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779年—843年),字阆(làng)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称贾长江。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贾岛在普州官舍去世。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有《长江集》。(概述图参考资料)
基本资料
本名:贾岛
别名:贾瘦岛、贾神仙、诗奴
字:阆仙、浪仙
号:碣石山人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出生日期:779年
逝世日期:843年8月27日
主要作品:《长江集》《诗格》《病蝉》《唐诗纪事》《题李凝幽居》《寻隐者不遇》
人物生平
早年出家
大历十四年(779年),贾岛出生。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
约贞元四年(788年),贾岛离开家乡。此后,贾岛因生计无落,出家为僧,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具体出家时间已不可考。
约在贞元十七年(801年)初,贾岛自范阳一带佛寺到东都洛阳龙门香山寺为僧。三月,上诗韩愈,二人由此相识并订交。十一月,随韩愈入长安,居青龙寺。
还俗应举
约在贞元十八年(802年)春夏间,贾岛与韩愈同返洛阳,并于本年离开香山寺,回故乡范阳一带,寄居佛寺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元和元年(806年)春夏间,作《投张太祝》诗送给张籍。秋冬间,赴长安,作《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拜见张籍、韩愈。由此与张籍结识,随后又认识了孟郊。十一月,返回范阳,继续寄居佛寺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元和五年(810年)春,贾岛至洛阳,作《投李益》诗拜访了李益,并与其好友韦执中、诸葛觉在天津桥南共同创作了《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诗。此后,返回范阳,继续寄居佛寺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元和七年(812年)春,贾岛在范阳,作《双鱼谣》诗。秋冬间,自范阳赴长安,途径易水赋《易水怀古》诗。到长安后,居延寿里,与张籍为邻。约在这一年,贾岛还俗,并首次参加科举落第。
往来应酬
约元和八年(813年),沈亚之落第东归,贾岛作《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诗相送。同年,作《延寿里精舍寓居》诗。
元和九年(814年),陈商考中进士,将要离京赴任,贾岛作《送陈商》诗。八月,孟郊去世,贾岛作《哭孟郊》《吊孟协律》诗。
元和十年(815年)八月,寿州刺史李文通参与平定淮西之乱,贾岛作《赠李文通》诗相赠。十二月,僧人怀晖于章敬寺圆寂,贾岛作《哭柏岩禅师》诗。
元和十一年(816年)九月,李正辞被贬为金州刺史,贾岛作《赠李金州》诗相赠。
元和十三年(818年)春,贾岛居曲江北岸乐游原,作《寄钱庶子》诗送太子右庶子钱徽。春夏间,前往魏博,探访姚合。同年秋,作《秋夜仰怀钱孟二公琴客会》诗。秋冬间,返京,途经黎阳时作《酬姚校书》诗寄送姚合。
元和十四年(819年),贾岛作《寄韩潮州愈》《寄韩湘》诗。
元和十五年(820年)秋,贾岛作《投元郎中》诗投于祠部郎中元稹。秋冬间,因病于长安慈恩寺文郁院修养,作有《宿慈恩寺郁公房》《慈恩寺上座院》《酬慈恩寺文郁上人》等诗。同年冬,韩愈回京,刚刚病好的贾岛前往祝贺。
长庆元年(821年)春,贾岛作《赠翰林》诗赠于翰林承旨学士元稹。同年秋,与朱庆馀、顾非熊、厉玄、无可上人同住万年县尉姚合家,作《宿姚少府北斋》《酬姚少府》《重酬姚少府》等诗。夏秋时,游荆襄,作《寄武功姚主簿》诗给武功主簿姚合。
长庆二年(822年),贾岛在长安考取进士,因作《病蝉》诗讽刺公卿,而与平曾等同时被贬,时称举场十恶。
长庆三年(823年),李余考中进士回四川,贾岛作《送李余及第归蜀》诗。同年冬,韩湘接受征辟赴江西幕府,贾岛作《送韩湘》诗相送。
长庆四年(824年)夏,作《黄子陂上韩吏部》诗给吏部侍郎韩愈。同年初秋,与韩愈、张籍等数次泛舟南溪。
宝历元年(825年)三月,作《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约在同年,作《寄顾非熊》《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送韦繇校书》《怀博陵故人》诗。
宝历二年(826年),居长安升道坊,与张籍、姚合相唱和。同年,朱庆余及第归乡,贾岛作《送朱可久归越中》诗相送。约在这一年,作《再投李益常侍》诗投送李益。此外,他还作有《青门里作》诗。
太和元年(827年)五月,作《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夏秋间,作《寄刘栖楚》诗寄送桂管观察使刘栖楚。
太和二年(828年)秋,王建出为陕州司马,贾岛作《送陕府王司马》诗相送。秋冬间,作《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诗。同年,罗劭京休官归乡,贾岛作《送罗少府归牛渚》诗相送。
