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丁家骏

丁家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08 更新时间:2023/12/11 6:25:29

丁家骏,男,1909年-1997年,广东丰顺人。泰国石油巨子。1937年12月成都中央军校第十四期。1952年,丁家骏赴泰国定居,创办泰油贸易有限公司,并获美国“宾赛”名牌润滑油及西雅图“巴达”石油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代理权。1985年建起了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润滑油及油脂调和厂,成为泰国最大的油脂供应商,估计家族财产约有3亿美元。丁家骏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著名侨领、实业家、慈善家,为慈善公益事业及泰中友谊和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丁家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97年

主要成就:著名侨领、实业家、慈善家

籍贯:广东梅州市丰顺县

语言:泰语、华语、英语

人物介绍

丁家骏祖上原居广东长乐县,清初其高祖为避战乱,携妻儿迁往丰顺汤坑。系清末爱国革新政治家丁日昌曾玄侄孙,丁家骏故居在丰顺县汤坑镇石印下振威第。丁家骏同胞兄弟八人,姐妹三人,排行第五。丁家骏育有七男二女,均受过大学教育,大多数都在其公司内管理业务。

丁家骏自小尊敬长辈,刻苦好学,读《千字文》、《幼学》、《四书五经》和丁日昌公之珍本秘籍,能默识其条理,为他后来待人处世、经商长识,植下了良好的根基。当时,丁家骏离开家乡就读县立丰良中学,后转读汕头石中学毕业,后赴新加坡英华文学院深造。在新加坡英商雅得利洋行、广州亚细亚石油公司任高职。1952年移居泰国,创建泰油贸易有限公司和“宾赛”香港石油有限公司,任两公司的董事长。丁家骏在石油商业活动中,经营有方,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丁家骏先生汇来巨款,委托揭阳县人民政府,筹建丁日昌陵墓。1991年,丁日昌陵墓终于落成于仙桥紫峰山桂竹园村后山麓,三山石坊门顶有“一代名臣”四字。

人物生平

丁家骏祖籍丰顺汤坑镇,清代名臣丁日昌的后人,出生于东莞县太平镇。青少年就读于丰顺、汕头等地学校,后赴新加坡英华文学院深造。毕业后,在英商雅得利洋行任职。3年后,出任香港和广州亚细亚石油公司营业部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商从军,回国进入黄埔军校受训,毕业于军事委员会外语训练班,出任重庆中美合作所中校联络官,中央警官学校特训班教官。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到广州,仍服务于亚细亚火油公司。1948年,创办丰顺煤油公司和丰裕隆煤油行,并被推选为广州煤油公会理事长。1951年初到香港创设煤油公司。年末,赴欧洲考察石油业务,吸收欧洲办石油的经验。1952年旅泰办实业,创办泰油贸易有限公司。拥有宾赛石油服务中心,油站、油库和现代化的调和厂及油脂厂等多个油业部门,成为泰国石油业巨子。

