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尚钺

尚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02 更新时间:2023/12/21 23:21:33

尚钺(1902—1982),原名宗武,字健庵,河南罗山县人,著名历史学家,1921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国文学系肄业。1927年南下投身革命。同年9月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尚钺开始研究历史。1942年到云南大学任讲师、副教授。1946年由上海入山东解放区,任山东大学教授。1950年尚钺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等职。1972年,尚钺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小组副组长,1978年任历史系主任,1982年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尚钺

别名:原名宗武,字健庵,化名谢仲五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罗山县

出生日期:1902..3.23

逝世日期:1982.1.6

职业:革命者、历史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论著《中国历史纲要》《中国通史讲义》小说《病》《斧背》等

星座:白羊座

人物生平

尚钺(1902~1982),号健庵,字宗武,河南省罗山县人,尚钺出身于破落的地主家庭。

1917年,尚钺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

1919年投身于“五四”运动,是河南省国货维持会的活跃分子和学生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19年暑假,他与同学组织青年学社,创办《三日报》。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本科。当时,在鲁迅的指导下,参加进步文学活动,编辑刊物,创作小说。其代表作《斧背》与《病》,后来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鲁迅对他的评语是:“尚钺的创作也是意在讽刺,而且暴露、搏击的,小说‘斧背’之名便是自提的纲要。他创作的态度比(黄)朋其严肃,取材也较为广泛,时时描写着风气未开之处——河南信阳人民。”

1926年冬,在李大钊的激励下,尚钺未及毕业,便脱下了学生装,回到家乡罗山组织农民自卫军,准备迎接北伐军的到来。但北伐军暂时停留武汉,便遵循李大钊的指导,南下上海、武汉参加革命,经郭沫若介绍在北伐军政治部编审科任上尉科员。

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9月6日经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汪后之介绍,尚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主办省委机关刊物《猛进》。10月受组织派遣到豫南,任中共豫南特委宣传鼓动部部长、工农革命军第四大队第六支队党代表兼当地苏维埃主席。12月受命赴罗山、光山一带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公开身份是信阳市狮滨中学英语教员。1928年,被任应歧的杂牌土匪军逮捕入狱,经多方营救获释。其间,中共豫南特委遭敌破坏,经武汉赴上海寻找党组织时再次被捕,被押解至杭州陆军监狱关押受审。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后经党组织营救,被保释出狱。

1929年春,尚钺经楚图南介绍,被派往吉林省毓文中学任教。在学校秘密组织读书会,与楚图南共同创办了《灿星》周刊。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列宁英文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师生与学校的反动分子作斗争。

这期间,他的学生包括后来成为东北抗日战争的骨干,也包括成为朝鲜革命领导人的金日成。金日成说尚钺是他“马列主义的蒙老师”。后来,因教育当局无故开除学生,尚钺为之鸣不平,据理力争,而被校方解聘。随后,来到哈尔滨第五中学任教。不久,又因发起组织“反帝同盟”,被当局撤职,勒令离境。

1930年,赴上海寻找党组织,先在全国总工会宣传部、组织部工作,后调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任采访部主任。期间,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尚钺以往的经历进行了政审,恢复了其党组织关系。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就在这一年,他的妻子陈幼清带着3个孩子随红军到鄂豫皖苏区,1932年被张国焘当作反革命杀掉,第3子尚海伦失踪,这是尚钺第一次丧妻失子。

1932年4月,尚钺被中共中央任命为满洲省委秘书长。当时,中共满洲省委要搞飞行集会、示威游行,尚钺认为在日本占领东北的情况下,首先应武装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由于与省委意见不一致,而被开除党籍。后到苏联找共产国际为自己申诉,没有结果,于1934年回国,与中共北平市委取得联系,继续办《北方红旗》刊物。不久,北平市委遭敌破坏,党的关系完全中断,便以尚健庵之名,颠沛流离,于1936年来到宁夏中卫县中学教书,任国文兼英语教员。