太和三年(829年)五月,作《寄沧州李尚书》诗寄给沧州刺史李祐。同年夏,雍陶入蜀,作《送雍陶入蜀》诗相送投。随后又作《投庞少尹》诗于京兆少尹庞严。十二月,送李廓赴剑南行营,作《送李廓侍御剑南行营》诗。
太和四年(830年)秋,作《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九月,作《喜雍陶至》诗。同年,张籍去世,作《哭张籍》诗。
约太和五年(831年),作《永福湖和杨郑州》《崔卿池上双白鹭》《崔卿池上鹤》诗。
太和六年(832年)四月,贾岛赴金州见金州刺史姚合。
太和七年(833年)正月,右金吾卫将军王茂元出任岭南节度使,贾岛作《赠王将军》诗相赠。六月,令狐楚任吏部尚书、检校右仆射,贾岛作《寄令狐相公》诗投令狐楚。十一月,作《寄长武朱尚书》诗。
太和八年(834年)春,雍陶进士及第回成都,贾岛作《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诗。七月,姚合任杭州刺史,贾岛作《送姚杭州》诗。
太和九年(835年)秋,游杭州。同年,作《寄毗陵彻公》《送殷侍御赴同州》《寻石瓮寺上方》《哭卢仝》《访李甘原居》等诗。
开成元年(836年)三月,贾岛游会稽,恰逢南卓返京路过会稽,作《送南卓归京》诗相送。春夏间,蔡京及第回山东,郑史及第回岭南,贾岛分别作《送蔡京》《送郑长史之岭南》送别二人。
贬谪入蜀
开成二年(837年)九月,因诽谤之罪,贾岛被贬任为长江县(今四川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途中寄《赴长江道中寄令狐相公》诗给宰相令狐楚。十月,行至梓州,东川节度使杨汝士召其观冬设,大加礼遇,临行时贾岛作《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诗。十月至十一月间,到达长江县,随后收到令狐楚寄赠的寒衣,作《谢令狐相公赐衣九事》诗相谢。
开成三年(838年),贾岛在长江县主簿任上,作有《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二诗。
开成四年(839年),作《题长江》《赠圆上人》二诗。
开成五年(840年)春,东川节度使郑复疏导涪江,贾岛作《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以纪之。同年九月,贾岛长江县主簿任期满,迁普州司仓参军。到普州后,普州刺史乐阐想让他做纠曹,贾岛没同意,并作《让纠曹上乐使君》诗回应。同年,作《访鉴玄师侄》《寄柳舍人宗元》二诗。
会昌元年(841年)正月,僧人宗密圆寂,贾岛作《哭宗密禅师》哭之。同年,刺史乐阐撰《紫极宫碑》,由贾岛书写,乐颜融篆额。
会昌二年(842年)夏,作《夏夜登南楼》诗。同年,作《上乐使君救康成公》《蒋亭和田蔡州》二诗。
官舍去世
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贾岛在普州官舍去世。
会昌四年(844年)三月十七日,夫人刘氏承其遗志,迁葬贾岛于普州安岳县移风乡之南岗。
主要影响
刻苦写诗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终于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并且留下许多佳作。如他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全诗骨气开张,诗情宛转。特别是“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对仗自然,妙语天成,灏气流注,意境苍凉,形象饱满地传达出诗人忆念朋友的一片深情。
又如他的《寄韩潮州愈》“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写尽贾岛对韩愈的想念和同情,并烘托出韩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阔,音节高朗,情韵悠长,足见贾岛于平淡处见隽永的笔力。
后世影响
贾岛在晚唐受到普遍的尊爱,影响颇大。据李知文《贾岛在唐诗发展史的地位》中统计,《全唐诗》中晚唐诗人怀念追和贾岛的诗,达38首,大大超过了怀念追和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韦庄曾上疏请追赐贾岛等进士及第,并授以拾遗补阙的爵位,最能体现晚唐文人对贾岛的爱慕。以上可以表明,贾岛诗在晚唐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审美观念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历代诗家多承认贾岛在唐诗中自成一体的事实。
贾岛在唐以后一直有重要影响。宋初,宋诗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诗人多承五代余风,以中晚唐诗人为宗,形成学习白居易、李商隐、贾岛三派,可知贾岛影响之广泛。
宋末,江西诗人以书为诗,盲目摹仿古人,诗中堆砌典故,空洞无物。为了改变江湖诗人的这种习气,四灵诗人倡导学习贾岛。江湖诗人刘克庄,戴复古也曾学习和标举贾岛及晚唐诗风,后在民族危机的影响下,则转而学习陆游。
晚明竟陵派诗人的代表钟惺、谭元春,针对公安派拟古主义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学习古人,不取古人的途径,而取古人的“真精神”。他们所谓的“真精神”,即古人的“幽情单绪”“奇趣别理”,倾向于标举贾岛及其晚唐诗风。