丁家骏是著名的实业家。在事业上坚持“信誉比什么都重要”。在经营石油产品时,首先抓住精通业务和掌握制作产品的先进技术,把好产品的质量关。随着泰国工业发展的需要,泰油贸易公司的业务也迅速地扩大发展,该公司成立不久,就获得美国“宾赛”名牌润滑油及西雅图“巴达”石油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代理权,业务蒸蒸日上。丁家骏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扩充营业创办多家公司。1977年在挽虹县设立“宾赛”石油服务中心。由于产品优良,获得普遍欢迎。公司的产品和“宾赛”油远销日本、老挝、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黎巴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同时,泰油贸易公司同中国保持着经常性贸易关系。每年广州交易会都派员购买中国原油,保证公司油储藏源源不断。丁家骏经营石油业的宗旨是“服务社会,方便用户”、“尊注讯息,重视宣传”、“任人唯贤,大胆管理”。为了“方便用户”,他不惜巨资投入生产建设。1985年在北榄府建起1家占地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润滑油及油脂调和厂,年产4万多吨,工厂内职工3万多人,生产高质量的润滑油油脂供应泰国国内外市场,又在曼谷机场附近兴建现代化“宾赛”油站服务中心及拖拉机陈列部,还开展汽车机械维修,代理荷兰牛油产品和日本各式重型拖拉机、英国特强耐电池,兼营泰国出口行业生意等业务,为泰国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丁家骏极重乡情。为团结乡亲,敦睦宗谊,早在1943年时,他就开始酝酿组织丰顺会馆事宜。1963年9月29日,在丁家骏和其他侨胞的同心协力下,泰国丰顺会馆终于成立,并先后在泰国34个州府,设立了联络处,兴建了一定规模的办事楼、办事处。丁家骏被推选为第一届主席,第二届至第十七届均当选为永远名誉主席。任职期间,他常年拨款赞助华人办好各类学校的中文教育。1975年丁家骏筹集基金120多万铢(泰币)设立奖助学基金,学业成绩优良者,可获得奖学金,家境贫穷者可申请助学金。奖助学金每年颁发1次,1982年共颁发200多万铢,受奖助学生240多人。1986年奖助学基金增至400多万铢。1991年,筹建华侨崇圣大学,捐款1000万铢泰币;泰国教育部提供奖学金,资助50名泰国农业大学生开展农科研究,改善泰国农业状况。1995年向泰国教育部门增加奖学金数额,同时捐献100万铢(泰币)赞助中华语文中心作为建校基金。在他的领导下,丰顺会馆还指导旅泰丰顺华侨经营工商业,促进了泰国经济发展。1973年,会馆举办了同乡工商业产品展览会,展出各自产品500种,受到泰国开发部长乃朴·沙拉信的高度赞扬。

丁家骏又是著名的慈善家。任泰国天华医院副董事长,为该医院尽力30多个春秋。先后资助泰国曼谷的华侨医院、朱拉医院、是里叻医院、警察医院等。由于他对泰国医疗业的杰出贡献,泰国红十字会于1967年授予他“一等勋章”,并多次荣获泰皇陛下御赐勋章,以感谢他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

丁家骏致力于发展中泰友谊。1975年中泰建交,丁家骏热情地协助建立中国大使馆,并为大使馆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同时,通过丰顺会馆的渠道,与中国建立贸易合作关系。丁家骏时刻萦念祖国乡土,1987年曾挥毫题词:“强大的中国,好比日月星辰,光芒四射,永远照耀着人类居住的地球大地,造福人群。”丁家骏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多次率团访问中国,得到邓小平、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商务活动中,重视人才培养。1989年,丁家骏赴华访问期间,在北京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瑞环和荣毅仁的接见。出于改变中国落后农业面貌的愿望,他建议中国政府每年派遣12名农业专科大学毕业生到泰国攻读农业硕士学位,所派遣留学生的费用和奖学金等(泰币计180万铢)均由他负责。他说:“个人出点钱帮助中国学生来泰深造,是完全应该的。学生学成之后,能为国家农业发展出力,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丁家骏如此关心中国农业人才的培养表示赞赏,同意此项建议。1993年又得泰中政府同意,由丁家骏慈善基金会派遣3名泰国农业大学生(华裔)到中国留学,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历史。

丁家骏热心桑梓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先后捐款给母校丰顺一中(丰良)50万港币,建办实验楼和试验教具;为丰顺中学(汤坑)捐资500万铢(泰币);赠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建办丰顺华侨中学图书楼;捐资潮安仙田丁氏家族创办的侨光中学和礼堂,礼堂被命名为“家骏堂”;捐巨款给潮阳县合浦华里中学,庆典时捐10万港币作学校奖学金;捐巨款为汕头建图书大楼,赠送一批珍贵的科学丛书,设置“丁家骏书库”;为暨南大学捐教学基金,被聘为校董会董事;捐助广州大学教学大楼;捐助嘉应大学、广东中华文化促进会、孙中山基金会等。建设丰顺中学新校期间,为提高丰顺中学的教育质量,丁家骏捐5000万铢(泰币)建“丁日昌纪念图书馆”,该馆已向丰顺中学师生开放,师生受益匪浅。他和其他侨胞还慷慨解囊,鼎力支持解决摄制20集电视连续剧《丁日昌传奇》经费和将拷贝片向全球发行的费用,让丁日昌的清官形象和高尚情操,熏陶海内外炎黄子孙。

1997年2月19日病逝于泰国曼谷,终年88岁。

主要事迹

抓住机遇创立“宾赛”