在学校,尚钺一面继续写小说,一面在学生中秘密组织团体,让学生接触《大众生活》《全民抗战》《中国的西北角》等进步书刊,还以学生读书会名义,自己垫款从平、津、沪一带设法邮购了《呐喊》《彷徨》《野草》《大地》《母亲》等书籍供学生阅读,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介绍学生到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7年3月,在离开中卫中学前,与孟长有、姚怀廉、左琏、刘应春等12位学生合影留念,并在照片顶端题字:“青年的弟兄们,我们的道路只有审思、明辨而不挠地前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革命者上下求索的心境与足迹,也体现了一个前辈长者与其后诀别的砥砺与期待。几十年后,年近八旬的尚钺,在自己的《经历自述》中写道:(当时)我的处境十分危险,又找不到党组织,就决定到延安去找党。有十二个同学听说我要走,他们也表示要跟我一同走,但我不能告诉他们我去什么地方。他们送我走了六七十里路还不肯回去。半路上我们下马车去吃饭,我才拿出自己事先写好的一封信,让他们拿着到陕北延安去找党。我的信是写给延安党组织的。信中作了自我介绍,并把我在宁夏对这十二个人做过党的宣传和教育一事向党作了汇报,希望党继续培养他们做宁夏建党的骨干。我带着孩子、家眷,不能过黄河,只能绕道去陕北。后来我在武汉还收到这十二个人的来信,说他们到延安后不久,党就分配他们到洛川学习去了,他们很高兴……直到“文化大革命”,学校去宁夏调查我以后,我才知道党真的派这些同志回宁夏去搞建党工作了。他们当中有的人已成为宁夏的第一批烈士……

告别了中卫中学,尚钺又来到省城宁夏中学(今银川一中)任教。一段时间后,为了寻找党组织,于1937年回到北平,没有与党组织联系上,便又去了陕北,途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时,董必武指示他,先去武汉工作,再解决组织关系。1938年到武汉,由郭沫若介绍,到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任中校图书资料室主任。1939年武汉失守前,又随第三厅迁往重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第三厅被迫解散。他遵照党的指示,离渝赴滇,先后在昆明瑞云中学、云南大学任教,讲授国文和中国通史。同时,继续培养学生走向进步。

1943年,中共中央派原南方局宣传部长华岗来昆明,做龙云的统战工作,同时组织西南文化研究会,帮助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学习,了解华北八路军的战斗情况和中共的政策。参加文化研究会的有闻一多、吴晗、潘光旦、曹昭抡、李公朴等人。他们后来参加了民盟,对推动云南的爱国民主运动起到重要作用。当时,尚钺协助华岗、楚图南工作,成为西南文化研究会的骨干。1945年,尚钺重新入党。1946年8月,根据党的指示,先后到上海、山东、华北解放区,在山东大学、山西北方大学、河北正定华北大学任教。1949年秋,随党政大军进京,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尚钺任历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学部委员。这期间,他除了讲授中国历史等课程外,还编写了100余万字《中国通史讲义》,写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1954年,主编《中国历史纲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深受广大干部和历史教学界的欢迎,多年畅销(累计至今已发行40余万册),国外还先后出版了日、俄、波兰文几种译本。

1959年,继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后,尚钺、孙冶方和巴人(王任叔)等人也成为史学界、经济学界和文学界右倾机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全国性的批判,不准尚钺讲课,不准发表文章,党内酝酿党籍处分,个别人试图将他全家下放农村。由于许多同志的抵制,他才免于更大的灾难。

1960年,受到党政双重处分,1962年,组织上对其所谓的问题予以甄别。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尚钺不仅受到学术上、思想上的批判,而且受到肉体上的折磨,罚繁重劳役,蹲牛棚。1968年,他的妻子阮季、儿子尚嘉齐分别自杀。这是尚钺第二次丧妻失子。就是在这种处境下,他对自己观点坚持不变,认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领导人的意见,也只是一家之言,应允许平等讨论,不应以势压人。