清代标举以贾岛为代表的晚唐诗风的是乾隆时的李怀民和卢文弨。
历史评价
唐代文学家韩愈:①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歼穷怪变得,往往造平谈。(《送无本师归范阳》)②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赠贾岛》)
唐代诗人孟郊: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戏赠无本(其一)》)
唐代官员苏绛:公长材间气,超单挺生。......铭日贾公,天纵奇文。名高位下,鹤不在云。早振声光,高步出群。(《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铭》)
唐代诗人李洞:①鹤外唐来有谪星,长江东注冷沧溟。境搜松雪仙人岛,吟歇林泉主簿厅。片月已能临榜黑,遥天何益抱坟青。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过贾浪仙旧地》)②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位卑终蜀土,诗绝占唐朝。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贾岛墓》)
晚唐诗人韦庄: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明,没作千年之恨骨。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珪、罗邺、方千,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
南宋诗论家严羽:以人而论,则有:元祐体(李陵、苏武),曹刘体(子建、公干),陶体(渊明),谢体(灵运)……贾浪仙体……,杨诚斋体(其初学半山、后山,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盖其自序如此也)。(《沧浪诗话·诗体》)
南宋官员王远:浪仙以诗名世,杰出于贞元、元和文章极盛之后……孟郊死,为之哭不已,其诗与郊分镳并驰,峭直刻深,羁情客思,春愁秋怨,读之令人爱其工,怜其志,如听燕赵之悲歌,蛾眉之曼声,秦楚之哭,荆山之泣也。(《贾长江集后序》)
元代诗论家方回:①然则韩门诸人,诗派分异,此(项斯)张籍之派也;姚合,李洞、方干而下,贾岛之派也。(《瀛奎律髓汇评》卷二)②贾浪仙五言律诗高古,平生用力至者,七言律诗不逮也。(《瀛奎律髓》)
元代理学家吴师道:卢全乡老,贾岛寒涩,自成一家。(《吴礼部诗话》)
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穹禅四尺标题在,词赋风余万古情。(《题贾岛墓》)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①东野之古,浪仙之律,长吉乐府,玉川歌行,其才具工力,故皆过人。如危峰绝望,深涧流泉,并自成趣,不相沿袭。(《诗薮·外编》)②曲江之清远,浩然之简淡,苏州之闲婉,浪仙之幽奇,虽初盛中晚唐调迥不同,然皆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
明代诗论家许学夷:①大历以后,五七言律流于委靡,元和诸公群起而力振之,贾岛、王建、乐天创作新奇,遂为大变。②贾岛七言律入录者虽少,……皆清新峭拔,另为一种,与五言小异,亦为小偏。(《诗源辩体》)
明朝诗人陈章:故庵尚在青山里,却说长安片瓦无。蚤有诗名惊吏部,劝加巾帽变浮屠。回看姚李风斯下,上接岑王道不孤。我独爱君诗瘦健,推敲想亦费功夫。(《贾岛遗庵》)
明末清初诗人贺裳:至于贾虽工为咏物之盲,仅律诗有佳句。(《载酒园诗话》)
清代校勘学家卢文弨:①长江诗虽不合雅奏,然尚有古意,读之可以矫熟媚绮靡之习。(《抱经堂文集》卷十三《题长江诗集后》)②余于贾诗素不嗜,特以其近古贵之耳。继又得何义门所评校,始悟其用意之深,几乎无一字闲设。昔人以瘦评岛、夫瘦岂易几也?彼臃肿蹒跚者,正恐不能瘦耳。贾以瘦,故能成一家格。然此非馆阁中所尚,惟可与山林中人共赏之。(《抱经堂文集》卷十三《再题贾长江诗集后》)
清朝文学家许印芳:两人(指孟郊、贾岛)继李、杜之后,避千门万户之广衡,走羊肠鸟道之仄径,志在独开生面,遂成僻涩一体。(《诗法萃编》)
现代诗人闻一多:由晚唐到五代,学贾岛的诗人不是数字可以计算的,除极少数鲜明的例外是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的,其余的一般诗人大众,也就是大众的诗人,则全属于贾岛。从这观点看,我们不妨称晚唐五代为贾岛时代。(《唐诗杂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孙琴安:浪仙七律峻峭骨耸,而声调流畅者少,时有佳句可摘,然终不及五律。姚(指姚合)、贾并称,盖在五律,七律则风骨各殊。贾专在炼句上,而姚则在篇章句法的活脱跳踯上。(《唐七律诗精评》)
轶事典故
尘缘未绝