丁家骏在新加坡英华文学院毕业后,在英商雅得利洋行任高职,先后共三个年头,又出任香港和广州亚细亚石油公司营业部经理。

抗日战争爆发,丁家骏弃商从军。从海外回来后,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受训,任翻译联络官。抗战胜利后复员,在广州仍服务于亚细亚石油公司,任董事长、商会委员。1948年,丁家骏自创丰顺煤油公司和丰裕隆煤油行,并被推选为广州煤油公会理事长。1951年初,丁家骏重渡香港创设煤油公司。同年末,丁家骏赴欧洲考察石油业务,吸收欧洲办石油的经验。1952年旅泰办实业,创办泰油贸易有限公司。公司创办40多年,历经种种艰辛、重重困难,已拥有“宾赛”石油服务中心、油站、油库和现代化的调和厂及油脂厂等多个油业公司,成为泰国的石油巨子。

丁家骏在事业上始终坚持自己常说的“信誉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经营石油产品时,首先抓住精通业务和掌握制作产品的先进技术,把好产品的质量关。随着泰国工业发展的需要,泰油贸易公司的业务也迅速地扩大发展,该公司成立不久,就获得美国“宾赛”名牌润滑油及西雅图“巴达”石油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代理权,业务蒸蒸日上。丁家骏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扩充营业创办多家公司。1977年就在挽虹县设立“宾赛”石油服务中心。由于产品优良,获得普遍欢迎。最后,公司的产品和“宾赛”油已远销日本、香港、老挝、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和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泰油贸易公司同中国保持着经常性贸易关系。每年广州交易会都派员购买中国原油,保证公司油储藏源源不断。自此生意更加蒸蒸日上。

丁家骏经营石油业的宗旨是“服务社会,方便用户”、“尊注讯息,重视宣传”、“任人唯贤,大胆管理”。为了“方便用户”,丁家骏不惜巨资投入生产建设。1985年在北榄府建起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润滑油及油脂调和厂,年产4万多吨,工厂内职工就有3万多人,生产高质量的润滑油油脂供应泰国国内外市场,又在曼谷机场附近兴建现代化“宾赛”油站服务中心及拖拉机陈列部,还开展汽车机械维修等业务。大胆改进产品类别的同时,以广告宣传为先,务求公司达到尽善尽美的布局,还代理荷兰牛油产品和日本各式重型拖拉机、英国特强耐电池。并兼营泰国出口行业的生意,将泰国土产运销到欧美各国,为泰国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家骏对泰油贸易公司属下各厂、服务中心的经营管理,制度健全,有序不乱。同时,以优厚待遇选用10名推销员,在各地设立代理商,形成以曼谷泰油公司为中心的巨大销售网络,产品销售量年年递增。因“尊注讯息,重视(产品)宣传”,每年收入达到10多亿铢泰币。另外,善于调动职员积极性,关心职工的福利,使职工树立爱公司爱产品的良好风气。丁家骏的举措得到公司内外各界人士的拥护和支持。

丁家骏有聪明智慧,有杰出实业家的高尚情操,才能在自己创办的石油事业上得以青云直上,成为在泰国和国际上享有崇高名望的华侨商界之领袖,荣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丁家骏侨居泰国,还担负接待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或侨团的义务。同时,他时刻萦念祖国乡土,正如他1987年挥毫题词:“强大的中国,好比日月星辰,光芒四射,永远照耀着人类居住的地球大地,造福人群。”这就是丁家骏对祖国的一片崇敬之心,道出了海外赤子共同的心声。

注重人才振兴公司

丁家骏谨记先祖丁日昌公之遗训,以“凡事皆以德才为第一要务,无才则万事俱废也”、“欲求所以用人,尤必先求以知人”。所以,丁家骏在商务活动中,重视人才培养,极力造就国家人才和支持中泰留学生互为派遣。如1989年,丁家骏赴华访问期间,在北京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和荣毅仁的接见时,丁家骏出于改变中国落后的农业面貌的愿望,建议每年从中国派遣12名农业专科大学毕业生,到泰国攻读农业硕士学位。所派遣留学生的费用和奖学金等(泰币计180万铢),均由他负责。他说:“个人出点钱帮助中国学生来泰深造,是完全应该的。学生学成之后,能为国家农业发展出力,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丁家骏如此关心中国农业人才的培养表示赞赏,同意了此项建议。同时,1993年又得泰中政府同意,由丁家骏慈善基金会派遣3名泰国农业大学生(华裔)到中国留学,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历史。