1976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撤销了对尚钺的所有错误处分。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他复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197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恢复他1926年入党的党龄。

198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在全国性报刊发表文章为他恢复名誉。恢复工作后,他不顾年事已高,仍孜孜不倦地工作。他在最后一篇论文中写道:“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能辨别历史发展的方向,他所争的不是一时之是非,而是万世之是非;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荣显,而是客观的真理。”

1982年1月6日,这位为了追求万世之是非、追求客观真理而奋斗一生的史学家、教育家在受尽苦难之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

人物观点

尚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提出不同于“西周封建说”和“战国封建说”的“魏晋封建说”,成为与前两说鼎足而峙的第三学派。他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生﹑演变﹑停滞的历史。

他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从魏晋时期才过渡到封建社会;尚钺还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有一句说,中国的封建制度“从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也就是说,这之间的中国都停滞在封建社会制度中。

尚钺的观点与毛泽东的上述说法不相符,因此受到大批判,《人民日报》、《历史研究》等中央级的报刊都发表包括一些历史学权威在内的大量批判文章,把尚钺的学术观点说成是“托派观点”“修正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等等。

他提出中国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线索,不应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人为地将其割断。由于独特的史学见解,他曾长期受到批判,但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主张治史要有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史德。

主要著作

尚钺的主要史学著作有《中国历史纲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简明的中国历史著作,先后出版有日、俄、波兰等几种文字译本)、《中国通史讲义》、《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原始社会问题的探索》及《尚钺史学论文选集》等。

尚钺的文学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病》﹑《斧背》﹐长篇小说《预谋》等。

鲁迅评论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态度严肃,取材广泛:“意在讥刺而且暴露﹑搏击的”。

标签: 尚钺

更多文章

  • 张香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香桐

    张香桐(1907.11.27—2007.11.4)出生于河北正定。国际著名神经生理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文名:张香桐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正定县出生日期:1907年11月27日逝世日期:2007年11月4日职业:神经生理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陈虬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虬

    陈虬(1851-1904),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后改字志三,号蛰庐,浙江乐清市黄华北山村人,后去瑞安创业。光绪已丑(1889)举人。他出身贫苦,祖父以更夫为业,父业漆匠。陈虬自幼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戊戌变法前和汤寿潜(字蛰仙)合称“浙东二蛰”,和陈黻宸、宋恕合称“东瓯三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

  • 陆埮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埮

    陆埮(1932.2.23-2014.12.3),江苏常熟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教育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9102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陆埮星”。陆埮长期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

  • 吴丈蜀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丈蜀

    吴丈蜀,字恂子,别署荀芷,汉族,1919年生于四川泸州。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古典诗词格律研究。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书法报》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

  • 蒋民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蒋民华

    蒋民华(1935.8.16-2011.5.6),浙江临海人,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是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蒋民华于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78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1987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任山东大学

  • 张如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如心

    张如心(1908-1976年),广东省梅州兴宁县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6年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国民党留苏学生党部领导工作,是坚定的国民党左派。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 卢良恕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良恕

    卢良恕LuLiangshu(1924.11.03-2017.01.04),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上海,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

  • 翟树岩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翟树岩

    翟树岩生前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聚焦三农》栏目的资深摄像记者。2013年3月21日晚,翟树岩在宜宾境内的高速路上车祸中受伤,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3年3月27日上午十点在八宝山竹厅举行。中国记协2013年4月22日在京举行翟树岩同志事迹座谈会暨追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 翁闿运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翁闿运

    翁闿运,字慧仁,男,汉族,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生于江苏苏州,为清光绪进士、诗人翁有成之少子,国学大师唐文治及名书家萧蜕弟子。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大学文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

  • 兰茂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兰茂

    兰茂(1397—1470年),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明代医药家、音韵学家、诗人、教育家、理学宗匠。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兰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