传说贾岛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便去当了和尚,法号无本。贾岛因带着一肚子牢骚出家,所以虽身在释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他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释国无边,何处不可修身养性?然而他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还俗有约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也是诗人。当时两人一道出家。贾岛耐不住寂寞,杀了回马枪;而无可仍在合掌向佛。贾岛还俗时曾有约,将来仍出家,可一落尘网便被裹住。无可便写诗提醒他,不要忘约。贾岛说,我怎么能忘啊?“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寄无可上人》)“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送无可上人》)。他对佛门的清静,仍怀向往之情。但说是说,行动是行动,这两者充满矛盾。
推敲由来
据说,有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朋友李凝。到了晚上,他才找到李凝的家,结果李凝不在。贾岛在李凝的门上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回家。路上,他想起昨晚写的那首诗,觉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好,可能用“敲”字更妥帖一些。他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进了京城。这时,诗人韩愈的官轿迎面而来,贾岛避让不及,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中。韩愈停轿,问贾岛为何如此。贾岛也不胆怯,把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并说了自己的烦恼。韩愈听后,想了一会儿,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些。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用‘敲’字,使深夜时分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更好?”贾岛觉得韩愈说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从此,他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贾岛的这个故事,诞生了“推敲”这个词语,用来比喻写文章或做事时,要反复琢磨、斟酌,精益求精,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夺卷忤宣宗
据说,贾岛及第后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唐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闻人吟诗,便循声登楼,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贾岛在后面,一手夺走。他不认识唐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鲜食美服,哪懂这个?”事后十分紧张,伏阙待罪。朝廷给他一个长江县主簿的小官,将他贬出长安。唐代有两位诗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诗云:“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李克恭诗云:“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
郊寒岛瘦
郊寒岛瘦指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之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急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最早提出这一评语的是苏轼:“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
人物争议
开成二年(837年)九月,贾岛被授于遂州长江县主簿。此次授官,史籍记载含混其词,令时人及后人迷惑不解。《新唐书·贾岛传》记载:“岛……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对其遭贬的原因,仅言“坐飞谤”三字,至于实情,则不得其详。贾岛过世后,友人苏绛在《贾司仓墓志铭》中道:“公讳岛……穿杨未中,遽罹诽谤。解褐授遂州长江主簿。”但究竟是因为何事遭遇“诽谤”,则不得而知。
与史书与墓志一类信史的严谨作风不同,稍后的野史对贾岛之贬斥则有详细的演绎。如五代人王定保认为贾岛遭贬是因为轻慢唐武宗所致,贾岛遭贬谪时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故此说不可信。五代人何光远认为贾岛是得罪唐宣宗皇帝所致,元代辛文房作《唐才子传》时也采纳此说。何光远在其《鉴戒录》中描绘此事绘声绘色,甚至拿出贬斥贾岛的敕文以及下文的准确时间。但《鉴戒录》为小说家言,贾岛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辞世,不可能有此经历,显然为传奇家捕风捉影所为。