丁家骏重视人才,平时公司需吸收职员,都要求较高的条件,所以他对家族成员都注重知识深造,都分别送进中国石家庄建筑学院、香港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及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为办好自己创办的泰油贸易公司和“宾赛”公司打下了人事管理的根基。

创建会馆不愧侨领

丁家骏早在1943年时,就开始酝酿组织丰顺会馆事宜,曾五次发起成立会馆,均因客观原因,谋而未成。丁家骏与其他侨领同心协力,继承旅泰先辈意愿,继续奔波于各社团之间,进行发动宣传和分区组织,为团结乡亲,敦睦宗谊而努力工作。1963年3月12日,在新三角大酒楼召开第一次丰顺会馆筹备会,推选丘细见、丁家骏、罗名等、徐思华、郑亮荫、蔡实基、徐名声、蔡传森、蔡廷汉、徐历顺、马汝福等为注册人,获泰国政府批准正式注册。1963年9月29日,泰国丰顺会馆宣告成立。丘细见为名誉主席,推选丁家骏为首届理事长,并捐巨款购地皮建馆,于1968年9月29日在泰京拍南四万界区沙攀库路,举行丰顺会馆大厦奠基典礼。1970年5月丰顺会馆大厦竣工,建筑面积为2465平方米。1970年9月29日举行丰顺会馆成立七周年纪念暨会馆落成典礼。为了广泛地实现联络乡谊,为侨居国服务,为侨民服务,先后在泰国34个州府,设立了丰顺会馆州府联络处,并兴建了一定规模的办事楼、办事处,大大加强了同乡联谊,增进了丰顺籍华侨之乡谊感情。丁家骏被推选为第一届(1963年—1964年)主席;第二届(1965年—1966年)至第十七届均当选为永远名誉主席。他还荣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泰国客属总会会馆常务理事兼秘书,并兼任其他各侨团要职等。

丁家骏在丰顺会馆任职期间,首抓泰国的华人教育事业,常年拨款赞助华人办好各类学校的中文教育。如1991年,筹建华侨崇圣大学,捐款1000万铢泰币;坚持资助泰国的教育事业,向泰国教育部提供奖学金,资助50名泰国农业大学生开展农科研究,改善泰国农业状况;1995年又向泰国教育部门增加奖学金数额;同时,又捐献100万铢(泰币)赞助中华语文中心作为建校基金。

为了培育更多的人才,1975年丁家骏开创奖助学基金,筹集基金120多万铢(泰币);1986年奖助学基金增至400多万铢。凡是学业成绩优良者,可获得奖学金;家境贫穷者可申请助学金,奖助学金每年颁发一次。1982年共颁发200多万铢,受奖助学生240多人。在丰顺会馆的影响下,各宗亲会也陆续设立奖助学金,激励宗亲乡贤子弟学业进步,早日成才。如今,丰顺旅泰华侨、华人的子女大部分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大学生达1万多人,出国留学的有几千人,硕士、博士百人以上,不少商界人士兼懂中、英、泰几种文字语言。

在丰顺会馆的指导下,实行互相扶助,所以泰国丰顺华侨所经营的工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泰国经济走向繁荣。1973年,泰国丰顺会馆举办了同乡工商业产品展览会,展出各自产品500余种,受到泰国开发部长乃朴·沙拉信的高度赞扬。

1975年中泰建交,丁家骏热情地协助建立中国大使馆,并为大使馆提供多方面的方便。同时,通过丰顺会馆的渠道,与中国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在贸易合作往来中,丁家骏主动捐资,为祖国培育英才作贡献。

热心公益促进繁荣

丁家骏曾任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黄埔军校同学会永远名誉理事长、广东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北京农林大学名誉校长、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外交学院名誉董事、香港崇正总会永远荣誉会长、嘉应大学名誉董事、丰顺中学永远名誉校长等荣誉职务。丁家骏在发展泰油贸易公司业务时,虽甚繁忙,但对社会公益事业仍能萦怀于心,多次率团访问中国,考察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作出很大贡献,深受海内外同胞的赞扬。

