简论》

人物评价

音韵学为清代学术的核心,而有所谓考古、审音两派之分,前者重文献归纳,后者重音理拟测。自高本汉将历史语言学引入中土,传统音韵学乃为之变色,而向现代语言学转变。但在新起的中国语言学内部,仍隐然有两派对峙的重演:如王力、周祖谟、周法高,以本土语言文献为本位,可谓新考古派;如李方桂、张琨,以西洋语言学原理为本位,可谓新审音派。李方桂曾谓周祖谟“是典型的中国派语言学家,他对西方语言学毫无兴趣……他要写的东西总是关于《切韵》,关于汉语语言学”,由此可见周祖谟的取向,亦可见两派的分野。

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评价:“北大教授中或长于书法,或精于书论,怀瑾握瑜者代不乏人。先后有:马叙伦、邓以蛰、魏建功、向达、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王力、黄子卿、杨周翰、周祖谟、李志敏、罗荣渠⋯诸先生。他们以器识为先,以人品、学养(学术品位)领字。他们的作品中不是书家、胜似书家,蕴藉风流、韵味醇深的浓郁的书卷气迥然不同于流俗的那种“匠气”。”

标签: 周祖谟

更多文章

  • 梅贻宝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梅贻宝

    梅贻宝(1900—1997)天津人。192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基督教燕京大学,历任注册课主任、教务处主任、讲师、教授、文学院院长、成都燕京大学代校长、美国爱荷华大学东方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长、台中东海大学教授等职。与其兄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齐名。中文名:梅贻宝国籍:中国民

  • 赵兰坤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兰坤

    赵兰坤(1910-2011.4.17),沈阳人,1910年出生,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母亲,毕业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宗教学院服务科。2011年4月17日晚9时16分因心肺衰竭在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病逝,享寿103岁。赵兰坤出生于上世纪初,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分别在两岸度过,一生充满传奇。中文名:赵兰

  • 汪德祖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汪德祖

    汪德祖,女,[1913---2003]浙江吴兴人,著名老一辈书画艺术家,生前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北京大学东方文艺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姚氏求正堂艺院顾问,国际文人画家总会顾问,亚洲孔子学会顾问,嘉兴市书画社名誉社长,上海青浦画院名誉院长,湖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州英士书

  • 张晖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晖

    张晖,(1977.11.14-2013.3.15)上海祟明人,香港科技大学中文系博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著作有《龙榆生先生年谱》、《诗史》、《无声无光集》,编有《龙榆生全集》、《施淑仪集》、《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续编

  • 沈元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沈元

    沈元(1916.4.28-2004.5.30)福建福州人,空气动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11月加

  • 金鹏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鹏

    金鹏(1909~1991),语言学家。北京人,满族。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曾任教于南开大学中文系、长春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等。历任高校教授。中文名:金鹏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1991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从业经历30年代参加《汉藏大辞典》的编纂工作。40年代赴

  • 袁卫亮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卫亮

    袁卫亮,辽宁农信社主任,1995年2月入党,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辽宁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2011年9月,沈阳警方确认袁卫亮溺水身亡系自杀。中文名:袁卫亮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省铁岭市出生日期:1964年6月逝世日期:2011年9月职业:辽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精

  • 王子云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子云

    王子云(1897-1990),原名青路,字子云。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府萧县。早年毕业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后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王子云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先驱,中国新美术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中国美术考古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学派和美术考古学派

  • 江隆基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江隆基

    江隆基(1905—1966),又名泮庵,字盘安,陕西省西乡县人,中国著名教育学家,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东渡日本留学;1931年留学德国。曾任旅欧华侨反帝同盟书记。从1937年起,先后担任陕西西安二中校长,陕北公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华北联大教务长,延安大学副校长,陕甘宁

  • 萧公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公权

    萧公权(1897年11月29日-1981年11月4日),原名笃平,自号迹园,笔名君衡,江西泰和人。1920年,自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专业和康奈尔大学哲学系。1926年取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爆发后,迁成都,任教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