依照唐代的选官制度,进士及第后,还需经吏部考试,方能授官。进士解褐,授九品官阶,一般在京为试校书,在外则为主簿、县尉。而“累举,不中第。”的贾岛,虽因贬斥而获从九品上的紧县主簿一职,待遇其实已等同于进士及第。
对于贾岛的贬斥及授官,现代学者也各执一词,未有定论。
王达津的《古诗杂考·关于贾岛》一文,对贾岛遭贬的原因进行了全新的假设。“但贾岛为什么会贬长江主簿,却不像小说中所说的当面顶撞了唐武宗或唐宣宗,而是敢于上书,得罪了宦官。”但贾岛上书得罪宦官一事,正史野史均无记载,故王达津之说仅为据理之推测。
杜景华则将五代何光远《鉴戒录》中记录的“大中墨制(唐宣宗墨制授官)”做实,进而推断说:“我以为,从贾岛在长江县做官的年限讲,这个时间如果也换成‘大和八年九月七日’当是差不多的。”并依此推出“贾岛实际上在蜀做了十年小地方官”以迁就被贬谪一事。
尹占华则认为小说家所言之“贾岛与宣宗事不诬”,他认为:“故以为贾岛遇宣宗微行之事是实,事在文宗开成二年初,当时李忱还不是皇帝,只是光王;大中墨制也是真,是唐宣宗当了皇帝后追书的。”
房日晰在《贾岛举进士与遭贬考辨》一文中对贾岛未能考取进士之说提出质疑。“贾岛本已进士及第因遽羈飞谤,或为中书门下复覆中被取消资格。然可第因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谤言取消其进士资格,终不同于压根儿未中,自当别论,因授职。长江县虽非远州恶郡,然终竟僻远贫荒,授长江县主薄含有责贬之意。”
施蛰存认为贾岛在贬斥之前可能官职高于主簿,故言贬斥。
史料索引
苏绛《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铭》
孟棨《本事诗·怨愤第四》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一》
何光远《鉴诫录·卷八》
后世纪念
墓
四川安岳
贾岛去世后,遗体安葬在四川省安岳县城南安泉山麓。在县城南郊安泉山。贾岛墓呈半圆形,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四周用石条垒砌。清乾隆年间,安岳县令徐观海在墓前建造“瘦诗亭”,晚清普州县令斐显忠又重建并立牌坊。
北京房山
贾岛衣冠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墓前建有石亭,亭中有石碣,为明代弘治年间所立。贾岛墓原有贾公祠,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祠坐北朝南,三进殿宇。现存清代重修贾公祠碑记两座,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洛阳
《洛阳府志》《洛阳县志》都说有“长江主簿贾岛墓在伊阙东山,墓碑见存”,也为衣冠墓。
安徽当涂
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四《贾岛墓》云:“唐诗人贾岛墓在安徽太平府城外甘棠村。”现代学者李嘉言考证,此墓为贾嵩墓,非贾岛墓。
陕西富平
陕西《富平县志》载:贾岛墓在富平县皋里大贾村,村中有贾岛墓碑,碑文为柳公权手书,此为疑冢。
四川大英县
《方舆胜览》载:“贾岛谪为长江簿,有墓在焉”。
据史家考据,只有四川安岳县的贾岛墓是真冢,其他均属纪念性衣冠墓。
贾公祠
贾公祠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为纪念贾岛而建。清康熙三十七年,时任房山知县罗在公拨地30亩,在石楼镇二站村筹建了贾公祠,由于历史原因被拆毁。2003年,北京韩建集团自筹资金3200万元对其进行修复。总占地面积36188平方米,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整个格局按唐代风格建造。2005年竣工。重建的贾公祠由两部分组成,西部是文化接待区,是两重院落。其中陈列了纪念贾岛的文字书画,供人欣赏。东区是贾公祠的重点,前半部是由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院落。正殿名为“骚坛异帜殿”,内有贾岛塑像。并有贾岛在房山无相寺清居生活的壁画。东配殿名为“瘦诗轩”,内有贾岛与另一位诗人孟郊的并列塑像。壁画表现了诗人为吟诗不辞辛苦的情景。西配殿名为“月下斋”,是表现“推敲”的故事。内有贾岛与人生知己韩愈的塑像。壁画再现了“推敲”发生的情景。
峪
贾岛峪位于北京房山周口店西北,距房山路程20余里。为“房山八景”之一。
雕像
四川安岳县紫竹广场有贾岛雕像。
推敲园
推敲园(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常宁新区城南大道与神禾二路十字东南角,地处贾里村村南位置。
图书馆
2012年,贾岛图书馆在北京房山贾公祠原址上落成开馆,是京郊首座村级民办图书馆。4月23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举办了贾岛图书馆、纪念馆开馆暨房山区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贾岛诗歌朗诵会。
座谈会
2020年12月26日,贾岛故里文化座谈会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山庄举行。