丁家骏热心教育,先后捐款给母校丰顺一中(丰良)50万港币,建办实验楼和试验教具;为丰顺中学(汤坑)捐资500万铢(泰币);建办丁日昌纪念图书馆;赠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建办丰顺华侨中学图书楼;捐资潮安仙田丁氏家族创办的侨光中学和礼堂,礼堂被命名为“家骏堂”;捐巨款给潮阳县合浦华里中学,庆典时捐10万港币作学校奖学金;捐巨款为汕头建图书大楼,赠送一批珍贵的科学丛书,设置“丁家骏书库”;为暨南大学捐教学基金,被聘为校董会董事;捐助广州大学教学大楼;捐助嘉应大学、广东中华文化促进会、孙中山基金会等。

建设丰顺中学新校期间,为提高丰顺中学的教育质量,丁家骏捐5000万铢(泰币)建“丁日昌纪念图书馆”,该馆已向丰顺中学师生开放,师生受益匪浅。他和其他侨领还慷慨解囊,鼎力支持解决摄制20集电视连续剧《丁日昌传奇》经费和将拷贝片向全球发行的费用,让丁日昌的清官形象和高尚情操,熏陶海内外炎黄子孙。

此外,丁家骏还任泰国天华医院副董事长,为该医院尽力30多个春秋;资助泰国曼谷的华侨医院、朱拉医院、是里叻医院、警察医院等。由于丁家骏对泰国医疗业的杰出贡献,泰国红十字会于1967年授予他“一等勋章”和多次荣获泰皇陛下御赐勋章,以感谢丁家骏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中所做的贡献。

1997年2月19日,丁家骏在泰国首都曼谷与世长辞,享年89岁。丁家骏在泰中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各个方面,都有建树,他给后人留下了创办泰油公司的经验和实业的遗产。他以祖国的进步、民族繁荣,作为自己的生命动力,自始至终饱含着爱国爱乡的感情,把泰国的经济发展与爱国爱乡统一起来,胸怀一颗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促进中泰友好,发展两国经济、教育和文化交流。丁家骏的一生,既楷模当代,又垂范后世。

标签: 丁家骏

更多文章

  • 乔登江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乔登江

    乔登江(1928.3.8-2015.5.8),江苏省高邮市人,两弹功臣、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入伍。中国核爆炸理论、应用与抗核辐射加固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爆炸火球发展的过程,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核电

  • 黄志坚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志坚

    黄志坚,常见人名,比较有名的有广州画院副院长黄志坚,北京青年研究会副会长黄志坚,液压气动专家黄志坚。中文名:黄志坚别名:千问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广州出生日期:1919.10逝世日期:1994.9毕业院校:香港美术学院性别:男(1919.10—1994.9)别名千问,广东广州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

  • 尚钺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尚钺

    尚钺(1902—1982),原名宗武,字健庵,河南罗山县人,著名历史学家,1921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国文学系肄业。1927年南下投身革命。同年9月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尚钺开始研究历史。1942年到云南大学任讲师、副教授。1946年由上海入山东解放区,任山东大学教授。195

  • 张香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香桐

    张香桐(1907.11.27—2007.11.4)出生于河北正定。国际著名神经生理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文名:张香桐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正定县出生日期:1907年11月27日逝世日期:2007年11月4日职业:神经生理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陈虬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虬

    陈虬(1851-1904),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后改字志三,号蛰庐,浙江乐清市黄华北山村人,后去瑞安创业。光绪已丑(1889)举人。他出身贫苦,祖父以更夫为业,父业漆匠。陈虬自幼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戊戌变法前和汤寿潜(字蛰仙)合称“浙东二蛰”,和陈黻宸、宋恕合称“东瓯三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

  • 陆埮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埮

    陆埮(1932.2.23-2014.12.3),江苏常熟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教育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9102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陆埮星”。陆埮长期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

  • 吴丈蜀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丈蜀

    吴丈蜀,字恂子,别署荀芷,汉族,1919年生于四川泸州。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古典诗词格律研究。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书法报》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

  • 蒋民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蒋民华

    蒋民华(1935.8.16-2011.5.6),浙江临海人,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是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蒋民华于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78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1987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任山东大学

  • 张如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如心

    张如心(1908-1976年),广东省梅州兴宁县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6年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国民党留苏学生党部领导工作,是坚定的国民党左派。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 卢良恕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良恕

    卢良恕LuLiangshu(1924.11.03-2017.01.04),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上海,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